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和《環境空氣臭氧傳遞標準逐級校準技術規範》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定》(國環規科技〔2017〕1號)要求,現就標準(徵求意見稿)徵求你單位意見,請認真研究並提出書面意見,於2020年7月28日前通過信函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將意見反饋我部,逾期未反饋的,按無意見處理。

標準徵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錄我部網站「意見徵集」欄目(http://www.mee.gov.cn/hdjl/yjzj/zjyj/)檢索下載查閱。

聯繫人:生態環境監測司 滕曼

電話:(010)65646264

傳真:(010)65646262

郵箱:zhiguanchu@mee.gov.cn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安門大街82號

郵編:100006

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徵求意見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環境空氣氣態汙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和《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探秘 咋區分PM2.5和PM10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11月3日,吉林長春市仍然沒有擺脫霧霾的困擾。據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11月3日9時,該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343,環境空氣品質為重度汙染。經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預測該市將持續汙染天氣。依據《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決定將大氣重汙染預警級別由Ⅳ級調整為Ⅲ級。
  • 可吸入顆粒物檢測儀可同時測PM2.5與PM10
    可吸入顆粒物檢測儀/可攜式粉塵儀/PM2.5PM10粉塵檢測儀  雷射可吸入粉塵連續測試儀是最新的粉塵速測儀,可以同時測量PM2.5與PM10,也是國內專用於測量空氣中PM2.5(可入肺顆粒物)及PM10(可吸入顆粒物)數值的專用檢測儀器;  採用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研製的新一代智能化測量儀器,是由組裝在一起的感應器和數據處理器組成。
  • 賽納威PM2.5檢測儀,時刻監測空氣品質,專業PM2.5檢測儀生產廠家
    但是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是細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生態環境部印發《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2018)》。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的主要技術要求、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本標準的附錄A、C為規範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發布。
  • 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2018)》。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的主要技術要求、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本標準的附錄A、C為規範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2018)
  • PM2.5有什麼危害呢?具體的測量方法是?氧風新風系統有用嗎?
    PM2.5是指大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專業精準高效強大的空氣檢測儀,優惠價格!賽納威PM2.5檢測儀!
    在有關部門要求進一步加強地方環境空氣品質工作時,相關單位會進一步完善空氣品質監測網絡,為地方環境空氣品質的數據準確提供可靠的保障,2012年將PM2.5顆粒物列入我們《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也是標誌著我們正式進入了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的高速發展階段。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PM10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兩者的共性,PM10與PM2.5是都屬於可吸入顆粒物,且都含有有害物質,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對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都有很大的傷害。
  • 什麼是PM10、PM2.5、TSP、顆粒物、粉塵?
    TSP總懸浮顆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0μm的顆粒物。分析方法有重量法GB/T15432。2. PM10粒徑小於等於10μm顆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顆粒物,也稱可吸入顆粒物。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空氣中PM2.5》20問
    我國新發布的PM2.5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為什麼要到2016年才實施?13. 我國實施PM2.5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有時間表嗎?監測方法14. 用什麼方法來監測環境空氣中的PM2.5?PM2.5汙染現狀15.
  • 5e科普丨PM2.5是怎麼測量的?
    損失部分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因為那部分顆粒對PM2.5的重量貢獻很小。「篩子」過濾顆粒測濃度草場門空氣品質監測國控點,設在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六樓。這個點不是隨便設的,國家基本要求是高度15-20米,空氣流通,周圍不能有高大建築物遮擋,也不能靠近煙囪、爐窯等明顯汙染源。
  • PM2.5傳感器用於室外揚塵監測攻克技術難點
    在環保領域,《防治城市揚塵汙染技術規範》(HJ/T 393-2007)指出,揚塵是地表鬆散顆粒物質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進入到環境空氣中形成的一定粒徑範圍的空氣顆粒物,主要分為土壤揚塵、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和堆場揚塵。
  • 詳解汙染源顆粒物直讀監測技術及解決方案
    2017 年實施HJ 836-2017,專門用於低濃度顆粒物(< 50 mg/m3)的測定,但是在採樣和分析過程非常繁瑣,而且對現場要求較高,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人為誤差。檢測要求更加嚴格,現有重量法數據的時效性較差,不利於應急預警監測和執法監測,降低了環境監管效能。因此,急需制定顆粒物現場監測分析方法,提高環境監管效能。
  • 科普:PM2.5怎麼測出來的?
    這個相當於頭髮絲三十分之一的顆粒物,究竟是來自哪裡?如何從看不見的空氣中被監測出來的?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
  • 如何選擇合適的PM2.5粉塵濃度傳感器和空氣檢測儀
    當前人們對生活工作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生產性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日益凸顯,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光吸收、光散射、β射線、微電腦雷射和交流靜電感應原理。快速檢測方法主要有5種:光散射法、β射線法和微重量天平法、靜電感應法、壓電天平法。微重量天平的儀器現基本被少數美國公司壟斷,價格高,維護費高。
  • 空氣品質標準未列PM2.5監測 因實際大範圍超標
    2008年5月19日,工作人員在北川縣擂鼓鎮檢測空氣品質。加強水、大氣監測運行保障工作,是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環境安全的重要環節。資料圖片  本報訊 8月底的環保部常務會議,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情況進行匯報。
  • 噪聲揚塵pm2.5監測
    噪聲揚塵監測系統PM2.5智能監測系統解決方案一.因此大氣環境監測是一項重要環境保護工作,國家環保部陸續公布標準要求全國各大城市布署完成PM2.5在線監測系統,國家環保政策也明確規定了要加強揚塵等無組織汙染源的監控。當前我國大氣環境汙染智能監控系統的現場監控設備已經比較成熟,但是遠程在線監控的實現技術相對較晚,傳統的實現方法是花費巨資定製開發一套完整的系統,不僅成本高,而且開發周期長,後期運行維護難以開展。
  • VOCs在線氣體監測系統是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的理想選擇
    為了進一步規範固定汙染源廢氣VOCs在線連續監測系統(揮發性有機物)的技術和市場,生態環境部於2018年底發布標準文件《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2018)》,並於2019年7月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