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兒童劇開啟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首輪觀演熱潮

2020-12-22 光明網新聞中心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正在進行中,中國兒藝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現實題材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啟幕,隨之《小美人魚》《月亮上的媽媽》《音符環遊記》《我們是秦俑》以及羅馬尼亞的《你好,夜精靈》陸續上演,掀起戲劇節首輪觀演熱潮。除主會場之外,中國兒藝兒童劇《三個和尚》赴新加坡演出,《伊索寓言》在北京中山音樂堂演出,《罐頭小人》在山西、內蒙古演出,《小美人魚》在山東演出,來自丹麥的《大腕》在天津演出。與此同時,「國際兒童戲劇合作與發展論壇」「中外兒童戲劇夏令營」等活動也陸續舉辦,吸引各方參與戲劇節。

「繁星」「月亮」引出動人故事

鋼鐵質感的裝置,編排密集複雜的燈光,振奮人心的音樂……7月6日,作為開幕大戲,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精彩上演。該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時期,在日軍的轟炸下中華大地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一群經歷不同卻都失去父母的孩子,在進步青年林睦的幫助下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故事。

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劇照

來自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山西省靜樂縣的師生代表受邀參加戲劇節開幕式並觀看演出,靜樂縣利民小學5年紀的高梓越說:「第一次走進劇場,看這麼精彩的演出,我覺得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太幸福了。音樂劇中的孩子們在那個戰亂年代失去父母都能堅強地生活下來,那我們現在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努力學習。」

同是現實題材兒童劇,7月9、10日晚,由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廣西演藝集團出品,廣西木偶劇團創作演出的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亮相中國兒童劇場。這部戲關注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生動展現了人性之美與親情之愛。該劇運用現實、童話和夢境相互交織的藝術手法,將中華傳統故事裡大家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故事,跟現實生活中「打工媽媽」等進行巧妙嫁接,並巧妙利用木偶、剪紙等非遺藝術營造「戲中戲」講故事,現場樂隊及合唱隊渾然一體地植入廣西特有的彩調、漁鼓、零零落等民族音樂元素,為大小朋友們奉獻了一場極富中國西南民族藝術特色的精彩演出。

兒童劇《月亮上的媽媽》劇照

讓文物、音符「活」起來

當博物館裡的文物活了過來,將會發生怎樣的奇妙故事?7月13日、14日,由西安兒藝打造的《我們是秦俑》在中國兒童劇場上演。

兒童劇《我們是秦俑》主要講述了午夜時分,在二十五點的博物館裡,展櫃中文物一個個「醒」了過來,一位秦朝將軍俑秦大白與機器人「009」因「顏色」引起紛爭,卻無意間「喚醒」沉睡多年的的銅鑄巨龍,最終共同明白了什麼才是永恆的故事。該劇以博物館文物為創作原型,讓文物在劇中真正的「活」起來,通過憨態可掬的秦俑等形象展現文物古老的故事。

兒童劇《我們是秦俑》劇照

西安兒藝院長王麗虹表示:「西安兒藝創作這樣一部以中國文物為題材的兒童劇,目的就是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挖掘文物在新時代的價值,通過戲劇的形式表達出中國文物的獨特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加入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中來,同時也通過這樣一種文化概念的植入,讓兒童觀眾從小就樹立起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由北京兒藝帶來的戲劇魔法音樂會之《音符環遊記》7月9日、10日在中國兒童劇場演出。戲劇魔法音樂會之《音符環遊記》把五線、音符等元素形象化為主要人物,和討厭練琴負氣離家的小主人公一同浪跡在魔法的音樂國度,隨著風格迥異的律動,前往世界的各個角落,感受奇趣自然的同時探索世界文明。在這樣的音樂會中,音樂不再晦澀抽象,而是具象成為人物、故事和風景,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帶領孩子環遊美麗地球。正如劇中所表達的主題:音樂不是一紙譜子,它是一幅風景、一段故事、一個生命。

