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軍在二戰時為何穿著單衣打蘇聯?義大利該來背這個「鍋」
1941年6月,二戰也已經進行了3年左右,因為在英國的作戰並不是很順利,德國轉頭開始進攻蘇聯,根本沒在意之前和蘇聯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在猝不及防之下也是節節潰敗損失慘重。蘇德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個月,德國就兵臨莫斯科了,莫斯科保衛戰對蘇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如果首都丟了那蘇聯就真的是退無可退了。但老天爺似乎也想幫一把蘇聯,讓蘇聯提前進入了冬天,衣著單薄的德軍每天都有人在被凍死。很多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不由得感到疑惑,二戰德軍打蘇聯為何傻乎乎穿著單衣?德國人表示:原因很無奈,就三個字。
-
二戰各國實力,美國排第一,德國蘇聯緊跟其後,英國也不差
二戰結束後,美國共有1000多萬軍隊。有人說美國人貪生怕死,戰績不咋滴,這其實是個誤區,血戰太平洋諸島的海軍陸戰隊,吃叱吒海空的海軍航空兵,戰略轟炸德國的第8航空隊,101、82空降師等等,都是打硬仗精銳的主。
-
二戰德軍打蘇聯零下35度穿單衣作戰 德國人為何只說一個國家名字
說到二戰,大家都知道最主要的戰場是在德國和蘇聯之間。而直接影響二戰勝負的也是德國和蘇聯。可以說德國在前期對蘇聯的對策是十分的成功,先是穩住蘇聯,集中進攻法國和英國,隨後在對蘇聯進行偷襲。1941年的6月22號,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偷襲,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直接開始發動進攻。按照這樣行軍的速度和進攻規模,蘇聯戰敗在所難免。然而沒過多久,蘇聯卻奇蹟般的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莫斯科也得以保全,更讓蘇聯高興的是,德軍遭到了重大失利,德國開始轉向防禦。
-
德軍在二戰中,拆卸並運走的蘇聯的琥珀屋,為何至今去向不明
這座足足有8米高的藝術瑰寶,是用無數塊琥珀精心雕刻拼接而成的,再鑲嵌上一顆顆純天然的寶石,在燈光下的映射下一片燦爛輝煌。 不過,這座歷時25年才完工的琥珀屋並非原版,而是從1979年開始,蘇聯撥專款重建的。在建造過程中,蘇聯聘請了30位頂級專家,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從僅存的老照片中尋找線索,研究技術,識別和對比了13種不同的琥珀。
-
柏林空襲立大功,對蘇聯意義重大,俄羅斯唯一航母用他名字命名
而這僅有的一艘航母也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很多人對這艘航母的命名很感興趣,其實不難知道,這艘航母是以蘇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的名字來命名的,為了紀念他在二戰中所做的貢獻。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柏林大轟炸。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一大批,他們為什麼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德國很快就向其他歐洲國家發動了進攻,其中就包括英國和法國,在短時間之內德國就佔領了西歐,法國投降,英國被迫退回英吉利海峽另一側的本土,繼續與德國周旋。佔領西歐之後,德國沒有成功攻佔英國,所以這時希特勒就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蘇聯,不過最後德國和拿破崙一樣在西伯利亞的嚴寒下遭遇滑鐵盧,德國士兵僅僅在莫斯科就凍死了大批,那麼為何在那麼嚴寒的情況下德軍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呢?
-
二戰蘇聯為何不籤《日內瓦條約》?史達林這句話才是真相
因此,無論是德軍還是日軍戰俘,這樣優質的勞動力自然被蘇聯用於戰後重建,繁重的勞動是難免的。而德國人對蘇軍戰俘的手段就殘酷多了。在納粹慘絕人寰的「種族主義」的影響下,蘇聯人被視為「低等種族」。二戰過程中,德軍將俘獲的蘇軍戰俘和英美等國的戰俘關在一起,待遇卻是截然不同的。
-
二戰時,法國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為何38天便被德軍徹底打垮?
德軍「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斯坦因也認為:「現在所擬定的作戰計劃是毫無保障的」。他主張把「黃色方案」中的主攻方向改為引誘英法聯軍主力出擊的助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放在中段的阿登山區。這一修正過的方案稱為「曼斯坦因計劃」。
-
二戰傷亡過百萬戰役,蘇聯如何堅守872天?芬蘭是關鍵第三方?
這場戰役中,蘇聯軍民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165萬人左右,而德軍的陣亡人數雖有爭議,但其傷亡也至少在58萬人左右。而且這場戰役還基本上是二戰期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從開始到結束差不多持續872天。而在這期間,列寧格勒基本上一直處在被包圍的狀態之下的,那麼列寧格勒究竟如何堅守了這麼長時間?德軍為什麼拿這座孤城沒辦法?當時深度捲入其中的第三方芬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
新遊《奇蹟武器計劃》上架Steam,體驗二戰尾聲德軍最後的瘋狂!
