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雖然生活著數十億的人口,實際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富人,另外一種是窮人。
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自己一年到頭拼命地幹,忙活了大半輩子,還是在底層掙扎;富人整天就是吃吃喝喝、到處旅遊,還能一輩子不愁吃喝。
其實,歸根到底,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不是金錢,而是思維方式上的差距。
而被譽為「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這個比爾·蓋茨口中「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在他看來,真正會賺錢的人,往往會有這3個習慣,如果你很窮,不知道該怎麼時,就請逼自己養成。
第一個習慣:培養自己投資理財的習慣
在洛克菲勒看來,一個沒有理財習慣的人,很難成為有錢人,而善於尋找、培養和管理各種投資的方法的人,往往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正如洛克菲勒一貫的經商原則——每一分錢都要讓它物有所值!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抱著這樣一個錯誤的心態:自己本來就沒有錢,還能拿什麼去投資?
但事實恰恰相反,越是窮人就越應該投資理財,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只要明確了自己的收支狀況,這樣我們才會有賺錢的方向和動力,完善賺錢計劃。如果本來就很窮,還天天稀裡糊塗的一直,掙一個花倆,那只會越幹越窮。
所以,養成一個能投資、理財的好習慣,我們才能更好的賺錢。
第二個習慣: 培養自己不斷學習的習慣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想要賺錢,那就得堅持學習。
在洛克菲勒看來,越是知識豐富的人,越容易獲取財富。因為,你學習得越多,掌握的專業技能也越紮實、越多,見識多了,自然也能發現更多賺錢的商機,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大。
簡單來說,知識對於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種財富。
第三個習慣:培養自己與人交際的習慣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脈就是錢脈」。當你有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後,做什麼都有人照應,這意味著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多。
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當一個人強大了之後,自然就會有人靠近,這是人脈最基本的準則。
當你還很弱小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不是去結交人脈,而是專心提升自己的專業價值,也就是堅持學習。
上面這3點,就是洛克菲勒告誡兒子的話語,不得不說,洛克菲勒真的是一個有智慧有遠見的人,兩百多年過去了,這些人生智慧依舊有著借鑑意義。
後來,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經後人整理成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華,真實、完整記錄了他98年的崢嶸歲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
這本書一發行,頓時風靡全球,富豪們搶著購買,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
王健林買來送給20歲的王思聰作為生日禮物,李嘉誠長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就連比爾·蓋茨也在極力推崇。
閒暇的時間,不妨讀一讀這本洛克菲勒的家書,從中汲取營養,讓我們更好的來教育孩子,也可以豐富自己知識面。就算把這本書留作家書,代代傳承也不為過。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把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精華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