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訓有什麼特點?「德」字高居榜首 四詞八字最常見
9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新生了解學校的時候,校訓往往必不可少。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絕大多數高校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校訓,鮮明地表達出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
校訓作為一所高校學風的體現,也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日前,網易數讀對2454條學校校訓進行數據統計發現,在我國高校校訓中,「德」字出現的頻率高居榜首。
四詞八字最常見
最長校訓28個字
何謂校訓?權威辭典《辭海》裡的解釋說:「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製成匾額,懸見於校中公見之地,是為校訓。其目的在於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一般而言,校訓是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和精神追求。它既是學校教育理念、精神追求和核心價值的高度凝練,又是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著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概言之,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正因為如此,有人指出,校訓最能反映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教育特色。
國內高校校訓以工工整整的對仗形式為主,尤其是「4詞8字」。據統計,使用「4詞8字」校訓的高校有1836所。其次是4字和9字校訓:使用4字校訓的有231所學校,9字的有89所,6字的有86所。從字數長短來看,28個字的鄭州大學校訓是國內高校校訓長度之首,其校訓為「明時風,達治體,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厲奮進,竭忠盡智,扶危邦,振貧民」;最短的校訓只有2個字,共有13所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學的校訓是「知行」,三峽大學的校訓是「求索」。
「德」字排第一
「學」「行」「求」列其後
校訓是一所高校要做什麼事、培養什麼人的精神體現。有人說得好,「校訓作為高校文明的標識,體現的就是對人的關注與期許」。比如說,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國家會計學院的校訓是「不做假帳」,中國農業大學的校訓是「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雖然表面看很簡單,但是其用意簡明而深刻。
數據顯示,在2454條校訓中,「德」字出現的頻率高居榜首,8.7%的高校在校訓中用到了「德」字。其後出現的頻率第二至第九位的字分別是:「學」「行」「求」「新」「篤」「厚」「博」「創」「實」。校訓只用到了605個漢字,其中最通用的校訓為「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208所高校使用了「博學」, 136所使用了「厚德」,112所使用了「篤行」。同時,校訓也出現了「撞臉」現象,「學以致用」是北京聯合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6所高校共同的校訓。
國內高校校訓以訓誡、德育為主,那國外高校校訓又崇尚什麼?劍橋大學校訓為「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哈佛大學校訓為「讓真理與你為友」、史丹福大學校訓為「願學術自由之風勁吹」。
激勵前行
清華校訓最受歡迎
國內高校校訓是隨著近代教育的興起而出現的。
最早的校訓出現在1900年前後。如1901年由美國監理公會正式辦起的東吳大學,校訓中文意思是「為社會造就完美的人格」,後改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1914年,清華大學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定為校訓。進入民國後,中國大學開始逐漸繁榮,出現了很多著名大學和知名校訓。
校訓是學校的座右銘。好的校訓作為一個標尺,總是激勵和勸勉在校師生和畢業校友不斷前進。如: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中國海洋大學校訓「海納百川,取則行遠」。這些校訓,寓意深刻、朗朗上口。
有媒體曾在全國範圍調查「我最欣賞的十大校訓」,結果顯示,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54%的最高獲選率,成為公眾最喜歡的校訓。清華大學校訓源自梁啓超的演講。1914年,梁啓超在清華作演講,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清華學子努力成為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按照哲學家張岱年的闡釋,「自強不息」在政治生活方面,指的是對外來侵略絕不屈服,對不良勢力絕不妥協,在個人生活方面強調人格獨立,志不可奪。
北京交通大學的「知行」校訓,最早見於1923年北交大畢業生的紀念冊。當時學校的校徽、校旗上均有「知行」二字。有學者研究提出,北交大「知行」校訓的產生,與孫中山的知行觀有必然聯繫。孫中山的知行觀,深刻影響了當時擔任交通部總長並身為交通大學校長的葉恭綽。1921年9月10日,葉恭綽在交通大學京校開學典禮上講話,系統闡述了自己的辦學理念。近百年來,「知」與「行」的思考與探索,伴隨著北京交通大學的成長和發展。
如今,開學講校訓已經成為高校校領導迎接新生的方式之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校訓是「崇德尚能、經世濟民」。在研究生入學儀式上,校領導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崇德」一詞出自《論語》:「主忠信,徙義,崇德也。」並勉勵大學生們做「經世濟民」的知識分子。
相關連結
哈佛牆上真有所謂的校訓嗎?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網上盛傳已久。對此,哈佛大學校方在其官網上表示,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在哈佛牆上看不到所謂的校訓,並稱所謂校訓都是編造的。
相信不少網民對網上所謂的哈佛校訓並不陌生,「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然而,這些內容只是好事者杜撰出來的「傍名牌」式的勵志口號,不少人上當了,真正的哈佛校訓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好事者假借哈佛的旗號宣傳勵志口號,只是刺激了人們對於成功的欲求,沒有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地「立志」。換言之,即只告訴了「要努力趕路」,卻未能明白該走什麼樣的路。這也是近年來「勵志成功學」泛濫並遭人詬病的原因所在。而真正的哈佛校訓強調的是「如何選路」和「選什麼路」的問題,這是它與「偽校訓」的本質不同。(郭東陽)
原標題:高校校訓「德」字為先 四詞八字最常見最長校訓28字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