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生命輪迴,宇宙奧秘】第一段

2021-02-22 阿彌陀佛

生命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主講人:淨土法門老法師

高雄醫學大學大講堂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主辦單位: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

協辦單位:極樂寺

尊敬的杜教授,諸位教授,諸位同學,還有諸位嘉賓,佛門裡面的諸位法師,大家下午好!

今天這場講演,我到現在還不清楚是什麼人促成的,給我出了這麼一個題目,「生命輪迴,宇宙奧秘」。這個題目太大了。

我最近一年多來,我們在電視、在網絡與許多朋友們,在一起學習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這篇文章文字雖然不多,確實是講這個問題,講宇宙的奧秘,講生命輪迴。生命怎麼來的,宇宙怎麼形成的,跟現代科學講得不一樣,可是也有很接近的地方。就是近代的科學家發現,物質的宇宙不是真的,物質從哪裡來的?無中生有。這個說法跟《還源觀》的很接近,確實是無中生有。宇宙的現象是不是真實的?這個學過大乘經教的同學都知道,《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金剛經》在中國可以說是第一部經,知名度最高。在過去,無論學佛或者不學佛的、這些士大夫、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是什麼?相是現象,我們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的現象,這就把整個宇宙概括了。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金剛經》最後有首偈子,非常出名,很多人都能夠記得,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什麼叫有為法?有為法就是因緣生法,也就是有生有滅的法。你說哪一法沒有生滅?動物有生老病死,這是有為。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我們講的星球,它有成住壞空。大概除了虛空之外,你找不到一法不是有為法。那就說明,這些就像「夢幻泡影」一樣。這四個字,釋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講經教學裡頭應用得最多,這四個字是以夢為主,後面幻、泡、影都是襯託的,它主要的在夢。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夢中東西是有還是沒有?說實在的話,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真有。所以佛舉這個例子好。我們現實的這個宇宙,這裡頭的萬物,包括我們自己身體,跟這個非常相似,也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這個理很深。

我們今天到這邊來講,我也簡單地畫一個表,這是我們講演的大綱,可是這個內容很豐富,要照這個講起來,大概十幾個小時也講不完,我們今天就簡單的跟諸位介紹。

宇宙這東西到底從哪裡來的?這是個奧秘。從哪裡來的?佛法裡面講,講自性,講本性,這個東西是真的,所有一切萬法都是從它變現出來的。而自性的本體,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有類似的地方,但是沒有佛法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們把它配起來講,我們講中國傳統的學術,《大學》裡面講的三綱,「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很像《華嚴經》上講的「大方廣」。大是講體,方是講現相。大是講本體,哲學裡面講的本體,這是形容。廣是作用,它的用處,起用無量無邊,廣是起用,明德。

我們這次是用賢首國師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就是用《華嚴經》的方法來修行,讓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什麼?性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在現在哲學裡面講,宇宙萬有的本體,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從它那裡發現出來的,但是這個體,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什麼都不是,宗門大德說,「說似一法即不中」,沒有法子跟它比擬,找不出東西來跟它相比。它在不在?它在。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你看外國科學家發現的,也很有道理,物質從哪裡來?無中生有。那個無就是自性,它會變現出來,它為什麼會變現?我們先要把這個東西有個概念。

自性有個概念,自性是什麼樣子?那得找明心見性的人,讓他們來談談自性是什麼樣子。第一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明心見性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代表我們現在所講的知識分子,好學,很用功,他是王子出身,你看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尋師訪友,到處去參學,去學習,他學了十二年,到三十歲。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他的身份是王子的身份,這很特殊,聰明好學,這樣的人,哪個老師不喜歡?當然都非常喜歡,樂意去教他。

在當時印度的宗教跟學術,是那個時候世界的最高峰,頂尖的地方。印度人做學問,他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禪定。我們佛門裡面講的四禪八定,這不是釋迦牟尼佛發明的,這是古婆羅門教。古婆羅門教就是現在的興都教,我跟他們往來很多,這裡面一些長老,我認識得很多,他們告訴我,他們應該有一萬多年的歷史,這是我們能相信的。婆羅門教他不重視歷史,不重視文字記載,他重視禪定。禪定可以突破空間維次,他直接看到。全世界對於宗教,都承認它至少有八千五百年。我們佛教在世界上公認的,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三年,這樣說起來,印度教至少超過我們五千年,所以它歷史悠久。不但宗教普遍的修定,學術界也修禪定。所以禪定在當時印度是一種很普通的風氣,大家都學。

能夠入禪定入到第幾個層次,不一定。我們也能相信達到第八定的人一定不少,六道這個事情是在定中看見的。有四禪八定的功夫,對於六道輪迴裡面的空間維次,可以全部突破。他最高的定功,上面可以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不是一個人見到,只要你修定,你都能夠見得到,這是事實上存在的。

