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李未央」原型:文韜武略兼備的北魏馮太后

2020-12-20 騰訊網

近期,唐嫣主演的《錦繡未央》一劇很是熱播,劇中的李未央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修成正果,一躍成為大魏的皇太后,位極人臣,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李未央這個人,而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文明太后馮氏,馮氏出身漢族,最後卻在一個鮮卑人建立的國家中把持朝政長達25年,殺伐果決,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狠角色,和歷史上的呂后、武則天有一拼。然而作為成功而又多情的種子,馮太后也給世人留下不少的風流情債,為此還親手毒死了自己視為己出的養子,關於這個傳奇女人的故事,身前身後都留下數不清的看點。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在《錦繡未央》這部電視劇中,李未央是一個亡國的公主,和歷史上的馮太后有出入,當然電視劇為了博人眼球,大都會做些出格的事,就像高陽王傳聖旨,就搶了別人的飯碗,我們都知道在封建朝廷中,等級及規矩是很嚴的,傳聖旨是由專門人幹的,不是誰都能幹的活,還有就是傳聖旨時的口頭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出現在北魏朝廷,這是連起碼的歷史常識都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數百年以後的朱元璋時才開始的,北魏就已經提前開始引用了,當然不僅僅《錦繡未央》這部電視劇中,還有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也都有類似的通病,不假思索,拿來就用。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錦繡未央》中最不能讓人容忍的就是尚書府中老夫人和兒媳婦的地位,在古代老夫人的地位要高於兒媳婦的,尤其是官宦之家,但在《錦繡未央》中尚書家卻變了,老夫人坐下位,兒媳婦坐上位,就算叱雲家族再牛逼,正常的家庭倫理、起碼的家教禮節還是應該有的吧,難道導演自己家也是這麼做的?導演家的兒媳婦坐上位,導演自己坐下位?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老夫人過大壽,仍然是老夫人坐下位,兒媳婦叱雲柔坐上位,這是給老夫人過壽還是給兒媳婦過壽?就連太子妃、高陽王、南安王等皇室貴人來府上,也照樣坐下首,導演,你長點心吧,這要是在北魏時期,你夠殺頭的了。題外話說的有點過多,暫不評論電視劇,言歸正傳,繼續介紹馮太后。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身世之謎

1、歷史上確實有北涼這個小國家,其末代君主沮渠牧健投降北魏後確實被封為河西王,而且還真是因為「謀反」被殺,但對於他女兒的記載,只是說其幫助拓跋濬生下皇子拓跋簡後就沒了下文,其身份也只是「夫人」,離皇后的位子還差兩級,皇太后就更不可能了,因此不可能是「李未央」的原型。

2、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確實有個姓李的妃子,但其身份是劉宋濟陰太守李方叔的女兒,也就是獻文帝拓跋宏的生母,在北魏時期,為預防母憑子貴,兒子被立為儲君,母親都要被賜死,所以李氏在拓跋宏被立為太子的同時就死了,死後才被追尊為皇后,從其身世、遭遇來看,李皇后也不是「李未央」的原型。

3、其實,歷史上本沒有「李未央」這個人,她的真實原型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馮氏,出身於北燕皇族,祖父馮弘為北燕末代皇帝,國亡後跑到高句麗,最後掛了,其父叫馮朗,當年背叛老爹投靠北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遼西郡公,最後同樣因為「謀反」被殺了,馮朗死後,當時的馮姑娘還是個娃娃,照慣例被沒入宮中為奴,境遇很是悽慘,在等級森嚴、講究規矩的宮廷中一個奴隸是不大可能跟拓跋濬「一見鍾情」的,只有電視劇中才有這種可能。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變身皇后

