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釋放一名美國永久居民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伊朗釋放一名美國永久居民

惠曉霜

伊朗司法部門11日說,將釋放有美國永久居住權的黎巴嫩籍服刑人員尼扎爾·扎卡。

黎巴嫩官員稍後證實,這名商人已經獲釋。

伊朗多家媒體援引司法部門發言人戈拉姆-海珊·伊斯梅利的話報導,應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和扎卡本人請求,伊方同意「有條件釋放」扎卡並移交給黎巴嫩方面。

美聯社和路透社分別以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黎巴嫩官員為消息源報導,扎卡11日獲釋,與黎巴嫩安全總局局長易卜拉欣·阿巴斯一起乘坐飛機前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扎卡2015年應伊朗方面邀請,在德黑蘭參加一個會議,離開伊朗前被逮捕;一家法院次年7月判處他10年監禁並處罰款420萬美元,罪名是「合謀反對伊朗」。

伊斯梅利說,司法部門審議奧恩和扎卡所提請求;依照法律,刑期不超過10年的犯人如果實際服刑時間達到刑期三分之一且在獄中表現良好,可以有條件獲釋。

審議期間,司法部門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和黎巴嫩真主黨磋商。

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正高度緊張。美國政府去年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恢復和追加對伊朗制裁。伊朗外交部長賈瓦德·扎裡夫今年4月說,伊方去年向美方提議雙方互換在押人員,沒有收到美方回復。

伊斯梅爾說,釋放扎卡「完全依據法律程序,不涉及政治因素」。

扎卡遭逮捕後,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他「與美國軍事和情報部門關係密切」。報導配發多張照片,顯示扎卡身處美國國內一座軍事基地,身著軍裝。

美聯社報導,扎卡經常居住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領導一家信息技術組織,推動「網絡自由」。

這家媒體2016年報導,扎卡被捕後,他的支持者寫信給時任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說美國國務院「知道和批准」扎卡去伊朗開會,且為他的旅程「提供補助」。報導說,2009年以來,美國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以合同和補助形式向扎卡領導的組織合計提供至少73萬美元。

美國國務院至今沒有就資助扎卡一事作出回應。(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尼扎爾·扎卡(Nizar Zakka)