釋迦牟尼佛我們相信不例外,他的功夫肯定達到最上層,但是對於一個好學的人來講,這裡頭有問題,我相信世尊也有這個問題,第一個,六道從哪裡來的?(第二個)為什麼會有六道?(第三個)六道外面還有沒有世界?我們都能想到這個問題,我相信釋迦牟尼佛也想到。但是這個問題在印度,無論是宗教、學術,都沒有法子回答。在印度當時把四禪天、四空天,就認為是宇宙的源起,特別是四空天,我們中國人也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這個話就很像四空天的境界,把這個當作宇宙的開頭,沒有認真再去向上追。

釋迦牟尼佛他當然是不太滿意,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學了十二年。所以他就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到恆河邊上找一棵大樹,在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就超過八定,入更深的。入更深的定,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完全解決,這叫大徹大悟,這叫明心見性。諸位要知道,十二年所學的要不放下,他不會見性,古印度這些人學了多年不肯放下,所以他見不了性。不肯放下叫所知障。佛見性之後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性,又為什麼不能知道?《華嚴經》上特別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說得很清楚,那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為什麼你見不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兩種。妄想是所知障。所以佛就示現,教給我們看,表演給我們看,可不可以學?可以學。學,不能執著,一執著就變成障礙,變成所知障。所以佛家講障礙明心見性,兩大類障礙,一大類是煩惱障,一大類是所知障。所以《金剛經》上佛說得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可以學,學了你得放下,不能執著,不能分別。

你看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得好,我們用什麼樣心態來學佛呢?聽經,聞法,讀經?他教導我們不執著言說相。聽經的時候不要執著言語,不要分別言語,讀經呢?文字是言語的符號,言語不能執著,文字當然也不能執著,你一執著就錯了。所以你要曉得,它是一個指路牌,它不是目的地,這要清楚,你可以循著它的指示往前面走,走到那裡就把它丟掉,就不要再去理會它,你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第一個,不能執著言語文字。第二個呢,不能執著名字相。經典裡面許多的名詞術語,是為了方便起見幫助你回歸自性,你一執著,你就回不去了。譬如說,我們從高雄到臺北,你看到高速公路上的牌子「臺北」,你以為那就是臺北,那你永遠不能到,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給你說佛說菩薩都是假設的,你要執著真有佛,真有菩薩就壞了,你就不能成就,你不執著你就真的是菩薩,真是是佛陀。這是第二個,名字相不能執著。第三個,心緣相不能執著。心緣相是什麼?我一聽,我懂了!你沒懂,你錯了。所以你聽要怎麼聽?你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分別,不能執著,那你就真懂,你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會跟惠能大師一樣,你真的懂,你一起心動念就不懂了。為什麼?起心動念是無明,是煩惱障,分別執著是更嚴重的煩惱障,煩惱不能見性,無明不能見性,它障礙了,所以所知障跟煩惱障,都是嚴重的障礙。

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之後,把心性的體相用做個報告。這個報告很詳細,時間也很長,我們在經典上講的,他用了二七十四天,也有經上講三七二十一天,他做報告,這個報告是什麼?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報告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子,性的體、性的相、性的作用,非常詳細。

在中國,諸位要知道,也出現一尊佛,跟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同一個境界,決定沒有差別。這是大家曉得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給我們表演的,是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釋迦牟尼佛是表演知識分子,現在講是有文化的,慧能大師給我們表演的是什麼?是不認識字,沒有文化的。他也能見性,就說明明心見性與有文化,沒有文化沒有關係。你有沒有讀書,有沒有去學習也沒有關係,慧能大師一天經都沒有聽過,一堂課都沒有聽過。你看《壇經》第一篇就是他的自傳,他沒有聽過一堂經,也沒有念過一部經,大部不必說,連小部經他也沒有念過,五祖忍大師居然把衣缽傳給他,什麼道理?他明心見性了,他為什麼明心見性?放下了。

所以諸位要曉得,放下

我記得我是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那個時候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最後一個單元,給我講佛經哲學,我非常訝異,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是低級宗教。什麼叫低級宗教?多神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唯一的一個真神。佛門裡頭什麼都拜,神是數不清的妄想分別執著,你就回歸自性,這就叫明心見性。所以秘訣是在看破、放下。,這就叫泛神教。泛神教就是多神教,在宗教裡頭,所謂是低級的。我說它哪有哲學?方老師很嚴肅的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我頭一次聽人家這麼講。「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樣子接受他老人家教誨,把對佛教以前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他老人家很慈悲,還告訴我,你要真正想學佛經哲學,現在寺廟裡頭你可能找不到,我說到哪裡去找?「經典。」他說你要依經典去學。在過去,寺廟裡面的出家人,真是了不起,有大學問,可是現在一般他不研究了,所以你找他可能也會得不到。這個話說得很有用處,為什麼?如果我們接觸一些人,他都不懂的話,往往我們會退心,認為方老師說的話有問題。他把話講在先,叫我在經典裡面去找,你才能找到真正的東西。

這是我學佛的因緣,絕對不是一般的緣分,介紹我去,拉我去學佛。我們真正從學術裡面下手。慧能大師他放下之後,所以以後我是從方先生那裡明白之後,我認真學,搜集佛教的經典。在當時,民國四十二年,那年我二十六歲,經典很不容易找到。全臺灣只有三家印佛經,而且數量很少,種類也少。臺南慶芳書局,臺中瑞成書局,臺北是朱鏡宙老居士幾位居士搞一個臺灣印經處,沒有固定的住所,有這麼一個機構,他們數量很少,很不容易得到佛經。所以方老師指導我要看的這些經書,我都到寺廟裡找《大藏經》去抄。我記得我還抄了十幾部經書。你找不到(經書),哪像現在,現在太方便了,印刷術發達,要什麼資料都很容易得到。

