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湖中老校長同題作文來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中午11:30

2020年浙江高考語文科目結束

作文題新鮮出爐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還記得,30多年來寫高考同題作文的湖州中學老校長沈培健嗎?

自1987年成為湖州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後,沈培健每年都會寫高考同題作文,30多年來無一例外。

現在,就和小布一起來看看

沈校長對今年

高考浙江卷同題作文的解析吧

【簡評】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題,是一如既往的格式和樣貌,就像有的考生說的:接地氣,好上手,但難出彩。這也是「考生友好」和「遴選分層」的一體兩面,所謂「外圓內方」。

也許,不停的作文操練,練思維,建構架,斟詞酌句,是容易讓人閒生悶氣,然而從心熟口熟到手熟,化作「肌肉記憶」,若沒有幾十個「重來!」,能成嗎?

老生常談,萬變不離其宗,但常談可以常新。其實只要搭個框架,把近一段的練習萃取一番,柔和進去,就成了。家國情懷,抗疫背景,職業取向,自律自覺,相對思考,等等,只要自洽自足,自圓其說,都是可以站得住的。比如

坐標——確定人生志向,是我們的必修課。職業規劃。心定腳動,應該是基本姿態;

期待——自我的,家庭的,社會的,聽誰的?十條線,一根針,還得「我心有主」(不失本心,堅守初心),聽人家的話,走自己的路;

落差/錯位:自然而然,卻千種百樣,如何面對?如何調適?

——有何不可?

別說老師沒提醒你哦。

湖中老校長的同題作文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何處西南待好風

沈培健

在祖國的詩文裡徜徉,常有好風相隨,時雨作伴,一如當下的江南。「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好風如水,清景無限」——一步一吟之間,本身便是難與君說的美妙。而細一品味,「風」的宜人、惠人之功成,更有賴於「音樂的耳朵」和「詩歌的魂靈」。

說起來,他人的錦心繡口,要讓自我的齒頰留香,也取決於「何人」。可謂「我命由我不由天」。

自我修行的初程,少不得東來西去,淺嘗輒止。一定便終身的事情,是不多的。個人的職業選擇,自然少不了家庭的痕跡和社會的影響。修正,調整,充實,乃是應有之義。然而,只要你有了綠「塞罕壩」的志趣,那麼種下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會有用。數學的坐標上,完整的「系」,讓散布的「點」適得其所。半個月前完美收官的「北鬥星系」,55顆的閃亮,兄弟握手,織星為網,這就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詮釋,這就是九州和世界的最美圖畫。

「點」因「系」而升值,「系」因「點」而生動。

就個人的選擇而言,「系」便是自我的「價值體系」,它為你所有言行舉止賦值。泰山的光明頂,是我設定的攀登目標,而如何登臨,只是在既定體系中的路徑選擇而已,可循幽徑可經公路可爬臺階。那位帶了孫子牽了驢子的老人,可以聽人家的說,走一條曲裡拐彎的路,最要緊的是「我心有主」,絕不會糊塗了自家的坐標。到家,團圓,就是完勝。

但問耕耘,不計其功。這是因為人生的豐收,不在一時。回望這多年的過往,想法不少,期待很多,曾經的「佯攻」「假動作」也不少。在「興趣」和「被興趣」的推動下,下過棋,學過字,練過拳,也拉過琴。欣然意會過,熙熙而樂過,而煩躁埋怨厭倦鬱悶也許更多,然而今天考量起來,正是因為這些折騰,讓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讓自己登臨絕頂的勝算較之不折騰的主兒也更大了一些,由此看來,那樣的雞飛狗跳狼突豕奔,無一不是在自己人生的「坐標系」上的操練,成為自我成長的營養,豐盈而富足,可謂既作不失,功不唐捐。

想起那個見異思遷的薩克雷,自小有野心卻沒坐標,沒有高遠的格局和大致的「發展區」,只是他出於跟父親擰著來的固執,學藝術修法律辦報紙畫卡通做插圖,終了,活成了他的「人樣」:「敗家子」。而柯南道爾的一生則是與「福爾摩斯」爭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懊喪之時,他甚至「殺」了福爾摩斯——他自己「生」的孩子。不過,他的折騰,只是以他「自家的園地」作為戰場,戰爭的雙贏結局,是開戰的時候就註定了的。而世人在慶幸福爾摩斯的復活之際,並沒有因為少了一位名醫而遺憾。

