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以「文化賦能·產業聯動」為主題的「2020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暨中國職業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河南長垣市啟幕,大會通過「一會,一賽,一秀,一展」的豐富內容,與來自全國的800餘名職業裝行業相關領導、專家、企業、媒體等代表,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中國職業裝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探討未來產業發展路徑和對策,並為職業裝領域相關企業、政府部門、專業機構搭建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
本次活動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長垣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聯合承辦、武漢亙星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張家港市宏裕新材料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服飾》雜誌作為媒體支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書晟,河南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寇守峰;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張勳;長垣市市委書記秦保建,長垣市市長趙軍偉,長垣市人大主任夏治中、長垣市政協主席魯玉魁等領導與嘉賓出席此次會議。
高屋建瓴——指明職業裝發展方向
▲長垣市市委書記秦保建在致辭中用「君子之交」、「生死之交」、「百年之交」、「忘年之交」來形容長垣迎來了職業裝發展的全新契機。「未來,長垣既要保護、傳承、弘揚好特色黃河文化,也要用好職業裝產業帶來的機遇,培育特色企業文化、創新文化、流行文化,以文化為發展賦能。」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張勳表示,長垣以廚師之鄉、起重之鄉、衛材之鄉、防腐之鄉聞名中外,此次在長垣市召開職業裝大會,揭開長垣全新名片的新起點。河南是人口大省、消費剛需大省、採購大省,工裝、醫護服、衛材料佔有半壁江山,同時恰逢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具有發展職業裝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廣闊發展前景。
▲「河南發展服裝產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基礎,已經形成了鄭州、安陽、信陽、商丘等各具特色的服裝產業集群加工基地,行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六。」河南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李書晟表示,政府、協會、企業將協同共建職業裝產業發展新格局。
▲「職業裝不僅是一個國家時代發展和時代氣質的重要視窗,也傳遞著不同職業可視化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活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致辭中表示,行業已經全面進入到了戰略重構、創新蛻變和能級提升的變革發展新時期。職業裝市場也再品質、品位和文化等方面對行業提出更高要求,融技術和文化之美,集功能和審美的和諧統一,也是服裝行業時尚水準、文化創造、技術創新和製造實力等綜合能力的體現。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以「中國職業裝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為主題進行了主題報告,分享了2020年以來中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中國職業裝的市場規模、產業布局、技術水平、品牌建設、採購機制,以及2020-2021年度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工作方向。「我國職業裝企業還需持續加強產品創新與新技術應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堅持綠色發展強化社會責任,在細分領域發揚企業優勢,使品牌保持生機與活力。」
多元角度——尋找職業裝突破之道
後疫情時代,職業裝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環境會產生哪些變化?市場趨勢走向何方?職業裝企業如何加快行業的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推進材料技術與製造技術的融合,特別是產業鏈上下遊的聯動協同創新,13位演講嘉賓和論壇嘉賓就這些話題進行了多角度分享。
▲「職業裝文化與時裝文化、潮流文化是相通的、相融的,我們與時俱進的能力就是你與用戶關聯的能力。」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上海標頂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設計總監武學凱就「職業裝的文化理念與設計」進行了分享。
▲武警後勤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鄢友娟從「行業制服對面料性能的要求」角度詳細介紹了制服面料的分類與要求。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集中採購部經理湯澤文介紹了民航服裝的設計與要求。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周紹恩分享了「中國職業裝時尚內涵與功能創新的反思」。
▲「文化和科技是產業大飛機堅固的兩翼,兩翼齊飛才能夠飛得高、飛得快、飛得遠。」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芳在「文化引領,科技賦能——職業裝產業突破發展之道」的主題分享中說。
▲長垣市人民政府市長趙軍偉分享了「長垣職業裝小鎮的發展思路與願景」,他表示,長垣產業氛圍濃厚,擁有龐大的銷售隊伍,產業鏈條比較健全,產業工人充足,有基礎、有信心、有底氣大力發展職業裝產業。
▲武漢亙星智能技術有限公司CEO武大治以「AI+大數據賦能定製企業」,認為未來設計應該是從三維開始開發,目前企業積累的大部分2DCAD板應該得到更好的數字應用。
▲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副院長劉正安分享了「職業裝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技術」,他認為,職業裝企業在新時期應積極轉型升級,數位化轉型應把握新技術動向,同時由行業構建和維護科技服務生態圈。
▲作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醫療耗材智能方案提供商,駝人集團營銷副總裁常省委通過防護服的現場演示,分析了醫用正壓防護服產品研究及應用。
▲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鋒通過陽光職業裝近年來的探索與發展,分析了全產業鏈下的「中國質造」。他認為,「質造」成為「智造」的生存前提,「智造」賦能「質造」的價值轉型。
▲中國服裝集團總公司教授級高工李俐以軍服招標評分標準為例分享了職業裝採購的實戰經驗,以及企業投標應當注意的問題與思考。
▲在職業裝創新發展論壇環節,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芳、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鋒、新鄉市新科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淨塵、浙江喬治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光宇,以及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企劃總監楊玥共同就「後疫情時代的職業裝產業」進行了分享,嘉賓們一致認為,面對世界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通過數位化和智能化打造品質穩定的產品,提升服務效率;不斷創新,企業要具備度過危機和化為危機的能力;分工協作做精做專做細,不打「價格戰」,為客戶創造價值,大家共同努力提升職業裝行業良性運轉的整體業態。
設計驅動——展示職業裝全新風採
會上,中國服裝協會與長垣市政府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雙方將展開長期合作,共同推進長垣市職業裝產業發展。
同時,會議期間還舉行了「2020中國職業裝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據介紹,為展示我國職業裝產業新形象,深化職業裝設計新理念,引領提升我國職業裝整體設計水平,中國服裝協會決定舉辦2020中國職業裝設計大賽。自8月17日大賽啟動以來,反響熱烈,共收到來自全國17個省市及直轄市提交的百餘份參賽作品。9月11日,入圍評審會在中國服裝協會召開,最終50份作品入圍決賽,並進入成衣製作環節。
審委員會
9月27日,由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上海標頂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設計總監武學凱,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教授級高工楊金純,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中國服裝協會教授級高工張廣閩,中國服裝集團處長、教授級高工李俐,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周紹恩,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沈雷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入圍選手提交的成衣逐一進行了專業細緻的評審。
最終山東希努爾男裝有限公司、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2家單位獲得金獎,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獲得銀獎,帝牌(中國)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獲得銅獎,宜禾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單位獲得優秀獎。大會現場對所有獲獎單位進行了表彰。(獲獎名單見文末)
除此以外,9月27日—29日會議期間,還舉行了「長垣職光-2020中國(國際)職業裝展洽會」、2020國際職業裝大型場景秀、參觀長垣職業裝小鎮等一系列豐富的活動。
據介紹,中國長垣職業裝小鎮位於河南省長垣市蒲東街道,項目一期佔地總面積1200畝左右,總投資約15億元,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建設形式主要為「技術研發+特色產業+文旅開發+產城融合+互聯共享」,實現二三產業高度融合和產城高度融合,助推鄉村振興,打造智能研發、智能生產、智能體驗為一體,體現科技5G、文旅4A級、工業4.0的現代化小鎮。
至此,2020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暨中國職業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落下帷幕,此次大會的舉行將開啟中國職業裝產業發展一個全新的起點。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政府、協會、企業的高效協同,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動下,中國職業裝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附:2020中國職業裝設計大賽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