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五年被拋棄,母親回家求贍養被拒,兒子:出口就是王炸

2020-12-15 騰訊網

我國一直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所以很多老人都把養老的期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可是今天這件事情的主角肖大媽卻是有苦難言,肖大媽是一名環衛工人,今年57歲,有一個獨生子。然而因為五年前跟兒子鬧矛盾之後,她就離家出走了。現在她想回家讓兒子給她養老,誰知兒子不但翻臉不認人,還把她的隨身行李給扔出了家門,這讓肖大媽很難過

肖大媽找到記者後說明了自己的境況,原來因為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兒子是由她一手帶大的,所以那時候兒子也很聽話懂事,可是自從兒子五年前把媳婦娶進門之後就變了,夫妻兩個合起夥來欺負她這個小老太,為此,她跟兒子沒少吵架。於是,後來有一次吵架之後,肖大媽忍無可忍便離家出走,去外面打工了。現在,五年過去了,氣也消了,她想回家,可是兒子卻將她趕出家門,她一定要討個說法

當見到母親帶著記者再次上門,聽完記者的疑問,兒子小陳頓時火冒三丈並怒斥母親是胡言亂語,這全是她的一面之詞。小陳告訴我們,五年前他和妻子根本就不是肖大媽說的欺負她,他們對肖大媽很是孝順,問題的根源出在當時肖大媽愛上了一位年齡80多歲的老頭,而且這個老頭是有家室的,當時家人是一直反對她跟老頭來往的,於是在五年前,她為了愛情就跟老頭私奔了。現在母親回來隻字不提老頭,估計是被老頭拋棄了,小陳也沒有說什麼,他也願意繼續贍養母親

可是,誰知母親一進家門就揚言要跟他斷絕母子關係,並要求他立馬拿出20萬的養老費,更過分的是還要自己帶著妻兒滾出家門,這讓他無法想像,也接受不了。對於母親這種一出口就是王炸的行為,他認為母親是在無理取鬧!

對於小陳的這番解釋,肖大媽頓時也是暴跳如雷,她表示,五年前她的確是愛上了一個80歲的老頭,但她不認為自己是第三者插足的那種,她跟男友絕對是真愛,你情我願的那種,兒子根本就沒有權利幹預。現在別的條件她也不多說了,只希望能住回來,並跟兒子斷絕母子關係,20萬的養老費一分都不能少!

