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排名正式公布!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學科排名採用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數據集和研究方法,考察11個廣泛學科領域的表現,並且微調了指標權重,以適應不同學科領域的特點。
泰晤士高等教育是英國出版的一份高等教育報刊,更傾向於學校學術能力的衡量。論文引用率在泰晤士排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該排名能夠反映出每一所學校的學術實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使用13個經過仔細校準的績效指標,提供最全面平衡的比較。
這13個績效指標又分為5個方面:教學(學習環境),研究(數量、收入和聲譽),引文(研究影響力),國際展望(員工、學生和研究),行業收入(知識轉移)。
教學(學習環境):30%
研究(規模、收入和聲譽):30%
引文(研究影響力):30%
國際展望(員工、學生、研究):7.5%
國際學生比例:2.5%
國際員工比例:2.5%
國際合著:2.5%
行業收入(知識轉移):2.5%
人文與藝術
商業與經濟學
臨床與健康
計算機科學
教育學
工學
法學
生命科學
理學
心理學
社會科學
牛津大學連續第九年位居榜首
哈佛,劍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仍然排名前五
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在今年的表現中表現出色,上升了七個名次,升至第六名
耶魯大學位列前十,墨爾本大學降至第14
新加坡國立大學升至第19位。北京大學、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排名都有明顯提升。
劍橋大學首次位居榜首,哈佛大學排名第二位
全球前五名的其餘部分與去年相比保持不變;牛津大學排名第三,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四,史丹福大學排名第五
清華大學卻排在亞洲前茅,排名第15位
莫納什大學排名上升23位至第55位,德國波恩大學首次進入排名,並列第86位
普林斯頓大學連續第三年位居榜首
加州理工學院則上升了四個名次,升至第二位,芝加哥大學新入榜排名第10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英國和美國以外唯一入選的精英大學排名第八
北京大學亞洲排名最高,上升了兩位至第17位,新加坡國立大學跌至第19位
法國的ÉcolePolytechnique大學上升了17位,升至第24位;東京大學上升了7位,升至第29位
史丹福大學再次名列榜首,普林斯頓大學上升一位,排名第二,賓夕法尼亞大學上升兩位,上升到第三位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分別排名第八和第十
LSE和杜克大學跌出前10
紐約大學是前20名中漲幅最大的大學,升至第11位。阿姆斯特丹大學升至第14名
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再次名列榜首
與去年的前五名相比,唯一的變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升至第五名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上升了8位,並列第12位
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佔據前2
香港大學位至第3,而牛津大學位至第4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降至第五,北京大學升至第13位,紐約大學升至第21位
史丹福大學再次名列榜首,劍橋大學則升至第2
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各上升一位,進入前五
哈佛大學跌至第13,UCB排在第6,UCLA升至第11
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15位(從21位上升到第二位),香港大學位列第17
麻省理工學院自2016年以來首次上升兩位,位居榜首
牛津大學降到第二,哈佛大學上升到第三
北京大學從去年的23名升至第18名
總體而言,排名前100位的亞洲機構有11家,與去年相同,首爾大學被希伯來大學所取代,後者排名第99位
加州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排名第一
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並列第三,牛津大學從第一下降到第五
在英國和美國以外,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升至第8,而新加坡國立大學降至第13
北京大學上升到第13位
牛津大學再次名列榜首,史丹福大學則升至第2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跌至第三位,麻省理工學院升至第四位,劍橋大學進入前五
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11,緊隨其後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第29位上升到第13位。
伊朗首次進入前250名,謝裡夫工業大學在201-250中首次亮相
史丹福大學再次名列榜首,劍橋大學升至第二,取代了麻省理工學院
牛津大學排名第三,哈佛大學排名前五位
沒有亞洲大學進入前20名,但中國首次在前100名中擁有3所大學,北京大學排在第23位。
慕尼黑大學和洪堡大學,多倫多大學以及巴黎PSL研究大學是除美國和英國之外唯一進入前20名的大學。
更多信息及更新,請持續關注
集中贏留學信息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