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發展艾草生產助推農戶脫貧致富

2020-12-20 鳳凰網

近年來,明光市針對中醫艾灸引起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和市場空間大的特點,搶抓機遇,搶佔市場,確定把艾草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積極引導農戶廣泛種植,助推農戶脫貧致富。

規劃引領,示範引導。為確保艾草產業的穩步發展,明光市把中南部崗區規劃為發展艾草基地,計劃用5年的時間,使艾草產業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今年已種植面積達2萬畝,2019年達到5萬畝,2020年達到10萬畝,最終達到15萬畝的生產面積。目前,全市在澗溪鎮、石壩鎮等10個適宜種植艾草的鄉鎮建立艾草種植示範片近50個,示範面積近5000畝,其中石壩鎮建立近2000畝的連片種植基地。通過示範推廣,帶動農戶和扶貧戶500多戶種植艾草,種植面積達1.5萬畝,預計年產艾草全株3萬噸,助農增收3000萬元以上。

強化政策,精準扶貧。該市把艾草種植作為扶貧的特色產業,對於當年種植艾草的貧困戶給予1000元/畝的補助,鼓勵貧困戶自主脫貧。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貧困戶與當地龍頭企業合作,從事艾草種植,既解決了種植、技術、收購問題,又解決了銷售問題;同時增強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目前,全市種植艾草的貧困戶近300戶。

產業融合,暢通銷售。加工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明光市在產業規劃之初就把招商引資、培育加工企業作為重點工作內容。目前,已引進河南大艾無疆集團、青島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該市,同時培養本土加工企業兩家,發展艾草專業合作社9家,種植大戶21戶。幫助企業註冊「滁明艾」、『』皖艾」、「談灸說艾」等商標。採取「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引導貧困戶與當地合作社、加工企業合作,從事艾草訂單種植,既解決了資金、種植技術難題,又解決了農戶銷售的後顧之憂;通過延伸產業鏈,深度開發艾草系列產品,形成集種苗栽培管理、收購、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產品主要有艾條、艾柱、艾草養生足浴包、艾草牙膏、香皂、洗髮露、沐浴露、洗手液、香膏、艾絨被、艾絨床墊、艾茶、艾香等4大系列180多種產品。其中:安徽清山艾草製品有限公司公司,帶動600多戶農戶和貧困戶種植艾草5000畝,直接增加農民收入2000萬元。(袁松樹劉成江)