《音符環遊記》劇照

「做一場不一樣的音樂會」是該劇主創的創作初衷,這種不一樣不僅體現在讓樂手、舞者、演員同臺演出,更體現在全劇1/3的表演將在舞臺下,和觀眾一起完成作品。導演劉曉邑在談到「全能演員」時說:「演員們跑到觀眾身旁,讓觀眾隨時都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那種表演是全新的、極具震撼力。我們希望冒險做一個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東西呈現給現在的孩子。」

戲劇節公益活動持續進行

自山西靜樂師生代表來戲劇節觀看公益演出之後,7月13日,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又迎來一批特殊的小觀眾,39名來自北京順義太陽村的孩子由中國兒藝聯合演員許亞軍邀請至中國兒童劇場,觀看兒童劇《我們是秦俑》。這是中國兒童戲劇節自首屆至今持續舉辦的公益活動。

7月13日下午,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和許亞軍早早在劇院等候太陽村的孩子們,迎接他們進入劇場。許亞軍表示,作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一名演員,儘管拍戲的任務繁多,但仍經常參加劇院的各項公益活動,當得知中國兒童戲劇節為困難群體的孩子們提供免費觀看演出的機會,主動報名希望參加公益活動,為劇院、為社會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接觸藝術對孩子們成長很重要,開闊他們視野,培養情商,所以我們每年到了暑假都會邀請這些孩子們來到劇場看演出。」許亞軍說。

今年13歲的蔡欣怡已經連續3年來到戲劇節看演出,她還記得第一次看音樂劇《小公主》時激動的心情。「我特別喜歡藝術,平常也有愛心人士來教我們街舞、二胡等等,走進劇院看演出的機會卻很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蔡心怡說。

