新華網南京12月16日電(龐雪汀)來自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卻熱心公益的彝族小夥兒、11門課程滿分的學「扎」……12月15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2020年度學生表彰大會,為180多位在學習、公益、社會實踐等多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榮譽。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這些青春洋溢的身影,正是當之無愧的「校園榜樣」。
他11門課100分,卻自稱「學『扎』」
三年來平均績點達到4.9,大一下、大二上更是連續兩個學期必修績點5.3,連續5個學期位列專業第一,推免綜合成績位列全院第一,打破理學院歷史最高紀錄……南航理學院2017級的本科生周長宇,是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學霸,但他卻自我調侃為「學『扎』」。在這次表彰大會中,他獲得了校長特別嘉獎這一殊榮,可謂是實至名歸。
在周長宇看來,一個「扎」字就是他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詞。他坦言,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他整天「扎」在課堂、自習室、圖書館。每天學習10餘個小時,這樣的一天對他來說不是某一天,而是三年以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每一天。
入學至今,他累計借閱圖書226本,借閱量超越98%的學生,榮獲「借閱達人」稱號,其中包括120餘本理工類的專業書目以及天文、小說、歷史等各類「閒書」,廣泛的閱讀讓他在專業知識之外有了更廣闊的人文視野。
此外,周長宇還在校學業與發展支持中心擔任教員,獲評四星級教員。他累計出制數學系17級周測試卷20餘套,承擔《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小班輔導10餘場;疫情防控期間,他在學支線上答疑群和理學院考研答疑群累計解答數學問題百餘條,受益人數超200。
「過去的三年裡,最幸運的事莫過於選擇了數學,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學會了堅持!」回望自己已經度過的這段大學時光,周長宇如是說。
他來自貧困山區,卻成為公益達人
「我自己能夠從大山走出來,我覺得是不容易的,所以走出來之後,我就覺得我不應該拋棄我的家鄉,而是應該去建設我的家鄉。」這段樸實的話語來自彝族小夥阿恩克其。來自四川大涼山的阿恩克其,是南航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目前已保研本校的他,獲得了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的殊榮。
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涼山州地處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我國脫貧攻堅戰最難啃的「硬骨頭」,正因如此,阿恩克其從入校開始,便致力於利用大學生的知識力量幫助家鄉脫貧。2018年,阿恩克其創建了「一心彝意」學生支教團。每年暑期,團隊都會去往他的家鄉四川省大涼山牛牛壩搭建第二課堂。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涼山的農產品銷售陷入困境。阿恩克其帶領團隊同學們,通過公益直播帶貨的形式,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農產品。野生山核桃、金陽青花椒、平壩幹香菇……在一場場公益直播中,阿恩克其聲情並茂地推薦著這些自己從小吃到大的農產品,為大山裡的鄉親們帶去了希望。
「從小到大,我得到了國家政策、學校,以及各界愛心人士的太多幫助,正是因為這些正能量,我才能夠來到南航,繼續接受大學教育。所以我認為我有責任去回饋社會,回報家鄉,這是我不能忘卻的使命。」阿恩克其說。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