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功德無量,但是要怎麼讀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個非常好的佛經,現在很多人都在念誦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在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時候是一定要注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念誦方法的,這是對我們修行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念誦方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念誦方法
心經念誦之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準備、念誦與思維、回向。
1、準備
在不會被人打擾的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中,打算念誦心經者,最好能夠準備好坐墊、小桌,將觀音像、佛像、經文等恭敬地放置在小桌上。前面擺好香、花、燈、水、飲食等各種用來供養的物品。
(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略加簡略。如欲更加簡單,而且自己能夠背誦經文,那不準備那些外物亦可。)
點燈、燃香,念誦:「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每念一句,頂禮一次,同時觀想:所有的供養之物變成無盡之普賢供雲,對上供養諸佛、菩薩、善知識,對下布施六道眾生,從而消除自己的一切違緣障礙,增長自己的一切福德智慧。
思維:請三寶作證!為了度盡一切的眾生,我就要成就最上菩提!為了成就最上菩提,我就要誦持心經!
2、念誦與思維
念誦:「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思維:
此句乃心經總綱,表明了心經的基本法義。而且,「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本身,即是基本法義,也是修行方法,更是成就目標。而這個過程過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之義。
既然如此,具體如何去「行」「般若波羅蜜多」呢?那就要分析五蘊為何?為什麼空?為什麼五蘊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如何分析?就是下文的內容。
念誦:「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思維:
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
諸蘊既不相異於空,諸蘊並非不同於空。這是為什麼呢?
空也不相異於諸蘊,空並非不同於諸蘊。這是為什麼呢?
諸蘊就是空,空就是諸蘊,五蘊即空。這又是為什麼呢?
具體的思維方式,可以參照《楞嚴經的秘密》第85-87、279-281頁。
念誦:「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思維:既然五蘊皆空,那一切諸法也都空。外面物質世界的整個宇宙為什麼是空?芸芸六道眾生為什麼是空?看不見、摸不到的時空為什麼也空?
請從物質的成、住、壞、空,事情的生、成、滅、變,和眾生的生、老、病、死之角度去思維,有沒有能夠長存的?
再者,這個空究竟是什麼?
念誦:「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思維:
這個空就是「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可以參考《楞嚴經的秘密》第56-57頁。
念誦:「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思維:
這個空的具體表現,就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這又是為什麼呢?
此處的思維方式,可以參照《楞嚴經的秘密》第88-117頁。
念誦:「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思維:此處表明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行方法,能夠令菩薩修行上進,乃至究竟涅槃而成佛。因此就要加強自己行持此法的信心和行動。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也正表明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成效:能夠坦然、自在,不執著,不畏生懼死,沒有錯誤顛倒。
此處可以參見《楞嚴經的秘密》第58-59頁。
念誦:「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思維:此處更加表明了,不單單是菩薩,就連所有一切諸佛,也都是經由般若波羅蜜多而成就圓滿佛果的。進一步加強自己行持此法的信心和行動。
念誦:「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思維:此處是對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的讚頌,要真誠地、恭敬地念誦此段文字而做讚頌。
念誦:「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思維: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如此廣大和殊勝,那其咒語是什麼呢?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持誦這個咒語,具有和修持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一樣的利益。如果在進行此法門修持的同時,能夠儘量多地念誦這個咒語,那修行就會更加容易上進。
因此,在最後,就應當儘量多地念誦這個咒語。
3、回向
所有的念誦結束之後,思維:將此次修行的功德以及一切所有的善業,全部都回向給一切眾生,希望因此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夠迅速成就最上菩提!
收納好佛像、經文、供物等,即可結束本次心經的誦持了。
上面就是全部的念誦心經的方法了,其實不光是念誦心經有方法,我們背誦心經,聽誦心經等等都是有修行的方法的,而且這些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我們修行的不能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