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8月13日報導,陝西一剛摘帽的脫貧縣斥巨資建起豪華中學。擁有4層噴泉的水景、仿古建築群、假山瀑布等堪比景區的設施,這所&34;每年需償還5000餘萬元的貸款,奢華之風蔓延至民生工程。
2015年,新鎮安中學開始建設,新校址距離縣城14公裡左右,佔地272畝,可容納6000名學生,近期剛剛完工交付。校方資料顯示,新校址內共設有主體建築24棟,其中包括體育館等先進設施,極大改善了山區的教學條件。
但校內更多的是一些與教學並不相關的設施:十分顯眼的古建築群、氣派的古式大門、4層的噴泉水景、和一方長約8米的大理石校訓碑。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建築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校內的假山瀑布是將真山削掉建成的 ,大理石碑更是在西安特別定製的,共花費了6萬餘元。
辦公樓內的設施也更加顯眼,掛有&34;門牌的辦公室面積約超過30平米,據中央發布的文件,縣級職務人員的辦公室的面積不允許超過24平米,而鎮安中學內&34;等辦公室的面積明顯超標。
學校籌建處的負責人表示,2015年前期啟動時就已花費9000餘萬元,到現在投資已達7.1億元。校方需連續12年,每年向銀行還款5000餘萬元,此外還有2億的欠款,只能想辦法向上級申請資金。
2019年鎮安縣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78億,同年5月才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5月,鎮安縣稅收收入才完成6000餘萬元。有報告稱,2020年鎮安縣的收支矛盾愈見激烈。
鎮安中學的教師表示,學校的硬體設施確實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教學力量方面並沒有明顯的提升。而且,校內一些地方的規劃並不合理,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據校方的資料顯示,校內共有4棟教師公寓,公寓內的硬體設施堪比5星級酒店,可直接拎包入住。但有教師反映,大部分的教師家都在縣城裡,並不會入住新建的教師公寓,會導致公寓閒置。而且新校址距離縣城14公裡,每月的通勤費,無形中增加了教師們的壓力。
一些專家表示,貧困地區重視教育是值得鼓勵的,但學校不是景區,超出實用價值的建築毫無必要。必須防止奢華之風蔓延到民生工程中,應多將重點放到師資隊伍的建設中來。
綜合:新華社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