接觸佛教之後,我的緣分還不錯,大概兩個多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這是出家人,是藏傳密宗的一個大德,是一個朋友介紹我跟大師認識。大師那年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六十五歲,大我三十九歲,祖父輩的,非常慈悲,對我很愛護。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就向他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我了解佛法博大精深,微妙到不可思議,我請教大師,有沒有秘訣讓我很快就契入?我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他開示,這樣我們就沉默了大概半個多小時,他看我看了半個多小時,我也很有耐心在等待,半個小時之後,他說了一個字,有!我們的精神來了,耳朵也豎起來了,他又不說話了,有之後就沒有了,他又不說話了,我就再等,這次大概等五六分鐘,他跟我講「看得破,放得下」。我第一天跟他見面,我沒有耐心,沒有定功,我聽得似懂非懂,就向他請教從哪裡下手?你要從布施。

你看第一天,真的,他一點保留都沒有,把轉凡成聖的秘訣告訴我,可是我並沒有真正懂得,如果真正懂得,那我就變成惠能第二,沒真正懂,似是而非的懂得,到什麼時候才懂?過了二、三十年之後才懂。老師沒有騙我,直截了當地告訴我。但是你要曉得,為什麼一個問題提出去,看你半個多小時?這也是二、三十年之後領悟到,為什麼?年輕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怎麼能學佛?不但佛沒有法子學到,世間學術你也得不到。真正得到的東西,人要穩重,心地清淨,精神意志集中。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那個時候畢竟是年輕,比一般年輕人還好一點,如果不好,人家不肯教你,所以他半個小時是考驗你有沒有耐心,你能不能把浮躁的習氣放下,這個太重要了。心浮氣躁,聽東西就是耳邊風,不能夠領悟。我們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比我那時候差遠了,所以你們要找到章嘉大師,他不會教你,他嘴裡笑咪咪的給你說幾句笑話,讓你走開,不會教你東西。誠敬重要。所以他還是用這個方法,就是看到我還有心浮氣躁的習氣,必須要降溫,要放下,再跟你說,說了之後,你一輩子不會忘記,說了之後,你會真的去幹。

釋迦牟尼佛他當然是不太滿意,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學了十二年。所以他就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到恆河邊上找一棵大樹,在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就超過八定,入更深的。入更深的定,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完全解決,這叫大徹大悟,這叫明心見性。諸位要知道,十二年所學的要不放下,他不會見性,古印度這些人學了多年不肯放下,所以他見不了性。不肯放下叫所知障。佛見性之後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性,又為什麼不能知道?《華嚴經》上特別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說得很清楚,那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為什麼你見不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兩種。妄想是所知障。所以佛就示現,教給我們看,表演給我們看,可不可以學?可以學。學,不能執著,一執著就變成障礙,變成所知障。所以佛家講障礙明心見性,兩大類障礙,一大類是煩惱障,一大類是所知障。所以《金剛經》上佛說得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可以學,學了你得放下,不能執著,不能分別。

你看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得好,我們用什麼樣心態來學佛呢?聽經,聞法,讀經?他教導我們不執著言說相。聽經的時候不要執著言語,不要分別言語,讀經呢?文字是言語的符號,言語不能執著,文字當然也不能執著,你一執著就錯了。所以你要曉得,它是一個指路牌,它不是目的地,這要清楚,你可以循著它的指示往前面走,走到那裡就把它丟掉,就不要再去理會它,你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第一個,不能執著言語文字。第二個呢,不能執著名字相。經典裡面許多的名詞術語,是為了方便起見幫助你回歸自性,你一執著,你就回不去了。譬如說,我們從高雄到臺北,你看到高速公路上的牌子「臺北」,你以為那就是臺北,那你永遠不能到,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給你說佛說菩薩都是假設的,你要執著真有佛,真有菩薩就壞了,你就不能成就,你不執著你就真的是菩薩,真是是佛陀。這是第二個,名字相不能執著。第三個,心緣相不能執著。心緣相是什麼?我一聽,我懂了!你沒懂,你錯了。所以你聽要怎麼聽?你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分別,不能執著,那你就真懂,你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會跟惠能大師一樣,你真的懂,你一起心動念就不懂了。為什麼?起心動念是無明,是煩惱障,分別執著是更嚴重的煩惱障,煩惱不能見性,無明不能見性,它障礙了,所以所知障跟煩惱障,都是嚴重的障礙。

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之後,把心性的體相用做個報告。這個報告很詳細,時間也很長,我們在經典上講的,他用了二七十四天,也有經上講三七二十一天,他做報告,這個報告是什麼?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報告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子,性的體、性的相、性的作用,非常詳細。