太陽村主要為父母是服刑人員且無人撫養的未成年子女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輔導、權益保護以及職業培訓服務。太陽村老師邵鵬超是從太陽村成長起來的,他說,在他小時候,太陽村的條件很艱苦,孩子們接觸不到藝術。現在有了中國兒藝的幫扶,孩子們每年能走進劇場看演出,這對孩子們是一個特別好的開闊眼界的機會,通過接觸藝術也能感受到孩子們慢慢地從內向變得開朗,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太陽村的孩子們觀看《我們是秦俑》後與主創合影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表示,中國兒童戲劇節堅持秉承公益性原則,開幕式邀請了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山西靜樂縣的師生代表參加並觀看兒童劇《火光中的繁星》,這次邀請太陽村的孩子們走進劇場看《我們是秦俑》,接下來還會邀請延安的孩子們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看演出。同時,我們還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孤殘兒童、低保家庭等困難群體免費派發公益演出票,並邀請其參加戲劇體驗活動。希望通過這樣公益活動,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關心這些困難群體的兒童,傳播愛心,幫助少年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接下來一周,青島市話劇院《愚公移山》、丹麥蘇菲·珂劇院《大腕》、臺北如果兒童劇團《舅舅的閣樓》、美國芝加哥兒童劇院《彼得兔和朋友們的下雪天》將陸續上演,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精彩劇目持續升溫。(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麗萍)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讓戲劇走進孩子的生活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讓戲劇走進孩子的生活 原標題: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近日在北京落幕。一個多月時間裡,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等全世界14個國家和地區的56部戲劇、191場演出以及豐富的活動,惠及16萬觀眾。
  • 2020第九屆深圳兒童戲劇節大型音樂兒童劇《二小放牛郎》線下展映及戲劇鑑賞工作坊舉行
    8月7日,2020第九屆深圳兒童戲劇節大型音樂兒童劇《二小放牛郎》線下展映及戲劇鑑賞工作坊在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吸引了近百位家長與學生參加。活動當天,觀眾們觀看了以線下展映形式播放的由青島市話劇院帶來的大型音樂兒童劇《二小放牛郎》,該劇是根據抗日紅色經典歌曲
  • 多地聯演 中外劇目齊聚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
    北京商報訊(記者盧揚 實習記者 周晨)7月15日-21日,《大腕》、《愚公移山》、《舅舅的閣樓》、《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作為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展演劇目亮相中國兒童劇場和假日經典小劇場。7月15日-16日,由丹麥蘇菲·珂劇院帶來的木偶劇《大腕》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上演,該劇講述了在一座歌劇院裡,不同角色發生碰撞,產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
  • 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引思考:愛是懂得 美是分享
    在本次戲劇節上,就有這樣一部旨在為1歲以內嬰兒創作的戲劇《寶貝空間》。這個外形不規則、純白色的空間本身設計感很強,有如一件當代裝置藝術品。當觀演雙方從矮矮的圓洞形的入口進入表演區之後,空間的純粹與封閉讓人們迅速與外界切斷了聯繫,好像進入冥想的世界。在40分鐘的演出中,沒有臺詞,只有兩位男女演員之間以及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眼神交流與肢體交流。
  • 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盛大開幕(附高清圖)
    本屆戲劇節由北京劇院、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將打造一個集「原創兒童劇、兒童戲劇教育產業、行業交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兒童戲劇品牌活動,將成為兒童全面感受戲劇魅力、體驗和學習戲劇的機會,也將成為兒童劇和戲劇教育行業人士共謀發展的平臺。
  • 「暑假,看一部好劇」2020深圳兒童戲劇節雲觀劇活動啟動,73萬孩子在線觀看
    2020第九屆深圳兒童戲劇節「暑假看一部好劇」活動今天再掀觀劇高潮,73萬孩子在線觀看了4部兒童劇。活動時間為7月12日-8月14日,讓暑期中的孩子過足戲癮。該活動在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等單位的指導下,由深圳市兒童戲劇研究會主辦,深圳市童話藝術團承辦,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協辦。
  • 為期48天的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開幕
    12月18日,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開幕,將於2021年2月3日閉幕,為期48天。本屆戲劇節由北京劇院、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將打造一個集「原創兒童劇、兒童戲劇教育產業、行業交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兒童戲劇品牌活動,將成為兒童全面感受戲劇魅力、體驗和學習戲劇的機會,也將成為兒童劇和戲劇教育行業人士共謀發展的平臺。
  • 這個暑假,兒童劇「火」得不一樣
    左圖 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開幕式劇目——《火光中的繁星》劇照 右圖 二〇一六年版《馬蘭花》劇照  兒童劇不是兒戲,排給孩子們看的一定是健康有營養的,要做得比動畫片、遊戲更有吸引力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合北京市東城區委、區政府及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37天的時間裡,共安排了57部戲劇191場演出以及豐富的活動,還在濟南、成都等地設立了戲劇節分會場。國家大劇院也在這個暑假主辦了「國際兒童戲劇季」,共有6臺23場海內外精彩兒童劇目輪番上演。不只是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兒童劇演出同樣令人目不暇接。  暑假是兒童劇的旺季。
  • 親子音樂劇《舅舅的閣樓》將亮相第九屆兒童戲劇節
