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對你那麼兇?還不是因為恨鐵不成鋼!」
楊爍最近對兒子的態度,讓我不禁想到這句「經典臺詞」。這種「打擊式」教育,出發點是好的,生活中也被廣泛運用。
可每當看見說著這些話的人,表情兇狠,言語中還透著諷刺,難免讓人懷疑:「打擊」究竟是催人奮鬥,還是在打擊信心、徒增恐懼?
「他還是個孩子啊」
就在這幾天,「楊爍教育」突然竄上熱搜,他的嚴厲引起網友爭議,甚至還在其妻子王黎雯微博下面評論此事。就連小魚兒也覺得,他的這種教育方式,的確有點過頭了。
雖說是上節目,但細節終歸騙不了人。比如即使身處高原,楊爍也要讓年幼的兒子努力跟上他的腳步,覺得男孩子從小就不能嬌生慣養。
小孩的身體素質哪能和成人比?
兒子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楊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嚴厲訓導。明明把孩子叫去一邊,耐心聽聽他的想法,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小孩子,何嘗不需要面子?
如果前面還能理解,看到這些,很多人就覺得有點刻意為難。當兒子走路方式出現問題,楊爍會讓他跑回原地重新走。從下一步開始好好走,都不行?
在後來,兒子不小心選到環境相對最不好的房間時,楊爍的態度更是非常嚴肅。要知道,這明明就是隨機抽取,難道運氣差點,也要埋怨兒子?
很多人都說,看到楊爍這個樣子,不禁喚醒自己的童年陰影。如今我們長大了,或許能理解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但其實也在內心埋下了揮之不去的恐懼。
本以為長大了,就能再也不受控制,沒想到:成人世界裡,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關懷」。
成人世界也有打擊
和小孩不同的是,我們往往聽到的都是,「要不是為了你好,我才懶得管你!」不管別人怎麼覺得,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甚至還要再補充一句:知足吧,在成人世界裡,能和你直言不諱的人不多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在很多時候,這就是典型的激將法。比如每年單身人士都會經歷的催婚,七大姑八大姨總是相當熱心腸,說著怎麼還不結婚,將來上了年齡不好生孩子,一輩子不結婚就會孤獨終老……
再比如在工作中,總有人會給你講,這個月業績要是不達標,可能被淘汰的就是你,你和客戶的溝通方式,業務能力要是再不提升,恐怕以後連工作都不好找。
或者更貼近生活的,你一定對「如果你多年後還是買不了房,我想我們就只能分開了……」毫不陌生。
生活的方方面面,身邊總有人習慣先將最壞的結果告訴你。看似是為了激勵你,實際上對於心理素質較差的人來說,那就是赤裸裸的打擊。
能把打擊變動力的人,內心該有多強大?
也許你想說,這種打擊,扛過去你就是勝者。但小魚兒想問,那扛不過去,受到的傷害怎麼挽回?
其實你會發現,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如果總生活在負面反饋中,就會變得習慣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物,對接受讚美感到陌生,甚至不明白如何慷慨地去稱讚別人。
楊冪可以說是「強心臟」的代名詞,平心而論,她遭受到的打擊,幾乎可以在娛樂圈排上前幾名。
演技被質疑,花邊新聞從未間斷,哪一樣不是讓人尷尬到溢出屏幕。還好她內心強大,靠著毫無底線的自黑一步步自救。
楊冪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其實根本經不起太多的打擊與負面批評。
當初古力娜紮上節目,就因網友的一些評論當場情緒崩潰。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在犯錯。
同樣的,吳昕也是經常在鏡頭前情緒失控。她不能接受網友總說她炒作,更是覺得自己只要一哭,就要被罵了。
內心強大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其實還是會因為打擊深受傷害,久久難以走出陰影。
沒人希望自己總生活在打壓、批評中,我想不管是對小孩還是對成年人來說,都希望這種「打擊式教育」能夠早點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