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厚道,是一種積福之道

2020-12-24 正能量陽光語錄

人活一生,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講的是厚道,厚道的人有一顆善心,做人坦坦蕩蕩,為人規規矩矩,也是最靠譜的人。老老實實才是真,厚厚道道才是本

為人厚道,在於務實。厚道的關鍵,就是要落在實處。表面的華麗,終究流於淺薄。為人厚道,才是實實在在的人品根基。厚道的人,一定踏實可靠,從不追求虛名浮利。厚道之人,始終安於當下。安心於自己所處環境,誠心誠意地培養自己仁厚的品德。處於富貴中,就按富貴的狀況行事;處於貧賤中,就按貧賤的狀況行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積累能力、積聚人緣,行事自有天助。

為人厚道,在於細節。厚道的人,細微之處也不會疏忽遺漏,獨處之時也能夠自我約束。即使被逼到窮途末路,也不曾有絲毫懈怠。做人做事都要講細節,細微之處見人品,細節之中見人心。《論語》上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小到剛出生的嬰兒,大到方圓百裡的國土,都能放心交到他的手上。做好分內事,把細節做到極致,才是真的讓人放心。

為人厚道,在於積累。若要厚福,須得積德,若要厚德,須得積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無數遭受牢獄之災的人,都是先從不起眼的小惡做起。逐漸牽扯進更大的罪孽,等罪過累積到無法掩蓋、無法化解,大災就降臨了。佛教認為,人一生有三種業障:個業、家業、共業。個業是自己所作所為,決定自身的福禍;家業是祖上所作所為,決定子孫福禍;共業是社會所作所為,決定時代的福禍。

為人厚道,在於胸懷。我們以深厚的德行,去包容萬物。同樣生而為人,為什麼有人能廣結善緣,有人卻處處樹敵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做人的「厚度」。淺薄之人,難逃淺薄之事;厚道之人,能享厚道之福。厚道的人,能夠容人、容物、容事。

