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作者:薛兆豐
ISBN:978-7-5086-8958-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索書號:2018/F0/44
館藏地:中文圖書借閱區(一)
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而不是一堆函數、公式和圖表。薛兆豐老師善於把複雜的現象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這本書講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經濟學分析,更實際、更有趣、更深入和徹底地將經濟學思維運用於各種實際場景,幫你繞過經濟學花招,理解現象背後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將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擁有可以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體系,從而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相信讀完本書之後,你會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為這個複雜世界的明白人。
(薦書館員:杜菲)
2.《文學不死》
作者:白先勇
ISBN:978-7-5447-7775-9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索書號:2019/I267/848
館藏地:中文圖書借閱區(二)
《文學不死》是白先勇閱讀其他文學、藝術文本之後,洞幽燭微而得的思考和研究結晶。「文學不會死」,是白先勇就文學之未來做出的擲地有聲的預言。第一部分從港臺文學入手,探尋當代文學作品不朽的美學價值;第二部分深情回憶文學前輩與同輩的創作故事;最後,作者重返古典文學世界,蓋因這裡有著真正保證文學永恆性的活水源頭。
通讀全書,作者既是權威級的文學創作大師,更是深具職業素養的文學教授和文藝活動家,其氣度、風範和見識,躍然紙上,啟人深思。書中各輯收文,體例雖略有不同,話題、內容和觀點、思路各方面,卻都歸集在知人論世、品文析理的範疇內,展現著融「大師批評」的深切興味和「職業批評」的豐富學識於一爐的獨特神採。
(薦書館員:王曉琪)
3.《貝多芬傳》
作者:(德)費裡克思.胡赫
譯者:高中甫
ISBN:978-7-5168-1677-6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索書號:2019/K835.16/10
館藏地:中文圖書借閱區(三)
《貝多芬傳》中,作者懷著詩人的激情,以巧妙的構思、細膩的描繪和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受難者的形象。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痛苦: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還在少年時候,便不得不忍受成人的苦難;他在青年時代,渴求愛,也懷著熾烈的愛去愛人,但在愛情上卻一再失意,經歷了多次令人痛苦和傷感的戀愛,終生孤獨;正在創作力鼎盛時期,又患有了嚴重的耳疾,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失聰更沉重的打擊嗎?當他處於成熟時期,又不幸陷入同弟媳和侄兒的糾葛之中.然而每一次痛苦和哀傷經過搏擊都化為歡樂的音符,構成了壯麗的樂章。一個命定痛苦和孤獨的不幸的人,卻終生謳歌歡樂,鼓舞人們向上,這是何等偉大的人品,何等高尚的性格,何等堅毅的精神,何等超人的勇氣!在貝多芬的日記裡有一句話:「誰想收穫歡樂,那就得播種眼淚。」這是一個過來人的沉痛之語。他的作品中的歡樂,那是經過鬥爭由痛苦鑄成的。「經過痛苦得到歡樂」,這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凝成的一句名言,是他畢生的寫照,後人,特別是身處逆境的人都能從中汲取到力量和勇氣。聽到貝多芬音樂的人,有誰不感到振奮,不燃起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你若是有更深的理解,那麼即使在悲哀沉痛的樂句裡,也依然能聽到鬥爭和希望。貝多芬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同命運、同世界、同自己的靈魂進行鬥爭的雄渾宏偉的交響曲!
