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陝西52所高校校訓 「學」「德」兩字最受青睞

2020-12-16 華商網

  又是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季,各高校的校訓也隨著錄取通知書被準新生們認知。這些校訓出自誰之手?發生過什麼樣的變遷?校訓那些事你知道多少?且看華商報記者梳理在陝52所高校校訓後的發現。昨日,有關這篇稿件的預告消息已在華商網、華商報新浪官方微博上刊發(詳細),引來上萬華商網友點擊。今天,我們就將稿件呈現給大家。

  校訓故事

  陝師大手寫錄取通知書 「就是對校訓的踐行」

  今年陝西師範大學為每位新生製作了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毛筆書寫用於學生珍藏,一份是列印的供學生報到使用。

  今年毛筆書寫的紀念錄取通知書有4500份。「每份手寫的錄取通知書上,都寫著陝師大『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校訓,」60歲的書寫者賈溫性老師說,這樣可以讓學生未進校門就了解到陝師大的文化,「我1974年進入陝師大學習,畢業後至退休,都一直在學校工作,校訓代表了師大培養師生都要『師以德為先,德以志為本』的特色。我們從2007年起堅持手寫錄取通知書,就是對校訓的踐行。」

  校訓變遷

  西安交大多次改校訓 但內容上有繼承性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校訓。

  「西安交大自1896年創辦以來,校訓的詞語曾有過多次更動,存在著某些差別。但這些校訓在思想內容上具有一定的繼承性、連貫性。」西安交通大學教師謝霞宇介紹,西安交通大學的校訓最早源自1909年唐文治校長頒布的「勤儉敬信」4字。到1937年,「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16字校訓正式頒行於該校。但其後70年間,因為歷史、政治等原因,這個16字校訓曾被棄用。直到2006年西安交通大學110周年校慶前夕,才被恢復啟用。

  校訓姻親 

  西工大、西大、西農大一校分出的「三兄弟」

  西北工業大學校訓為「公誠勇毅」、西北大學為「公誠勤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誠樸勇毅」,這三所高校的校訓為何如此相似?華商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因為它們均與1937年建立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或「聯大」)有千絲萬縷的關係。1938年7月,「西北聯大」的工學院單獨設立,稱國立西北工學院;而1939年7月,西北聯合大學改稱為國立西北大學,即現在的西北大學;西北聯大農學院一直紮根陝西楊凌,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工學院和西安航空學院(非如今的西安航空學院)於1957年10月在西安合併成立西北工業大學,到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又整體併入西北工業大學。」西工大一位負責人介紹,「西工大還保留著西北工學院的血緣,但又新增加了實力很強的院校,『公誠勇毅』的校訓也是在延續歷史和兼容並濟下產生的,所以和西北大學的校訓有相同的地方,也保留自身特點。」

  校訓出處

  大多語出國學古籍 也有名人題詞

  新中國成立前,大學的校訓多出自國學古籍或名人演講。如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於《周易》乾坤二卦,乾卦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陝師大的校訓「厚德積學,勵志敦行」,「厚德」一詞語同樣出自《周易·坤卦》,而「敦行」見於《禮記·曲禮》「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殆,謂之君子」,「積學」則出自《文心雕龍·神思》「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國內高校校訓多為精神象徵性詞彙,但也有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不做假帳」這樣具體的訓誡,這是2001年4月1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在視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時題寫的。華商報記者任嬌

  新聞連結

  陝西部分高校校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厚德求真勵學篤行

  長安大學:創新明德篤學弘毅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創新求源篤實自強

  西安石油大學:好學力行 自強不息 

  延安大學:立身為公 學以致用

  西安外國語大學:博學 創新 愛國 勤奮

  西北政法大學:文明 求實 嚴謹 公正

  西安音樂學院:明德教化樂音至善

  西安美術學院:弘美厚德借古開今

  西安體育學院:嚴謹創新團結拼搏

  西安文理學院:重德 敦品 篤學 躬行

  西安理工大學:祖國 榮譽 責任

  華商報記者任嬌整理

  知道一下

  中國大學校訓9個詞最常用

  據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王洪波於2013年對國內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訓研究,「學」「德」「實」「誠樸勤仁」「行」「新」「濟世」「真善美」「強」,9個關鍵詞在國內大學校訓中最常被提及,分別出現的次數為56、35、28、27、26、25、14、12、12。

