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英語口語與聽力密切相關

2020-12-13 海南日報數字報
  ■ 吳中慶

  很多學習者覺得英語口語難學難精,其中畏難情緒與害羞等因素或多或少對英語口語學習造成障礙。

  英語口語與聽力密切相關。按照普通語言學規律,語言學習者會聽之後就會說,我自學英、法語及粵語時都如此。我學習英語口語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外教難尋,英語母語者亦寥寥無幾,但我並不像某些學習者那樣,用所謂「自言自語」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口語,因為其弊端非常多。當時,我受到日本英語教學專家松本道弘先生的著作《速讀學英語》和《速聽學英語》的啟發,不著急去說英語,而是下苦功夫提高英語聽力與大量泛讀英語讀物。我先跟讀《新概念英語》錄音帶,專心苦練發音,因此聽壞了三臺錄音機。另外,我苦練英語聽力,保質保量地收聽國外英文電臺,也聽壞兩部短波收音機,同時大量閱讀《中國日報》、英美報刊及英文原版書籍。

  那時候,我不是孤身作戰,閉門造車,而是利用一切機會,參加各種英語角,大膽地與國內英語學習者,及能夠遇到的英語母語者,用英語與其交談與交流。在英語口語學習的初期,我閱讀了必不可少的英語會話及句型句套等入門書籍。

  過了這個階段之後,我開始關注英語談話的內容,努力多讀中英文書籍,大量瀏覽原版英文報刊,同時關注國內外時事,使自己的英文談話言之有物,談資豐富。其實,很多英語學習者及英語教師都在此階段停滯不前,因為英文資訊及相關詞彙等信息匱乏,與外籍人士談不了幾句話,或無話可談。要突破此瓶頸,就要大量聽讀英文,狂讀或惡補都可以。在此階段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習者所說的英語不地道,另外就是地道的英語聽不懂。其解決方法也一樣,就是大量、反覆地看英文電影、電視劇和視頻等,第一遍最好不要看字幕,然後對照字幕,同時適當地做筆記、跟讀,學會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並最終脫離字幕反覆聽讀原文。

  我以前聽一位美國朋友說過,他認識一個中國女生,在美國讀書、生活已經5年,每次說英文還需要將中文意思「翻譯」,而不能直接用英文思考。我覺得其中原因還是英文輸入(聽讀)的質與量都不夠。