氫彈作為一種武器,它那無窮威力的實現,首先少不了的是「激發」,而後更要緊的,是「自持」。這一事實,對我們的人生追求也深有啟發。「激活」,或可來自身外,而「自持」,必得倚重內心,由衷的珍重和堅韌的心網。或以為,世界的模樣就在於你凝視它的目光,你所見到的都是你內心的投射。這樣的「唯我」,其實也是自尊自律,特別是不怨不尤、自強不息的標識。

在「不確定性」日增的當下,西南好風或可待,但有個前提:你得確認自我的角色,開發自己的園地。

你們,還記得高考那年

沈校長寫下的那篇同題作文嗎?

高考作文題是一代代人的集體回憶

今天,小布帶你「穿越」到那些年

回顧一下43年來的浙江高考作文題

尋找屬於你我的高考記憶!

(上下滑動查看歷年高考作文題)

上世紀70年代

1977年

1977年,中斷了十餘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試,浙江的作文題目是《路》。

1978年

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

將《第二次考試》改寫一篇《陳伊玲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

1980年

寫讀後感,讀《畫蛋》有感(達•芬奇故事)。

1981年

仔細閱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一篇讀後感。

1982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1983年

根據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一段300字以內說明文字;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以內。

1984年

有的同學說:「每逢寫作文,自己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是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繫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

1985年

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汙染)問題。

1986年

《樹木•森林•氣候》,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

1987年

1.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遊泳訓練班》;2.結合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400至600字之間 。

1988年

《習慣》,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1989年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裡中上水平的學生,他想立志報某重點大學歷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見。他為此感到困惑、苦惱,他寫了一封信,想聽你的意見,你給他寫封回信。

上世紀90年代

1990年

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裡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裡真好,每個刺上面都有花」。根據這一材料展開描寫,寫一篇議論文。

1991年

1、描寫圓的想像物;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寫一篇發言稿參加辯論。

1992年

清理路旁的髒物:1、根據提供的材料加以設想,記敘他們中的誰又怎樣回來清理這個地方;2、選擇所提供材料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展開議論,寫一篇議論文。

1993年

一、一段圓規的說明文(200字)

二、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裡,梧桐樹下……

啪!隨著細微而清晰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了,露出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出一串讚嘆……

兒子對新樹皮發出一串讚美……

父親聽著,看著,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一切都能像你們倆所說的那樣……」

要求:①對環境和氣氛加以具體描寫;②寫出女兒、兒子的具體話語和父親未說完的話,寫出人物神態。

1994年

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700字。

1995年

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1、任選寓言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像,以《××與××的對話》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2、根據《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議論文。

1996年

仔細觀察《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完成兩道作文題。1、用說明文字介紹兩幅漫畫的畫面內容;2、以「我更喜好漫畫《×××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1997年

材料1: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小牧到1公裡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

材料2:某雜誌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讚賞的品質是什麼?」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樂於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根據材料1描寫背同學上學的情景;根據材料2和材料3,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1998年

現在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韌,那麼你是怎樣的呢?從後面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情況的題目,舉出實例,寫一篇關於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

1999年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裡,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複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範圍,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2000年及以後

2000年

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2001年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裡。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2年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儘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003年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4年,繼北京、上海之後,教育部新增了包括浙江在內的9個省市實施高考自行命題。因此,從2004年開始,我省高考語文作文題都是「浙江版」,一起來尋找這些年的青春記憶!