  2013年9月,國內某知名門戶網站曾進行了一次關於「大學校訓」的網絡問卷調查,共有12000名網友參與。結果表明,因我國高校校訓雷同情況嚴重,近六成的學生記不住所讀大學的校訓,超三成的人既不知道所讀大學校訓的來源也不知道其含義。

  延伸閱讀

  中國部分著名大學校訓

  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浙江大學:求是創新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同濟大學:嚴謹求實團結創新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了解一些世界名校校訓

  哈佛大學: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

  美國斯坦佛大學:願學術自由之風勁吹。

  英國劍橋大學:劍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

  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問獨立,培養模範國民。

相關焦點

  • 高校校訓「德」字為先 四詞八字最常見最長校訓28字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絕大多數高校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校訓,鮮明地表達出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  校訓作為一所高校學風的體現,也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日前,網易數讀對2454條學校校訓進行數據統計發現,在我國高校校訓中,「德」字出現的頻率高居榜首。  四詞八字最常見  最長校訓28個字  何謂校訓?
  • 盤點沈城各大高校校訓 「厚德」成為校訓高頻詞
    新大一學生對高校的「初印象」,恐怕正是來自於八字校訓。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盤點沈城高校校訓,看看它們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故事。據粗略統計,「厚德」一詞最受瀋陽高校的喜愛,至少5所高校的八字校訓中帶有「厚德」一詞。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學」「德」均被突出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校訓是培育青年學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  本文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訓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統計軟體SPSS對各大學的校訓、學校所在地、校齡、專職教師人數、學生人數等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對大學校訓、大學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了實證研究。
  • 高校校訓有什麼特點?「德」字高居榜首 四詞八字最常見
    高校校訓有什麼特點?「德」字高居榜首 四詞八字最常見­  9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新生了解學校的時候,校訓往往必不可少。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絕大多數高校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校訓,鮮明地表達出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  校訓作為一所高校學風的體現,也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
  • 盤點:百餘「211」學校校訓偏愛「學德實新行」
    高頻字:學德實新行  統計數據顯示,這112所「211」大學中校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為「學」,以41次高居榜首,佔比37%;「德」字緊隨其後,為30次。  高頻字的第三至第五名分別為「實」「新」「行」,分別出現了27次、25次和24次。
  • 國內大學校訓:八字校訓最多,「學」和「德」兩個字最受歡迎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國內高校眾多,有許多大學的校訓高度雷同,已經說不清是誰借鑑誰,因為百年大學變得越來越多了。採用最多的是譬如厚德、博學、團結、創新之類的詞彙,其中八字校訓成為最大熱門,因為讀起來霸氣對仗,符合喊口號時的習慣。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02大數據分析中的校訓:「創新」至上,卻又千篇一律 教育部2020年6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擁有2740所普通大學,運用python爬蟲,遍歷並整理了我國2740所大學的校訓,結果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結果: (1)八字校訓被青睞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1)八字校訓被青睞校訓通過最精煉的文字,闡述校園文化與理念,最短的不過兩個字,最長的也就20多個字,如下圖是我國大學校訓字數分布,2740所大學中,無校訓或未收集到校訓的大學有582所,也就是說,我國有近八成的大學擁有明確的校訓。
  • 盤點大學校訓:多引自經典古籍 偏愛「學德實新行」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表示,一個學校的校訓不管在文學意義上多麼精彩,它真正的價值還在於,要讓師生認同,並在辦學過程、時代發展中有所傳承。  高頻字:學德實新行  統計數據顯示,這112所「211」大學中校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為「學」,以41次高居榜首,佔比37%;「德」字緊隨其後,為30次。
