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從光州事件來取材,也是被認為在現代韓國最悲慘,以及最可恥的事件,據韓當時的報告,死了154人,另外三千多人受傷。但最近的數據顯示死亡跟受傷的人更多。去了解光州背後的真相,就需拿韓國那時的背景來看,先觀測之前的發生的事件。七九年,總統被刺殺,將軍全鬥煥進行軍變,民眾在大街上抗議,士兵便開槍。其輿論被封鎖,也被定義為叛亂。
當時的韓政府說這帶有反亂的性質,也是想擊潰政府的襲擊,不承認光州叛亂的民主。直到88年的聽證會議,人們才真正了解到當年五月的光州。這部影片也是從德國的記者假裝成傳教,從日轉道韓,進行暴行的記錄並宣告開始的。
為可簡便的通入光州,彼得花幾萬的韓元僱了一位愛埋怨的車輛的司機,從首爾去往光州。這輛很破的車是司機的家產,他需撫養11歲的女兒,也需交付欠下的房租。三小時就可掙到十萬,的確是一件好事。司機並不明白光州事件,便哼著歌出發了。遭遇學生擋路,他就咒罵學生,說他們瞎遊行,應該吃苦頭。
眼見光州的通道被軍隊給封鎖,彼得說除非到了光州才付錢,司機便很配合了。騙過封鎖的士兵也進入城內。卻被城內的境況給嚇著了。子彈朝著百姓射擊,人死了很多,車上也來催淚,大街有著槍聲和慘叫聲,子彈打了一地。醫院也充滿了悲唁,死去的屍體還有著溫度。司機變得退縮,堅持要返回首爾。
當維護他們蹤跡的孩子被射殺,他心中很難受。學生讓士兵給弄死了。首爾已到,司機給閨女買點禮品,想帶她出去散心,但飯店的宣傳,刻意的迴避真實,誤導百姓,群眾也強調他們是暴徒來襲擊政府,他開始痛苦,並掉轉車頭去往光州。這是韓的敏感事件,10餘年後才有很允諾的評判,敲響了心鈴,也加快了韓民主的形成。
本起於喜劇,但逐漸的往悲處遊走,擁有很大氣的背景以及刻畫到位的細節,終歸是為真相來揭露,且讓民眾來接受。看完此影片,心中頗多感觸。用小人物來刻畫光州的事件,更加鮮活和真實,司機是事外人,但也被內心的善良說服,目睹後便不可脫離,要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