馮姑娘在經歷人生低谷後,很快就鹹魚翻身,在其11歲那年徹底改變了命運,這都得益於兩位「貴人」幫她實現了人生的逆襲,一個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氏,也就是馮姑娘的姑母,另一位是拓跋濬的乳母常氏,或許是出於骨肉之情,也或許是出於同病相憐,馮昭儀與常乳母對馮姑娘呵護備至、照顧有加,在兩位「貴人」的幫助下,馮姑娘逐漸熟悉了北魏皇宮內的禮儀和其中的微妙關係,因此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也養成了複雜的感情性格,成熟很快,後在常乳母等人的運作下,剛登基後不久年僅13歲的文成帝拓跋濬就「偶遇」了才貌雙全的小馮氏,拓跋濬被其容貌及才華所動,加之年齡相仿,於是就對她多加留意了幾次,後來就將小馮姑娘封為貴人,從此開掛,3年後又因為「手鑄金人」成功,被封為中宮皇后,此時她才年僅14歲,豆蔻年華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不知要羨煞多少在宮中熬白了頭的萬千佳麗?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不過與她開掛的人生相比,能得到皇帝的真愛可能是天底下所有女人最幸福的事了,小馮後就這麼幸運,她不僅成為後宮高高在上的皇后,更是得到文成帝無微不至的關愛,說獨寵也不為過。文成帝重視漢人、用人得當,其統治時期的北魏政權處於較為穩定時期,社會矛盾也緩和了許多,丈夫出色的政績讓小馮後也很是欽佩,耳聞目儒,這對日後馮太后當政重用漢人、吸收漢法、推行漢化,無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後來文成帝致力於開疆拓土,小馮皇后則忙於安定後宮、撫養太子拓跋弘(生母李氏在拓跋弘被立為太子的當日賜死,後由小馮後撫養),小馮後將其視為己出,悉心撫養,同時與文成帝的感情也與日俱增,總之,此時的宮廷生活是一片祥和美滿。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然而好景不長,馮皇后的位子坐的還不到10年,年僅26歲的文成帝便英年早逝,悲痛欲絕的馮皇后傷心之餘、以自焚殉夫,幸虧被人及時搶救回來,才沒被燒死,這次「自焚」事件為馮皇后帶來無盡的同情與支持,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從鬼門關歸來的馮皇后性情大變,不僅決定要好好活下去,而且還要開創屬於自己的新時代,從這一刻起,她不再甘心做一個餘生只為懷念亡夫而存在的「活死人」,她決心要繼承亡夫之志,做這個帝國的主宰,給這個保守落後的帝國帶來新生!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強勢主政

文成帝駕崩後,年僅12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由馮太后垂簾聽政。對於由一個漢族女子來主宰鮮卑帝國的大政,朝野內外充滿了反對者,首先跳出來的是權勢顯赫的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乙渾毫不把馮太后母子放在眼裡,並陰謀搶班奪權,結果很快就被馮太后給消滅了,經過乙渾之亂後,馮太后宣布臨朝稱制,進一步穩固了大權,憑藉其多年的宮中生活和非凡的閱歷,逐步穩定了北魏動蕩的時局,但反對者也開始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反撲。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第二個跳出來反對她的,是她視為己出的養子獻文帝拓跋弘,乙渾之亂後,馮太后歸政獻文帝拓跋弘,隨著皇太孫拓跋宏(和他爹重名,只是音同字不同)的出生,馮太后決定停止臨朝,不聽政事,專心撫養皇孫,然而在暗中監視著年輕皇帝的一舉一動,生怕他年少不更事,做出出格的事來,畢竟獻文帝年輕缺少心機,親政後很快就推翻了「老媽路線」,大量貶斥馮太后寵信的大臣,重用和提拔太后的反對者為心腹,擺明了要跟老媽過不去,馮太后開始前幾年還能容忍,畢竟母子感情還不錯,還得以江山社稷為重,然而直到她的親信兼情夫李弈被殺,「母老虎」終於發威了,她脅迫獻文帝禪位給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自己以18歲的年紀成為中國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雖然被逼退位,但年輕的太上皇並不消停,私下裡仍屢屢頒布詔書操縱朝政,甚至還親自率兵北徵南討、舉行大閱兵,依然大耍皇帝派頭,這讓馮太皇太后忍無可忍,終於痛下殺手,於476年逮捕並毒殺了獻文帝拓跋弘,為了權力,馮太后也真夠絕情了!隨後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再次垂簾聽政,直到咽氣前一直將帝國的最高權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刻也不肯撒手,史稱「事無巨細,一稟於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殺戮賞罰,決之俄頃,多有不關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動內外」。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權力就像鴉片,很容易讓人上癮,馮太后在她專政的25年時間裡,貪婪的攫取、霸佔、呵護著手中的最高權力,拒絕與任何人分享,對於任何敢覬覦帝國最高權力、挑戰她至尊地位的人,下場無一例外都是毀滅,即使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她同樣也是痛下殺手、絕不容情。當然,馮太皇太后在其任期也確實做了很多政績,比如推行三長制、均田法、班祿制等等,革除了朝政亂象,加快了北魏漢化的進程,可謂是功在千秋。她去世後,葬於永固陵,沒有和文成帝合葬,這可能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單獨建陵的女性了,就連武則天也沒有這個待遇,其所有的改革措施也都被其孫子孝文帝繼承並完善,最終全面改變了北魏帝國的面貌,其泉下有知,大概也很是欣慰吧?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一世風流

