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絕大多數昆明人、乃至雲南人都知道盧漢公館,翠湖邊一棟大門緊閉的別墅,裡面到底長什麼樣?6月24日,掌上春城記者從昆明市五華區委宣傳部獲悉,盧漢公館將於2019年7月1日對外免費開放, 開放後的盧漢公館將更名為「雲南起義紀念館」。
盧漢公館。
老公館北立面。文川霞/攝
老公館東立面。文川霞/攝
打造翠湖博物館群 盡顯昆明魅力
五華區文物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翠湖及其周邊地區是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度較高、代表性較強、特點主題突出、類型較為豐富的區域。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建設,主要是利用翠湖周邊比較集中的文物保護資源開辦博物館,通過博物館群建設,充分挖掘各文物保護單位自身內涵,通過展示將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強博物館發展能力。
博物館群打造過程中,將充分挖掘翠湖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城市文化特色、文化資源稟賦,著力體現博物館群落個性化、地域化、特色化的特徵,重點打造一系列展示昆明深厚歷史文化、鮮明地方特徵、多元文化交融、城市生機活力的博物館項目。
打造翠湖博物館群落是結合翠湖歷史文化片區改造工程的實施,整合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結合文物建築的合理利用,著力打造一系列歷史文化內涵深厚、展示形式精緻、展示內容古今融合,突出近代昆明乃至雲南文化事件、文化名人、市井生態、特色產業、傳統商貿領域的專題博物館。
2020年博物館群落格局基本形成
翠湖博物館群的建設堅持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則,圍繞提升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影響力、知名度和翠湖歷史文化片區改造提升的中心任務,結合翠湖周邊文化遺產資源特點和歷史文化內涵,充分把握翠湖博物館群落建設所具有的公共屬性,深入推動片區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能向社會開放、讓公眾共享。
以國有博物館為龍頭,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兩翼,充分利用片區內國有文物建築、公共建築空間、商業建築空間、直管公房等場地,集合昆明市乃至雲南省的優質文化資源,重點發展歷史事件類、文化名人類、革命文化類、教育歷史類、城市歷史發展類、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類、現代文創展示類、特色收藏展示類等10個大類的專題博物館項目。力爭到2020年,片區範圍內向社會開放的各類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展示館總量突破20個,博物館群落格局基本形成。
掌上春城記者:孫吉祥
責編:孫娜娜 一審:秦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