在中國,諸位要知道,也出現一尊佛,跟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同一個境界,決定沒有差別。這是大家曉得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給我們表演的,是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釋迦牟尼佛是表演知識分子,現在講是有文化的,慧能大師給我們表演的是什麼?是不認識字,沒有文化的。他也能見性,就說明明心見性與有文化,沒有文化沒有關係。你有沒有讀書,有沒有去學習也沒有關係,慧能大師一天經都沒有聽過,一堂課都沒有聽過。你看《壇經》第一篇就是他的自傳,他沒有聽過一堂經,也沒有念過一部經,大部不必說,連小部經他也沒有念過,五祖忍大師居然把衣缽傳給他,什麼道理?他明心見性了,他為什麼明心見性?放下了。

所以諸位要曉得,放下

我記得我是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那個時候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最後一個單元,給我講佛經哲學,我非常訝異,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是低級宗教。什麼叫低級宗教?多神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唯一的一個真神。佛門裡頭什麼都拜,神是數不清的妄想分別執著,你就回歸自性,這就叫明心見性。所以秘訣是在看破、放下。,這就叫泛神教。泛神教就是多神教,在宗教裡頭,所謂是低級的。我說它哪有哲學?方老師很嚴肅的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我頭一次聽人家這麼講。「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樣子接受他老人家教誨,把對佛教以前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他老人家很慈悲,還告訴我,你要真正想學佛經哲學,現在寺廟裡頭你可能找不到,我說到哪裡去找?「經典。」他說你要依經典去學。在過去,寺廟裡面的出家人,真是了不起,有大學問,可是現在一般他不研究了,所以你找他可能也會得不到。這個話說得很有用處,為什麼?如果我們接觸一些人,他都不懂的話,往往我們會退心,認為方老師說的話有問題。他把話講在先,叫我在經典裡面去找,你才能找到真正的東西。

這是我學佛的因緣,絕對不是一般的緣分,介紹我去,拉我去學佛。我們真正從學術裡面下手。慧能大師他放下之後,所以以後我是從方先生那裡明白之後,我認真學,搜集佛教的經典。在當時,民國四十二年,那年我二十六歲,經典很不容易找到。全臺灣只有三家印佛經,而且數量很少,種類也少。臺南慶芳書局,臺中瑞成書局,臺北是朱鏡宙老居士幾位居士搞一個臺灣印經處,沒有固定的住所,有這麼一個機構,他們數量很少,很不容易得到佛經。所以方老師指導我要看的這些經書,我都到寺廟裡找《大藏經》去抄。我記得我還抄了十幾部經書。你找不到(經書),哪像現在,現在太方便了,印刷術發達,要什麼資料都很容易得到。

接觸佛教之後,我的緣分還不錯,大概兩個多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這是出家人,是藏傳密宗的一個大德,是一個朋友介紹我跟大師認識。大師那年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六十五歲,大我三十九歲,祖父輩的,非常慈悲,對我很愛護。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就向他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我了解佛法博大精深,微妙到不可思議,我請教大師,有沒有秘訣讓我很快就契入?我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他開示,這樣我們就沉默了大概半個多小時,他看我看了半個多小時,我也很有耐心在等待,半個小時之後,他說了一個字,有!我們的精神來了,耳朵也豎起來了,他又不說話了,有之後就沒有了,他又不說話了,我就再等,這次大概等五六分鐘,他跟我講「看得破,放得下」。我第一天跟他見面,我沒有耐心,沒有定功,我聽得似懂非懂,就向他請教從哪裡下手?你要從布施。

你看第一天,真的,他一點保留都沒有,把轉凡成聖的秘訣告訴我,可是我並沒有真正懂得,如果真正懂得,那我就變成惠能第二,沒真正懂,似是而非的懂得,到什麼時候才懂?過了二、三十年之後才懂。老師沒有騙我,直截了當地告訴我。但是你要曉得,為什麼一個問題提出去,看你半個多小時?這也是二、三十年之後領悟到,為什麼?年輕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怎麼能學佛?不但佛沒有法子學到,世間學術你也得不到。真正得到的東西,人要穩重,心地清淨,精神意志集中。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那個時候畢竟是年輕,比一般年輕人還好一點,如果不好,人家不肯教你,所以他半個小時是考驗你有沒有耐心,你能不能把浮躁的習氣放下,這個太重要了。心浮氣躁,聽東西就是耳邊風,不能夠領悟。我們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比我那時候差遠了,所以你們要找到章嘉大師,他不會教你,他嘴裡笑咪咪的給你說幾句笑話,讓你走開,不會教你東西。誠敬重要。所以他還是用這個方法,就是看到我還有心浮氣躁的習氣,必須要降溫,要放下,再跟你說,說了之後,你一輩子不會忘記,說了之後,你會真的去幹。

以後我們才恍然大悟,佛教給我們什麼?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你就是阿羅漢,你就成正覺,所以佛法學什麼?佛法追求的,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的,可以翻譯,為什麼不翻譯?叫尊重不翻,這是學佛唯一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求這個,這就是自性,這就是明心見性。