相關焦點

  • 伊朗外長紐約想探視患癌同事 美國不準 開這條件
    當地時間27號,伊朗常駐聯合國使團確認,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紐約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想去醫院探望重病的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卻遭到美國方面的拒絕。美國國務院還開出條件稱,扎裡夫要想去探病,得先釋放一名遭伊朗扣押的美國公民。
  • 解局|英屬直布羅陀為啥「硬剛」美國執意釋放伊朗油輪?
    美國為何在最後一刻要求英國轉交伊朗船隻?堅持英美特殊關係的新首相上臺後,英國和直布羅陀當局又何以頂住美國壓力,釋放被扣船隻?「美國希望通過其盟國,特別是英國扣押伊朗油輪來完善所謂『全面封堵』伊朗的策略。不僅如此,美國還想從英國這裡打開歐盟的缺口,分裂歐盟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
  • 不顧美國反對 英屬直布羅陀決定釋放被扣伊朗油輪
    【財新網】(記者 陸文)8月15日,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決定釋放被扣押在直布羅陀超過一個月的伊朗油輪「格蕾斯一號(Grace 1)」。美國司法部在這艘油輪被釋放前的最後關頭,仍向直布羅陀當局提出了一份要求繼續扣押該船的申請。然而直布羅陀官方稱已釋放遊輪,將會由獨立機關判定美國新提出的司法申請。
  • 德黑蘭處決一名美國要求釋放的間諜 知情人:摩薩德曾試圖營救
    7月20日,伊朗司法部新聞發布處在其官網上公示處決了一名被裁定為中情局和摩薩德情報機構從事間諜活動的間諜——穆罕默德.穆薩維.馬吉德。據悉,穆罕默德.穆薩維.馬吉德此前為德黑蘭駐外的翻譯官,他在20日早晨被處以極刑,公開弔死在德黑蘭郊區一處刑場上。
  • 伊朗發起報復?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遭攻擊,8枚火箭彈落入館內
    當地時間12月20日,伊拉克軍方發表聲明說,有不明組織向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發射了8枚火箭彈,造成一名伊拉克工作人員受傷,大使館旁邊一所無人居住的居民樓樓體坍塌,還有一輛汽車被炸毀。今年11月17日,四枚火箭彈擊中了巴格達政府大樓和美國及其他國家大使館所在的區域,伊拉克軍方公布的消息顯示,武裝分子一共從巴格達的東南部發射了7枚火箭彈,除去那四枚之外,其中一枚險些擊中巴格達的一家醫院,另一枚落在了一個公園的入口處,第七枚在空中爆炸,導致一名少女喪生,五名平民受傷。
  • 美國和伊朗秘密交換罪犯,但真實的交換人員卻另有他人
    6月4日,美國和伊朗進行了一項外交交易,美國海軍退伍軍人懷特在被伊朗羈押兩年後,被釋放,作為交易的一部分,美國將去年審判的具有美國、伊朗雙重國籍的醫生塔裡予以減刑釋放。麥可·美國海軍退役士兵懷特於2018年在伊朗被扣留,他去伊朗拜訪一名網友,並跟對方墜入愛河,而後被伊朗政府以侮辱最高領導人定罪,並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而塔裡是一名佛羅裡達州的一名醫生,2018年因向伊朗出口敏感器械,被美國司法部指控,被判處3年刑期。
  • 「伊朗沒有滿足美國12項『簡單合理』要求中任何一項」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2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德黑蘭沒有滿足美國在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於去年提出的12項要求中的任何一項。2018年5月,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國務卿蓬佩奧就美國外交政策發表了其任內首次長篇演講,其中也包含伊朗問題。他闡述了本屆美國政府的對伊措施,要求伊朗政府做出12項讓步。華盛頓要求伊朗徹底改變其在中東地區的行為,停止擴散彈道飛彈,釋放所有外國囚犯,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進入伊朗對所有設施進行核查等等。美國眾多專家稱上述要求不切實際。
  • 長期外派出國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各國規定不同
    長期外派出國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  今早,小僑在翻閱新聞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則報導:  加拿大一名華人移民是加國某公司的全職僱員,被外派至中國工作,卻因為居住加國的時間不足被剝奪了永久居民的資格。之後,他向加國聯邦法院申請司法覆核,遭到駁回。
  • 美國伊朗兩國發生新戰況,美國採用新方法,伊朗沒辦法
    美國伊朗兩國發生新戰況,美國採用新方法,伊朗沒辦法隨著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也越來越看不下去,採用各種辦法對伊朗進行壓制,為了限制伊朗,美國也是絞盡腦汁。首先退出伊核協議給其施加壓力,然後又明令禁止斷絕伊朗和他國之間的軍事交易聯繫,給出的理由更是荒謬,聲稱擔心伊朗會大力發展核武器,不過伊朗對美國的行為也沒有太重視,依然發展著自己本國的交易,美國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伊朗造成了影響,但是對伊朗的總體影響並不大,伊朗對此也不會坐立不動,從美國開始對伊朗進行施壓後,就有消息稱,伊朗將會秘密研製網絡武器對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進行網絡攻擊,據了解,