(薦書館員:蘇曼)
4.《第三餐盤:明日飲食探究之旅》
作者:(美)丹·巴伯
譯者:郭寶蓮
ISBN號:978-7-5321-6682-4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索書號:2019/TS971.2/36
館藏地:中文圖書借閱區(四)
丹•巴伯是美國著名廚師,在曼哈頓西村經營一家藍丘餐廳,他不僅努力思考如何做出完美的食物,更在餐廳不斷實踐著自己超前飲食倫理觀和生態理念。
起初,巴伯決定種植自己的小麥,對合適小麥品種的追求成了一系列深入田野的探究之旅的開端。在能夠品嘗到巴伯的小麥之前,我們可以跟隨他去拜訪那些美國以及跨越大西洋的廚師、農夫、漁民、畜牧業者、營養師和環境科學家。丹•巴伯花了十年時間研究世界各地的農業社群,擷取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循著食物鏈一路抽絲剝繭。
《第三餐盤》是一本將旅行日記、農場耕種歷史,和烹飪哲學相結合,坦誠且觀念超前的主廚筆記。捨棄因循守舊的不健康飲食法(第一餐盤);超越 「從場地到餐桌」的大熱潮流(第二餐盤);通過飲食方式的倡導,推動食物生產遵循自然法則,讓土壤和海洋得以永續利用、保有健康,這正是丹•巴伯所認同並推崇的廚師使命,即「第三餐盤」的真正意義。
(薦書館員:衛念初)
5.《暗夜中的眼睛——一名日本間諜的攝影情報檔案》
作者:楊紅林
ISBN號:978-7-5598-1673-3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索書號:2019/D731.336/1
館藏地:中文圖書借閱區(五)
《暗夜中的眼睛——一名日本間諜的攝影情報檔案1924—1938》一書,拂去歷史的塵埃,透過這些發黃的老照片,一段段令人百味雜陳的往事慢慢浮現在面前。在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在遭受了一次次刻骨銘心的陣痛之後,我們民族是否需要認真反思?本書講述了一名日本間諜島崎役治借民間攝影師之名,從1924年到1938年在中國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民情和民族問題的情報刺探與搜集的間諜活動。日本間諜可謂無孔不入,他們刺探和搜集的情報非常細緻、精確,以致將那個時期中國各個方面的狀況一覽無遺地暴露在眾人面前,為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東三省和發動全面對華戰爭做了詳細的信息鋪墊。書中出自日本間諜及各類「觀光客」對中國政治、軍事、民情和民心的分析,可以看到那時中國由於人窮國弱、民國政府無能腐敗而處處被列強鄙視和欺侮的事實。這既刺痛著我們的心,也真實反映了那時中國的現狀,這對於今天的我們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鏡鑑意義。
(薦書館員:吳易)
6.《神奇圖書館》
作者:(美)克裡斯·格拉本斯坦
譯者:徐涵
ISBN:978-7-5414-9176-4
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 晨光出版社
索書號:2019/I712.84/92
館藏地:青少年借閱區(可外借)
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上,一個曾經在這裡長大、從事遊戲開發的富翁回來蓋了一座據說是全世界最先進、最酷炫的圖書館,圖書館的開館那天會舉行盛大的儀式,這個儀式就是一個逃生遊戲。為了準備這個盛典,學校裡舉行了徵文活動,12位作文高手獲得了參加遊戲的資格,這些學生將背上睡袋和換洗衣物在圖書館裡呆上一天兩夜,在各種圖書、資料裡尋找逃出圖書館的路徑,最先逃出者為勝。這座圖書館建在一座銀行保險庫的舊址上,看起來固若金湯,無處可逃。一系列的卡片、字謎、檔案、競技遊戲,甚至氣味都可能是線索。最先逃出圖書館的人是讀書最多的、最聰明的、最善於思考的,還是最講究團隊合作的?最終的結局出人意料……
本書以圖書館為場景,以館藏圖書為線索,包含了大量的字謎、雙關語、經典童書,秉持「在遊戲競技中愛上圖書館,以非凡勇氣解開成長之謎」的理念,來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圖書館。推理層層深入,情節緊湊而精煉,促使孩子不斷翻頁。而在場景感、快節奏、遊戲競技之外,本書更為關注和引導孩子的心靈成長,以及重視傳遞人文精神與人生價值,以此鼓勵孩子分享知識,並勇敢嘗試。正如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所言:「《神奇圖書館》堪稱圖書館文學的優秀範本。」
(薦書館員:黎靜捷)
7.《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
作者:(日)宮西達也
譯者:米雅
ISBN:978-7-5552-5400-3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索書號:2019/I313.85/216
館藏地:幼兒閱覽區(可閱覽,不可外借)
《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講述了一個算術星人從沙坑裡冒出來,搶走了三個小朋友的鏟子,三個小朋友要想拿回自己的小鏟子,就必須回答算術星人提出的數學問題,於是,一場刺激又有趣的數學冒險開始了……
「嘿嘿嘿,我現在要考考你們,答錯的話,我要把鏟子全部拿走。」
「看那棵樹,哪幾樣東西的數量是3?」
「哪幾隻青蛙坐在三個盒子上?」
「哪幾隻青蛙拿著三隻氣球?」
「青蛙多,還是蝸牛多?」
「小鳥多,還是葉子多?」
「兔子多,還是氣球多?」
「青蛙、小鳥、葉子和兔子,最多的是哪一種?」
本書是宮西達也創作的一本數學啟蒙繪本。宮西達也獨特的畫風深受孩子們喜歡。他的作品是基於愛的,讓人感動的東西很多。例如在繪本的最後,加法超人給10個小算術星人寶寶每人送了一個小鏟子,算術星人給小朋友送了算術星人形狀的布丁,這也是宮西達也一貫的暖暖的風格。整本書內容比較充實,也比較簡單,適合年幼的小朋友閱讀。通過本書的閱讀,在探險遊戲中學習認知基礎的數學概念;學會數數和數量關係;認知顏色和方位;學會顏色認知和圖形的空間變換;學會十以內的加減法,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
(薦書館員:黎靜捷)
(流通閱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