2004年:人文素質與發展

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某省公眾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總體達標比例僅為7.5%,與該省的經濟發展頗不相稱。該調查認為:人文素養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修養和品質,體現了人們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價值觀;缺乏人文素養,失落人文精神,必然會制約個人乃至社會、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在建設物質家園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精神家園的建設。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麼想法呢?請以「人文素養與發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見聞、經歷談談體驗、感受,講述故事,發表議論,展開想像,抒發感情,等等。

2005年:一枝一葉一世界

唐詩曰:「一葉落知天下秋。」宋詩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一葉飄落而知秋,一葉勃發而見春。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於有限中。

請以「一枝一葉一世界」為話題,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

2006年:生有所息,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閒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三分之一的生活。(旅遊學專家)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學專家)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生無所息/生有所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2007年:行走在消逝中

還記得你的童年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麗的夢想、單純的快樂似乎在一步步離我們遠去。

蒼茫的叢林間,瑪雅文化湮沒了;絲綢古道上,高昌古國消逝了。人類在消逝中進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悵惘,也有「誰道人生無再少」的曠達……

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行走在消逝中」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2008年: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

都巿和鄉村,是我們棲居的空間;都巿生活和鄉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

請以「觸摸都巿」或「感受鄉村」為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斧思想觀點。

2009年:綠葉對根的情意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今天這方明天那裡。無論我停在哪片雲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路上充滿回憶 。請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根據歌詞所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

2010年:角色轉換之間

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街食餵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這類似的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帆布猶如潛流,隱而不顯。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世界,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的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請針對上述現象及所反映的問題,以「角色轉換之間」為標題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古時,書法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2011年:我的時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錢學森、袁隆平、宗慶後、張藝謀、馬化騰、劉翔……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行業的成功者,有無數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隨其後。他們做過什麼,又是怎麼做的,被寫進了種種勵志讀本。然而,他們的成功很難複製,因為時間在變,萬物在變,一個人成功的路子也在變。

時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時更替。物理時間隨著時鐘的指針分分秒秒均勻地流逝,而人生時間,則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錯錯對對的選擇建構而成未來。所以,人生的真諦不在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是認識自己,在合適的時間裡做好該做的事!

根據上述材料的含義,以「我的時間」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2年: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臺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的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路邊鼓掌的人。」博文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網友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很好。」

網友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

網友丙說:「路邊鼓掌與陸上奔跑,都應該肯定。」

上述網友的議論中,選擇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2013年:三句話看青春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美國作家菲爾丁: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4年:門與路

門與路,永遠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

大學的門,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往未知,學習、探索、創造,是它的通行證;大學的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淺,有的很深。

綜合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所感所思,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5年:文章和人品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2016年:虛擬與現實

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要在家裡安裝VR(虛擬實境)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於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裡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裡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2017年:人生三本書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8年:浙江精神與浙江人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

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2019年:作家與讀者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裡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當年的你拿到了哪個考題呢?

來留言區

分享屬於你的高考故事!

