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槓 2014年,山東高考取消英語聽力考試,這一消息讓不少正在備戰英語複習的高三師生「緊急轉向」。據了解,省城有的知名高中高三已停止聽力訓練。有人認為,雖不考聽力,但聽力對語感的培養著實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聽,英語的整體水平也受到影響。也有師生感嘆,備考時間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到刀刃上,英語聽力既然不考就不用練。對此您怎麼看?高考取消英語聽力考試,英語學習還要不要練聽力?正方 學語言,聽得懂是基本 @郭漢傑:不論是學漢語還是英語,聽力是基礎,聽得懂、理解正確,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基本。高考雖然不考英語聽力了,但把英語聽力的課程取消是不正確的。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用,聽都聽不懂哪還有實用可言? @鄭三運:聽是為了交流,練英語聽力並非為應付考試,而是工作與生活的需要。如果把學習聽力當作考試的需要,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出發點,學起來才有激情與動力。如果你想用英文交流,那就好好練聽力。我認為聽力練習應當在平時培養,學好聽力能與國際友人暢聊,自然是一種能力與素質的體現。改革不該拿聽力開刀 @林毅:語言講究「聽說讀寫」,如果缺少了聽力學習,那是不完整的。不聽、不說,英語真的就變成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我還是贊同把英語降到100分,因為太多人的工作跟英語沒關係,卻被英語坑苦了。需要改革的是教育制度,不該拿英語聽力開刀。擔心「聾子英語」會蔓延 @彭磊:要學好一門語言,聽說讀寫四樣功夫缺一不可,只有聽得懂,才能更好地運用。高考取消聽力測驗,其分值必然分攤到其他題型上,無形中加大了題量,還有造成「聾子英語」的隱憂。高中教學圍著「高考指揮棒」轉,本該為長遠考慮的樹人之計,卻成了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是現代教育的一種退步。反方 學英語要回歸理性 @王平:將英語聽力從高考英語中「剝離」出來有一定的道理。從小學到高中,學生把太多精力都放到外語上。但是,外語只是一門語言,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學習,會影響學生創新等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因此,高考作為一個導向,應給「外語熱」降降溫。從這個出發點來看,取消英語聽力考試、減少英語聽力練習,也能讓大家更理性。 @王婷:學習一門語言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應用,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學習英語無論關注聽力還是閱讀理解等都要把運用放到首位。對於高三學生來說,精力有限,如果僅僅是為了高考,暫時把聽力放一放也未嘗不可。只要是感興趣,上了大學或走上社會也一樣可以繼續練習聽力,不一定非要趕在高考前突擊備戰。高考關口必須有所取捨 @李洪嵩:學習語言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在很多學生面臨著高考這個重要的人生關口,必須有所取捨。如果到了高三,那就把聽力放一放,集中精力投入到備考中。畢竟在短時間內,誰的綜合成績高,誰才能被大學錄取,就不要在聽力上多浪費精力了。練不練聽力是自己的事 @黃偉民:高考制度決定一切,由不得你胡思亂想。高考既然不考英語聽力,高三期間的學生,因為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就沒有必要再在聽力上下功夫。高中階段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考上大學。聽力練得再好,如果高考分數上不去也不行。所以還是現實一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考試科目上來。中國現今的教育制度決定了一切,沒有選擇只能順從。當然,對於那些真正想學好英語的學生來說可以除外。不過,學校不必硬性規定高三放棄聽力練習,可讓學生根據情況自己去掌握。總之,練不練聽力是自己的事,能否考上心儀的大學,才是大家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