執著是三大類的障礙之一,這三大類裡面都有煩惱,都有所知,第一個是執著,一般大乘經裡面講的,見思煩惱,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執著,這個放下了,你就成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你就成正覺,正覺是學位,學位的名稱叫阿羅漢。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是最高的學問,像博士一樣,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所以你放下執著,你就成正覺,那你就是阿羅漢。再放下分別,你就提升了,你是正等正覺,你叫菩薩。如果再把妄想放下。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你就把佛陀的學位拿到了。所以它這是三個學位的名稱。取得學位的條件,就是你放下多少。你把這個都放下了。

慧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諸位看《壇經》知道這故事,半夜三更老和尚召見他,給他講《金剛經》大意。我們相信沒有書本,他不認識字,不用書本,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徹底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見性了。

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也得去報告。你看,他報告出來了,他報告只講二十個字。釋迦牟尼佛的報告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你就要知道《大方廣佛華嚴經》講的是什麼?就是慧能大師這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展開細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一濃縮就是慧能大師二十個字,不增不減,妙不可言。

能大師說的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看這個地方,自性清淨。「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解釋下面的「圓明」,圓是圓滿,明是智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在圓裡頭,本無動搖是自性本定。楞嚴會上講的首楞嚴大定,《華嚴經》上講的師子奮迅三昧,都是講本定。本不生滅,一部《華嚴經》就是細說這五句,詳細的講解。

所以說,能大師在中國是,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世尊在印度那個時代,是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就現什麼身,境界完全相同,沒有兩樣。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佛。《華嚴經》上佛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騙人。為什麼?自性清淨圓明體。我們無論淪落在哪個法界,我們講十法界,六道裡面有天、有阿修羅、有人,下面有畜生、餓鬼、地獄,無論你在哪一界,你的自性沒有變。所以從自性上講,你是佛,你是真佛,不是假佛。從現相上講,你是個迷惑顛倒的佛,就是如此。迷惑顛倒不是真的,你會恢復,所以馬鳴菩薩《起信論》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有,不會失掉,你決定會成佛,只是時間長短不一樣,為什麼?不覺是假的,你總有一天會丟掉,你一下明白了,你就把它舍掉。

所以學佛的秘訣,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煩惱習氣,這是什麼?這叫修行,這叫真功夫。不是念多少,每天拜多少,不是這個。是真正放下,放下煩惱,放下分別執著。妄想我們是決定沒有辦法的,暫時不要去理它,先從分別執著下手,為什麼?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菩薩了,先從這裡下手,它有次第。如果說開頭就想把妄想斷掉,是不可能的。妄想是起心動念,這個念頭非常微細,都是從體變現出來。

我們的老祖宗(說)「明德」,「明德」現在它上面再加個「明」字,「明明德」,上面加個「明」字,那個「明」是動詞,這個「明德」是名詞,加上一個「明」,你想想看,這什麼意思?你的明德已經都明了,所以才叫你明明德,不就這個意思嘛。如果本來「明德」上已經是「明」了,再加個『明「,那不多餘的嗎?這就是說,從名詞上來說,明明德,我們已經是迷惑顛倒,已經變成無明了,這個意思要懂。它起作用是親民,這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明德不明,它就起作用,起的是什麼?現相。

怎麼現相的?現在科學裡面叫波動的現象,這是宇宙的起源,是自性裡面起了波動。自性是真的,是真如,它怎麼可能會起波動?它要起波動,那就不是假的,不是真的?對,這話就問得很好,它真的不會有波動現象,可是波動現象真的起來了,起來是叫什麼?這叫無明。因為自性它是明的,明德,起了一念妄動,那就不明,明就失掉了,失掉是什麼?這叫無明,所以這一念妄動,明就失掉了,就變成無明。

你看我們現在晚上,白天的時候你有錯覺,你不知道天空是黑的,因為有陽光照著,你不曉得,把太陽拿掉,月亮拿掉,星星拿掉,天空怎麼樣?一片漆黑。那是什麼?那叫無明。如果你見性了,天空是光明的,不需要日月星辰,是光明的。所以佛家叫大光明藏,我們淨土宗裡面,最高的淨土叫常寂光淨土,那就是常寂光。自性就是常寂光,永恆不變,是一片光明。為什麼現在變成漆黑的?我們念頭動了,就是有無明。你無明有沒有斷,就從這裡去看。無明要是斷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光明的,沒有黑暗的現象。如果還有看到黑暗的現象,你的無明沒斷,這是真的。

這種波動太微細了,所以科學家給我們講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那是講不通的,那裡頭問題很多,佛這個講得很圓滿。佛問彌勒菩薩,這段經文是在《菩薩處胎經》,這個經並不長,《菩薩處胎經》裡面說的,佛問彌勒菩薩,他說「心有所念」。我們凡夫起個念頭,這個我們能夠懂,我們起個念頭,但是我們對這個念頭起來,實際上真相不知道。所以佛問彌勒菩薩,讓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彌勒菩薩可以說是唯識專家,是佛門裡面的心理學家,唯識是心理學,由他來回答。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相?幾識?相就是形相,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在這一念裡面,我們凡夫起這個一念,裡頭有幾個細念,有幾個物質現象,有幾個精神現象?彌勒菩薩回答說彈指,這彈指,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就是三十二億乘十萬,那是多少?三百二十兆。你看,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分之一一彈指,那叫一念。我們怎麼會曉得?