為人厚道,必有厚報;心地善良,必有福報。厚道的人,都很善良,善良不是傻,厚道不是蠢。我選擇厚道,不是因為我笨拙。因為我明白,厚德能載物,助人能快樂。

相關焦點

  • 「大巧若拙,精明不如厚道」,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在掌握自我中的一種綜合素質,雖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卻能檢驗出一個人的為人如何。人要想立足於世,人品得過硬,沒有好的人品,其它的都是空中樓閣,總有一天會坍塌。人品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厚德兩字。俗話說的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厚道,不是愚笨,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大智慧。
  • 「大巧若拙,精明不如厚道」,這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
    簡易而言,便是一個人在掌握自我中的一種綜合素質,雖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可是卻能檢測出一個人的為人如何。人要想立足於世,人品得過硬,沒有好的人品,其餘的都是空中閣樓,終有一天會坍塌。人品包含許多方面,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厚德兩字。俗話說得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厚道,並非愚笨,反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大智慧。《易經》揭示: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
  • 《易經》:人厚道,天不欺
    做人厚道,是一種積福之道。俗話說:吉人自有天相。為人厚道,天不欺。與人為善,必有福報。1為人厚道,在於務實《道德經》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厚道的關鍵,就是要落在實處。為人厚道,才是實實在在的人品根基。厚道的人,一定踏實可靠,從不追求虛名浮利。《易經》說:「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樂天知命,故不憂。」厚道之人,始終安於當下。安心於自己所處環境,誠心誠意地培養自己仁厚的品德。處於富貴中,就按富貴的狀況行事;處於貧賤中,就按貧賤的狀況行事。
  • 厚道,是一種品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厚道,概而言之,就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厚道,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一種做人的境界,是一種處世的智慧。厚道,就是做人誠實。
  • 做人最需要記住的一句話:為人厚道,終有福報!
    意思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他們所堅守的是一種質樸醇厚的道,從來不做一些虛華沒有用的事情。所以說厚道,最根本的就是實在,我認為與厚道最相近的詞語也是實在。什麼是厚,那就是質樸和真誠,摒棄一些浮華和虛名。什麼是道?就是一些方法和規律,是事物發展的大勢,所以說這厚道連起來,無非就是一個人能夠踏踏實實的做事,堂堂正正的做人。而且大家一定要相信,為人厚道,終有福報。
  • 為人厚道,終有福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做人,厚道不是無能,而是一種寬容。厚道不是懦弱,而是一種修養。厚道不是愚蠢,而是一種美德。與厚道的人相處,輕鬆,不用謹言慎行,察言觀色。與厚道的人交往,安心,不用再三提防,仔細偽裝。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深度)
    ——韓嬰歌德有句名言: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何為「做人之道」?我想再多的方法,也比不過內心的厚道。厚道,概而言之,就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生活中,這樣窘迫的時刻實在太多:辦公室裡的吵架,夫妻雙方的鬥嘴,醉酒後的無所顧忌,公共場合說錯了話……每個人都會遭遇困境,在別人難堪的時候,厚道之人,不會不合適宜地問長問短,這是一種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善良。想起個俗語,叫貴人話語遲。
  • 做人做事,正直厚道,待人為人,善良真誠
    是看不見的有時是一件容器容下什麼,心會輕鬆有時是一塊方田種下什麼,就得什麼容下別人,獲得尊重種下善果,收到福報人活著,是一種修行就要努力去完成在心上種下情愫就要固守到永遠有時候,心沉澱,才成長有時候,心執著,才成功心是一塊田,方方正正做人做事,正直厚道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4點
    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評估一個人,厚道,也是關鍵詞之一。而不厚道的人,就如同海水暗流一樣,表面上看似平靜,可是當你接觸到的時候很容易被拽下深淵,讓人防不勝防,跟不厚道的人相處,就容易讓你栽跟頭。難麼,怎麼看出一個人厚不厚道呢?厚道的解釋是:為人善良,不刻薄,當然,也可以參考下面四點。
  • 厚道做人,好處多多
    老子很重視人的厚道,在《道德經》一書中,他反覆地從各個角度闡述。老子認為,「道 之華」為「愚之始」,即高尚的道德是純真樸實的,如偏於奢華,則是愚昧的開端。他還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認為人要懷仁慈大度,多為他人著想,以誠信之心去感染轉化他人,從而創造出一種同心同德的群體氣氛。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樸實的語言中。做人要厚道,無論講給誰聽都像是一句略顯多餘卻又無可厚非的、充滿鄉土氣息的俗話。認同歸認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無懼色地承擔起「厚道」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呢?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四點!
    厚道的人,會多包容、寬恕他人,自己厚道的人,對別人少一份責難,多一份寬容,同時也是遠離負面結果的最好方法。厚道的人,必有後福,厚道是是河水深層的潛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一個人的厚道既煉成一種品格,更是一種高尚和可貴的心態。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四點!
  • 精明不如厚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俗話說:"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所謂的厚道,就是反映一個人做人的人品。在人際交往中,常懷寬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計較一時得失,懂得讓利於人,心態平和,總願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善待他人,不爭名奪利,講誠信守本分,有自己的原則立場,不論相處長短,總能給人以踏實安全感,因此而贏得大家的認可和信任。做人厚道,做事仁愛平和,是我們每一個人行走於社會的立身之本。它是一種純潔的善舉,需要寬容,需要用心友好的去理解他人,為自己贏得風度,贏得友誼。
  • 最高級的人品是厚道?梁宏達:笨人才耍心眼兒,聰明人只需厚道
    之所以說厚道是一個人最高級的品質是因為,厚道包含了大度、感恩、真誠、奉獻等美德,厚道的人一般都是紳士、克己、利人、禮貌的,而這些也都是人品好壞的體現。也會說在告訴我們,人只要有一個好的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情,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厚道不厚道,只要通過相處就會體現出來。聽朋友說,他以前在的一家裝修公司曾經有一個水電師傅,手藝很不錯,所以在公司內也比較吃香,但是人不太厚道,這怎麼說呢?
  • 你若厚道,我必友之(好文)
    厚道不是懦弱,不是無能;厚道是一種氣度,是一種雅量。厚道的人心底無私襟懷坦蕩,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有敬畏之心的人,厚道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厚道是人生之中的真善美。常有人粉面含春威不露,討好你又在你的背後做一些齷齪的見不得人的勾當。
  • 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厚道之人,都是善良之人,都有慈善之心,不僅做人敦厚老實,而且誠實守信,不僅做事腳踏實地,而且盡心盡力,厚道不是愚笨,厚道不是無能,所以厚道,是最硬的底牌,是做人的根本,為人厚道便能守住心,不會做出格的事,為人厚道便能控制己,不會做違法的事,堂堂正正做人
  • 【領悟厚道之意 探尋厚道之路】何謂厚道做人,踏實做事?
    縣委書記孫棟在全縣「兩學一做」專題黨課上的報告,讓我們更加深刻領悟到了「厚道」之意
  • 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厚德載物,厚道是福,一個人再聰明再厲害,為人不厚道,聰明就成了刁鑽圓滑,才能就成了不擇手段,得不到別人的重用,也換不來他人的信任。要想把人做好,厚道不可缺,人品不能毀,只有厚道本分,人品端正,才能獲得他人肯定,結交貴人和摯友,做起事來更容易。倘若人品不好,也不厚道,再聰明也沒用。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在中華民族自古就倡導厚道的歷程中,褒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已成為全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風尚。 因此厚道從根本上不僅成為了人們一種道德修養,也成為了人們對人對事的包容,接納,海涵和尊重。 自古至今,凡厚道之人,一定是海納百川,馳騁四海,以德服人的人。
  • 「夜讀」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而厚道,看似樸拙,卻是最高級的聰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底牌。前段時間想買口罩,在附近藥店逛了逛,發現一個現象:街頭的那家藥店好評如潮,街尾的那家呢冷冷清清。問了幾個顧客才知道,原來,這兩家店的經營之道截然不同。街尾的那家藥店,口罩的價格比平日裡貴了幾倍,顧客有怨言,老闆卻擺出一副概不議價、買不起可以到別家的姿態。
  • 做個好人,必有好報; 為人厚道,必有厚福!
    可這種人就是不厚道,把你的好當成他自己的資本! 聰明卻不厚道的人,總覺得別人都是傻子。 做人,要厚道!你若為人著想,人也替你考慮;你若對人幫助,人也對你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