最後,兩邊是越吵越兇,任何結果都沒有。兒子小陳直言母親這是胡鬧,肖大媽卻表示既然吵不出個結果,那就法庭上見吧!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母親劈腿,拋夫棄子要私奔,晚年卻求兒子贍養,塗磊:你沒資格
    母親劈腿,拋夫棄子要私奔,晚年卻求兒子贍養,塗磊:你沒資格,看完之後,麻煩點個關注,收藏,分享,點讚都可以,小編在此多謝大家的賞臉。幾位嘉賓上場站定,主持人介紹完基本情況之後,兒子也說出了自己和母親之間的矛盾。兒子說從幼年的時候母親就已經離開自己了,到現在20多年的時間自己見過母親的次數屈指可數。
  • 私奔五年被甩,母親回家向兒子索要20萬贍養費,兒子:無理取鬧
    私奔5年被甩,母親回家向兒子索要20萬贍養費,兒子:無理取鬧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厲害的大媽,肖大媽今年已經57歲了,是一名環衛工人,因為五年前和兒子鬧了矛盾所以自己就離家出走了,但是現在想要回來,卻發現家裡沒有了她的容身之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 拋夫棄子與情人私奔,30年後一身病痛請求兒子贍養被拒,訴至法庭
    婚後夫妻和睦,隔年生下了兒子劉小磊,生活更加甜蜜了。劉小磊3歲那年,王春華介入家庭的那個男人離婚了,王春華的心思又活了,兩人又勾搭在了一起。沒多久,在一個灰濛濛的早晨,兩人私奔跑了。劉木匠沒有怨恨王春華,一個人盡心盡力將劉小磊拉扯長大了。劉小磊頭腦靈活,子承父業,做起來家具生意,當了老闆,娶妻生子,生活美滿幸福。但劉小磊心裡有一個不願提起的人——母親。
  • 母親拋棄子女改嫁,老了回來求贍養,女兒提一要求,她傻了
    柱子在外辛苦掙錢養家,她在家不是找人聊天就是翹著二郎腿打麻將,熱飯也不給柱子做過一頓。柱子的女兒叫阿蘭,兒子叫阿寶,相隔兩年出生。阿蘭七歲那年,柱子幫人蓋房子,不小心從樓頂摔下,摔死了。柱子死了,秀蓮眼淚也沒掉一滴,半年後,她竟然拋棄年幼的阿蘭和阿寶,跟一個進村收山貨的男人走了。
  • 拋妻棄子離家23年,回家求贍養遭拒後告上法院,兒子:奉陪到底
    「走了有23年時間了吧,那個時候我還很小,他把我和我媽丟下就走了,一走20幾年沒消音,也沒給家裡拿錢,現在人老了,往家門口一坐就說要我贍養他,我無法接受」小張告訴我們,他今年30歲,是一名普通工人,他說的這個人是他的親生父親,23年前父母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吵架,然後父親就離家出走了,一走23年沒有回家,期間一分錢一個電話都沒有,直至母親患病去世也不見人回來。
  • 母親改嫁了,到老的時候再回來,兒子還有贍養義務嗎?
    我們鄰村有一個農婦,五十喪夫,為了不拖累孩子,便把家分給兩個兒子,自己隻身開始外出做保姆。名為保姆,實際就是搭夥或日子。跟打遊擊式地,換了好幾個人家,其中也領過幾次結婚證。也掙了不少錢,捎給兒子用。就在前年,唯一一個閨女蓋房子用錢,她就把手裡剩下的錢全部給了閨女,讓幫度過難關。
  • 母親:「必須贍養繼父!」兒子:「他又沒養過我!」
    楊老太沒了丈夫後,偷偷跟光棍幾十年的劉老頭結了婚,把兒子們氣壞了。兩人相伴到老,她擔心自己死了沒人管劉老頭,就威脅兒子兒媳贍養繼父,「不管他不給你們房!」楊老太住在北京順義,在生產隊幹活的時候,認識了山東來的比自己小8歲的劉老頭,並與之產生了感情。
  • 法官:贍養義務是法定的,不能附帶條件。83歲母親只起訴二兒子
    原告(母親)與被告(二兒子)贍養費糾紛一案,法院立案受理後,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母親),被告(二兒子)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告(母親)向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二兒子)履行贍養義務,每月支付贍養費500元。庭審過程中,原告(母親)將訴訟請求變更為要求被告(二兒子)每月支付贍養費1000元。
  • 離婚後孩子歸男方,女方從沒給撫養費,孩子以後還要贍養母親嗎?
    我們都知道孩子對父母有贍養義務,但是有時候不少人都疑惑這種贍養義務到底是不是絕對的比如,父母從小拋棄我,也要贍養嗎?父母虐待,也要贍養嗎?我們先看下網友的意見一些網友認為,既然母親沒有盡到撫養義務,那麼有什麼臉面讓孩子贍養有人認為,即使母親沒有撫養,但是好歹生了這個孩子,十月懷胎,也不容易。還有人認為,要分清楚是拋棄還是本來就自己協商不讓母親給錢,不能一概而論。
  • 母親將小兒子送養他人,45年後上告法院要贍養,兒子:沒有道理
    「那個年代裡都窮,養不起娃生得又多,然後就把他給送走了,現在我癱瘓了,子女們也都沒了,就剩下他了,我就想讓他給我養老,可他就是不願意,我實在是沒辦法了」陳大媽告訴我們,她今年85歲,是一名普通工人,她和老伴一生中育有3男1女四個孩子,45年前因為家裡窮的問題,所以她和老伴商量過後,將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給送了人,期間有來往,小兒子也認她這個母親
