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慎毅 來源:東方網 選稿:桑怡
近日,一條「多名幼兒身上現針眼」的新聞引起熱議。鼎奇幼兒園昭君園喔喔(3)班共有8名孩子身上、頭部有不明針眼被家長發現。11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檢察院依法對該市鼎奇昭君幼兒園教師白某某、石某某、樊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批准逮捕。(11月5日澎湃新聞)
近年來,往孩子身上扎針,似乎成了一些幼兒園教師虐童的常規項目。究其原因,或者是針細小,便於攜帶不容易被發現,或者是即使不刻意準備,教師的耳針就可以馬上派上用場。那麼,這些教師為什麼要扎孩子們呢?
一方面,是一些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學生成為教師後,心理準備不足,身上本身還有孩子氣,可能覺得對惹自己煩的孩子扎幾下,不算什麼事兒。另一方面,梳理媒體報導可發現,幼兒園虐童,絕大多數發生在民辦幼兒園。這與民辦幼兒園教師待遇差有關。與公辦園相比,民辦園沒有公積金和住房補貼,工資相對較低,而民辦園往往一個老師當兩個老師來用,老師們又比公辦園教師累。錢少人累,教師們自然有怨氣,老闆面前不敢說,但卻可以拿孩子撒氣。
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打好組合拳。一是要做好教師的法治培訓。我國雖然沒有獨立的虐待兒童罪罪名,但刑法修正案(九)也增設了「虐待被監護人、看護人罪」。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之前,已經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涉事幼師獲刑1年半並5年內禁止從業。
二是完善監督機制。現在幼兒園都要求安裝監控,但校方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顯然家長不放心。這就需要增加家長的監督權,讓家長能夠實時對園內的攝像頭進行監控,即使家長沒有時間隨時看,對園方教師也是個震懾。一些幼兒園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效果,關鍵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推廣。
三是加快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讓大部分民辦園轉普惠園後,做到教師待遇與公辦園教師相同。
十九大報告將「幼有所育」排在必須取得「新進展」的7項民生要求的首位,國家大力推動民辦幼兒園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像重視中小學那樣來重視幼兒園,如果不能建設充裕的幼兒園來推動幼教事業高質量發展,當地群眾不僅沒有更多收穫感,即使在城市競爭中,幼兒園可能拉了城市引才招商的後腿。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第44條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其中就包括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各地一定要把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工作扎紮實實做好,讓幼兒園虐童事件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