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越亂,說明孩子的記憶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會很強,而這些特質正是現在孩子們所缺少的。
其實在有孩子之前,家長對孩子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幻想,但是當孩子真正降臨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原來養孩子這麼難,尤其是孩子到了兩三歲的時候,簡直就是家裡的小惡魔,總是把房間弄亂不說,還不讓收拾,對此家長也是非常頭疼。
其實孩子弄亂房間,可能不是在作妖,而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
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處於幼兒時期的孩子若是能夠接觸更多的刺激,那麼對於大腦的開發以及智力的提升都有顯著的效果,尤其是6歲之前這種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手部有上億個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十分敏感,只要孩子產生觸覺,就會被觸覺神經傳遞給大腦,從而產生「刺激」,這種刺激會促進大腦開發,使孩子更加聰明。
當家裡房間很亂的時候,孩子探索的過程中,手會接觸到很多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知道積木是硬的;鐵塊很沉、棉花是軟的……孩子的大腦也會記住這些觸覺帶來的感受,並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不僅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認知,對孩子大腦發育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一、桌面亂
都說看孩子寫作業是一件令人心煩的事情,那麼再看到孩子的桌面亂糟糟的,就會讓家長們更加頭疼,看著亂糟糟的桌面,家長們總是會忍不住對孩子怒吼道:「桌面這麼亂,到時候要用啥又該找不到了!」
還記得上次去閨蜜家串門,看到孩子的桌子上亂糟糟的,閨蜜立馬喊來孩子,對孩子就是一頓訓斥,誰知孩子委屈的說,媽媽能不要動我的桌子嗎,什麼東西在什麼位置我都記得很清楚,你看。隨後孩子就表現了起來,看得我都覺得這孩子也太厲害了,記憶力竟然這麼好,真的什麼東西在哪裡一下就能找到。
通過這件事,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看著亂,但實際上每一件東西都已經讓孩子放在了固定的位置,並且孩子通過自己的使用習慣已經記住每件東西的位置,若是家長非要自作主張幫孩子收拾,那麼反而會打破孩子獨有的規則,導致孩子記憶紊亂,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若是桌面很亂的人,大腦就很亂的話,那麼桌面上空空如也的人呢?」
二、房間亂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若非疾病原因,天生都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再加上孩子的精力都十分旺盛,所以會出現類似拆家的行為,弄的房間裡亂糟糟的。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天性,若是孩子是有形狀的,那麼一定是不規則的,孩子的童年本就該無拘無束,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裡面釋放天性,而孩子在釋放天性的過程中,通過觸覺感受帶來的刺激還會刺激大腦,也就是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三、玩具亂
有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孩子玩完玩具之後,所有的玩具就像經歷了搶劫一樣,到處都是,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家長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玩具亂亂的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聽過「破窗效應」,講的是一棟房子的一個窗戶被打碎了,沒人修,結果剩下的好窗戶也都被大家打碎了,如果房子的主人立馬就把破損的窗戶補上,那麼打碎窗戶的孩子內心就會產生愧疚感,從而不會再去打碎其他的玻璃。
這個效應同樣適用於孩子身上,當家長將孩子玩完的玩具收拾整齊之後,孩子就會在破窗效應的心理下去想,到底要不要玩呢?絕大部分孩子都會選擇不去碰這些玩具,所以很多剛買的玩具孩子就不再玩了,家長還會去責怪孩子三分鐘熱度。
其實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就會越發達,因此家長不要盲目去替孩子收拾,很容易一個不小心破壞了孩子的天賦以及開發孩子大腦的機會。
我是果兒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業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