相關焦點

  • 明光艾草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評審
    12月8日,明光艾草在北京參加農業農村部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評審並通過評審。明光艾草文化底蘊深厚。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有著用艾草治療瘟疫的說法,解放初就有人工種植,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中藥志》《艾葉》《中華道地藥材》《嘉山縣誌》《明光市志》《明光年鑑》等多本書籍中都有關於明光艾草的記載。明光市資源稟賦優越。明光氣候、地形和土壤非常適合艾草的生長。在艾草生長的主要季節,降水較足,熱量和光照充沛,有利於艾草生長,提高精油含量。
  • 艾草成為明水脫貧致富新產業
    東北網綏化7月26日訊(特約記者高偉)夏日時分,走進明水縣崇德鎮的艾草基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田野艾草香。漫山遍野一望無際綠色挺拔的艾草,空氣裡艾草的氣息沁人心脾。昔日到處可見的艾草,如今成為明水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神仙草。」
  • 江西餘江:艾草種植成脫貧致富的「金枝玉葉」
    青青艾草,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枝玉葉」。據傳,鴨塘周村與艾草有著深厚的淵源。這裡野生艾草,千年自生自長,清熱解毒、驅寒祛溼功的效良好,被當地百姓廣泛使用。相傳龍虎山道觀裡的張天師,經常下山到村子周邊採摘艾草,煉製方藥,治病救人,深得廣大百姓愛戴。村人作泥塑張天師像,以艾為須,稱作"天師艾」,這美好的故事口口相傳,流傳到了今天。
  • 山西產業扶貧產品展播:平定艾草
    艾草作為一種菊科蒿屬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北後峪村通過引進山西艾之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大力發展艾草種植,並不斷完善產業鏈條,使貧困戶在種植、回收、加工等各個環節都能受益。小小艾草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法寶。
  • 興義:千畝艾草開鐮收割啦!
    清明節後,艾草拔高。適值4月,走進興義市捧乍鎮,只見上千畝的艾草連片種植,長勢正旺,散發出陣陣艾香。「今年雨水氣候都比較適合艾草生長,所有今年艾草的收割期比去年提前了一個多月。」在捧乍鎮尚豐源農業發展艾草種植基地,總經理熊章鵬與農戶一起搶抓有利時機積極收割艾草,新翻開的泥土、拖拉機、辛勤勞作的農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 他指著正在收割的艾草說:「2017年公司發展艾草種植以來,現在已經有2600餘畝,今年預計產量可達上萬噸,目前也收到了全國各地的訂單。」
  • 安徽省明光市主要的三座火車站一覽
    明光站明光站(Mingguang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安徽省明光市,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二等站,是明光市鐵路客運樞紐,是京滬鐵路中間站。明光西站明光西站(Mingguangxi Railway Station)位於安徽省明光市明西街道圍山,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主要辦理合新高鐵,蚌寧城際,合淮高鐵客運。 途經明光市明西、橋頭、古沛等鄉鎮街道。
  • 銅梁少雲鎮:打造兩萬畝艾草基地做大農業品牌產業
    「這幾個山坡種植的都是艾草,面積有400來畝。艾草是一種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的藥用草本植物。眼下正是春管的重要時節,村裡組織入股的農戶除去艾草地裡的雜草,為艾草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海棠村黨支部書記彭忠說,別小看這片艾草,它把荒山坡地變成了聚財坡,在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呢。
  • 合肥與六安兩地家政企業合作,助力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
    安徽省家政服務行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鄭崎、合肥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王可健、合肥市瑤海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畢守啟、六安市金安區商務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章永清等領導出席籤字儀式。據悉,合肥與六安兩地家政企業開啟了技術、就業、資源互聯互通深度融合的步伐。
  • 艾草葉裡的致富經
    走訪調研過程中,人武部扶貧幹部楊曉超發現村裡的山坡上長滿了一壟壟高高低低的艾草。在邀請農技專家對土質化驗分析後,發現當地土壤很適合艾草生長。自此,鼓勵貧困戶種植艾草、發展艾草加工業的脫貧路子逐漸在楊曉超的腦中成形。村委會上,當楊曉超說出這一想法時,村民們頓時炸了鍋:「種野草也能發家致富?」「還是老老實實種地吧,別亂投資。」
  • 宿松:小艾草成為脫貧致富「黃金葉」
    「別看這小艾草,經濟效益可大著哩。」日前,宿松縣許嶺鎮石廟村脫貧戶劉火春一邊整理艾葉一邊向筆者介紹,「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種植艾草每個月能給我帶來1500多元經濟收入。」「我們村發展艾草種植,為貧困戶提供種植、技術等一條龍服務,並籤訂回收協議,帶動30戶貧困戶增收。」石廟村黨總支書記張東紅介紹,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艾草收購價格逐年上升,以艾草加工、艾灸醫療養生保健為特色的艾草產業呈現日益紅火的勢頭。目前艾草畝均年效益可達3000元。
  • 艾草飄香已千年 產業蓬勃在今朝——南陽市艾草產業發展透析
    其中,三藥包括艾草、山茱萸、辛夷。」市中醫藥發展局副局長張長河自豪地說,艾草產業已成為中藥材產業發展龍頭,「世界艾鄉」品牌正在打響。眼下的南陽,艾草在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文化回歸、康養旅遊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小艾草變「扶貧草」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蘇鋼 通訊員 龍吉妮近日,走進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玉皇廟村的中華艾草益陽高新區培植基因園,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艾草可是個寶貝,家裡缺少勞動力的也可以種植,而且紮根淺,非常適合我們這裡的土地,銷路也穩定……」說起剛剛引進一年的艾草種植,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玉皇廟村黨支部書記李昱興致勃勃地打開了話匣子。玉皇廟村地處桃益公路線上,原本有2100餘畝稻田。但自2018年修建G234後,因道路阻隔了水源,導致稻田灌溉成問題,生產效益下降。
  • 明水縣艾草進都市 鋪就脫貧希望路
    艾草不僅能製作艾條供艾灸用,還能製作艾茶、艾香皂、空氣清新劑等百餘種產品,產業鏈式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而種植繁育艾草又有投資少、見效快、市場需求量大,能解決大批農村閒置勞動力務工難題等優勢,因此年初以來,我們就確定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稟賦,引進艾草種植深加工產業項目,積極發展健康產業,為脫貧攻堅助力的新思路。」
  • 艾草渾身是寶,市場供不應求,黃河灘區農民靠種植它脫貧致富
    在王稱堌鎮積極引導和駐村幫扶單位濮陽縣人民檢察院的牽線搭橋下,孟樓村決定依託本地豐富的黃河水資源,發展艾草種植,力爭蹚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據孟凡奎介紹,艾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濃烈的香氣,在我國民間得到廣泛利用,許多廠家開發的艾葉精油、艾葉茶、艾香、艾草美容護膚品、艾葉皂等製品供不應求。
  • 種植迷迭香也可以年入50萬,貧困農戶是如何脫貧致富的?
    黑塘村村民田發家著力把迷迭香產業做為發展生產脫貧的支柱產業來抓,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種植規模近130畝,為更好對接市場需求,增加農戶收益,隨後會再增30萬株迷迭香幼苗擴展千畝種植面積,為整個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給當地貧困農戶再增脫貧致富的 「希望曙光」。
  • 臨翔馬臺村:農家書屋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家不等不靠不要,通過養豬、種茶和在外務工等收入脫貧致富,蓋起了新房子,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同時,愛看書的唐玉榮老人還帶動其他農戶通過農家書屋的書籍和碟片,學到很多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助推了脫貧攻堅的步伐。
  • 汝陽萬畝艾草種植基地籤約儀式暨三才艾業開業典禮隆重舉行
    三才艾業在汝陽以「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實現增收農戶收入,推進鄉村振興。同時,把汝陽地標特產「龍草」——龍草艾,打造成中國知名品牌,把汝陽打造成「艾草之都」;用一片沃土上的龍草—龍草艾託起汝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種下艾草 志在「艾」業
    3月,平定縣東回鎮瓦嶺村試種了艾草。5月下旬,農戶收割了第一茬艾草;7月中旬,他們將迎來第二茬艾草的收穫。今年,瓦嶺村與山西本茂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了100畝艾草種植合同,村裡的種植結構調整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
  • 汝陽縣上店:農民踴躍種植艾草促增收
    近年來,為推動產業扶貧,位於汝陽縣的河南舒爾康艾製品有限公司,採用公司+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統一供苗、技術指導、合同收購等措施,積極扶持當地農民種植艾草走致富路。為加快艾草產業發展,縣政府還給種植艾草戶給予一定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