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博物館三個字,總是連著回憶與老物件陳舊的味道。如果在這三個字前面加上「電影」二字,那任何藏品便不再是乾癟的文字介紹,每一個名字都有溫度……透著展品,塵封的往事如電影,幕幕放映。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佔據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在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上創造過輝煌的成就,是華語電影的根脈。一百多年前,電影剛一問世就遠涉重洋來到了上海~
所以,建造一座講述上海電影故事的博物館,一直是所有上海電影人的願望。尤其是包括張瑞芳、謝晉等在內的眾多老藝術家,都積極促成上海建造屬於自己的電影博物館。2013年,在上影集團的努力之下,美夢終於成真。
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漕溪北路595號,總體面積達1.5萬㎡,它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影博物館,是一座能夠串聯起一大段上海電影的歷史的博物館。
1933年9月,這裡被三十年代知名的聯華電影公司買下改建成第3攝影場;抗戰後,這裡被文華、崑崙電影公司所租用。建國後,這裡又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所在地,所以,這塊區域本身便帶有獨特的電影文化印跡。
電影博物館分為四大主題展區,五號攝影棚及1座藝術影廳。完美呈現了百年上海電影的魅力,生動演繹了電影人、電影事和電影背後的故事,也是上海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最為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
在電影博物館有個不成為的規定,觀展一定要從四樓開始參觀。因為在四樓入口處的「星光大道」,會讓你沉浸在舞臺!你可以親身體驗電影明星走上紅毯時的萬眾矚目和激動人心。
走出紅毯後的「星耀蒼穹」、「大師風採」,便是展示四百八十多位在不同年代為上海電影創造輝煌歷史的著名電影藝術家們,包括他們的各類照片和曾經在電影創作過程中使用過的各種文獻、物品,以此來表示對他們的敬意。
博物館還著重突出如謝晉、趙丹、孫道臨、鄭君裡、湯曉丹等一批著名電影藝術家的個人展區,通過對這些大師的介紹,觀眾得以更清晰地看到這些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對上海電影史所做出的貢獻。
在「水銀燈下的南京」展廳,你可以漫步於三十年代的南京路,在拐角處發現張愛玲常去的飛達咖啡館,仿佛置身於《馬路天使》等經典電影的拍攝場景。
在三樓的 「影史長河」展區裡,你可以從一條夢幻般的光影長河了解上影廠出品的電影;穿過時間隧道,看看電影製作各種器材的演變……
從20世紀10年代至40年代,電影在這座遠東的現代化都市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中國文化的弘揚者與傳播者。
在1949年之前,上海先後有248家電影公司,那時候的上海既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也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高地。博物館從中選擇了十家公司予以較為完整的展示,包含許多珍貴的藏品。
在三樓還可以走進配音室小試牛刀,為你喜愛的電影配上一段音;如果你帶著孩子,那動畫展區各種互動遊戲一定讓他們樂不思蜀。
電影這一獨特文化形式,與生俱來具有夢幻特徵。二樓展區為揭示電影生產創作的神奇奧秘,開啟製造夢幻的技術之窗,感受電影作為夢幻工廠的動人藝術魅力!
二樓是「電影工場」展區,在這裡能進一步了解到電影電視製作流程中的每個細節,開放體驗的模式,可以親身體驗故事片的製作原理、美術片的製作過程、譯製片的配音方式等等~
比如在上海東方電影頻道的一號攝影棚裡感受現代化的媒體拍攝環境,在動畫電影工作室中觀摩手繪動畫的製作工藝,在化妝服裝工作室近距離研究那些將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的服裝、道具……
在一樓的榮譽殿堂裡,我們還可以最後一睹中國電影百年的輝煌,主題從「百年輝煌」、「榮耀瞬間」、「國歌誕生」、「燦爛金杯」、「影史第一」等不同側面,展示百年上海電影對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進步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這裡有一整面閃耀著金光,不由得讓大家感到震撼的牆,上面密密麻麻擺滿了上影歷史上得到過的獎盃,而這些獎盃僅僅是上影廠獲獎獎盃的五分之一。
其中,崑崙影業公司1949年出品的一部以上海石庫門為背景的諷刺喜劇《烏鴉與麻雀》的拍攝場景被博物館以情景再現的形式呈現在了展廳。
除常設展之外,上海電影博物館還通過影展放映、社會教育、移動博物館、海外交流等板塊豐富博物館的日常活動,促進電影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電影博物館裡住著這個行業在東方土地上生根發芽的故事,還有電影業裡的中國故事、上海灘的電影風雲、前赴後繼的築夢者和他們心裡那一份道不清說不明的情懷!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