可是這種微細的念頭,什麼人才能夠感觸到?那真叫功夫。心思非常靈敏的人,極其微細的波動能感覺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八地菩薩,你有八地菩薩的定功,你就能感覺到,九地、十地、十一地是等覺,愈來愈清楚。這一念起來的時候,他說「念念成形」,就是說每個念頭都會現物質現象,每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精神現象,精神跟物質則同時起來的,都是從一念不覺。所以,一念不覺,我們講根本無始無明,一念不覺,那個念我們想不到,這個念是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分之一。一彈指,不能說秒。我們現在一般用秒做單位,秒的時候,我們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我能彈四次,可能有比我更快的人,彈五次,六次,那你就乘六次,我們以四次為標準,三百二十兆乘四,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彌勒菩薩講,念頭太微細了,沒法子止住,你不能想像,你這一想像,多少兆了,幾千兆的念頭過去了,你怎麼能知道?

「念念成形」。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是什麼?是這種現象的相續相,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現在我大概有四五十年沒看電影,以前的電影我懂得,我也玩過這些玩意。電影的底片是膠帶,那個膠帶是幻燈片,裡面就一格一格的,一張一張的。放映機打開,銀幕上投射一片,立刻關掉,換一片再打開,第二片進去了。一秒鐘二十四次,二十四張,已經把我們迷惑到,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以為它是真的。現在這個速度是多少?是一秒鐘,假定就四次彈指,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個速度,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所有一切物質現象,是相續相,不是真的,叫相似相續相。因為我們看電影的底片,這個膠片沒有一張相同的,相似相續相。

整個宇宙的現象,遍法界虛空界,不但是六道,十法界是這麼個現象,諸佛的實報莊嚴土,也是這種現象。所以佛在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真的。物質跟精神分不開,這我們也是多年解不開的一個問題,一個秘訣。物質裡頭有精神。我們動物裡頭說,物質裡頭有精神,行,我們能感覺到,我們身體,皮膚都是屬於物質,我們用針刺一下真痛,真能感覺到。樹木花草你刺它,它懂嗎?磚瓦石頭你去刺它,它能懂嗎?它會痛嗎?我們很難明了。可是《華嚴經》上有一句,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怎麼解釋?這句話是說無情眾生,這個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相,無情眾生它有感覺,它有精神在裡面,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

早年我們在佛光山教書,我們有幾個老師,有唐一玄,有方倫,星雲法師,還有會性,我們幾個人常常這個問題想不通,只好照著祖師的話說,祖師怎麼說,我們就這麼描,反正有祖師負責任。我們學教學了五十八年,講經也講了五十一年,沒有證悟,有解悟,終於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真有,所有物質裡面都有精神現象,換句話說,整個宇宙是有機體,我們得出這麼一個結論,這是大乘教裡面,得出這個結論。

沒想到日本江本博士,前幾個禮拜到高雄來做一次講演,水實驗的,這也是我的老朋友,他來看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看他的講演?他做了十幾年,應該有十二、三年,他做水實驗,水是礦物,實驗出,證明水有見聞覺知,還有受想行識,它就是有機的,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它是活的不是死的。這個實驗是我在澳州的時候,好像是二〇〇三年,我在澳洲,悟平法師,在網絡上看到這個信息,把它下載,印了四張來給我看,我一看,他把《華嚴經》上講的,證明了,用科學方法證明,太好了,找他,把他找到澳洲來做幾次講演,他也很難得,他就答應了,就在澳洲住幾天,正好我那個時候出國,所以我沒有在澳洲招待他,我們的學院接待他,他也很滿意。我在之後第二次,應該是二〇〇四年,二〇〇三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是在曼谷,二〇〇四年在日本崗山開會,我就特地到東京去看他的實驗室,看他做的這個實驗。我就告訴他,我說你做得很好,佛在經上早就講過。他很驚訝,非常驚訝。我說你做的這個實驗,還不完全,因為佛給我們講,所有現相裡面含有色聲香味,你現在做的才讓我們看到色相,還有美妙的音聲,你沒有能實驗出來,還有妙香,妙味,這三個你還沒有,你還要好好用功再去研究,肯定有!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有,不僅僅是水,任何物質現象統統都有,我這一跟他講,對他幫助很大,真的幫助他提升,他會用其他的物質來做實驗。

真的,證明確實有見聞覺知,確實有受想行識,所以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能改變世界。因為現在災難這麼多,天災人禍從哪裡來的?從我們的念頭來的,我們的念頭不清淨,惡念太多,所以感召地球上這麼多災難。假如我們把惡的念頭都息掉,我們統統都來修戒定慧,都來講倫理、道德、因果,給諸位說,所謂現在講的自然災害完全沒有了。你看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佛說的,水災怎麼起來的?水災是貪心所感的,貪婪感得水災。火災,現在地球溫度上升,從哪裡來的?嗔恚,你看人發脾氣就上火,嗔恚,所以不能發脾氣,我們要一發脾氣馬上想到,我又替地球溫度上升一點,我要負責任啊,如果地球上人再不發脾氣,氣候馬上恢復正常,就不會有這個事情。這個並不神奇,它有理論依據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風災是愚痴,地震是傲慢,傲慢不平。你看世尊講的這些話,現在我們用科學也能把它證明,真的是這樣的。

