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快餐店吃兩家店的東西,你要不要?最近,這種合作模式的快餐店在日本受到了歡迎。
嘗試這種經營模式的是美國快餐品牌 Wendy’s 與日本快餐品牌 First Kitchen。在東京及神奈川縣獲得認可後,合作經營的 Wendy’s&First Kitchen (下文簡稱為「合作店」)於 6 月重新回到了久違 8 年的大阪、京都市場——前者的主打是地道美式漢堡,後者主打意面和小食。
兩個品牌菜單重合率較低,用餐時段與主要消費群體也完全錯開,合作店模式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由於下午茶時間段菜單品種豐富, First Kitchen 約 70% 是女性食客。而 Wendy’s 則在午餐與晚餐時段受到了男性食客的歡迎,男性比例約佔 60%。
目前,轉換成合作店模式的位於東京及神奈川地區的門店業績都出現了 20-50% 的增長。
不過, Wendy’s 與 First Kitchen 並非競爭對手間的攜手合作,而是併購後品牌整合的關係。
First Kitchen 是三得利於 1977 年創立的快餐品牌,是日本第五大連鎖快餐店,在日本全國共有 135 家門店。為了擴張飲料與酒類業務,三得利在全球範圍內積極併購,但這也導致企業業績出現下滑。三得利社長便決定出售非核心業務, First Kitchen 正是其中之一。
收購的另一方則是美國快餐品牌 Wendy’s。 Wendy’s 在日本的發展之路充滿了波折,曾在日本國內有 100 多家門店的 Wendy’s 由於經營不善被轉賣給食其家母公司 Zensho。代理合約期滿後, Wendy’s 美國母公司決定撤出日本市場。 2011 年, Wendy’s 帶著售價 1280 日元(約 83 元)一個的高價漢堡重回日本,儘管一度引發過熱議,但 Wendy’s 很快又陷入了低迷業績,整個日本市場只剩下一家門店。
2015 年, Wendy’s 先在兩家 First Kitchen 試水了合作店模式。他們在外國食客較多的東京六本木與淺草開設了實驗店,出乎意料的是,兩家店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 63%、 31%。這使得 Wendy’s 最終做出了在 2016 年 6 月收購 First Kitchen 所有股份的決定。
「這是我們擴大市場份額的最後機會。」 。於是, Wendy’s 與 First Kitchen 打算加快合作店布局速度,計劃於 2017 年內新開或是翻新 26 家合作店, 2018 年的目標則是 57 家。First Kitchen 社長紫關修說
Wendy’s 與 First Kitchen 還有更長遠一些的願景:年銷售額達到 100 億日元,取代摩斯漢堡成為日本第三大連鎖快餐店。
題圖來自 文中圖片來自 Wendy’s Entrepren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