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麻煩時,我們要尋求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責備和批評。即使無法避免的怒火,也可以不帶指責、不帶定性評價地表達出來。所有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海姆.G.吉諾特
朋友跟倒苦水說:「我真不是一個好媽媽。」
原來,前天下午,她下班回到家,一進門,看到滿屋的鞋子胡亂地扔在門口玄關處,客廳裡,沙發上、地板上、茶几上、電視機旁到處是玩具,孩子歪坐在奶奶房間的床上看電視,頓時,她的心情糟透了。
孩子看到她回來,立馬跑過來嚷著說:「媽媽,帶我出去玩。」
朋友氣打不到一處來,大聲朝孩子吼道:「玩什麼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家裡弄得亂七八糟。」
孩子被她這一聲吼,嚇得趕緊退縮了。接著,她開始吃飯,不理孩子。過了一會,她的氣消了一點,叫孩子收拾玩具,孩子不理她,問孩子在家一天做了什麼,孩子也不理她,她突然覺得失落至極。
她懊惱自己,為什麼不能忍一忍,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每每對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待自己冷靜下來,就會覺得後悔、對不起孩子,應該忍耐和理解孩子,事實上,我們又無法做到。
就我們這一代父母過往受到過的教育而言,憤怒代表的是一種不好、不應該被人接受的情緒,我們一直被教導要隱藏自己的憤怒,事實上,對待孩子,即使能忍一時,我們也忍不了很久,始終還是會爆發。
記得曾在網上收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她說一次,因為4歲女兒不小心打翻了茶几上的水杯,把衣服弄溼了,她很生氣,先是批評了幾句,孩子哭了,一哭,她就心煩,便讓孩子自己去刷牙、洗臉準備睡覺。
孩子一邊哭一邊去洗手間刷牙,結果又從小凳子上摔下來,洗手間的地板是溼的,孩子滿身、滿臉都溼了,頭髮也溼了一些,她不得不重新給孩子洗澡,而家裡當時天氣非常冷,她實在覺得孩子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於是又控制不住伸手打了孩子一個耳光,還抓了孩子的頭髮。
孩子帶著滿臉淚痕和滿心驚恐,在不安中睡著之後,她看著孩子又覺得心疼不已。
她說:每次發完脾氣之後,總會在心裡默默做決定,下次再也不能這樣傷害孩子了,可這樣的決心沒用,下次情況還會更糟糕。
這是因為,對有些人而言,發怒,就像是普通的感冒一樣,它會時不時出現,自己無法控制。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說:安寧的家庭,就像希望中的和平的世界,並不是依靠人性中突然的善的改變,而是依靠周密計劃的程序,可以在爆發前有系統地減輕緊張情緒。
發怒無可避免,正確的處理方式就尤為重要,可以幫助我們不可孩子造成傷害。
接受事實:在跟孩子打交道時,我們有時會發脾氣
父母也不是完美的,會有喜怒哀樂,都是很正常的,我們有權發脾氣,孩子也有權發脾氣,都不必為了這個而感到內疚或羞愧。
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
當孩子的一些行為確實刺激到了自己時,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當時真實心情,比如,有一次,我家大寶和小寶在房間和客廳之間追來追去,把一個房間的門把鎖也撞壞了,我當時看到了確實非常生氣,於是大聲對他們說:「你們這樣打鬧真的讓我很生氣。」
更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說出希望孩子能有的行為
有時,我們光跟孩子說「我很生氣」並不會有用,這時需要跟孩子解釋生氣的原因,以及希望孩子能有的行為。
比如,我家大寶經常和小寶打架,小寶自然是鬥不過大寶,經常被欺負得哇哇大哭,於是,我會對他說:「看到你打弟弟,我真的很生氣,你不能這樣傷害他,他做得不對的地方,你可以說出來。」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父母釋放出內心的怒氣,而不致引起傷害,也給孩子如何安全地表達憤怒做了最好的示範。孩子一般在接收到父母這種語言提示後,會停止自己的不端行為。
不少人面對孩子發脾氣時,要麼哄,要麼壓制,要麼束手無策,其實,這三種方式都不恰當。
哄:會讓孩子容易得寸進尺,以後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的時候,都需要人哄,然而,父母能哄他們,別人未必。
壓制:父母用自己權威震懾住了孩子,只會讓孩子倍感挫折,變得脆弱,不堪一擊。
束手無策:沒有約束的管教,只會讓孩子更加容易橫行霸道,做出更多不好的行為。
當孩子煩躁不安的時候,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情感上的安慰才能讓孩子聽得進去。
我家大寶有個習慣,臨睡前一定要安靜,房間一點聲音都不能忍受。有天晚上,他很想睡了,小寶卻在一旁弄出各種聲響,大寶生氣了,給小寶踢了一腳。
坐在一旁的我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問了大寶一句:「弟弟吵到你睡覺了,讓你很煩躁是嗎?」
哥哥點頭,往我身邊偎了偎,臉上的怒容明顯消退了,微閉著眼睛。
接著我跟弟弟打招呼要他保持安靜,又讓哥哥給弟弟道歉,這時哥哥也完全沒有怒氣了。父母對孩子情感上的安慰,對改變孩子的憤怒情緒是很有效的。
孩子發怒時,如果父母因此疏離孩子,孩子的情緒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孩子發怒的時候,父母給予孩子的安全感越多,孩子越容易平靜下來。
這種安全感是指拉拉手、抱抱、拍拍後背或肩膀都可以,孩子透過父母的肢體接觸,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孩子有了愛的保障,怒氣也就更容易平息。
父母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怒氣,不僅可以讓孩子少遭受到一些傷害,對孩子心智、情商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能夠穩穩處理自己情緒的孩子,以後,也更能夠從容面對生活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