    圖為音樂劇主要演員,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由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帶來的親子歌舞劇《舅舅的閣樓》將於7月20、21日亮相中國兒童劇場,通過30多首80至90年代的華語流行金曲,結合新的故事,將父母過去的青春回憶,轉化成與孩子分享的快樂時光,讓小朋友和父母在臺下一起瘋狂。
  • 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將於12月18日開幕
    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將於12月18日開幕,2021年2月3日閉幕。本屆戲劇節由北京劇院、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將打造一個集「原創兒童劇、兒童戲劇教育產業、行業交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兒童戲劇品牌活動。
  • 中國兒童戲劇節上演臺灣周 豬探長帶領小朋友破案
    如果兒童劇團帶來兒童歌舞推理劇《豬探長秘密檔案之統統不許動》(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北京消息    正在火熱進行的第四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將首開「臺灣周」演出。兩部來自臺灣的優秀兒童劇將登陸中國兒藝劇場為北京的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觀劇體驗。    在業界享有盛譽的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已經連續三年參與中國兒童戲劇節,他們精彩的表演在大陸培養了一批忠實粉絲。今年如果兒童劇團帶來兒童歌舞推理劇《豬探長秘密檔案之統統不許動》,將引領北京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現場和神探「豬探長」一起破案。
  • 兒童劇也能走市場
    在我國,兒童劇因其受眾對象的特殊性,一直以公益為主,多是學校包場,走市場似乎行不通。但在剛剛落幕的第三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研討會上,國內一些兒童劇院團領導、院線劇場負責人卻從自身的工作中感受到,兒童劇亦可走市場,關鍵在於加強拓展與營銷,把市場搞活經營好。
  • 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開幕
    中新網12月19日電 18日,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開幕,將於2021年2月3日閉幕,為期48天。本屆戲劇節由北京劇院、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本屆戲劇節內容包括「童眼觀劇」「戲潤童心」「童戲未來」主題活動。現場圖戲劇節開幕式大戲由話劇《湘江1934》拉開序幕,故事講述了一位15歲的紅軍小戰士短暫而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
  • 中國兒藝首部魔幻現實原創兒童劇《時間森林》建組
    兒童劇《時間森林》正式建組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黃維)「如果說第六版《馬蘭花》是為了紀念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前60年曆程,那麼希望新的60年以原創劇目《時間森林》來開啟。」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說。
  • 《舅舅的閣樓》亮相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
    北京商報訊(記者盧揚 鄭蕊)北京商報記者日前獲悉,臺北如果兒童劇團帶來的親子歌舞劇《舅舅的閣樓》將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中外優秀兒童戲劇展演參展劇目,於7月20、21日亮相中國兒童劇場,通過30多首80至90年代的華語流行金曲,結合新的故事,將父母過去的青春回憶,轉化成與孩子分享的快樂時光
  • 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將於12月18日開幕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李雙南)8日,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記者獲悉,本屆戲劇節將於12月18日開幕,2021年2月3日閉幕。戲劇節內容包括開幕式和戲劇嘉年華「童眼觀劇」「戲潤童心」「童戲未來」主題活動,將為兒童提供全面感受戲劇魅力、體驗和學習戲劇的機會,也將成為兒童劇和戲劇教育行業人士碰撞火花、共謀發展的平臺。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趙東鳴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兒童教育越來越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 創意民俗兒童劇《二十四個奶奶》入選全國現實題材優秀劇目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晶)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陝西片區)已於日前拉開帷幕,參加展演的優秀兒童劇《二十四個奶奶》受到專家和觀眾的肯定和好評,並榮獲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陝西片區)優秀劇目獎。
  • 兒童劇《熊貓的故事》即將上演 開啟溫暖的2018
    2018年1月2日——1月6日,兒童劇《熊貓的故事》即將登陸天橋藝術中心多功能劇場,這部兒童劇把手偶賦予生命,將開啟一段關於成長、關於離別、關於包容的故事。受邀參加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節(ASSITEJ)、金泉國際家庭戲劇節等各大國際戲劇節。曾經獲得過: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節(ASSITEJ)作品大賞、包攬戲劇節——最佳導演獎、美術獎、演技獎、最受觀眾歡迎獎;在金泉國際家庭戲劇節上榮獲金獎、演技獎、舞臺美術獎;在春川國際木偶戲劇節上曾獲得過COCO大賞(最高獎項),主要代表作品有《被子花》、《肚臍》、《恐龍媽媽》、《異鄉人》、《鏡子啊鏡子》等。
  • 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下周開幕,主題活動花樣多
    2020第三屆北京劇院戲劇節暨兒童戲劇嘉年華將於12月18日開幕,2021年2月3日閉幕。戲劇節包括開幕式和戲劇嘉年華「童眼觀劇」、「戲潤童心」、「童戲未來」等主題活動,將為兒童提供全面感受戲劇魅力、體驗和學習戲劇的機會,也將成為兒童劇和戲劇教育行業人士碰撞火花、共謀發展的平臺。
  • 中國兒童劇發展中面臨瓶頸 不了解孩子想什麼
    >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應妮)「媽媽你的戲好弱智……」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優秀兒童劇演員兼導演冷佳華在26日舉辦的的第二屆中國戲劇節研討會上說到兒童劇現狀時十分激動,她認為目前中國兒童劇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就是和孩子們的所思所想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