身為太后的馮氏,私生活似乎也很有看點,畢竟年輕氣盛,年紀輕輕就守寡,這對誰來說都不好熬,何況還是高高在上的太后?有些風流情債似乎也很正常,其與養子反目為仇的導火索便是情夫李弈的被殺,據說馮太后有三個最喜歡的情人,都是朝中大臣,其中最受其寵幸的便是李弈,馮太后與這三個男寵之間的事也鬧得沸沸揚揚,兒子的臉上自然也就掛不住了,於是就與他的老丈人合計給李奕挖了個坑,找人指證李奕一家貪贓枉法、買官賣官,然後把李奕和他的哥哥全都砍了頭。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李弈是太尉、高平王李順之子,長得儀表堂堂、風流倜儻,又多才多藝、善解人意,是個人世間少有的奇男,因而深得馮太后的寵愛,經常入侍宮中,一時間醜聞四播,然而好景不長,李弈的兄長李敷有一位好友李訢犯了事,主持審理案件的官員按照獻文帝的授意,提示李訢可以通過誣告李敷兄弟來「洗白」自己,就這樣,李敷兄弟很快就被打入死牢,旋即被處死,李弈死後,馮太后心中極難憤懣,史載「獻文帝誅李弈,太后不得意」,後來,獻文帝又把李訢提拔為尚書,參決國政,這就使馮太后更加無法容忍,終於,母子反目成仇,釀成慘劇。

圖文共賞,圖與文無關

拓跋弘這事幹的很利索,等馮太后得到消息去救人時已經遲了,從此對皇帝拓跋弘很是不滿,兩人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沒多久拓跋弘就宣布退位,他的兒子拓跋宏即位,也就是後來讓鮮卑人穿漢服說漢話的元宏,馮氏再次臨朝聽政,然而私生活依舊不檢點,而且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這一時期她的面首主要有王叡、李衝等人,他們皆因風度不凡、姿貌豐美而受寵,其中李衝更出眾,同時他還是馮氏和孝文帝在政治上「左膀右臂」,孝文帝對他也是「深相仗信,親敬彌甚」,史稱「君臣之間,情義莫二」,一時傳為美談,公元490年,馮太皇太后駕崩於平城,時年49歲,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相關焦點