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很重要。我們的念頭不能夠不善,善還不夠,再往上提升是清淨,要淨念,不要有染。你看六道裡面有善惡,善感有三善道,惡就感三惡道。四聖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它沒有善惡,它有染淨。四聖法界是淨,所以它是淨土,它跟六凡六道來比,六道是染,它是淨。他心清淨,見思煩惱都沒有,塵沙煩惱也斷了。到諸佛的實報莊嚴土,那是真清淨。真清淨還不是究竟,究竟是常寂光。

【老人無德,一家災殃】

【子女不孝,沒有福報】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

【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日行一善」 增福增慧

轉發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易經》《黃帝內經》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可信嗎?
    《易經》《黃帝內經》是否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宇宙奧秘?在宇宙奧秘的觀念下究竟包含了哪些內容?宇宙的概念很大,它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存在。但是在人類的獨立視角來看,宇宙的終極奧秘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世界是怎樣的?世界為什麼存在?另一個,我是怎樣的?我為什麼存在?
  • 探訪天文體驗館 感受宇宙的奧秘
    天文學又是最前沿的學科,引領著人類一次又一次向未知發起衝擊,為揭秘宇宙起源、天體起源、生命起源這樣的終極問題而努力。對很多人來說,西藏是神秘的,天文也是神秘的,這不禁讓我們更加期待,當天文遇到西藏,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2月14日上午,「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儀式舉行。昨日,記者現場探訪了天文科普體驗館,與科技零距離接觸,感受宇宙的奧秘。
  • 《宇宙通鑑》英文版前言
    前言宇宙誕生以後,在宇宙中又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星球、生命和文明。這些文明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在發展成為神級文明以後,都想搞明白宇宙的奧秘——宇宙是怎麼來的?宇宙有沒有運轉規律?宇宙外面是什麼?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差一點兒就觸及到宇宙最終奧秘的文明都消失了,因為宇宙似乎存在某種「過濾機制」!生命等級越高,文明科技越高,就越要明白宇宙天道、順應宇宙天道、替天行道,不然就會對宇宙造成威脅,使宇宙系統崩潰。不同等級的威脅會觸發不同等級的過濾機制,把不合格的文明抹去,倖存的文明將會迎接和挑戰一個比一個更厲害的過濾機制。
  • 爐石卡組推薦:殘片瞎/宇宙牧/奧秘宇宙獵/奧秘賊
    ●卡組目錄殘片瞎宇宙牧宇宙奧秘獵奧秘賊●殘片瞎cagnetta的登頂宇宙,47勝25負。這套對局時間較長上分較慢,好在基本都是老卡,不用刻意去合成卡牌,想玩宇宙牧的可以試一試。●宇宙奧秘獵AAECAR8eqAK1A8cDhwSKB9sJ/gz8owOmpQP5rgP7rwP8rwOHsAOIsQOiuQOkuQP/ugPXvgPevgPczAObzQOizgPhzgOC0APG0QO50gOL1QP21gPo4QOP4wMAAA==
  • 「生命-輪迴」蘇盛鑫作品展將亮相平遙
    種、器、幼、苞、熟、透、枯、骨、沙,是生命中不同的生命意識形態和從生到死的過程。當生命幻滅成沙,卻又開始孕育新的生命。   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   如同宇宙洪荒總有盡時。塵歸塵,土歸土,及盡繁華,不過一掬細沙。如此而已,不過須臾。
  • 彭羅斯的「共形循環宇宙」最新解說:宇宙永恆輪迴、無始無終
    彭羅斯在該學術會議上進一步具體闡述了他所提出的「共形循環宇宙論」,再次強調:宇宙永恆輪迴、無始無終,宇宙一直存在並永恆存在。在題為「黑洞:大爆炸之前的『時間』窗口?」的講說中,他強調指出,最簡單的假設是,宇宙的「永世子」在兩個方向上無限期地持續,因此它們永恆地存在於過去,並在將來永遠存在於未來。
  • 科學家潘宗光教授在中國佛學院開講《科學家眼中的淨土法門》
    2015年10月10日晚上,著名科學家、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潘宗光教授應邀在中國佛學院大禮堂,為全體師生作了題為《科學家眼中的淨土法門》的專題佛學講座。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主持講座。潘教授與中國佛學院的全體師僧一起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科學家到建立佛教信仰的過程,並如何從學修禪宗轉向淨土宗的心路歷程。
  •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一、學習目標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哪些科學知識。通過了解宇宙生命之謎,培養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從小養成熱愛科學、熱愛地球、保護環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生命結束是否意味著「終結」?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感到害怕
    宇宙誕生的137億年歲月裡,出現了大量的各種事物,其中最複雜神秘的應該是生命。那麼什麼是生命?我們一般對生命的定義是,生命是指一種能夠通過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的方法來完成自己的生長、繁衍、新陳代謝等等生物功能,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並做出應激反應的個體。
