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拍攝《亂世佳人》背後的抗壓故事,比斯嘉麗更令人欽佩

2020-12-19 傑閱軒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到,費雯麗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從1400多人的海選中脫穎而出,成功拿下《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一角。

但是,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工作做起來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甚至變得異常艱難。

「真的很艱難,我日復一日地來到這裡,卻不知道該做什麼,到底該表現出什麼樣的情緒,也沒有任何排練。」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雖然費雯麗沒有被「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但對她自己來說,演了一回斯嘉麗,似乎像扒了一層皮。

為什麼這麼說?

這從費雯麗在拍攝過程中,遭受的「賣、否、人」這三重壓力可以看出來。

01「賣」

第一重壓力:被迫籤訂一份低片酬、高要求的「賣身契」,忍辱負重。

儘管費雯麗徵服了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導演庫克,和小說原著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但是由於選角的熱門,再加上費雯麗在美國沒什麼名氣,所以,費雯麗不得不被迫籤訂一份看似不合理的合同。

合同規定:

1、費雯麗6個月的薪水為25000美元。

這個薪水只是飾演男主角的克拉克·蓋博薪水的六分之一。

2、7年內,費雯麗每年必須出演兩部塞爾茲尼克的電影和一部柯達的電影。

費雯麗的婚外情人奧利弗對這份合同極其不滿,認為有很強的剝削性質。

但是製片人塞爾茲尼克卻說:「能演這種一生難逢的角色已經足夠補償她了,我才不會傻到為一個不知名的女演員支付高昂的薪酬」。

中國有句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而在演藝圈卻不一樣,演員怕就怕不出名。以前是這樣,現在仍是這樣。國外是這樣,國內也是這樣。

不出名就意味著演不了好角色、會遭遇不平等的對待,甚至遭遇潛規則。

所以,演員們總是削減了腦袋往製片人和導演跟前湊,為的就是能討個好角色,增加名氣。

身在演藝圈,費雯麗也不得不被名氣所累。

但是,為了出演那個特別喜歡的角色,費雯麗不得不忍辱負重,籤了那份長達7年的「賣身契」,拿著很低的薪水,身心疲憊地拍了《亂世佳人》。

10年之後,費雯麗坦言

「長期合同是無益的,我只籤過那麼一次,因為我必須籤,為了演斯嘉麗。

不過,這部影片給費雯麗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更是讓她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由於影片中有很多煙塵漫天的戰爭場景,費雯麗不幸染上了肺結核,這種病最後也成了奪走她生命的主要原因。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能光看到她閃光的一面,更應該深挖她榮耀背後,對待困難的做法和勇氣。

費雯麗為了自己的演員夢,面對「苦其心志」的困難,她依然無所畏懼。

這樣的勇氣,不是所有人都具備。

02「否」

第二重壓力:大眾否定、懷疑,只能不斷進取、砥礪前行。

電影公司壓低薪酬,這不過是少點錢的事兒,但是外界對費雯麗的質疑,這就不光是錢的事了,這還有關一個演員的名聲和日後的演藝生涯。

前文我們說過,大眾對於電影公司挑選費雯麗來主演斯嘉麗很是懷疑,甚至不滿。他們批評這一行為「愚不可及」

身為當事人,費雯麗不可能不知曉這一情況。好在塞爾茲尼克是很有經驗的製片人,對費雯麗進行了「星包裝」。

他們在國際傳媒官方,對費雯麗與斯嘉麗的共通之處,進行宣傳:

「麗小姐不論外表特質還是血統,都和米切爾小結書中的女主角一模一樣。她身高5英尺3英寸,體重103磅,長著一雙綠色的眼睛,棕色的頭髮中有一絲紅色,她甚至擁有與斯嘉麗一樣的高顴骨。」

在公關公司的大肆渲染下,公眾的亢奮情緒稍微平息了下去。

但是,公司為了更近一步執行「造星計劃」,要求費雯麗不得與奧利弗在一起,以免在公眾中造成負面的影響。

那時候,費雯麗和奧利弗雖是婚外情,但正處於熱戀期。禁止兩個正處在熱戀中的人在一起,這是一件讓人難以忍受的事情。

但是,費雯麗出演斯嘉麗這件事已成定居,奧利弗不得不獨自返回倫敦,費雯麗不得不獨自在美國拍戲。

心愛的人兒不在身邊,缺少陪伴,缺少慰藉,費雯麗出演《亂世佳人》的熱情有些減弱。

奧利弗的離開儘管讓她有些失落,但費雯麗沒有為愛而迷失,愛人不在身邊,她就將全部的精力用在拍戲上。

每周從周一到周六,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每次,她總是最先到片場的人;每一句臺詞,她都提前背得滾瓜爛熟;每一個場景,她都會精心琢磨如何演才能更貼近斯嘉麗。