  • 校訓「德字最火」彰顯大學之道
    廣西大學的校訓石。資料圖片 來源:南國早報厚德、博學、知行、創新、自強……看到這幾個詞是不是有些眼熟?校訓被稱為一所大學的「精氣神、育人綱」。近日,記者將廣西27所本科院校的校訓進行整理分析後發現,與全國大部分高校校訓相似,「厚德」「博學」也成為廣西本土高校的「爆款」。(8月21日《南國早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直以來,中國高校教育都始終把「德」字放在首位,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話來說:「道德是為人的根本,根本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事,也無甚用處。」
  • 我們統計了湖北68所本科院校的校訓,驚奇地發現...
    何謂校訓?權威辭典《辭海》裡的解釋說:「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製成匾額,懸見於校中公見之地,是為校訓。其目的在於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我們統計了湖北省內68所本科院校的公開校訓(其中有3所暫缺),發現「德」字以34次高居榜首。
  • 高校校訓「德」為先:2454條中四詞八字最多,最長28字
    校訓作為一所高校學風的體現,也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日前,網易數讀對2454條學校校訓進行數據統計發現,在我國高校校訓中,「德」字出現的頻率高居榜首。四詞八字最常見最長校訓28個字何謂校訓?正因為如此,有人指出,校訓最能反映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教育特色。國內高校校訓以工工整整的對仗形式為主,尤其是「4詞8字」。據統計,使用「4詞8字」校訓的高校有1836所。其次是4字和9字校訓:使用4字校訓的有231所學校,9字的有89所,6字的有86所。
  • 那些最有內涵的大學校訓
    根據百科的解釋,校訓是一所學校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 有所學校校訓這麼美
    金羊網訊 記者李煥坤報導:近日,一篇《中國大學的校訓,為什麼千篇一律》刷爆朋友圈,文中列舉中國兩千多所高校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有多達26所高校同時在用,「創新」一詞多達10%的高校使用,「厚德」有9%。
  • 畢業季|盤點浙江高校校訓 38%學校都在用這個字 
    小編此次抽樣收集了50所省內高校的校訓,本科院校佔30家,高職院校佔20家。在這些高校校訓中,哪些字詞是使用率最高的呢?TOP1 德(38%)從收集的50所高校中,有19所學校校訓中出現「德」字,佔總數的38%;有7個校訓中出現「厚德」一詞,佔「德」字校訓中的
  •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關於「211工程」高校校訓的分析與...
    「德」「學」「行」「實」「新」「濟世」「強」「真善美」「誠樸勤仁」9個關鍵詞最常被提及   大學校訓是大學精神的高度凝練,從多個維度展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統計發現,「德」「學」「行」「實」「新」「濟世」「強」「真善美」「誠樸勤仁」9個關鍵詞在中國「211工程」高校校訓中最常被提及。
  • 盤點山東省各高校校訓:青春 從銘記校訓起步
    原標題:盤點山東省各高校校訓:青春 從銘記校訓起步   篤行   從一名北大學生,到在北大從事學生工作的教師,「90後」樊桔貝在過去近兩年裡完成了從書齋到社會的身份轉變。   去年五四親歷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座談的樊桔貝,對總書記有關「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的比喻印象最深。「現在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每日清晨打掃辦公室時都會提醒自己——『走好第一步,扣好第一顆扣子』。」她說。
  • 媒體盤點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圖)
    新京報記者選取北京市內54所大學、52所中小學的校訓進行統計發現,這些學校的校訓也未脫此藩籬,勤奮與創新兩詞出現率最高,均為20%,尤以中小學居多。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是校訓高頻詞  北京市內106所大、中、小學的校訓中,「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等詞語出現的頻率頗高。
  • 湖北68所本科院校的校訓,有你的學校嗎
    我們統計了湖北省內68所本科院校的公開校訓(其中有3所暫缺),發現「德」字以34次高居榜首。最短校訓只有2個字大多數校訓採用「XX,XX,XX,XX」,或者「XXXX,XXXX」這種便於文字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的八字結構,據統計,有35所使用「兩詞八字」,有22所使用「四詞八字」。當然,總有些學校不走尋常路。
  • 百強企業最愛去哪些大學招生?最受青睞的100所高校名單公布
    現在很多學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考慮到之後的就業,那大家知道最受中國企業100強青睞的高校都有哪些嗎?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想報的院校!通過對幾年的招聘數據分析,中國Top100的上市公司,90%以上每年都會選擇到國家985、211工程大學進行校園招聘,走進非重點(二本及以下)高校進行招聘的百強企業不足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