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最近,這則新聞火遍網絡。
網際網路時代網紅靠吸引眼球獲取注意力賺錢,但是一個教師可以靠在線授課賺到天價大家還是第一次聽說,到底什麼情況?
事情的緣起是一名叫王羽的在線輔導老師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曬了一張課程清單:他把自己上的一節高中物理課搬上某在線教育平臺,一節課單價9元,結果竟有2617名學生購買。扣除在線教育平臺20%的分成,王羽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
對比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這個時薪也相當有競爭力,畢竟大部分當紅網絡女主播除去各種分成後,3至5小時的總收入也就在15000至30000元左右。
根據王羽曬出的課程清單,他開設的7節課,聽課總人數9479人,課程總收入約8.4萬元。
扣除在線教育平臺20%分成後,他7小時的實際收入超過6.7萬。
後來王羽告訴去採訪他的媒體記者,其實網上披露的一小時1萬八還是低的,現在他最高時薪是25000元,這個月收入是二十幾萬元。
在國內很多城市,王羽一小時的收入幾乎是一名教師一年的收入。 天價培訓教師所在的平臺猿輔導稱,王羽的收入水平並非孤例,至少還有5位教師單小時收入過萬元,很多老師月收入超過5萬元。
爭議隨之而來,南京教育部門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公辦中小學在職教師做在線教師,屬於有償補課,應該被禁止。
3月29日,《檢察日報》刊文拋出兩大疑問:「在職教師參加在線輔導,該如何定性?當在職教師於在線服務中嘗到甜頭,相較於一堂課數萬元的收入,他還會在乎每月幾千元的本職工作嗎?」
那麼對天價在線輔導教師這事你怎麼看?
首先這是一個生意,我們先來看看教師和其後的在線教育平臺怎麼賺錢的。
王羽所在的在線教育平臺是猿輔導,它和猿題庫是兄弟產品;猿題庫是做在線考題的,針對初中和高中6個年級;猿輔導則是為初高中學生提供真人在線輔導,也就是說,學生和老師都可以足不出戶,手機聯網就可以上課。據猿輔導官網稱,教師的分成比例最高可達90%,號稱目前已有1500萬生源。
收費方面,按照年級、學科和老師的不同,有不同的級別。根據猿輔導官方App顯示,猿輔導目前涵蓋了初、高中輔導,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課時費分為39元、59元、99元、149元四個級別。
事實上,在在線教育平臺中,明星教師正如教育界中的「網紅」,他們教授的課程也常成為平臺爆款。今年三十多歲的王羽就是其中的金牌教師之一。王羽收入過萬的課,屬於一對多輔導的情況,這節物理輔導單價只有9元,但同時在線學生人數達2617名。
其實針對K12(美國對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的總稱)的在線教育並不新鮮了,而且因為這塊教輔屬於剛需中剛需,而在線教育比線下的培訓便宜,如果老師講的好需求量上來,又幾乎沒有邊際成本的限制,那麼出現像王羽這樣賺翻的老師並不稀奇。
但是因為教育尤其基礎教育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它不是一個完全商品化的產品。而且在我國,中小學又屬於義務教育,教師拿這些課程來賺錢還賺那麼多引起爭議也是可以理解的。
了解在線教育的人知道,最先把課堂教育搬到線上的是美國人,最著名的可汗學院,就是創始人為了給親戚的孩子講解數學難題做了視頻課件,效果很好,然後慢慢把K12的課全部搬到線上。
只是這位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創始人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有著一顆博愛的心,可汗學院從創立就是一家非營利組織,它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齡學生的學習速度。
可汗學院現有關於數學、歷史、金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等科目的內容,通過在線圖書館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師的教學視頻,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免費的高品質教育。可汗學院沒有商業化,但不等於它沒有商業價值,有人推算它的估值在萬億美元級別。
在中國,針對K12的在線教育則是教育培訓行業裡的香餑餑,被看成未來,老牌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俞敏洪就表示過,未來五年來看,K12業務將會是新東方的主營業務之一,其中著重要發展的一項「私教課」也是一對多的線上課程。
實際上,這兩年來,在線教育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5年在線教育年度數據在線教育篇》顯示,2015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19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各色教育平臺在熱潮中隨之興起,在線教師也逐漸成為一種新興職業。
其實對王羽這些做在線教育課的老師來說,做好一節在線課並不容易,前面說了今年三十多歲的王羽是金牌教師之一,2005年至2011年底曾在新東方上課,之後回山東老家創辦了培訓學校,可以說課堂教學經驗豐富了,不過他在線上課的壓力,也比線下授課高了兩三倍,他說為了準備一個小時課程,自己通常會花約30個小時備課,每天基本上都處在工作狀態,從睜眼到閉眼。
3月28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感嘆,「沒有哪個老師的課是不能錯過的,只要你沒錯過生活。然而我卻錯過了我的生活。」總之想賺到錢就得拼。
不過相對網紅來說,雖然都是賺錢,在線授課的教師擁有更多的使命感。
而在線輔導這種形式其實是把原來不均衡的教育資源用網際網路的手段實現相對的公平,遠在各地的學生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而且付出較少的錢,就能獲得比較優秀的教育資源。而這種付費的方式又激勵教師完善自己的課程和表現,而在線教育平臺也能把生意做下去,這怎麼看都是一個多贏的事情。
版權:本作品由作者首發於經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權,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資訊,否則追究相應責任。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本文屬 @經理人分享 整合共創,編輯:,參考內容:澎湃新聞、文匯教育、搜狐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