  現在網際網路普及,技術不斷發展,新的英語學習方式也能讓學習者達到高級水平以上的英語口語程度。多聽讀網上的英語資料(視頻、音頻、報刊及電子書等),還有紙質英文書及CD等,會讓學習者的英語水平青雲直上;輔之以手機APP、微信等技術手段,可達到提高英語口語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英語學習走出應試怪圈
    此消息一出,英語考試改革,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於高考新政各地拿英語「開刀」的做法,不少人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但一些教育界人士同時指出,英語考試改革,並不意味著英語學習從此不再重要,而是促使英語教育從應試化模式向更加靈活、實用的方向轉變,「英語學習應回歸理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提升英語水平從單詞的積累開始
    筆者認為,要多使用英語,除了學校的英語教材,還要自學其他相關英語教材。使用英文教材來指導英語學習,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學完《新概念英語》1—4冊或《新編英語教程》1—4冊,然後再學習《高級英語》(上、下冊)。  語言的三大基石是語音、詞彙和語法。如果英語基礎不佳,應先學會英語國際音標,學會拼讀單詞,再開始學習初級英語教材。此後,再繼續學習中級英語教材和高級英語教材。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職場「後浪」與英語的熱戀
    文 |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梅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來啦。」6月2日早晨上班時,劉海瓊把一沓「熱騰騰」的中英文對照版《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精選60條》遞到同事毛瓊梅手裡:「一起學英語吧!」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聚在一起「飆」英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孫婧  在城市發展向著國際化的方向飛速前進時,英語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三亞,隨著政府部門支持的全域旅遊英語角陸續掛牌,一股全民學英語之風席捲了這座旅遊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使船員是怎樣煉成的?
    ■ 本報記者 王黎剛  為了參加7月份開賽的2019至2020賽季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海南日報女記者孫婧日前到達英國樸茨茅斯
  • 海南日報數字報-「裡應外合」,讓海南人的英語強起來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外語類高校。在海南,多個城市的街頭標語、多座圖書館的外文書籍由該校師生翻譯,多個熱門景區的外語導遊、多場外交活動的同聲傳譯等工作也由該校師生承擔。  據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學前介紹,多年來,該校根據海南12個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有側重地開展外語人才培養工作,目前開設的17個外語專業裡,除了英語系之外,還有韓語、日語、泰語、印尼語、阿拉伯語、越南語等語種在內的東語系,以及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語種在內的西語系,為省內外輸送了大批小語種人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邊玩邊學,英語可以隨「興」學
    1月17日下午4時,位於海口市長流鎮的海口市傳桂小學裡,參加英語冬令營的孩子們邊玩耍,邊齊聲高喊外教傳授的英語學習秘訣。  近年來,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主動學習外語、使用外語的海南人越來越多。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大背景下,印發《海南省全面提升公民外語水平行動方案》,在民眾中掀起了外語學習的新一波熱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寧將開展全民學外語活動
    本報萬城5月10日電 (記者袁宇 通訊員梁振瑋)5月9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萬寧市政府獲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高校迎來大批「00後」新生
    海南日報記者近期走訪海南大學、海南醫學院和海口經濟學院發現,這些高校的校內快遞代收點近期包裹量大增。很多「00後」大一新生流行「空手到」,他們將行李包裹寄送到校,再一身輕鬆地前來報到。  也有一些大學新生在網上購買開學裝備後,直接寄送到學校。海南大學大一新生王家瑞網購被子等日用品後,全部通過快遞寄到學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文\見習記者 劉夢曉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美辰  數位化時代,微信已經成為「手機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在暢享手機通訊便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把玩兩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爺爺奶奶快樂學英語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在海南省老年大學,有一群喜歡學英語的老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交通銀行·沃德財富杯」英語口語大賽圓滿落幕
    歷經四個月、超過3000人次參賽的「交通銀行 · 沃德財富杯」英語口語大賽,7月下旬在海南工商職業學院大禮堂舉行盛大頒獎儀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作為三亞市第二圖書館,對校外讀者全面開放。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信息諮詢部主任胡愛民介紹說,「市民如果有借閱圖書方面的需求,歡迎來我們圖書館借閱圖書」。  2014年11月26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掛牌成為三亞第二圖書館,三亞市民可憑居民身份證及其它相關證件,前來辦理借閱證,最多可借四冊圖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陶瓷千年窯語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李丹  「配料調色細且精,塑形繪影藝超群。方知日用尋常品,曾費勞工無限心。」捧起或粗樸或精緻的陶瓷器皿,謝覺哉的詩句總會縈繞耳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為了規範日語教育,三省聯絡會議還專門制定了《發行教科書的相關規定》(1942年7月16),提出了一個爭取在六年內編纂發行全12冊《日本語讀本》以及與之配套的全套掛圖的計劃。  在中學教育方面,三省聯絡會議也規定所有中學都必須配備日本人教師,必須增設日語課為正式的教學科目,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日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願做海南的英語「麥克風」
    副財長會議……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推進,如今在海南舉行的各類大型國際性會議或賽事越來越多。作為對外溝通的橋梁,英語志願者的身影也越來越多活躍在這些會場和賽場上,海南大學2011級英語專業學生姚遙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 本報記者 周元    英語專業的「男學霸」  6月11日,海南大學舉行2014年「大學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姚遙和另外九名大學生受到表彰。  英語專業向來是「女多男少」,姚遙是全班僅有的三名男生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旋風」刮進三亞村莊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詩婷  細長翠綠的椰樹葉,在三亞市天涯區西島漁村村民周祥營手中來回「穿梭」,有規律地被整齊編織、造型,不一會兒功夫,一頂時髦、實用、特色的椰葉帽便大功告成。「Hi(你好)!Look(快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09海南高考問題匯總 聽力成績代替英語口試分
    海南省以聽力成績代替英語口試分  近日海口高招錄取過程中,考生們的檔案狀態隨時可能更新。現集中答疑如下,已答過問題不再重複作答,請考生及家長留意收集近日報導。  問:「院校在閱」是什麼意思?  答:是指院校正在閱檔。  問:到底哪些批次實行平行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