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教學興起 「在線教師」時薪上萬元

2020-12-12 東南網泉州頻道

■學生與家長:有的歡迎,有的拒絕

■教師:勞動需被尊重,全靠網絡聽課肯定不行

■教育部門:屬有償教學,在職教師不得參與

■軟體開發者:多關注平臺給學生帶來的利益

黃暉/繪

1個小時收入過萬,每個月收入上5萬元也大有人在,如果告訴你這是教授初高中課程老師的收入,而且這樣的老師還不需要站在講臺上開課,只需通過網絡和學生面對面,豐厚「學費」就送上門,你是不是也被嚇了一跳?

據媒體報導,近日,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在線教師」王羽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網絡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後,王羽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薪資甚至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在線教師」平臺到底如何運作?學生、家長、教育部門、學校、開發者和網友們對此又是如何評價?早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一起看看這個近日比「網紅」還火的「在線教師」。

□早報記者 林書修 蘇凱芳

「在線教師」的課程,每人聽課需交139元

記者體驗

在線教師審核嚴格 每種課程明碼標價

這款傳說中的教師真人在線輔導產品長什麼樣?近日,記者體驗了一把,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很快就搜索到相關APP。一搜才發現,這個輔導平臺分為學生版和教師版兩個APP,都可以在電腦上進行下載。

先下個教師版試試,看看咱是不是也可以當上「在線老師」,體驗「時薪過萬」的感覺?登錄教師版平臺,完成姓名、個人介紹等基本資料填寫後,還需要經過教學資料、身份認證、學歷認證、教學經歷、榮譽認證這幾個部分的資料填寫才能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後還需錄製教學展示視頻。看來成為「在線老師」沒那麼簡單。

記者又試著登錄學生版的在線輔導APP,只需填寫姓名、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程序簡單許多,通過手機驗證就可順利進入平臺,進行「約課」。記者看到,「約課」界面分為「學期班課」、「1對1」、「專題課」三種類型。通過APP軟體頁面可以看到,每個類型的課程都是明碼標價:價格從專題課的1元錢到學期班課(10次課左右)的139元不等,「1對1」的課程則根據選擇的教師不同,價格也從幾十元一課時至上百元一課時。根據所需,分別點擊進入,就可開始選老師約課。

記者發現,每項課程都有對應的多名老師可選,也可以通過各種篩選條件挑選課程。這些條件主要有學習階段、年級、輔導科目、班型、老師性別等。挑選輔導老師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每名教師都有對應的教學經歷、教學展示視頻、個人介紹、真實頭像以及好評率。

「老師講得好不好不知道,看這顏值我就選了!肯定沒錯!」「不要998,也不要98,只要59就可以領回家!」有上過課的學生在好評中留言調侃道。在每個課程下,都可以看到購買課程的人數,其中不少老師開設的「學期班課」139元的課程,超過400人購買的比比皆是。

記者觀察發現,在該平臺上註冊的在線教師絕大多數為教育機構的講師或985、211高校大學生,此外,也不乏一些公辦學校擁有多年教齡的在職教師。

輔導軟體上的「在線教師」課程明碼標價

學生

用手機聽課挺方便 也怕分心影響學習

「只需花1塊、5塊到9塊不等的錢,就能聽到一堂生動有趣的課,我覺得挺方便的啊。」在泉州市區某中學上初二的小珊是「在線教師」的擁護者。小珊說,「在線教師」之前,她還嘗試了這款輔導App開發的搜題軟體,使用時覺得能受到幾乎一對一輔導的服務,課程學習也感覺有了進步。小珊覺得,根據「在線教師」的課程,還可以給好評、中評、差評,感覺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自己的手裡。「對於學生來說,有些課程只需兩瓶可樂的錢,有的課程只需一支原子筆的錢,大家都容易接受。」小珊說。

不過在安溪一高中的高一學生小陳的眼裡,他對「在線教師」並不「感冒」。他說,身邊用「在線教師」進行輔導的學生並不多,他覺得經常使用「在線教師」或相關搜題軟體會養成惰性。「畢竟有些學生拿起智慧型手機,重心就不在學習上了,容易分心。」小陳說,不過如果可以把平時零碎時間利用起來進行輔導,「在線教師」也是不錯的選擇。