  • 《錦繡未央》李未央原型是北魏輔佐三朝皇帝的馮太后?
    我們說到的錦繡未央中,李未央的人物原型,其實是北魏第五代皇帝拓拔濬的夫人李氏,在故事的最後,他們育有一子,即後來的孝文帝之父獻文帝拓拔弘。錦繡未央李未央後來文成帝拓拔濬年僅26歲就英年早逝,其子在皇后馮氏的輔佐下登位,但後來馮太后將拓拔弘毒死,立其子拓拔宏為帝。
  • 鳳囚凰馮太后是李未央嗎 歷史上的馮太后也曾豢養面首多名
    其實電視劇大部分都是根據歷史改編的,不能說完全符合,但歷史上是有這麼一個人物的,而電視裡面賦予了這個人物傳奇色彩,而如果按照朝代來算的話,李未央則是馮太后無疑了,而故事畢竟是故事,因此馮太后不能完全說就是李未央的影子,只能從拓跋浚這裡判斷。
  • 唐嫣的李未央,歷史上的馮太后,是傻白甜還是黑蓮花?
    這部劇的原型是北魏的歷史但是它是改編了小說《庶女有毒》,說實話,這部劇與小說相差甚遠,本人呢就喜歡小說。劇中女主是唐嫣飾演的李未央,一向習慣演傻白甜的她突然轉型還讓人有點驚奇。不過,在這部劇她的演技還稍微有點提高了,但是馮太后的形象還相差甚遠。
  • 鳳囚凰馮太后和李未央是同一個人嗎 馮亭結局是什麼
    雖然改編自天衣有風的古裝電視劇《鳳囚凰》在劇情轉入北魏篇後,有很多地方是與原著接不上軌的,不過這個馮亭馮太后卻是無論是在原著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雖然在原著小說中,馮太后出場並不多,不過馮太后卻是原著裡最大的贏家了。
  • 揭底《錦繡未央》:原來李未央真實的歷史又黃又暴力
    其實,李未央的歷史原型就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文明太后馮氏,她雖然出生漢族,卻在一個鮮卑人建立的國家中把持朝政長達25年,殺伐果決,是一個異常強勢的狠角色,跟歷史上的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有的一拼。而且,作為多情種子,還有不少的風流孽債,並因此還毒死視如己出的兒子,尺度之大足以驚爆人們的眼球。
  • 她是李未央的原型,本是一名宮女因被皇帝看中,成為一朝太后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麼悠久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傳奇人物。古代一直由於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所以男子地位高於女子,女子一直不被重視,但是即使女子地位低下,不被世人重視,卻也出現了不少的傳奇女子。比如一代女皇武則天,晚清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等等,而今天也要為大家介紹這麼一位傳奇女子。這位女子就是北魏的馮太后,前幾年的熱播劇《錦繡未央》中的女主角李未央就是以馮太后的原型來寫的,馮太后的父輩本來是貴族,但是之後家道中落,到了她這一代就淪為了奴婢。當時馮太后是皇宮之中的一名低賤的宮女,後來在文成帝登基後,由於相貌出眾被文成帝看中了。
  • 李未央身後三個女人,一個亡國一個慘死一個威震天下
    歷史電視劇中主人公的背後,往往有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作為支撐,故事一般也以真實的歷史背景作為框架,從而鋪陳出一系列虛擬的故事來。熱播的《錦繡未央》中,唐嫣扮演的李未央比較特殊,她的經歷是由南北朝時期三位女性的故事作為藍本。
  • 《錦繡未央》李未央歷史原型,堪比武則天,言傳身教打造一代明君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集賢院居士電視劇《錦繡未央》正在熱播,大家可能都很喜歡劇中的李未央,其實這位傳奇女人是有真實的歷史原型的,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魏馮太后,諡號文明太后。馮太后經歷五朝,輔佐三位北魏皇帝,其中輔佐兩位年少皇帝時臨朝聽政,實際控制朝政時間達到十四年。馮太后積極推進北魏整體漢化,實行了一系列促進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對後來的孝文帝改革影響深刻,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大功臣之一。馮太后的名字和羋太后一樣,史書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漢族,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於公元442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生於長安,祖父是北燕皇帝馮弘。
  • 《錦繡未央》:正史中的李未央很複雜,經歷曲折卻很幸福
    因為這部劇是根據歷史改編而來的,劇中很多劇情和一些重要人物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其中就包括女主角李未央。在劇中,李未央本來是北涼的公主,但是由於反派作亂,她的國家被屠戮,自己也被追殺。最終在自己與一眾同伴的幫助下,成功復仇,反派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 李未央和拓跋浚到底是歷史上的誰?
    對啊,北魏啊,拓跋氏啊。 於是迅速八卦了一下電視劇裡的各個人物。記錄一下。 拓跋浚的原型是北魏的第五位皇帝拓跋濬,鮮卑族;李未央的原型就是拓跋濬的皇后,文明皇后馮太后。(事實上,李未央是糅合了那個時期的好幾個女性的故事而成。按照她最後當上皇后、皇太后的邏輯,可以當她的原型是馮太后。)拓跋氏很厲害,鮮卑族在拓跋氏的帶領下,做大做強後滅了十六國,建立了北魏。而馮太后是漢人。劇中她是北涼公主,歷史上她是北燕皇族。不管是北涼還是北燕,都是「五胡十六國」中「16國」的其中之一。她的家族的確就是被拓跋氏給滅的。