我們留言區見

來源:湖州發布、教育之江

編輯:柯佳琪

湖 圖

暴雨過後

妙西獅子山

「南太湖號」拍客:銀髯期頤

南太湖號推薦

原標題:《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湖中老校長同題作文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8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 40餘年作文題匯總
    2018高考浙江卷作文題: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
  • 2018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全國卷作文題(完整版)
    每年的高考語文考試作文題目都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更新2018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大全。剛剛,廣東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還記得你當年的高考作文嗎?2018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出爐全國卷二2018全國卷II高考作文題目出爐2018全國卷II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 寧夏高考作文題出爐!(附:歷年作文題目)
    >大多數人的感覺都是這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剛剛結束的這場考試作文題目是啥呢?就在剛才2020年寧夏高考作文題出爐!快來搶先看↓2020年寧夏作文題目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浙江精神」怎麼寫?三位湖州語文名師解析高考作文題
    浙江在線6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坊 吳麗燕)6月7日中午11點半,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作文題每年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題一出,網友們驚呼:平時多看看《浙江日報》和浙江新聞客戶端真的很重要!
  • 上海2021春季高考作文題出爐!
    上海2021春季高考作文題出爐!前5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題1 再和小布一起看看過去1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題歡迎在留言區一展身手~原標題:《上海2021春季高考作文題出爐!》
  • 2016年高考作文題出爐,「漫畫」作文火了
    2016全國高考語文考試作文題陸續出爐,段子手們也上場了。
  • 2018年福建高考作文題出爐了!你怎麼寫?
    2018年高考第一天語文考試落下帷幕,備受關注的作文題目相繼出爐,今年語文考試共分為全國I、Ⅱ、Ⅲ,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八套卷子,來看看各地作文題目吧。北京  【北京高考大作文 二選一:新時代青年、綠水青山圖】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2020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你會怎麼答?近40年高考作文題大全
    隨著2020年高考第一場語文考試結束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當年的高考作文題,你還記得嗎?高考作文題是一代代人的集體回憶今天,小編帶你「穿越」到那些年回顧一下43年來的浙江高考作文題尋找屬於你我的高考記憶!
  • 2017高考語文作文題出爐 來看看你會怎麼做?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6月7日電 綜合消息,2017年高考語文是首門應試科目,已有走出考場的考生透露今年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其中,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題二選一,來看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各地高考作文>>  全國卷I   用一帶一路、高鐵等關鍵詞向留學生介紹中國
  • 2017高考作文題目大全:完整版2017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
    第一科語文馬上就結束考試了,來一起看看今年遼寧高考語文作文題吧!:#2017年四川高考作文#題目】 七中林蔭校區第一位考生出來了,他告訴記者,本次語文題整體不難,只是作文比較出乎意料,「題目是一個副標題作文,因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關於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
  • 溫州名師談浙江高考作文題 考生應會「有話可說」
    【2014浙江高考作文題】大致如下:門與路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即可以阻擋你前進的腳步,又可以帶領你走向未來,大學的門,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向未知,學習、探索、創造,是他的通行證;大學的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淺,有的很深。綜合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 你們等的2017作文題出爐了!水土不服,就服高考作文題
    也只有作文題了!!!妥妥被玩壞的節奏儼然引發了一場全國段子手命題作文是不是莫名期待今年的福建作文題呢?那麼,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又是啥還記得你是怎麼寫的嗎?小明幫你找到了過去40年的高考作文題快來找找你那一年的青春記憶↓同時,祝願今年的考生們取得好成績
  • 2020全國高考作文題出爐!你覺得哪個最難寫?
    全國高考作文題出爐!2020年全國高考語文共計10套試卷,包括全國卷3套,新高考全國卷2套,獨立命題5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完了咱的四川卷再來看看別人家的高考作文題,↓↓↓2020年全國I卷高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肯定自己肯定別人 杭州市語文中考作文題出爐
    作文題延續了高考作文的「堅持自己想法」還是「多聽讀者的呼聲」的風格,繼續走著成長路上的人生思考設定,你覺得好寫嗎?  目前,寧波、紹興、嘉興、舟山、金華、麗水、衢州、台州已完成中考,作文題以記敘文為主。
  • 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
    今年的題目就是 2020高考作文題全匯總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 2020江西高考作文題出爐!
    往年高考作文回顧再來看看那些年你寫過的高考作文題吧!一起來暴露下年齡↓↓↓2019年寫一篇提倡勞動的演講稿「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請從中選擇兩到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2016年 閱讀漫畫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著名作家點評2017年各地高考作文題 年度最佳作文題當屬上海卷
    人民網武漢6月7日電 2017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了,今年的作文題目有哪些亮點?著名作家、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曉蘇進行全面分析。他認為,今年最佳作文題是上海卷,給了考生無限想像和言說空間。而山東卷的作文最能調動考生寫作激情。
  • 高考動態|各地高考作文題剛剛出爐,解讀來了
    轉載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2020年高考今天開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網友:幸好已經畢業了……
    語文考試已結束 今年的高考作文又雙叒叕上熱搜! 快來看看這新鮮熱辣的作文題吧 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看到今年的廣東高考作文題
  • 浙江高考作文題「張冠李戴」 省教育考試院致歉
    這是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作品《蠅王》的一句話,然而出現在6月7日舉行的2013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中的這句話,作者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當天考試一結束,就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作文題中所引用的材料出現差錯——作家的名字和國籍出現「烏龍」,「英國作家戈爾丁」被寫成了「美國作家菲爾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