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是一種香料,它可以增加菜餚的美味程度,對健康有很多益處,實際上薑黃也可以栽種在花盆中,養成亮麗的觀賞植物。
薑黃最為人所熟悉的地方,就是它有非常好的抗炎能力。能夠適當的緩解關節炎、心臟病等,定期使用薑黃還能夠降低患病的風險。
就和我們平常栽培生薑是差不多的,就只需要一些薑黃的塊莖就可以不斷繁殖,薑黃和大部分的香草植物不一樣,它是收穫塊莖的。薑黃的塊莖就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生薑塊莖是差不多,它並不會依靠播種來繁殖的,而是需要一些塊根進行培育,可以直接在苗圃、農資店買到薑黃。要注意選購一些新鮮的有機薑黃,它們才容易萌芽。
栽培薑黃的環境要保持溫暖溼潤,土壤的排水性要好,它在一些疏鬆肥沃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就能長得特別好,要避免將它養在一些過度潮溼或過度粘重的土壤中。
養護薑黃的位置要有儘量多的直射光,才能讓它生長旺盛,它可以忍受全日照,但是養成盆栽之後,薑黃在下午就要適當避免過度暴曬。
薑黃原本就是生長在亞洲南部地區的,要避免養護薑黃的環境溫度過低,它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就會進入休眠,在秋天,薑黃生長成熟後,就可以將它的塊莖挖起來,清理土壤後,去掉莖葉,保存在通風乾燥和遮陰的地方。
薑黃很適合在春暖之後進行栽種,一般是等霜凍結束之後,溫度穩定在18度以上再進行栽培,它可以直接栽種在花盆中,直接選擇一些帶有芽眼的新鮮塊莖,可以預先將它們切割下來,在通風遮陰處擺放3~5小時,傷口晾乾之後再重新栽種在盆土裡,一般是種到土壤下大概3~5釐米左右的地方。
在幼苗長出來之前都要保持土壤疏鬆,不要太乾燥,養護的環境要保持有適當的空氣溼度,溫度維持在18度以上,一般一個月內就能萌發新芽了。
在適宜的環境下,薑黃的植株可以長到一米高,還能夠在枝條頂端開出一些綠色、白色的圓錐形花朵。薑黃的花朵一般是在夏天的時候孕育出來。薑黃的花朵凋謝之後就能重新恢復生長。
如果將薑黃養在常年沒有霜凍的地方,在冬季薑黃也可以繼續生長,在冬天就要控制澆水了,不能讓盆土潮溼。盆栽養護的薑黃,在春夏生長旺季就要對每隔一周補充一次薄肥,保持薄肥勤施,可以讓薑黃的植株長得更加健壯,也能減少病蟲害的侵擾。
如果發現薑黃感染蚜蟲,要及時用清水將害蟲衝走。等薑黃的植株生長健壯之後,就特別容易生長,還能孕育花朵,觀賞性比生薑好多了。
薑黃的收穫季節一般是在栽培8~10個月左右,它的頂部的葉子開始慢慢變黃,之後會慢慢乾枯,這個時候就可以把薑黃的塊莖挖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