舒婷在《致橡樹》中寫道: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奧利弗不在身邊,費雯麗依然是一棵獨立的橡樹,堅定而不依附,努力提升自己,勇敢地面對大眾的質疑。

美人讓人賞心悅目,而有主見、獨立的美人,更讓人心生敬佩。

03「人」

第三重壓力:面對劇組各種難相處的人,每天不得不小心應對。

儘管演的是主角,但是費雯麗不能恃寵而驕,她每天不得不面對很多的人,不得不和不同工作的人打交道。

其中,最難打交道的有三個人。

頭號難打交道人:製片人塞爾茲尼克。

他是出名的安非他命癮君子,每天靠吸菸和吃藥來維持精力。他經常插手影片的各個方面,經常焦躁不安地發脾氣。

第二號難打交道的人:卡拉克·蓋博。

蓋博是當時米高梅電影公司的當紅大腕,自然有些趾高氣昂。

蓋博認為自己本就是大明星,再加上自己飾演的也是男主角,應該成為最重要的人物。

可在拍攝的過程中,他覺得斯嘉麗的風頭超過了他,他抱怨地說:「我是一位大明星!我可不想做某位女爵士的副手。」

所以,他經常跟演對手戲的費雯麗作對。在影片開拍的前幾周裡,兩人就出現了緊張的關係。

第三個難打交道的人:新導演 弗萊明

製片人塞爾茲尼克認為,導演庫克在執導《亂世佳人》的過程中,缺乏那種「缺乏鴻篇巨製的感覺,缺乏那種視野,和這部作品該有的氣息」,於是換了新導演弗萊明來執導。

費雯麗在給奧利弗的信中說,庫克曾是她「樂意拍片的最後希望。」意思是,她差一點就罷演了。

如今,新導演弗萊明一來,情況就更糟了。

弗萊明本就是蓋博的好朋友,再加上說話特別難聽,而且有大男子主義,他說什麼就得按照他的意思做。

弗萊明認為費雯麗應該把斯嘉麗演成一個變壞了的女人,但費雯麗覺得演出斯嘉麗的悲憫之處更可取。

於是雙方經常因為角色定位發生爭論,但最終費雯麗還是堅持把自己對斯嘉麗的理解,融進了表演中。

事實證明,費雯麗所表現的斯嘉麗,奸詐狡黠又單純善良。這樣的人物形象更為人所樂道。

《亂世佳人》上映之後,人們這樣評價費雯麗:「她不是在扮演斯嘉麗,她就是斯嘉麗。」

功夫不負有心人,費雯麗憑藉在《亂世佳人》中出色的表演,榮獲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1940)最佳女主角獎。

該部影片還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等十個獎項。

票房達到3.9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票房之最;同時還成為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中,排名第四的電影。

費雯麗接受採訪時說:

「不管斯嘉麗做過什麼,她都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但她從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從很多方面說起來,她都不怎麼令人欽佩。但她有一點卻很值得欽佩,那就是她的勇氣。她比我更有勇氣。」

事實上,費雯麗面對壓力和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氣,絲毫不遜於斯嘉麗。

她從不是一個很完美又了不起的人,但她絕對是一令人欽佩且有魅力的人。

如今,80年過去了,費雯麗飾演的斯嘉麗,依然是電影史上的一朵「銀幕玫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燦爛綻放。

歡迎關注@傑閱軒,悅讀更多的世界名人情感故事。

往期文章:

1400人海選,費雯·麗為何能主演《亂世佳人》?背後故事讓人嘆服

費雯·麗榮耀無數,可她一生只做兩件事,只在乎一個人

為了嫁給英國銀幕第一紳士,費雯·麗沒少費心思

相關焦點

  • 費雯麗和勞倫斯:一對亂世佳人,苦戀20年,卻留不住一生所愛
    《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奧哈拉和《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女性角色,這兩個角色保證了女演員費雯麗在流行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她孤僻,急躁,看起來總是火急火燎,而她淡綠色的雙眸與動人的美貌讓人難以忘懷。費雯麗短暫一生為愛而生,她本來可以在好萊塢留下更多經典,可惜因為愛人大把時間留給了奧立佛的戲劇舞臺。
  • 15車道具500套服裝,聽說音樂劇《亂世佳人》很炫目!
    它們正是出自《亂世佳人》這個故事。就在今年,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全球首發!年底將登陸中國,近日北京站演出已正式開票。每家書店都有名著《飄》這個故事來源於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1936年出版的小說"Gone with the wind",中文名譯作《飄》。它是米切爾一生唯一一部作品,一經問世就打破多項紀錄。
  • 《亂世佳人》:從斯嘉麗的愛情糾葛,領悟自我成長和信仰的力量
    愛和戰爭是電影裡永恆的話題,長達四個多小時的《亂世佳人》,講述了19世紀南北戰爭背景下,南方種植園和莊園文明的消失,以及在戰亂下一個莊園主任性大小姐的愛情糾葛以及自我成長。《亂世佳人》改編自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飄》,由維克多·弗菜明 、西德尼·霍華德導演,費·雯麗(飾斯嘉麗)、 克拉克·蓋博(飾瑞德)主演。
  • 音樂劇《亂世佳人》英文版全球首演登陸北京
    根據著名經典小說改編的2018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北京站演出已正式開票,該劇將於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在北展劇場上演,之後還將在西安和上海演出。這是音樂劇《亂世佳人》在法文版、韓文版之後推出的第三個語言版本,中國是其全球首演第一站。
  • 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登中國舞臺 北京站開票
    「亂世佳人狂熱」推向了高潮。  影片中出現了 60 多位主要演員、9000 多位配角、2400 名臨時演員  斯嘉麗的選角耗時兩年,所有好萊塢一線女星皆參與其中,14000名女演員爭相試鏡,並將默默無聞的費雯麗一舉捧上了好萊塢一線女星的位置  在第十二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橫掃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在內的九項大獎  創造了驚人的票房紀錄:在當時僅 1.3
  • 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將來襲 豪華舞美舞臺重現經典
    《亂世佳人》(原名:《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僅有的一部作品,一經問世,立即打破當時所有出版紀錄。電影版《亂世佳人》中費雯麗更是活現了書中的斯佳麗一角而為中國觀眾所熟知。此次音樂劇《亂世佳人》是法國教父級作曲家Gerard獻給妻子和女兒的禮物,2003年演出法語版時獲得巨大成功,連續在法國比利時演出超過1年半,創造了法語音樂劇的記錄。從2003年法文版《亂世佳人》大獲成功之後,全球無數製作公司都希望敲開Gerard先生的門,尤其是在2015年韓文版《亂世佳人》也一舉成為年度票房第一之後,演出商更是趨之若鶩。
  • 「人間仙女」費雯麗,空有美貌卻遇人不淑,被愛情摧殘成瘋女人
    「人間仙女」費雯麗,空有美貌卻遇人不淑,被愛情摧殘成瘋女人早就聽聞「天使在人間」,直到遇到費雯麗和赫本,才相信這句話的真實性。看過《亂世佳人》的讀者都有感觸,費雯麗美得動人心魄,甚至很多女性都拜倒在費雯麗石榴裙下。費雯麗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她也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這個目標。然而費雯麗空有美貌卻遇人不淑,晚年淪為可悲的瘋女人。
  • 《亂世佳人》:透過斯嘉麗的愛情悲劇,思考自我成長和婚姻的意義
    在電影《亂世佳人》中,斯嘉麗的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她獨立與不屈的性格在所身處的環境中,顯得是那麼的離經叛道,又是那樣的彌足珍貴。這跟艾希利的行為和舉止有關,從小在貴族家庭長大的他,也有一種孤傲的性格,相對於斯嘉麗的叛逆,他更喜歡妻子梅蘭妮那樣寬厚的性格,但他對斯嘉麗的每一次抗拒,都更加激起斯嘉麗不服輸的態度。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蒂尼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稀缺原則」,意思是對大部分人來說,數量越少、機會越少的東西,重要性越高。
  • 《亂世佳人》:All after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亂世中的生存,纏綿悱惻的愛情,卻又無處不在細節中折射出真實而富有歷史厚重感的時代背景——南北戰爭。費雯麗那一雙妖精般動人心魄的綠色眼眸似乎穿透了歷史,看破了規則,在動蕩中始終如一地注視著拼命生存下來的自己,和腳下的土地。借著電影中出色的鏡頭語言中景深與景別的部分,且在此試圖探討斯嘉麗的堅韌和挺立性格是如何被鏡頭展現的。
  • 《亂世佳人》:被敘述的南方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最近,HBO max下架了描述美國南北戰爭的電影《亂世佳人》,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其實,《亂世佳人》不是純粹地被下架,而是需要為影片添加種族歧視方面的說明。|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海報。