家長

相對輔導班划算 擔憂網絡聽課效果

兒子正在上高二的市民孫女士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在線老師」的花費算不得什麼,對比那些收費高昂的輔導班來說,更是佔有價格優勢。「現在給孩子報個輔導班,一節課都要一兩百元,成本很高。」孫女士說,「在線教師」確實能省下不少錢,不過作為家長,最關心的還是課程的質量,她認為,雖然可以通過網絡學習了,但是畢竟和現實生活中老師面對面輔導還是有區別,輔導成果沒辦法及時反饋。孫女士說,現在她對於兒子使用「在線教師」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平臺好不好,還得看他成績有沒有提高吧」。

對於「在線教師」,有些家長表示拒絕。一名姓曾的家長就擔憂:如果允許在職教師在線輔導,肯定會讓老師分散精力,課上不認真,而引導學生去網上進行有償輔導,這顯然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教師

全靠網絡聽課不行 教學勞動需被尊重

泉州北師大附中的柯老師說,據他了解身邊還沒有老師開展在線授課。「在編的老師如果做這個,可能會被警告或者開除。」柯老師認為,學生選擇什麼教育方式都是可以的,畢竟是花自己的錢,而在職的教師在線授課跟有償家教性質相同。

南安一中高三語文老師林老師對於網絡授課的一些老師的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我自己也網上聽過課。但是有些東西如果課堂上不聽課不消化,全靠課下網絡聽肯定不行,很多孩子受不了網絡誘惑,家長又沒時間陪著,因此部分學生在線聽課的效果也未必比在課堂上好。」

林老師說,網絡授課中的老師水平各不相同,部分老師的課受歡迎程度高,自然聽的人多,有的老師水平一般,聽的人就少。就如一個產品需要放到市場上面去競爭。產品水平質量有差異,顧客的選擇也就各不相同。

但是,林老師也認為,如果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全部都到了網絡上,那現實的教學中就會流失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與人才。

南安第一實驗小學黃老師認為,網絡教育需要聽課者有很強的自覺性,對於考研的大學生或者是興趣極強的學生,他們可以花少量的錢去學習,但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效果可能就一般了,上課時老師都要盯著,更何況自己去網絡上學習呢?

記者採訪中,也有老師抱怨自己當前的薪資過低。一位在泉州一所中學教英語的老師告訴記者,他沒有參與在線授課,但是平時會在線為他人提供英語翻譯,賺點外快。他認為,在線授課的高薪資確實誘人,部門若一味地禁止,並不會起到效果,關鍵還是在待遇上給予教師一定的保障。

但也有教師認為,是否從事教師職業都是個人選擇,嫌薪酬低大可換份工作。想要穩定工作又想要賺外快,魚和熊掌是很難兼得的。

教育部門

該形式屬有償教學 在職教師不得參與

泉州一中校長賴東升認為,教師在線、學生在線互動教學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市場既然有需求,那麼自然會有新事物產生來滿足這些人的需求,應該鼓勵這樣的新事物出現。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生或者是高學歷的人才都漸漸地以在線授課作為自己的第一職業,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根據在線授課上的評論,受歡迎老師的文化水平和能力是真實存在的,而在職的老師有如此高的學歷和能力應該是少數。同時,目前在職老師應該很難有時間去兼顧在線授課。賴校長認為,教育部門如果要禁止在職教師在線授課等的相關活動,是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和約束措施。

據了解,去年,教育部曾發文《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對於「在線教師」,泉州市教育局紀檢監察室的負責人認為,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如果通過這樣的網絡平臺給學生上課,屬於有償補課,都是不允許的,如果是外面的培訓機構非在編老師,在線授課則不在相關規定的約束範圍內。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泉州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尚未發現有老師在線授課獲利。

開發者

在線教師月入超5萬 平臺給學生帶來益處

「在線教師1小時掙萬元收入超網紅」發布後,引起了各方關注。有人質疑在線教師收入水平的真實性,也有某地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在職中小學老師不能從事收費的在線輔導。

