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半年沒有寫過深度的文章了,這是又準備寫一點深刻的文章。雖然我已出圈在線教育,但在線教育是我始終關心的話題,不能代替。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的盈利存在幾大問題:
在線教育本身成本高,特別是一對一模式,利潤空間狹小。光是購買無法獲利,還必須依靠復購。在線教育的紅海市場很難打,現在到處都是猿輔導鋪天蓋地的廣告,電梯裡,公交車站。若是靠線下的高價廣告和線上的裂變,任務寶/拼圖活動是根本無法實現轉化和rr,帶來淨利潤的。
在線教育,拼到最後,一是靠資本,二是靠產品,三是靠服務和社群。
像風變編程這樣的獨角獸並不多,多的是在線教育的廝殺。每個領域都是有自己的細分對手,可以說,在線教育已經從一個增量市場轉為一個存量市場。所以,很難很難。
但我最近發現一個獨角獸——王羽物理。通過打造個人ip,變現上千萬。
先不要說這個數據假不假,水不水,先看一張圖,跟著我算一筆帳。
賣的最好的一節課39元(高考物理提分課)11萬人收聽:
39x110000=4290000
價格最高的課9800,有3人購買。超過2880的課程,有495人購買。
我算了一下,有1742932元。
價格從1080元到2800元的,有3076人付費。按照1500的客單價算,
3076x1500=4614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還只是在騰訊課堂上的收入,我還沒有算其他平臺上他的淨項。就已經達到了好幾百萬的收入。
而根據天眼查的數據以及我的觀察,王羽物理的團隊並不大,可以說人效很高。那麼,他們是如何通過低投入,帶來這麼多的價值呢?並且也沒有任何的老師成本,因為是錄播課,接下來,我會和大家探討,王羽是如何做起來的?錄播課還有前途嗎?
本篇文章的結構分成以下幾大部分:
說到高中物理,其實必須要提2個人,一是王羽物理,二是坤哥物理,這2個都是在高中物理非常出名的名師。不過2個人的定位很不同,90分以上選王羽,90分以下選坤哥。這是知乎網友的原話。
王羽物理主要是進階,所以他會講的很深入,很深奧,也有很多細分,這也正是他的課程特色,以及能出那麼多課程的原因。
王羽的介紹是這樣的:
王羽物理:央視報導高考物理首席名師。高考物理大招解題創始人。《天利38套》高考特聘專家及主編,《超級全能生》命題人。十三年獨立教研,善於總結各類題型,化繁為簡,抽絲剝繭,對各類考題梳理並總結。講課語音精煉,口齒清晰,語調抑揚頓挫帶動課堂節奏。
可以通過這個上面的介紹看出:
有自己的講課風格,不喜歡的就很不喜歡,很喜歡的就很入迷總之,就是很資深,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下面,來具體聊聊他是如何打造個人ip的。說來有以下這幾點:
在詳細王羽物理之前,可能你對於之前有一則新聞有所印象:「在線教師1小時掙萬元,收入超網紅」。這則新聞,提及的,就是王羽老師當時在猿輔導進行在線輔導,單小時收入過萬。
他和猿輔導其實是合作很久了。猿輔導是15年6月進行上線的,在微博上至今還是可以看到王羽老師在猿輔導16年間開始了合作。
當時的引流課單價是1-9元,然後單節課都是2000以上的學生在線收聽。
王羽老師打造ip有以下幾步:
王羽老師的盈利渠道分成幾個:
王羽老師的成本:
1.邊際成本趨於0的錄播課
2.持續的更新內容
3.定期的活動,對於人力成本要求很低
4.用戶的運營,包括社群,朋友圈等。
關於錄播課還有市場嗎?
之前和一個朋友交流,他說了錄播課的幾大優勢和學生家長的幾大特點,我很有啟發:
教育不是要去講模式有多創新,而是有實際的幫助。像1vs1課程,至少是一對三的服務,去保證學習效果。但其實,學習本身是反人性的,學員被逼著學習,也沒有效果。錄播課成本可以衡量,邊際成本低。對於那種小城市家庭來說,痛點不是去找名師上一對一課程,另外名師的課也很難約。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進行見效,先看到一點效果,他們才會付費。而錄播課沒有難約課,掉線這樣的成本。關於選擇適合的平臺,以騰訊課堂為例:
這個案例我之前做其他文章有隱形的提一嘴。但其實,真正讓我覺得厲害的是幾點:
很前衛的觀念,在15年新媒體才剛剛起步時,就已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嘗試。這個世界本身就沒有捷徑,並不屬於聰明人,而是屬於腳踏實地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