  • 年末大戲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上海站即將登場!
    在過去的一周,《亂世佳人》迎來了觀眾們真實的評論,專業的批評鞭策整個團隊不斷進步,而更多的,來自普通觀眾的情感觸動,卻讓這個匯聚中、法、美三國創作者的團隊真正重溫了「我們為什麼要做《亂世佳人》」的初心。
  • 《亂世佳人》英文版音樂劇在京首發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 10月30日,《亂世佳人》英文版音樂劇在京舉行全球首場發布會。該劇四大主創和四大主演亮相當代MOMA百老匯影城,與現場200餘位粉絲進行了面對面交流。這是音樂劇《亂世佳人》繼法文版、韓文版之後的第三個語言版本。
  • HBO下架亂世佳人,「涉嫌種族歧視」?
    在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的浪潮下,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近日下架了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原因是有人認為該片「涉嫌種族歧視」「美化奴隸制」。首映於1939年的《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講述美國南北戰爭前後,南方莊園主的女兒斯嘉麗與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飄》及《亂世佳人》中對黑人的刻畫和對奴隸制的看法一直被認為存在爭議。
  • 《亂世佳人》:一部製作精良表演詼諧又深刻的偉大肥皂劇
    題材、拍攝規模還是4小時的片長都配得上「史詩」。尤其攝影音樂讓人難忘。劇情讓我想起《巴裡·林登》。只是表演略微浮誇。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早已作古,而片中死去的奧利維婭德哈維蘭卻依舊活著。劇照還有費雯麗一籠裙擺瀟瀟灑灑坐下來的那個自在。不管多艱辛,明天都會是新的一天。總要這麼對自己說。
  • 「亂世佳人」費雯麗:絕色美人墜落凡間,晚年卻淪為瘋女人
    少女時期的費雯麗被送到了聖心女修道院學習,在這裡學會了鋼琴以及舞蹈,為以後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和閨蜜奧沙利文都熱愛表演,兩人都憧憬著以後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費雯麗參加了《欣欣向榮》的拍攝。雖然只是扮演一個只有幾句臺詞的女學生,但也開啟了自己的演繹道路。
  • 《亂世佳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經典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體驗,類似於《亂世佳人》第一次看覺得斯嘉麗特別作,後來再看,覺得特別可惜。故事大致講的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南方農場主的女兒斯嘉麗,愛上了另一個農場主的兒子艾希禮,但是遭到了拒絕,艾希禮最後選擇了溫柔善良的梅蘭妮,為了賭氣,斯嘉麗嫁給了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後來戰爭爆發,查爾斯戰死,母親病逝,斯嘉麗不再是當初的千金小姐,在戰亂中兜兜轉轉兩度為人妻,第二任丈夫意外身死後,她嫁給了深愛她多年的投機商人白瑞德,然而婚後即使有了女兒,她依然對艾希禮念念不忘
  • 亂世佳人:作者寄十幾封信給劇組,導演拍戲時掐女主腳趾
    亂世佳人:作者寄十幾封信給劇組,導演拍戲時掐女主腳趾哈嘍,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亂世佳人》背後的冷知識。2、電影中有一個場景需要拍攝斯嘉麗騎著一匹瘦馬逃出火場的場景。導演組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匹特別瘦的老馬,過了一段時間,當導演組把這匹馬帶來劇組準備開拍時卻發現這匹馬長胖了,電影中需要的肋骨痕跡也消失了。於是為了救場。只能讓化妝師給馬的兩側打上了陰影。
  •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被下架,該片「涉嫌種族歧視」?
    在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的浪潮下,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近日下架了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原因是有人認為該片「涉嫌種族歧視」「美化奴隸制」。首映於1939年的《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講述美國南北戰爭前後,南方莊園主的女兒斯嘉麗與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飄》及《亂世佳人》中對黑人的刻畫和對奴隸制的看法一直被認為存在爭議。
  • 被指美化種族歧視與奴隸制度,《亂世佳人》遭HBO下架
    (影片《亂世佳人》經典鏡頭)黑人編劇:《亂世佳人》美化奴隸制度此前,影片《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編劇約翰·裡德利(John Ridley)於當地時間6月8日在《洛杉磯時報》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呼籲HBO Max「考慮將《亂世佳人
  • 英文版《亂世佳人》將開啟全球巡演
    新華社電 法國作曲家吉拉德·普萊斯居爾維克的音樂劇《亂世佳人》,繼法文版、韓文版獲得成功後,英文版將於11月30日在北京拉開全球巡演序幕。據介紹,音樂劇《亂世佳人》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一段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