針對種種質疑,當事輔導軟體開發者通過其官方微博作了回應。該軟體平臺表示,報導中的王羽老師確為平臺上非常受歡迎的物理老師之一,平臺上該老師的收入水平並非孤例,事實上平臺上的很多老師月收入超過5萬。他們認可並支持老師們通過網際網路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市場價值。

同時,軟體開發者也表示,在公眾關注在線教師高收入的時候,建議大家應該更多關注學生因此帶來的收益。尤其是一些教育欠發達和資源匱乏地區的學生,正是因為藉助網際網路帶來的技術及規模化紅利,才能實現甚至只需要1元的花費,就可以享受到國內最頂尖的教師資源。

對教育部門「應禁止老師進行在線輔導」的說法,軟體開發者表示遺憾。他們認為,雖然平臺上的老師多數為非公立學校老師,不屬於教育主管部門禁止的群體。但是從追求公平教育的角度,他們仍然建議更多的老師能參與在線教學,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市場化機構的老師。「我們非常理解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與原有管理體系的衝突,但正是網際網路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優秀的教師和教學資源的能量被無限放大」軟體開發者表示。

相關焦點

  • 時薪過萬,別當網紅去做個在線教師吧!
    「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最近,這則新聞火遍網絡。網際網路時代網紅靠吸引眼球獲取注意力賺錢,但是一個教師可以靠在線授課賺到天價大家還是第一次聽說,到底什麼情況?
  • 在線輔導教師「時薪萬元」 教育局表示應被禁止
    數百人大課人均掏1元錢近日,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在線輔導老師王羽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後,王羽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薪資甚至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 時薪1.8萬在線教師:月入20萬 每天從睜眼忙到閉眼
    「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最近,這則新聞火遍網絡,引發爭議。  根據網上所列課程清單,共有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據教師所在平臺介紹,扣除20%的平臺分成後,一名名叫王羽的在線授課教師,時薪高達18842元,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 濟南這個老師時薪25000元,比網絡女主播都狠!
    近日,一張在線輔導老師王羽的課程清單在微信朋友圈中迅速走紅。  根據網上所列課程清單,共有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  據教師所在平臺介紹,扣除20%的平臺分成後,王羽的時薪高達18842元,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 調查:在線輔導教師「時薪萬元」 收入超網紅?
    數百人大課人均掏1元錢  近日,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在線輔導老師王羽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後,王羽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薪資甚至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 網絡直播使在線教師火熱,帶來了什麼?
    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網絡在線教師」這個新興職業也漸漸進入公眾視線,一些教師在直播平臺有著非常高的人氣,有的教師聽課學生甚至能達到成千上萬人,一些教師因直播授課收入頗高,更是引發不少爭議。 在線教師發展勢頭迅猛,倒逼著傳統學校教師的改革。
  • 疫情間期直播教學啟示錄:增強網絡直播互動性,提升在線教學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的開學時間都被迫推遲,讓教學活動從「線下」走到「線上」。很多老師對於在直播中如何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一籌莫展,甚至有老師說網上直播互動性差。為此,本文以釘釘直播教學初中數學「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課為例,就直播教學中如何發揮好網絡互動性、增強在線教學效能進行一些探索。
  • 時薪過萬超網紅,在線教師如何管?您能如何受益?
    「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近日,這條消息在網絡上引來了不少朋友的關注。就在最近,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在線輔導老師王某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後,這名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薪資甚至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 蘭州教育局:老師在線教學有償不行 免費可以
    時薪1.8萬元在線教師引關注,本報記者連線當事人王羽並在蘭州展開調查  西部商報訊 最近,一則南京在線輔導老師王羽時薪1.8萬元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驚呆了很多人——在線輔導老師王羽的課程清單中,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