  • 伊朗公布美國大兵「道歉視頻」 華盛頓爭論外交輸贏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 劉皓然】美國海軍士兵向伊朗下跪並道歉? 美伊「水兵扣押」事件日前突現反轉:兩國高層剛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此事不久,伊朗媒體便放出一部美海軍士兵的「道歉視頻」,令美軍顏面無光。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該視頻資料於13日晚些時候被伊朗國家電視臺轉播。
  • 消息人士:美新「入境禁令」或不涉及籤證持有者、永久居民和伊拉克...
    2月28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國會發表演講(圖片來源:美聯社)中國日報網3月2日電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上任不久即頒布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的行政令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1日報導,伊拉克公民以及現有的美國籤證持有者和美國永久居民都將被排除在禁止入境人員範圍之外。白宮2月28日下午表示,川普將在次日下午籤署新版「入境禁令」。但截至3月1日晚,新版「入境禁令」仍然不見蹤影。這已經是川普政府第三次推遲「入境禁令」的頒布時間。
  • 美國與伊朗的下一步
    2020年1月4日,兩千多人在舊金山市中心參加反戰集會,譴責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炸死伊朗將領蘇萊曼尼,並要求川普政府從中東撤軍,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這次承認是發生在1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關於伊朗的講話之後。講話中,川普提到了「擁抱和平」「美國並不希望動武」等關鍵語句。伊朗官方人士表示他們對於空難說的都是實話,但這種坦誠為時已晚。伊朗國內悼念空難遇難者的集會立刻轉變成了抗議政府射殺同胞的集會。
  • 美國如何解決問題?伊朗駐華大使館一針見血,網友:說的太對了
    如今,美國又面臨除新冠肺炎疫情之外的另一大危機,種族歧視矛盾在美國本土爆發,並已經演變成了暴力與騷亂,對此美政客又開始展現其甩鍋和雙標的「功力」,但這一次其他國家都看不下去了。據國內媒體6月8日報導,6日,伊朗駐華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樣一段話:「美國如此解決經濟危機:瘋狂印鈔。美國如此解決新冠疫情:甩鍋退群。美國如此解決種族問題:跪脖鎖喉。好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 伊朗維持對在英國機構工作伊朗公民10年監禁原判,控其文化滲透
    周二(27日),伊朗司法部宣布,伊朗一家法院維持了對在英國文化協會工作的伊朗公民阿拉斯·阿米裡10年監禁的原判、駁回其上訴申請,罪名是「文化滲透」。
  • 伊朗突然出手扣押油輪,韓軍艦緊急駛往海峽,要求立即釋放船隻!
    美軍航母剛走了兩天又要回來了,五角大樓下令美軍尼米茲級航母重新返回波斯灣部署,並且美軍的象徵開戰標誌的E-130H電子戰飛機也重新部署中東,逼近了伊朗。美軍改變了先前回撤航母的決策,說明美國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但最終還是強硬派佔據了上風。以色列一直希望美國能針對伊朗實施軍事行動,並且不斷的進行輿論造勢和軍事造勢。
  • 美國敢打伊拉克,為啥不敢打伊朗?
    但是世界似乎是沒有永久的和平的,即使現在各個地區都處在一個大的和平的環境之中,但是局部的戰爭一直是不斷的,而這些局部的戰亂中一直都離不開美國這個國家,都能夠在其中看到他的身影,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是同樣與美國劍拔弩張的伊朗美國卻一直沒有對其發動戰爭,這是什麼原因呢?
  • 伊朗釋放和解信號 黃金頓挫1490危險!警惕今晚最硬通脹指標突然反彈
    本交易日關注:  (一)伊朗釋放此前扣留的懸掛英國國旗郵輪  繼本周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聯合國大會上呼籲地區團結,提議建立荷姆茲海峽和平聯盟後,日內據英國天空網和英媒BBC報導,逾2個月前被伊朗扣押的懸掛英國國旗的油輪Stena Impero已經釋放,正在駛離伊朗阿巴斯港口。
  • 伊朗軍方警告:任何站隊美國的國家,都小心著點兒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4日報導,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阿布法茲勒·謝卡爾奇(Abolfazl Shekarchi)最近又對美國及其盟友發出報復警告,稱如果攻擊伊朗,伊朗有能力將目標對準美國或其盟友的任何領土。在任何戰爭中,任何維護美國及其盟國利益的地方和領土都將成為伊朗的報複目標,伊朗已經證明自己有能力做到這樣。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伊朗釋放對方被扣押的漁船
    新華網阿布達比7月1日電 (記者邢旭東燕毅)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伊朗兩國外交部1日相繼宣布釋放對方被扣押的漁船。至此,兩國最近圍繞島嶼爭端而引發的互扣對方漁船事件宣告結束。  阿聯外交部負責人對阿聯通訊社發表聲明說,阿有關方面已於1日早些時候釋放了6月15日在阿聯水域扣留的一艘伊朗漁船和全體船員。
  • 遭扣伊朗油輪駛離直布羅陀 油輪更名並懸掛伊朗旗
    在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遭扣押的一艘伊朗油輪18日晚起錨。伊朗駐英國大使哈米德⋅巴埃迪內賈德在社交媒體「推特」說,伊朗遭扣押的油輪駛向國際水域。這艘油輪原名「格蕾絲一號」,18日把懸掛的巴拿馬旗改為伊朗旗並更名「阿德裡安⋅達裡亞一號」。美聯社報導,多名工人17日在油輪船體上噴塗新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