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先在歐洲戰場橫行過後,又轉戰到亞洲戰場企圖攻陷莫斯科一舉吞併蘇聯。可是蘇聯領導人誓死不從,發動焦土戰爭,把全國勞力資源全部投入進來把德軍的強勢消磨殆盡,最終德軍逐漸從勝勢轉入敗勢。
到了二戰後期,德國遭到了蘇軍的慘重報復,導致後來的德國人談到俄國就會驚慌失色,其主要是因為蘇軍做了以下的這些事情。
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均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所以自然不會輕易輸給德國。德軍在希特勒的激進思想影響下,不斷對外侵略,本身就受到國際的強烈譴責。為此二戰打到晚期,西方諸國和蘇聯組成聯盟軍開始反擊德軍,打得德國不斷退守,而蘇軍的士氣越發高漲,並且秉持著戰鬥民族的彪悍精神,打起德國鬼子來毫不手軟,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殘暴。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何看到蘇聯人就膽戰心驚?學者:不害怕都不行!
隨著二戰的發展,出徵在外的蘇聯軍隊漸漸目無軍紀,不停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包括所到之處都對那裡城鎮村莊進行燒殺搶掠行為,不僅醉酒惹事,還調戲姦淫婦女,沒錢了就到處搶百姓的錢財糧食。
所以蘇軍一度變得臭名昭著,就連我國八路軍都深感他們的惡劣軍紀,從而避而遠之。據說在1945年的九月份,首次進入東北瀋陽的八路軍,每日接到最多的民事投訴就是蘇聯官兵在搶劫。為此我方特地對蘇軍提出讓他們整治軍紀,但效果甚微,一些蘇軍士兵依然我行我素。
同年12月,一夥蘇聯士兵在打劫途中偶爾我方松江軍區副司令官盧東生,結果混亂中,蘇聯士兵貿然開槍講盧東生射殺。此事對中俄雙方影響極大,事後就連巴頓將軍都在寄給家屬的信件裡稱:「蘇聯軍隊就是一群有著嚴厲軍紀的烏合之眾」。由此可知,蘇軍的軍紀敗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就連對待無冤無仇的東北老百姓都如此霸橫,何況是曾侵犯過他們的德軍。
對德軍的大反攻開始後,侵入德國境內的蘇軍更加「如魚得水」,他們無情地對當地德國居民進行殘忍的報復行為,燒殺搶掠無所不作,突然是對待德國士兵,抓到就是死,有的德軍還要遭受慘絕人寰的折磨。
1945年5月8號,已到強弓之末的德軍選擇投降,但蘇軍對他們的報復仍在繼續。而當時的蘇軍紀律更是難以整治,導致駐德蘇軍總司令官朱可夫都親自下令肅治軍紀,還苦口婆心的勸說自己的將士:「這些暴行,令我們蘇聯在德國反法西斯民眾眼裡的形象大大受損,尤其是戰爭結束的情況下……」。
朱可夫當時是蘇軍攻入德國後的最高軍隊總司令,負責全局總指揮,他既然出面勸誡自己的士兵則說明了當時蘇軍在德國境內的軍紀已經異常混亂,那麼延伸出來的就是數不清的暴行事件,而受傷害最深的往往都是德國民眾,正是這種歷史記憶在德國人腦中「根深蒂固」,所以令戰爭結束後,他們都會談俄色變,有學者表示,這樣的行為不害怕都不行。
為何蘇聯軍隊會對德國進行殘酷的報復?
大體原因是當初德軍在蘇聯同樣進行的各種「暴行」,蘇軍在以牙還牙反過來報復回去。另外可能是當時的軍官士兵整體素質、道德文化水平較低,軍隊裡魚龍混雜,衍生出不少兵痞子,對此這些兵痞就肆無忌憚起來。
還有救是蘇聯軍方的指導員、軍官對下級的有意縱容,他們可能內心也想好好報復德國,所以對犯軍紀的士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冤冤相報何時了,雙方軍隊的互相報復,最終受害的還是兩國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