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寫作,名家論述雜篇彙編
高考精品講義集
議論文綜合式(縱橫)結構訓練
作文寫作,名家論述雜篇彙編
記敘文(小說)的寫作立意
議論文寫作:論據的廣度深度厚度
關係型作文寫作指導及範文賞析
多則材料類作文的類型、審題與寫作方法
古文拾遺、文言文古詩常識、常識彙編(持續更新)考前作文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範文集錦(13篇)
2020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範文集錦(9篇)
2020全國二卷高考作文例文集錦(9篇)
2020年全國三卷高考作文範文集錦(8篇)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範文集錦(9篇)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範文集錦(9篇)
2020江蘇新高考作文集錦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錦
「人生意義與自我努力」作文
作文訓練題精選與佳作點評
材料作文「網課的爭論」審題指導與參考立意
「鄙棄消極,擁抱積極」寫作提示及示例
作文寫作指導:和而不同,美智與共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修道立德在自身
」一總三分」作文法典例
2021屆高三語文總複習之專題:戲劇閱讀講練結合
高三模考作文寫作指導:低調於衣食 高貴在心靈
如何寫好辯論詞「偶像崇拜是否利大於弊」
「新與舊」作文審題分析
作文——文韜應重,「武略」難輕
高考作文時新素材之2021年春晚
作文:科學偶像,他們當之無愧
作文寫作指導:「自強中國 創新科技」主題作文講演稿
《紅樓夢》中的成語與人物評價
《紅樓夢》詩歌鑑賞與章節閱讀題目彙編
《紅樓夢》120回重點情節梳理(4萬字)
2021作文指導:把自己放進世界導寫
高考作文中如何去點題?
所謂「點題」,就是在恰當的地方用精要的語句點示文章的題旨,暗示全文的脈絡層次,這種用於點題的語句,我們稱其為「點題之筆」。這種點題之筆,就是文章中所說的「文眼」,是整篇文章精神的「團聚處」。高考作文要非常重視點題之筆,點題,是獲取保險分的「奠基石」;點題,獲取高分的妙招;點題,是挽救離題文的「救命草」。
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常常存在的問題是:有些同學沒有審準材料的含意就草率行文,而有些同學雖然審準了材料含意,卻在行文時內容與主題沒有實質的聯繫和契合,貌合神離。作文的立意不僅要準確,而且應該在行文時將其顯豁地展現出來,在作文中要不斷提到文題,點明你的行文和命題的關係,引領讀者隨你的思維一直讀下去。有時候,一個關鍵詞、一個關鍵句,就會救活一篇文章,這就是「點題」的效果。
那麼,在議論文寫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去點題呢?
一、標題點題
一篇作文,首先躍入眼帘的是標題。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也就是說,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額和眼睛。一個好的題目,無疑是一雙靚麗的眼睛,讓人看到文章的題旨。所謂標題點題,就是在文章的標題中嵌入體現話題或觀點的字眼,使讀者一目了然,明確文章的中心主旨。在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在標題點題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一看標題,即可知文章中心主旨。如《功成必有我,青春莫彷徨》(北京卷)《中國面孔,共築中國》(天津卷)《學會思考,不盲從》(江蘇卷)《正視落差,瞄定方向》(浙江卷)《品鮑叔行為,學鮑叔精神》(全國卷)《攜手同一世界,共創美好未來》(全國卷)《忠言之鏡,照你我前行》(全國卷)《全民齊防疫,天涯若比鄰》(全國新高考卷),等等,這些文章的標題都很好地體現了文章的觀點,緊扣材料的中心,標題嵌入觀點,奪人耳目。
二、開頭點題
就是通常所說的開門見山,直擊主旨。指的是在文章開端一起筆就直截了當地、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或描述表現對象。這種開頭方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直截了當,能讓人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身。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選擇寫議論文,你不妨「開門見山」,直接切入話題,亮明觀點,單刀直入,讓急於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題意的閱卷老師一目了然。如佳作《理智對待落差》的開頭:
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對自己的定位和對未來美好的期望。然而,家庭和社會可能讓我們的定位發生偏移。面對這些錯位而致的落差,我們應該理智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肩負好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開篇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明快有力,簡潔而凝練地提出「我們應該要理智對待落差」的觀點,既切合文題,又揭示論點,並為下文的進一步展開張本。
再如佳作《心心若相印,天涯亦咫尺》的開頭:
2020年初,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席捲了整個華夏大地,黑暗一寸一寸蔓延,病毒一點一點擴散。人們響應國家號召,居家隔離,原本喜氣盈盈的春節也變得冷清、悽寂。但隔離是為了抗疫,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可以說,隔離拉開的是人們現實生活中的空間距離,卻縮短了人們心靈之間的距離,密切了人們之間的聯繫。
這篇文章也是一開頭就直接扣住了題目,扣住了材料的中心,點明「隔離拉開的是人們現實生活中的空間距離,卻縮短了人們心靈之間的距離,密切了人們之間的聯繫」,這樣就避免了文章游離於話題或材料觀點之外,緊緊抓住了閱卷老師的眼球。
三、結尾點題
結尾,即文章的最後部分,一般指最後一個自然段。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是文章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其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好的開頭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讀者的目光,贏得好感,好的結尾同樣能在「最後一響」時再次感動讀者。結尾點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照應開頭,呼應前文。結尾照應文題,或照應開頭,前後呼應,血脈貫通,結構圓合。如佳作《民族復興背後的「青年面孔」》就採用了結尾照應開頭的寫法:
開頭:
提到「中國面孔」,有人會想到憂國憂民、心懷家國的杜甫,有人會想到造福人類、弘揚中醫藥學的屠呦呦,還有人會想到紮根敦煌、不畏艱苦的樊錦詩……那麼,朋友們,你的答案會是什麼?我的答案是2020年春天的「青年面孔」。他們是新時代「中國面孔」的傑出代表,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先鋒力量!
