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特點,告別死記硬背輕鬆作答文綜題

2020-12-11 地球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

原標題:簡要分析一下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是怎樣的?並說明亞洲、非洲以及南極洲都沒有哪種?

感謝提問!這個類型的題目在以前的文綜考試中經常會遇到,只要熟練掌握各大洲有哪些氣候類型或者各種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每當碰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就不至於丟分。

相信很多學過地理的夥伴都知道全球共有13種氣候類型,分別是:

1、南北緯30°之間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2、南北緯30°至40°間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式氣候;

3、南北緯40°至60°之間的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北緯60°附近的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5、北緯60°至90°的苔原氣候、冰原氣候;

6、分布在中、低緯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的高山氣候。

從各氣候類型的成因和主要分布區域來看,分別如下:

1、【南、北緯10之間】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全年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剛果河流域、 南美亞馬孫河流域以及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2、【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高溫,且具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形成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和南部、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地;

3、【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受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全年高溫且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形成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以及中國的西雙版納和臺灣省南部等地;

4、【南、北回歸線至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高溫少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地區、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中西部等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區域;

5、【南、北緯25至35之間的大陸東岸】受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夏季風和冬季風交替控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等地;

6、【南、北緯30至4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帶控制下,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炎熱乾燥,而冬季則在西風帶控制多氣旋活動、暖溼多雨,形成地中海式氣候(副熱帶夏幹氣候),因這種氣候在地中海沿岸最為典型故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陸西岸以及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西南等地;

7、【南、北緯35至55 之間的大陸東岸】受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由於緯度偏高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形成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華北、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

8、【南、北緯40至60之間大陸內部】由於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全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9、【南、北緯40至60 大陸西岸及島嶼】全年受盛行西風控制,四季溫潤多雨,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西歐、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狹長地帶、紐西蘭、澳大利亞東南一角等地;

10、【南、北緯50至70之間】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冬季漫長嚴寒、暖季短促,全年降水較少且主要集中夏季,形成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11、【北極圈附近】緯度較高,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全年受極地氣團和冰原氣團控制,形成苔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12、【極地地區】由於緯度高,受極地氣團和冰原氣團控制,全年酷寒而形成冰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內陸地區;

13、【中低緯度海拔較高的山地、高原】由於海拔較高、地勢起伏大,垂直變化明顯,形成高山氣候,比較典型的有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等。

通過以上各氣候類型的成因及其分布,再結合亞洲、非洲以及南極洲各自的地理位置不難看出,亞洲整體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非洲屬於「熱帶高原」,而南極洲緯度較高屬於寒帶冰原氣候,因此對於這三個大洲而言均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相關焦點

  • 世界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點開看大圖更清晰喲!附氣候特徵問題答題思路,幾處特殊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
    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是從宏觀尺度影響大的氣候格局;下墊面狀況會從微觀尺度影響氣溫和降水,進而影響局地氣候;人類活動則是通過影響大氣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變下墊面狀況,進而影響全球氣候或局地氣候。①根本原因:區域間的溫差→水平氣壓差 ;②大氣環流(風帶、季風);③地勢高低;④地形平坦開闊或崎嶇閉塞;⑤埡口或峽谷(狹管效應)。
  • 乾貨 |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成因、分布、特點等歸納
    氣候類型作為地理中的重要章節,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想要準確的判斷出某地區是屬於何種氣候類型,就必須要熟知各個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特點等。今天小七就匯總了相關知識點,幫助同學們梳理複習。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陸地自然帶:熱帶雨林帶。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植被類型:熱帶雨林。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動物:猩猩、河馬。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磚紅壤。
  • 答題模板世界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成因、分布及危害
    |世界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成因、分布及危害|1.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和特點(1)自然災害按成因和特點分成四類:氣象災害(乾旱、洪澇、熱帶氣旋)、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災害(風暴潮、海嘯、赤潮)、生物災害(病害、蟲害、草害、鼠害)。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大氣環境高頻考點總結,以熱帶雨林為例講幾處特殊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
    而一些特殊的氣候類型更是使不少同學百思不解,現就幾處特殊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歸納,總結如下: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 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氣候類型即地區的自然條件,一般因為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季風)和地形地勢等因素造成。它是分地域分類型的,各個地方氣候類型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大陸西岸的各氣候類型以氣壓帶風帶控制為主,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控制。
  • 高中地理: 十二種氣候類型及特點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20-30度)內陸或大陸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南亞和東南亞(10-25度大陸東岸)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熱帶草原在哪裡麼?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一、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 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地區,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本類型分布區 位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集 中;當信風帶控制時期,乾旱少雨。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比較!
    一、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 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地區,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本類型分布區 位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集 中;當信風帶控制時期,乾旱少雨。
  • 全球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規律
    氣候類型既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也是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歷來被稱為難啃的「硬骨頭」。有關氣候類型的試題頻頻出現在各類複習資料及高考中,由於分析和判斷上的失誤,同學們往往失分較多,下面跟隨地理姐再次學習一下吧!
  • 非地帶性氣候類型
    特殊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 分布:非洲北部西海岸、非洲西南部、大洋洲西部、北美西海岸、秘魯西海岸 成因:受地帶性因素(副高或離岸風)和非地帶性因素(寒流)共同影響。
  • 你不知道的熱帶草原氣候成因
    聽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我的反應是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可是我查看了地圖,南非高原南端的緯度已在南回歸線以南,赤道低壓帶似乎影響不到這裡,所以我被學生問的啞口無言。我又仔細觀察世界氣候類型圖,發現有好幾個地方的熱帶草原氣候成因不能用「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這個原因來解釋。這促使我進一步查找資料,了解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
  • 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有熱帶草原麼?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 六大洲都有分布的地中海氣候,成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氣候類型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過氣溫、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來體現。一個地區氣候類型的形成受到包括緯度、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下墊面狀況、洋流以及人類活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最終劃分出具有相似氣候特徵的區域,總結歸納為某一種氣候類型。
  • 高中地理氣候專題——各大洲氣候成因的87問!一秒解決高考主觀題
    世界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分布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每次考試必出題型,無論是大小考試,還是模擬以及高考,都是「常駐嘉賓」!但是這部分的知識又是難中之難。許多同學被這部分內容搞得暈頭轉向說:我全都搞混了。
  • 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加劇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複雜程度
    我們地球的自然地理環境由很多要素來組成,其中基本的要素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五大類。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等,全球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
  • 世界的氣候(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說課稿
    此外,同學們見多識廣,很多同學去過世界各地旅行,對世界氣候地區差異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同時前面兩節內容個「氣溫的變化和分布」、「降水的變化與分布」學得很紮實,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夠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2.能夠用地理術語描述主要氣候類型的特徵。
  •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 成因:氣壓帶、風帶的移動以及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26.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歐亞大陸分布最廣的原因?
  • 【高考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察 植被類型及分布
    第2題,洪水暴漲只能形成暫時的積水,A錯;由材料「窪地上的草地大量轉化為溼地」可知增加的溼地面積主要來自草地,故B錯;地面沉降與溼地的形成關係較小,C錯;高緯的西伯利亞地區氣溫低,有多年凍土層和越年積雪分布。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導致積雪融水增多和表層凍土融化,為溼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層凍土不利於水分的下滲,易在窪地形成溼地,D對。第3題,高緯的西伯利亞地區地處內陸,降水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