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水果茶飲連鎖品牌「7分甜」於近日完成1.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內向基金跟投,穆棉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門店擴張、供應鏈和門店數位化升級,以及品牌推廣等方面。
7分甜的前身是創立於2006年的「謝記甜品」。2015年,謝記甜品升級為7分甜,並開放加盟合作,進行規模化發展。目前品牌線下門店超過800家,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等華東地區。7分甜從「杯裝甜品」角度切入水果飲品市場,招牌產品包括楊枝甘露等,大部分產品單杯定價在15元-25元之間。
(圖片來自7分甜)
對比外來的咖啡品類,茶飲產品在國內擁有廣泛群眾消費基礎,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市場教育。隨著消費者對茶飲產品從瓶裝到現制的需求升級,現制茶飲市場迎來爆發。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同比增長74%。
在千億規模的茶飲市場裡,除了一點點、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頭部品牌,傳統快消品牌如娃哈哈於今年9月開出品牌奶茶店,肯德基等快餐品牌也在加快豐富飲品品類SKU。
面對近年來逐漸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尤其是在茶飲品牌集中度極高的江浙滬地區,7分甜怎樣做到相對穩健的發展和擴張?創始人謝煥城認為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主要踩中了三個紅利。
首先是品類的紅利。回顧國內茶飲市場發展歷程,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的「粉末時代」,產品以奶茶粉末衝調的低價產品為主。2010年到2015年,茶飲產品以茶葉現泡為主,消費者開始追求品質。主打臺式奶茶產品的CoCo都可、一點點等品牌快速擴張。
時間進入2015年,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企業將茶飲趨勢從將奶茶市場推向品牌時代。隨著供應鏈的成熟,行業標準化程度提高,各品牌間的產品差異化縮小,茶飲市場向品類細分化發展,水果、奶蓋等成為產品創新的重要元素。在此消費升級趨勢下,7分甜以水果茶飲為主打品類,並推出「杯裝甜品」概念。
其次,是「討巧」的定價區間。低價茶飲產品受成本限制,可用的新鮮水果原料十分有限,口味上有很大提升空間。而25元以上的高端奶茶產品用料豐富、新鮮,但由於售價太高,店鋪主要分布在消費水平較高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擴張較慢。7分甜大部分產品定價15元-25元,位於一點點和喜茶的價格帶之間。品牌通過定價策略提高產品口感,擴大目標用戶範圍,並採用較輕的加盟模式進行擴張。
舉例來說,7分甜的前身謝記甜品在20017年將傳統港式甜品楊枝甘露「杯裝化」,從海南、臺灣、四川三地篩選芒果原料,使用新鮮芒果+冷凍芒果,以及德國牧場鮮奶、泰國西米等原料復配,平衡產品新鮮度和口感。目前產品中杯定價21元,大杯定價24元,成為水果茶飲中的爆品。基於芒果元素,品牌延伸出「芒果+養樂多」、「芒果+酸奶」、「芒果+奶蓋」等產品形態,並橫向拓展品類,推出草莓、蜜桃、奇異果等水果為主的飲品。
(圖片來自7分甜)
除此之外,7分甜還踩中了購物中心的發展紅利。隨著國內經濟水平提高,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在各個城市遍地開花。目前7分甜80%的門店位於購物中心內部,平均單店月營業額達25萬元左右。7分甜希望向消費者傳遞高品質的品牌價值,品牌部分店鋪分布於上海、蘇州等城市熱門商圈的A類點位。在上海等關鍵市場的重點點位,7分甜採用直營模式經營,目前擁有超過100家直營店鋪。
下一步,除了核心商場,7分甜將增加街邊店、社區店、學校店的布局,並對不同類型的店鋪進行分級管理,加速擴張。在門店破千之前,7分甜將繼續深耕華東市場。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謝煥城擁有20年飲品行業經驗,曾在快三秒、街客等飲品公司任職;合伙人黃奕林負責營運、品牌中心,擁有多年數位化產品開發經驗,曾就職於通訊行業上市公司;合伙人吳彬負責發展中心,擁有10餘年品牌開發經驗,曾創立蘇州最大培訓輔導機構。
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投融資有走熱趨勢,頭部項目紛紛獲得融資,其中線下茶飲賽道受關注程度提高。上半年,連鎖茶飲品牌古茗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加持。近期有市場消息指出,喜茶與奈雪的茶計劃於2021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