  • 扒一扒古裝劇中女主的歷史原型
    近年來古裝戲很火熱,今天小編就來給各位小可愛們扒一扒一些古裝劇中女主的歷史原型吧。那麼小可愛們可知道女主陸貞的歷史原型是誰嗎?那就是北齊的女侍中陸令萱。在劇中陸貞是一個年輕貌美、聰明善良與武成帝高湛有著一段美好的愛情經歷的女子。但歷史上的陸令萱進宮時就是一個年老色衰的已婚婦女,憑藉著自己心狠手辣的手段成為了北齊的唯一一位女丞相。她還諂媚君主,引誘其荒淫為虐,被戲稱為「亡國妖女」。
  • 史上真正的李未央,12歲就嫁給了13歲的皇帝,從宮女到太后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當中,曾出現了不少傳奇人物,例如三國的曹操,漢朝的劉邦,明朝的朱元璋等等。可相比於男性而言,古代女性也一直都不甘示弱,一代女皇武則天和清朝的孝莊太后便是最好的示例。而今天要說的女子也是如此,她就是李未央也就是馮太后,而與電視劇裡不同的是12歲的李未央就嫁給了皇帝。並且15歲就為一國之後,25歲當上了太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李未央的身份原本極其高貴,祖父是北燕的皇帝,本該無憂無慮得長大。但在她還年幼的時候,就不幸家破人亡,甚至自己的親生父親也被殺害了。
  • 《錦繡未央》後傳:李未央為了自己的情人,殺死了拓跋浚的兒子
    《錦繡未央》本是作者杜撰的小說,在電視劇改編以後套入了北魏的歷史。在北魏的正史中,也確實有拓跋餘、拓跋浚等人。而李未央的原型,就是拓跋浚的中宮皇后馮氏。馮氏為北燕皇族後裔,14歲時被選為文成帝的妃子,後被冊封為皇后。拓跋浚死後,馮氏操縱政權。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
  • 錦繡未央中李未央的原型 古人罵她不知廉恥 今人卻視其為千古一後
    劇中唐嫣飾演的李未央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誰呢?她又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李未央的原型是北魏的文成文明太皇太后馮氏,光從這個諡號上面來看,此人絕對不簡單。馮氏的孫子十分出名,他就是傳奇皇帝孝文帝拓跋宏,而孝文帝的成功離不開馮氏的幫助。
  • 《錦繡未央》的李未央,歷史上輔佐兩位皇帝,後一位險些被其害死
    《錦繡未央》的李未央,歷史上輔佐兩位皇帝,後一位險些被其害死《錦繡未央》中,弘兒的父親死了,弘兒繼承了皇帝之位,而由於他年紀太小,於是李未央就以太后的身份來輔佐弘兒治理朝政。作為北魏著名的馮太后,李未央演繹了馮太后家族被滅,而她最後坐上太后之位,輔佐弘兒治理朝廷的前半生的故事,而實際上,馮太后輔佐了兩任皇帝,成為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後。馮太后輔佐的兩代皇帝正是弘兒和他的兒子,當時對於皇帝的名字沒有太大的避諱,所以兒子拓跋宏和父親弘兒的名字讀音是一樣的,但是皇室認為「宏」字寓意很好,因此就不會特意避諱父親名字的讀音。
  • 說說北魏傑出女政治家馮太后出身的長樂馮氏
    馮崇的二弟馮朗,封為遼西郡公,出任北魏帝國的雍州刺史、秦州刺史,管理陝西、隴西。馮朗的女兒,於452年,十一歲時,選拔為北魏文成帝的貴人,成了北魏太武帝的兒媳婦。456年,冊封為皇后。465年,她一手撫養大的兒子獻文帝即位,馮氏尊為皇太后。
  • 大同:特色歷史情景劇之北魏《太后巡遊》正在華嚴寺廣場盛大公演
    本網訊:徐崇廣經過連續數月精心打磨,大同市平城區本土特色系列歷史文化情景劇之北魏《太后巡遊》,正在華嚴寺廣場,面對市民和遊客,做免費盛大公演。全國旅遊景點颳起歷史文化情景劇熱潮。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準挖掘大同市和平城區厚重輝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旅遊文化內涵,平城區人民政府從今年7月起,開始研究此項工作。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最終確定了北魏、遼宋、明朝3個平城區特色的歷史劇情線索。據平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田德禹介紹,正在公演的北魏《太后巡遊》,其實已從本月24日起,在華嚴寺廣場,進行隔天下午演出。24、26日為預演。
  • 馮太后的傳奇一生,一己之力把握朝政,讓北魏有良性發展
    而這些臣子都想要把他拉下來,還好馮太后想要將亡夫的位置護住,所以沒有人可以將皇位從他手裡搶走。都說女人都有強硬的一面,而馮太后也把自己所有的手段放到檯面上。她早就調查到大將軍,想要謀反,並且已經準備好了兵力。就和其餘忠心的大臣一起商議,在合適的時機將人拿下,並且誅滅三族。
  • 宦官張祐北魏馮太后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張祐竟得善終
    故事發生在北魏時期,男主角叫張祐,女主角叫馮太后。  中國歷史上,馮太后可是個了不得的女人,不但位高權重,而且能力極強,是公認的女政治家。她怎麼會和一個太監有交情呢?  其實,馮太后和張祐從小就相識。
  • 《錦繡未央》裡李未央的原型:真正的風流史更精彩
    這位一生無後的馮太后,她豐富的感情史得從她尚未及芨的十一歲說起,那年她就被封為貴人了。這只能說明一件事: 馮太后和文成帝拓跋濬必然很早相識而且很熟。馮太后大約七歲入宮,受姑母照顧,拓跋濬比她大兩歲。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非常疼愛這個嫡長皇孫,經常把他帶在身邊,而馮太后姑媽左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所以兩個小孩會經常有機會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