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3個寶媽做副業的痛點,那既然是痛點,我們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們。
也就是說,寶媽要做好副業的這個「解藥」是什麼呢?
那一定是打造你自己的個人品牌。
也許,你一聽個人品牌就覺得它這麼高大上,認為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小白寶媽,怎麼能有自己的品牌呢?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我看來,打造個人品牌就像播種子,澆水,施肥,培育,然後看著它慢慢長大一樣。
種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之前,其次,就是現在。同樣的,這句話也適合用在打造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上。
因為,我們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並不是讓大家都去做「網紅」,一定要成為大咖,大V,而是通過建立自己的品牌,能夠躍遷圈層,並在某個範圍或者某個領域裡能有一定的影響力,辨識度。當然,這個高度,我們希望是可以無限高,但還是要立足我們當下自己的現實情況,不能好高騖遠。
不同的群體和個人,適用打造個人品牌的方式也是有差別的。
比如說,之前就有一位兩個孩子的寶媽問我應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她總覺得自己很普通,沒有什麼特別擅長的技能和愛好,這樣的她應該如何打造她的品牌呢?
其實,這樣的寶媽有很多,如果,我只是用些理論上的方法去告訴她,你應該怎麼怎麼去做,那很大的概率是她最後什麼都做不了。因為基礎太差,所以,她最需要做的就是多去訓練、嘗試,去試錯。等到了一定時間,可能都不需要我再說什麼,她就已經自己懂了,這就是一個人的閱歷積累,必須要自己去經歷才可以的。
到了她該懂了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去說,你要如何定位,要如何生產內容,沉澱價值,如何管理、變現……這些很系統的方法論。
這段時間,我關注了一些寶媽做美食的媒體帳號,有幾個都已經做到了百萬級的粉絲數,這在平臺上已經是大號了,同樣的,也有不少帳號只有幾萬,甚至幾千的粉絲數,但是不管是大號還是小號,你去看她們分享的美食內容,拍攝的視頻,都是很用心的,而且內容更新的頻率很穩定,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了寶媽在打造個人品牌這件事上,除了必要清晰自己的定位之外,最重要,最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內容是什麼?在哪個渠道呈現出來?呈現的內容是給哪些人看的?這些人喜歡我的內容嗎?我能不能持續的輸出內容?
還有就是,要管理好粉絲,保持好互動、連結的關係。想想我應該如何才能讓她們更喜歡?
那對於要做副業的寶媽來說,我們可以通過打造個人品牌,來提升價值,讓寶媽自己的身價倍漲,可以更值錢。我今天就先給寶媽們分享打造個人品牌的兩條思路。
第一條思路就,根據我們寶媽自身的優勢條件去探索適合你的品牌定位。
你也許不知道,其實寶媽本身就是一個寶藏,有很多別人苦心想找卻沒有的素材。比如說,親子、育兒、輔食、兒童心理、教育,還有小兒推拿、母嬰、還有和少兒相關的才藝培訓,比如說繪畫、舞蹈、跆拳道……再比如說和媽媽相關的,產後塑形、修復,健身保養……
所以,這就是我們寶媽的優勢條件。如果說你想在寶寶或者媽媽方面去做一些內容分享,那麼以上都是把寶媽可以選擇的領域,只要結合你自己的條件擇優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去做就好。
比如說,我們有個會員夥伴就是專業做小兒推拿的,她本身就是寶媽,所以她首先就在當地線下分享一些她的推拿技巧,吸引了周邊不少寶媽來學習,線下成熟了一些之後,她就開始積累案例素材,準備在線上通過視頻來做內容分享。
這就是利用寶媽身份去做自己個人品牌的內容沉澱,核心是你和孩子之間要相關。
第二條思路就是,拋開寶媽身份,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特長、興趣愛好等方面因素去綜合尋找你的品牌定位。
比前我之前說的寶媽做美食。那有的寶媽就是很喜歡做菜,做菜也很好吃,她自己本身也是需要天天在家做飯給自己的孩子吃,所以她就定位自己是一個美食達人,專門分享家人小孩都喜歡吃的家常菜。
你看,這樣的定位就很簡單,就算美食領域的競爭很大,但她還是能找到自己的受眾用戶,有粉絲喜歡和關注她。
而且,這樣的定位,也能保證她能在一段時間裡保持穩定的內容輸出,至少素材是不缺的,只要認真做起來,拍好視頻,剪輯好,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去發布就可以了。
那這條思路的核心就是去找適合自己又擅長的領域去做定位。只要你願意去研究,專注的時間夠長,願意分享傳遞出去,也能慢慢的建立起你自己的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