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在風景如畫的昆明翠湖畔,綠樹掩映著一幢別致的法式建築,這就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雲南起義的領導者、原雲南省政協主席盧漢的住宅——盧漢公館。日前,記者從五華區獲悉,翠湖周邊歷史文化片區整治提升工作一期已完成並初見成效,位於翠湖邊的盧漢公館將在7月1日對外免費開放。開放後,將在盧漢公館內設立「雲南起義紀念館」。
盧漢公館是前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的私人園林式住所,建成於1933年,主體建築為磚木結構,面積約1280平方米,是昆明目前保存最好、體量最大的法式建築。其內部有新老兩個公館,目前開放的部分為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老公館,位於今天翠湖南路與圓通街交叉口。
1949年12月9日晚,盧漢邀請國民黨中央駐滇軍事首腦召開緊急會議,在館內將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彌、第二十六軍軍長餘程萬、軍統雲南站站長沈醉等人扣押,並於當日午夜宣布雲南起義,實現了雲南和平解放,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就是至今仍為昆明人津津樂道的「鴻門宴」。
新中國建立後,盧漢到北京工作,便將其在昆明的公館捐贈給了雲南省人民政府。如今,盧漢公館成為了見證雲南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歷史遺存。
公館有兩層,紅瓦搭配黃色的牆壁,配之以灰色邊框線條,其屋頂為陡坡影山平瓦,側面皆為正三角形。窗體十分講究幾何構圖的形式美,窗戶採用了彩色玻璃花窗,室內設有壁爐,呈現出浪漫典雅的氣息。進入到盧漢公館館內,一樓是盧漢的會議室和客廳,二樓是盧漢和他夫人的臥室、書房和辦公室。
館內採取場景復原、實物資料展示和展板展示相結合的形式,展現了盧漢生平事跡和雲南起義驚心動魄的經過。在一樓盧漢會議室裡,人物蠟像生動復原了盧漢為發動雲南起義而巧設的「鴻門宴」。二樓則是盧漢名為閉門謝客,實則召集各部隊主官面授機宜,安排起義行動的場景。
開放之前,盧漢公館常年大門緊閉,少有人目睹過公館的真容。公館開放後,除周一閉館外,市民和遊客可以提前預約,周二到周日都可以進館參觀。作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五華區也將限制參觀人數,每天只允許600人以內參觀,每次只容納20人同時參觀。
五華區文物所所長徐世昌介紹,利用翠湖周邊比較集中的雲南陸軍講武堂、朱德舊居、王九齡舊居等文物保護資源開辦博物館,目的在於充分挖掘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現翠湖周邊歷史文化片區的文化底蘊、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資源稟賦,打造獨具魅力的昆明「文化符號」。
在翠湖周邊歷史文化片區,五華區還將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不斷創新博物館項目建設、運行模式和展示、傳播手段,持續推進具有昆明深厚歷史文化、鮮明地方特徵、多元文化交融、城市生機活力的博物館項目,爭取在明年實現各類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展示館達到20個的總量,基本形成翠湖博物館集群。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恩國/文
實習記者:董鳳玲/文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密/視頻
責編:靳玉嬌 一審:秦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