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北京師範大學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反響熱烈。
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
9月11日晚,北京師範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委書記程建平、校長董奇等學校領導,黨委/校長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職能部處負責人參加學習。會議由程建平主持。
會上,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中央電視臺關於全國教育大會的新聞報導。
黨委書記程建平結合參加全國教育大會的親身經歷,談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他指出,全國教育大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召開的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標誌著我國教育事業、尤其是教師教育事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也為北師大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首次提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尤其是多次強調「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並重申了「四有」好老師要求。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更加堅定了我們強化教師教育辦學特色,建設「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信心,堅定了我們打造中國基礎教育「黃埔軍校」的使命初心。程建平強調,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要將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與推進學校十三次黨代會部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們的學科優勢,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在研究闡釋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上下功夫,在推進落實大會做出的重要部署上下功夫,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師,為解決中國問題尤其是中國教育問題提供有效方案和高質量對策,這也是判斷北師大是否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標準。
校長董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對國家民族事業、對社會長治久安、對黨的執政根基、對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都起著極為關鍵的影響和決定作用。北師大作為全國師範教育的排頭兵和標杆,有責任有義務發揚教師教育辦學特色,舉全校之力辦教育,全學科參與「四有」好老師培養。這次,總書記在講話中專門提到,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我們要認真研究如何在學校人才培養中落實這一要求,包括如何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落實「四有」好老師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關於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文件精神緊密結合,以問題為導向,加快解決制約學校改革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加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紅培指出,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我們進一步堅定了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學校要立足解決教育發展實際問題和培養高素質教育人才兩個核心任務,把學習活動落到實處。
副校長郝芳華表示,學校將積極組織專家學者就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做好研究闡釋,向社會發出北師大聲音;並研究設立一批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發展課題,組織教師進行攻關。
副校長張凱指出,面對全國教育大會帶來的發展新契機,北師大要做好準備,統一思想,聚焦方向,真抓實幹,源源不斷地培養未來的「四有」好老師,並為中國的教育問題提出北師大方案。
副校長陳麗表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感振奮。我們有信心抓住機遇,凝聚共識,做好布局,努力出思想、出理論、出實踐,為國家教育改革發展事業貢獻力量。
副校長周作宇表示,全國教育大會總結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經驗,我們要結合大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推動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部署的落實,聯動發力、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教育質量。
黨委副書記李曉兵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創新性論斷,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把握正確辦學方向,抓好立德樹人這一系統性工程,把大會精神切實落實到人才培養過程中。
副校長王守軍表示,從發展形勢和黨執政興國的環境來看,師範院校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動能。學校要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迎頭而上,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做標準、做示範。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既高瞻遠矚,又貼近實際。下一步,將結合自身崗位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推動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引發師生熱議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顧明遠
我通過新聞聯播收看了全國教育大會的報導,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總書記再一次強調教育對建設強國的重要性,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號召全社會要尊重教師。我覺得當一個教師無比幸福,無比自豪。
習總書記提出社會主義教育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堅持「四個自信」。總書記這次提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這是新的提法。我認為,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很重要,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新的思維,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樹立勞動光榮而幸福的思想情感。過去我們對勞動教育重視不夠,今後要加強。
習總書記提出,我國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以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教育改革,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教師任重道遠,教師要不斷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忘初心,把愛灑給每一個孩子。
教務部(研究生院)常務副部長、教授 鄭國民
大會強調教師隊伍的奠基作用,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習總書記講話中說,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是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的重要內容。這對於承擔中小學教師培養和培訓任務的師範院校而言,意味著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如果說教師隊伍建設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作為培養未來教師的師範院校,則是這項基礎工作的基礎。教育事業的基礎是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根基則在師範院校。從一定程度而言,教育事業的基礎是否牢固、堅實、可靠,關鍵看師範院校培養的未來教師質量。著眼於教育事業的未來,培養十年、二十年之後發揮價值和作用的高素質教師,需要師範院校超前規劃、勇於探索。在招生、培養模式等方面,應敢於創新,吸引一大批優秀的學生選擇師範,同時讓優秀學生成為未來優秀教師。
加大對教師的投入,讓廣大教師深受鼓舞。習總書記強調,「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直面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近年來基礎教育的現實表明,教育硬體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是再好的校舍、再好的教學設備,沒有高素質的教師,根本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加大對教師的投入,意味著保證教師學習、進修的基本條件和機會,為教師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平臺,建立優秀教師發揮輻射作用的良好機制,等等。
漢語文化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教授 王學松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很受鼓舞,教育事業的又一個春天到來了!
改革開放之初,「知識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成為共識。1984年教師節的設立,標誌著尊師重教在中國大地已蔚然成風。沒有那一時期全社會的尊師重教之風,就沒有四十年改革開放事業的人才濟濟。
這次大會上,黨中央再次提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必將再一次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從而培養大批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沐浴教育事業的春風,爭做「四有」好老師,是充滿激情的工作,也是幸福的人生!
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專職輔導員 陳金波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教師的工作奉獻、工作成績、工作意義,從歷史的維度給予了教師職業和教育工作褒獎,並對全黨全社會提出了尊師重教的要求,為教師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營造了更好的環境,也對全國教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一線輔導員,身處新時代,工作生活於北師大這所百年學府、教育重鎮,我倍感榮耀,更不敢有一分懈怠,我將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牢記「學為人師、行為示範」校訓精神,以「四有」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貼近學生需要、滿足學生需求、服務學生成長,在平凡、細微、普通的工作中精益求精,做得紮實、做出實效,努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無愧於黨、國家與人民的厚望與重託。
教育學部副教授 葉菊豔
從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籤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再到今天教師節之際召開全國教育大會,習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作為一名教師教育研究者和教師教育者,我倍感振奮與鼓舞。可以預見,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將會使教師教育學科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教育研究領域將會越來越熱,作為青年學者,我感恩自己遇上這樣的好時代。與此同時,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使命: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出能夠專業地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教師,如何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性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這一系列的課題擺在面前,需要我們通過研究與實踐去回應。
北師大實驗小學校長 吳建民
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教師工作的肯定和期望,為奮戰在基礎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注入了繼續前行的更大動力,我們將在教書育人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好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完成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走上西部講臺,紮實做好與結對學校的教育幫扶工作,促進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與西部學校攜手共創基礎教育的美好未來,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歷史學院2016級碩士生 許文珺
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讓即將走上講臺的我對「教師」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的重任」,對於歷史教師來說,這份責任愈加任重道遠。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習總書記曾多次闡述學習歷史的重要意義。歷史教學的課堂,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地方,更是中國少年樹立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汲取歷史從而堅定理想信念的地方。在第34個教師節之際,在感恩教育者辛勤耕耘的同時,我更加要以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勉勵自己,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將「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謹記心間,爭做「四有」好老師,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腳踏實地做出自己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