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放開三胎的話題又上了熱搜?
為什麼?
因為二胎放開後,曾經出現了一波生育的小高峰,但是這幾年生育率又開始下降了,育齡人群對生孩子的興趣明顯不高。
連生育大省,山東和河南都出現斷崖式下降。
有的人,著急了,又出來呼籲,要放開生育政策,鼓勵三胎甚至多胎。
這些專家和學者的想法和口號都很好,想得也挺深遠,但就是缺乏對實際生活的調查。
畢竟廟堂和江湖還是有距離的。
其實對於要不要孩子來說,放開也只是個形式。
想要的,你就是不放開,人家也照樣要孩子;不想要的,你就是再鼓勵也沒有什麼用。
前些日子爆出的某些人物,具體是誰咱就不說了,人家的孩子就出生在很嚴格的計劃時期,難道還耽誤人家要孩子了嗎?
方法總比苦難多,人家路子多得是,難為的往往就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後來被人爆料出來,迫於壓力交了罰款,具體交還是沒有交,交了又是多少咱也不知道。
對於養孩子來說,咱們老百姓的心裡都有數,不是不想養,是真的養不起。
現實情況就擺在那裡。
現在養孩子的成本多高,養孩子的家長都知道,那不是靠說幾句話,響應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最基本的那就是需要手裡有真金白銀啊。
沒有錢,人家孩子吃肉,難道看著自己孩子只能喝湯嗎?做父母的忍心嗎?
可笑的是還有人說出「有錢沒錢都可以生。窮一點孩兒們都懂事。五十年代生五六個也成人,成才」
我說大哥,那是啥年代,現在是什麼年代,你現在養五六個試試?
你就是累吐血,也養不起吧?!
就拿我們五線城市日照來說,房價低的地方都五六千,高的地方接近2萬。
人均工資四千到五千左右,四個人吃頓飯小二百元,米呀菜呀也不便宜,
我這沒有房貸的人,都覺得這生活成本不低。
那你覺得每個月還要還貸供房的普通人家會覺得這日照物價是高,還是低呢?
你覺得他們過日子能沒有壓力嗎?
如果再加上孩子的上學,那更是擔子重的不得了。
孩子上學對於普通人家,那就是填不完的無底洞。
一個普通的郊區幼兒園一個孩子一個月費用一千左右,一年一萬多,一個幼兒園一年學費都趕上普通大學的學費了。
市區幼兒園的費用大概得要一千大幾百,再甚至兩千往上吧(住在市區也並非都是高收入群體,有的家庭也得靠到處上班打工賺錢)
這麼說吧,一普通的工薪家庭,兩口人不停地幹,也攢不下多少錢。
賺那麼點錢全部都花在孩子身上,最後錢又回流到學校。
兩口子辛辛苦苦一輩子,到最後老來還沒有保障, 一旦得個大病,那家庭徹底進入赤貧,就合作醫療能報銷的那一點錢真的不敢恭維,對於大病就是杯水車薪。
這就是江湖中的現實情況。
其實想不想生孩子,這個真的與口號沒有太大關係。
社會發展了,人們也得想得開。
現在的80後要兩個孩子已經到天了。
90後呢,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哪有什麼心思要孩子呢?
在往後我們的後輩,要孩子的想法更會減弱,這就跟韓國荷蘭一些北歐低生育的國家是一個性質,負增長這都是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都有可能。
所以不能老是從人口數量上要效益,而是要在人口質量上做文章。
當然了,我們也是在這裡「鹹吃蘿蔔淡操心」,我們也做不了主。
能活好自己就可以了。
能把自己的一家老小吃喝拉撒搞明白了,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想那麼多有啥用啊。
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