結尾:
勇毅、創新、擔當,這就是當今的「青年面孔」,這就是充滿朝氣的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文章前後都以「青年面孔」「中國面孔」入句,表達了對「青年面孔」「中國面孔」的深刻思考,首尾呼應,中心突出,形成結構上的對稱美,顯得整齊,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2.畫龍點睛,總結升華。這種結尾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凝練簡潔的語句歸納總結,以便對前面的觀點、態度、主張和主旨再一次進行重申,畫龍點睛,揭示中心,點明文章主旨,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如佳作《擁抱落差,期望如初》的結尾:
落差象徵著家人的關懷,錯位暗含了社會的關懷。我們擁抱它們,是對這些善意的感激。我們執起父母的雙手,向社會躬身感謝,但我們也有自己的人生期望。我們不是辛波斯卡說的「行走於地面的鷹隼」,我們應當奔赴自己的天空。世間萬象,變動不局。我們懷著各自的期望,擁抱與家庭、社會的落差。
這個結尾,寥寥數語,就對全文進行了總結,再一次闡明擁抱落差的觀點,點明題旨,收尾自然而圓滿。
3.闡明道理,揭示主旨。一般性的議論文總是在前面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最後闡明道理,揭示主旨。如佳作《藏在轉折背後的》的結尾:
轉折是人類與命運的抗爭,是人類影響事物發展進程的代名詞。轉折不是意外,只是披著意外的外殼。而那藏在轉折背後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智慧與汗水。
這個結尾主要是圍繞「意想不到的轉折」闡明道理、揭示主旨的。「轉折不是意外,只是披著意外的外殼。而那藏在轉折背後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智慧與汗水」,語句雄辯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讓人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刻。
四、中間醒目處點題
首尾點題固然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把中間的主體段落給忘了。在中間的關鍵處、醒目處適當地來上幾個點題的詞語和句子,往往可起到提綱挈領、突出主旨的作用。
1.運用主旨句點題。這些主旨句可以領起全段,也可以用獨立成段的形式表達。例如佳作《織成一張新時代的偉大「天網」》,在文章中間的主體部分採用了三個主旨句——「織成一張新時代的偉大『天網,需要每個人的努力」「織成一張新時代的偉大『天網,需要榜樣發揮力量」「織成一張新時代的偉大『天網,需要團結一致的精神」點題,收到了題義凸顯、引領全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的效果。又如佳作《大有大無鮑叔》,也在文章的中間主體部分採用了三個主旨句——「慧眼識才,屈己讓賢」「百川歸海,有容乃大」「千仞峰起,無欲則剛」,高度概述了鮑叔「大慧」「大容」「大無」的性格特點,顯示出他的高風亮節,使得題旨非常明確,層次非常清晰。再如佳作《回顧歷史,審視當下》一文,在文章的中間主體部分採用了三個主旨句——「鮑叔,慧眼識人,有明辨賢才的能力」「鮑叔,寬以待人,有容人之量」「鮑叔,有先國之急、以國為重的大局觀」,三個主旨句,凸顯鮑叔的三個性格特點,非常鮮明醒目。
2.運用小標題點題。使用小標題點題,既能彰顯文意,又使得文章結構清晰,讓人一目了然。例如佳作《如此美美與共,方能天下大同》採用了「美美與共,成胸懷之美」「美美與共,成責任之美」「美美與共,成合作之美」,三個小標題,結合具體事例進行分析,從不同的層面揭示出美美與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現了作者對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的深刻思考,既有力地詮釋了話題,點明了題旨,又引領下文,綱舉目張,一箭雙鵰。
3.運用關鍵詞、關鍵句點題。議論文中,敘例前可用關鍵詞顯示;敘述完事例論據後,又可緊扣話題運用一些關鍵詞、關鍵句進行適當的分析議論,這樣,既能避免出現羅列事例、文體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如佳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文的第二段:
《尚書》中說:「有容,德乃大。」誠哉斯言!包容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輔佐公子糾的管仲帶兵阻擊小白,還用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裝死才得以逃脫。後來小白繼位,史稱齊桓公。他寬宏大量,將前仇舊恨一筆勾銷,聽從鮑叔的建議任用管仲為相,使得管仲深受感動,從此盡心盡力輔助齊桓公,使其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如果齊桓公執意要報一箭之仇,下令殺掉治國之才管仲,那麼歷史可能要被改寫。可見,包容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能將人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向共同的目標前進。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齊桓公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從上例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敘例前後,對「寬容」「包容」等關鍵詞、關鍵句在突出位置都加以揭示。特別是敘例之後的議例,即分析論據部分,對標題和主題反覆扣點,這樣就凸顯了題旨,強化了觀點的表達,給人印象極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