  • 偏心媽媽將財產給了兒子,女兒拒絕贍養被起訴,法院這樣判
    廣州的王阿婆,將名下的財產全部給了兒子,與女兒產生罅隙,女兒因此拒絕贍養生病的母親。近日,廣州天河法院公布了該案審理情況。  年近古稀的王阿婆曾與丈夫共同養育四個孩子,不幸的是,大女兒與小兒子不幸早亡,兩年前,相伴五十載的老伴也撒手人寰。隨後家中因財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這使王阿婆與兒子阿明、女兒阿珍關係緊張。  今年一月,王阿婆被診斷出癌症,術後療效並不理想。
  • 母親嘮叨遭兒反感 因贍養糾紛母子對簿公堂
    7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就處理了一例因厭煩自己母親嘮叨而拒絕贍養的贍養糾紛案件。每次聽到親戚朋友對自己兒子讚譽有加時,周麗蓮都欣喜萬分,覺得自己養育兒子再辛勞也值得了。更難能可貴的是,李開路也爭氣,畢業後順利進入家鄉機關單位工作,在家門口上班,少了常回家看看的顧慮。
  • 捨不得每月185元贍養費 太和一男子拒養老母被拘留15日
    中安在線報導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更是每個成年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8月1日,安徽省太和縣人民法院集中執行過程中,遇到一位67歲的兒子拒不贍養自己89歲老母親而最終被拘留的案件。
  • 懷疑老母親偏心,兒子拒不支付贍養費?
    懷疑老母親偏心,兒子拒不支付贍養費?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並不是所有的「老寶貝」都被後輩們捧在手心裡因兒子拒不履行贍養義務
  • 79歲老媽時隔19年再次起訴兒子不贍養 兒子:我家裡也有困難
    79歲老人王某稱二兒子沒盡贍養義務,將其告上法庭,請求增加贍養費用。10月29日上午9時30分,北京房山法院河北人民法庭韓玉法官帶領審判團隊來到了房山區青龍湖鎮崗上村村委會,巡迴審理這起贍養案件。前不久,年近八旬的王某將二兒子李某訴至法院。
  • 遺棄母親致死,逆子判刑一年
    經治療後,2019年11月4日,王某於家中死亡。【判決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王某年老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嶽某成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明知妻子將其母親王某趕出家門,嶽某成非但不制止,還放任妻子的作為,長期對王某不予照顧,且不給王某提供基本生活來源,造成被害人王某死亡,情節惡劣,以嶽某成犯遺棄罪
  • 精神贍養,判決回家。
    87歲的楊先生有三個子女,楊先生年事已高,身患殘疾,56歲的長女因在外地幫兒子看孩子,常年不回家看望父親,引起父親不滿。經人調解長女及丈夫寫了保證書,保證好好對待父親經常回家照顧看望父親。但長女一直不履行保證書,仍不回家照顧看望父親。楊先生將長女告上法庭,請求長女履行保證書,常回家看看。法院經審理,充分考慮權衡雙方實際情況,判決長女每兩個月最少看望父親一次,訴訟費有被告承擔。
  • 母親病重讓兒子們回家,老大老二不當回事,只有老三回家
    張老太是一個農村老婦,生了三個兒子。 由於農村太貧窮, 三個兒子都很拼命地讀書,最後如願考上大學,走出農村。畢業後,他們都把戶口轉出農村,在城裡紮根。 老大成家後,便很少回家探望母親,或許是在省城紮根不容易,需要整日忙於工作。
  • 兒子上山採藥,三日後歸來,五年後母親去世,得知兒子是他人替代
    古時候的南山村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叫做張生,因為父親去世得走,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日子過得清苦,母子兩人倒是怡然自樂。張生一直想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無奈考了幾次都沒有中第,加上自己家境不好也就學了醫,不再執著於科舉考試,每天在鎮上醫館學習醫術,晚上總是步行回家與母親相伴。因為學習醫術的緣故,他對於藥材也是逐漸精通,有時候他就會上山採藥。
  • 8旬老人育7子女卻無人贍養 孫子替祖父母狀告父親
    陳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1982年分家時立字據對老人的贍養、財產分配等有明確約定,「協議約定我和三弟陳明對於老人贍養送終、弟妹婚嫁均不承擔義務,這個是當時我們和父親真實意思的表達。」陳文說,1990年時六弟陳友再次與父母分家,協議約定由陳正友贍養父親,陳均和陳權贍養母親。「但父親一直不去六弟家生活,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