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生育政策面臨重大調整。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人口問題事關國家興衰和民眾福祉,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前景取決於人口,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
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人口老齡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顯,養老金缺口將日益增加。
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對中國人口增長同樣存在高估,中方案預測2031年達14.6億人的峰值。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
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已於2010年見頂,預計2050年比2019年減少23%;2010-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已從10.6%降至6.1%,即將進入「5時代」。老齡化提高消費降低儲蓄和投資,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並引發消費結構變遷,比如醫療保健佔比將逐漸提升。
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認為: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考慮短期內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認識仍存較大爭議,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這也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他的意見也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和討論。
其實,現在年輕人的現狀基本就是不想生這麼多,甚至是不敢生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培養孩子的問題,畢竟養孩子可比生孩子困難得多。
現在養一個孩子的花銷是太大了,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投入,還有時間成本。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培養孩子方面向家長販賣焦慮。孩子要上好學,要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才能不輸在起跑線。被這樣的聲音包裹住的家長,常常不自覺得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及子女。
再就是時間問題,孩子要有人帶,完全交給自己父母帶不行,再就是停職在家的女性,孩子上學後如果再次就業,公司就會有很多顧慮。
更何況普通人背著房貸車貸還要贍養雙方的四位老人,真的還會有能力去養三個孩子嗎?
如果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勢必會造成富裕階層多生,而中低收入群體少生。
80、90後是現代社會的中流砥柱,也可謂是最無奈的一代了。小時候碰上了獨生子女政策,沒有兄弟姊妹的照應,而長大了又開放二胎三胎,房價高,物價高,就是工資不高,待在企業的還需要擔心35歲之後會不會被辭退……
壓力這麼大,你敢生三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