  • 雪花不止35個形狀,研究員:它還是解開宇宙奧秘的關鍵
    筆者:三體-小遙對人類來說,宇宙十分玄妙,尤其是隨著量子力學開始發展,人們漸漸認識到一些新的理論,甚至整個宇宙觀都有可能被重塑。科學家們認為,宇宙瞬息萬變,人類的研究未必能夠找到合理的答案。有觀點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因為人類的觀察和研究才變得確定,在此之前,一切都是呈現一種不斷變化的現象,這是量子力學帶給我們的新啟發。實際上,有關宇宙存在與作用的理論中,雪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新書| 《宇宙的奧秘:克卜勒、伽利略與度量天空》
    新書 | 《宇宙的奧秘:克卜勒、伽利略與度量天空》 2020-10-16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韓良露 | 靈魂佔星,讓個人能量跟宇宙連接
    ——韓良露每一張本命星圖都是一個肉身小宇宙,如果不是透過這個肉身小宇宙,我們就沒有能力去了解什麼是大宇宙,每一個肉身小宇宙都會受到現世法則的局限。所謂的輪迴,就是讓我們不斷地去更換肉身,經過千百劫肉身宇宙的無常,我們得以有機會證得宇宙的菩提。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起初人們不知道的星彩紛呈,電閃雷鳴的原因,於是人們豎起了諸般神明;後來人們似乎找到了宇宙的奧秘,大地不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也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於是,人們開始追問一切的緣由,最終卻找到了上帝。人們開始知道地球有個起源,人類從細菌進化而來,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太陽也將燃燒殆盡。這些都是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想到的,也最終做到的。
  • 香港理工大學原校長潘宗光:淨土法門不是念佛等死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參加了本次論壇並提交論文《淨土法門是念佛等死?》。潘宗光教授表示,雖然淨土法門容易給人一種念佛等死的消極感覺。但根據他的理解,修淨土法門除了要不斷做好「信、願、念佛」等「正行」來保持與阿彌陀佛的緊密聯繫外,亦要努力完成個人在世間的責任,及發菩提心、修淨業三福、自度度他等「助行」。所以是一門積極的大乘修行法門。以下為潘宗光教授論文全文:
  • 完成生命中一次本質上飛躍
    如果得到人身不能聽聞淨土法門,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芸芸眾生,能聞淨土法門的人太少了,聞到淨土法門而不相信的人那就是可痛惜,太可惜了。可惜在什麼地方呢?你如果不信淨土法門,當然你就不能信因果,不能信極樂世界,沒有超越的意向,一定是憑著自己的煩惱,憑著貪瞋痴無明的力量造作惡業,造作惡業就一定要下三惡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可不是很痛惜!
  • 意識是從受精卵開始的,還是一直存在於宇宙中附著在生命上的?
    宇宙由萬物組成?非也,宇宙由萬物和萬靈組成,而且先有靈而後有物。宇宙之靈因為 觀察宇宙,導致宇宙坍塌,才有星輝燦爛。在物質的世界,分顯物質和暗物質,暗物質佔據了宇宙的大部分,顯物質只是小部分,本質上,顯物質的部分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在特定頻段上坍塌的表現。意識是先於宇宙之前的,開始是一個整體,可以理解成類似程序的原始碼。
  • 我的修行筆記 | 一個靈魂飛到宇宙中的女人之三次元靈魂與輪迴
    我非常期待您對宇宙真相的分享!我想了解我們這個三次元的人類在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存在意義分別是什麼?請指教,謝謝!答:三次元人類的靈魂絕大多數都是小靈魂。地球像是一個學校,這些靈魂在這裡一世又一世地學習和成長。我們在生命中有各式各樣的不足,有些是在夫妻關係層面,有些是在與父母的關係層面,有些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些是在工作層面,等等。
  • 著名的生死輪迴圖 告訴你生命的真相
    本文將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可配合下面一段視頻了解六道輪迴的奧秘。       六道輪迴圖,通常被巨大而有著猙獰面孔的魔鬼閻羅法王四掌支撐著,象徵把整個世界都控制在掌中的無明。輪迴圖分為三至四個圓圈:在最內圈的輪心,畫有鴿、蛇、豬,分別代表著佛教中的三毒——貪(欲)、嗔(惡)、(愚)痴,它們象徵眾生輪迴之苦的根源。
  • 人類圖理論巔峰:東方老師主講輪迴交叉!
    輪迴交叉是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生命的設計,然後,從更高的角度再潛入到最深的細節去看:我們該怎樣去完成人生使命?或者說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側重來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呢?      我們就處在輪子的中央,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同的星系,微中子通過這些星系向我們湧來,然後再跑去宇宙的別處。這些星系的位置,以及所對應的卦都有著特定的模式,特定的秩序,完美展現。
  • 宇宙中可能存在「矽基生命」嗎?科學家的答案讓人失望
    就算是光,在宇宙中旅行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個「郊區」星球,地球的位置都十分的偏僻,如果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話,地球就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在宇宙中還有無數個,所以很可能存在很多生命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