  • 停課不停學,教師在線網絡教學可以使用哪些方式或軟體呢?
    今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全國各類學校推遲了上課時間,國家要求停課不停學,網絡在線教學成為了首選方式,那麼教師可以採用哪些方式和軟體來進行網絡在線教學呢?下面我來推薦一下,僅供參考。一、釘釘軟體在線課堂教師在線教學使用釘釘軟體還是比較好的,使用的人比較多。釘釘軟體可以建立班級群,可以在班級群裡面可以選擇在線課堂,進行網絡直播和視頻會議,可以分享電腦屏幕、課件、視頻等,也可以實現連麥,實現師生互動功能,具有考勤、作業布置、作業提交功能。
  • 成都高校英語老師辭職當網絡在線教師 月入6000元
    在線授課競爭同樣激烈,並非人人都有高收入  近日,一則「在線輔導老師時薪1.8萬元」的消息將網絡在線授課這個新興的教育領域拉入了公眾的視線。在線授課教師的收入真有那麼高嗎?成都本地的在線授課教師是什麼樣的情況?  一位辭去學校全職工作的成都本地在線授課教師說,因為網絡的規模效應,在線授課時薪超萬元甚至更高,完全能夠實現,但並非人人都能做到,目前只有少部分「網紅」老師可以達到。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調查:直播平臺多樣,教師與學生喜好存在差異
    平臺多樣,教師與學生喜好存在差異 在各在線教學平臺覆蓋率方面,雨課堂在受訪者中所選課程中的使用率達到 91%,騰訊會議則為 97%,zoom 86%,騰訊課堂 42%,也有部分課堂使用 b 站、快手等直播平臺,以及微信和其他群聊等。
  • 網絡直播教學,隨時隨地即學 —— 長沙市周南秀峰學校暑假公益教學活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發揮學校在中小學生課後教學服務的主體作用;響應長沙市教育局《關於充分利用中小學生在線學習中心開展暑期公益教學活動的通知》的要求;落實開福區教育局關於組織相關學校和教師參加公益教學服務的部署,長沙市周南秀峰學校利用長沙市中小學生在線學習中心----學校網絡教學空間,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學校教學的深度融合之路,結合2019年上學期期末檢測試卷講評和個性化教學的安排
  • 直播還是不直播?這是個好問題! | 在線教學大家談
    意見指出:「各高校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毫無疑問,延期開學是正確的決定。但是如何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不見面的情況下,「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這是所有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必須完成的一道必答題。
  • 線上直播隔空指導 對話線上教學問題
    針對伊春市小學數學教師們提出的線上教學遇到的實際困惑和問題,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小學數學教研員高枝國在3月8日星期日上午10:00,通過「釘釘」網絡直播課堂,與伊春市900餘名小學數學教師和教研員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網絡答疑。以問題為線索,以需求為導向,回答了教師們線上教學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
  • 在線直播教學經驗分享(2)
    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普通的一線教師,身份發生了變化,從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變身為網絡「主播」。教師手記一:任重道遠 以為很快我們師生就會再見,因為寒假,向來那麼短。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打破了常規。
  • 在線直播教學十大神器
    因為防控疫情,在線直播教學大行其道,連清華大學95歲的老教授都興致勃勃的參與其中。如果沒有直播教學條件的只能藉助傳統手段了。目前的狀態是都盼望著開學,又害怕開學的矛盾心理,這不上海發布在3月2之後繼續在線學習,隨後黑龍江抄了作業,唯有河南一省發布做好開學準備,但是開不開學還要等科學研判。直播教學進行了兩周了,本想著推薦幾個輔助硬體設備,可是發現,網上昨天有了浙大翁愷老師「直播間」亮了!十大神器,你值得擁有。
  • 廣廈學院利用網絡開展多種形式在線教學
    學院網絡教學組織從1月底醞釀策劃,2月2日啟動準備工作,2月17日全面開課。全體教師充分發揮學院培育精品在線課程資源優勢,依託各類各級網絡課程開放平臺資源,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助力網絡在線教學。統計顯示,學院有321位教師,共開出了356門課程,服務6340位學生,網絡在線教學課程開出率達98%。
  • 在線教學質量評價探索—在線教學聽課評價量表設計
    在線教學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習者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此外,藉助網絡課件,學習者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真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線教學(育)在學術界和實踐領域常和以下一些名詞相互交替使用,例如:在線學習、電子學習、遠程教育、開放教育、網絡教育或網絡學習、虛擬教育。
  • 停課不停學 · 中文聯盟在線直播教學與培訓
    停課不停學中文聯盟在線直播教學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