遊戲背景聚焦於二戰末期,玩家扮演德國隱藏在深山中秘密基地的負責人,研究終極毀滅武器來扭轉二戰戰局。遊戲題材清奇卻有史可依,倒是值得期待,目前該作暫未公布發售日期和售價,好消息是支持中文。遊戲背景設定在二戰尾聲,此時的德國正在被圍剿,在西方,盟軍正在逼近。而在東方,成百上千名蘇聯人在高唱著蘇聯國歌。德國士兵們早已忘記勝利的滋味,指揮官們只下達撤退的命令,混亂和恐懼籠罩著前線。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末期,希特勒對柏林實行了「克勞塞維茨計劃」。 這個以普魯士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命名的計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焦土政策」。在蘇軍抵達柏林城前,德軍儘可能地毀壞了柏林城外所有的可用資源。而柏林城內保障人民基礎生活的設施,也被德軍毀滅了大半。
-
揭秘泰坦尼克計劃:為了轟炸德國,美軍轟炸機還得穿到蘇聯去?
相信了解二戰史的諸君,對鋪天蓋地的戰略轟炸機群,都有著深刻的印象!但如果看到盟軍轟炸機群直撲蘇聯而去,不知諸君會有何反應呢?是「紅警」再現?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而實際上,這是美軍在二戰中執行過的空襲任務。
-
二戰蘇聯為何能打贏德國?一位德軍下士報告提到的這點很重要
二戰中的蘇德戰場上,由於經常發生大規模的坦克對戰,導致坦克裝甲車輛的消耗量是非常驚人的。因此,交戰雙方對於戰損車輛的回收利用問題也格外重視,對此投入了極大的人力和物力。
-
二戰時期,大量德軍在莫斯科被活活凍死,為何不去搶劫蘇聯人?
蘇聯軍隊勇敢地殺敵,迫使德國軍隊退卻,在這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前幾次戰爭中,不管形勢如何惡劣,德國從未失手。同時莫斯科保衛戰也打破了德軍戰無不勝的傳奇。這個戰役也為以後史達林格勒戰役埋下了伏筆。由於各種原因,德軍在這次戰役中戰敗了,其中天氣因素是最主要的。那時,莫斯科遭遇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強對流天氣,氣溫為零下40度以上。
-
德軍最著名元帥之一,二戰中鋒芒畢露:蘇聯欠他一枚勳章
戈林,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二戰時的德國空軍總司令,在納粹黨中影響極大,擔任過眾多要職。他與希特勒關係密切,曾被希特勒指認為接班人。在蘇德戰爭最為焦灼的時期,德國自希特勒以下,都希望能夠單獨向英美投降,德國元首堅決反對。
-
推薦10部口碑炸裂的二戰題材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不容錯過
19441部由愛沙尼亞拍攝的關於外籍志願兵團的戰爭電影,1944年二戰末期,愛沙尼亞夾在蘇德之間,論為雙方的交戰戰場,故事的前半部分是黨衛軍的主觀視角,他們是為了保衛家園而加入德軍的愛沙尼亞人,英國政府發動大批船員和民眾趕往敦刻爾克救援被困士兵,面對德軍的空襲,每個人為了活著回家不得不背水一戰,諾蘭風格的戰爭電影,你不心動嗎?
-
二戰時期荷蘭,海牙街頭的德軍
【入侵荷蘭的德軍】1848年,荷蘭確立議會、君主制。該國允許宗教自由;法律允許性交易、安樂死等。1795年,法國佔領荷蘭;後荷蘭聯合王國(荷蘭、比利時)成立;1830年,比利時獨立。【德軍士兵與荷蘭女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荷蘭保持中立。
-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何看到蘇聯人就膽戰心驚?學者:不害怕都不行
二戰時,德軍先在歐洲戰場橫行過後,又轉戰到亞洲戰場企圖攻陷莫斯科一舉吞併蘇聯。可是蘇聯領導人誓死不從,發動焦土戰爭,把全國勞力資源全部投入進來把德軍的強勢消磨殆盡,最終德軍逐漸從勝勢轉入敗勢。到了二戰後期,德國遭到了蘇軍的慘重報復,導致後來的德國人談到俄國就會驚慌失色,其主要是因為蘇軍做了以下的這些事情。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均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所以自然不會輕易輸給德國。德軍在希特勒的激進思想影響下,不斷對外侵略,本身就受到國際的強烈譴責。
-
二戰5大冷知識:日本自殺式載人飛彈,盟軍和德國王牌飛行員差距
【冷知識之二】英國的人力資源配置,優先保障飛機生產 【圖2】二戰期間英國生產的主力戰機:霍克颶風Mk I型戰鬥機。【冷知識之三】盟軍商船運輸損失率不到2%【圖3】二戰期間,為了應對德國海軍的偷襲,英國遠洋班輪「伍斯特郡號」做了偽裝,加裝了武器,改造成了一艘武裝商船。在二戰期間,平均每天大約有2000艘英國船隻在世界各地航行。
-
二戰;德軍攻勢下的波蘭剪影,淪為廢墟的華沙
德軍閃擊波蘭正式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面對強大的納粹軍團,波蘭幾乎節節敗退。圖為1939年,從一架德軍中型轟炸機機艙看到的尚未遭襲的波蘭城市。面對德軍強大的制空能力,波蘭政府毫無辦法。圖為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的先頭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