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美人魚竟是個女漢子!在廢墟上重建的華沙老城與眾不同

2020-12-17 追風景的Arthur

華沙老城很美。從城堡廣場到皇家城堡,從集市廣場到外堡,走過每一條老街小巷都充滿了中世紀的韻味,遊走其間愜意而美好。然而你可能想像不到的是這一切其實都是在一片廢墟上重建起來的,是華沙在二戰被夷為平地後從地基開始照原樣復原而來的。

老城廣場中心有個美人魚雕像,下面的水池邊總有孩子跑來跑去的玩耍。仔細觀察這個美人魚雕像,下身魚尾上身昂首挺胸左手握盾右手利劍,怎麼看也是一個保家衛國的女漢子形象。聯想到丹麥哥本哈根柔弱的小美人魚,眼前這一尊美人魚造型絕對給人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想必背後有著不少苦難與抗爭的故事吧。

如果要評選「最動蕩歷史」獎,波蘭必定榜上有名。幾百年來波蘭經歷了戰爭,入侵和佔領,然而這些苦難並沒有摧毀波蘭人民強烈的愛國心和文化認同感,聯想剛剛去過的古都克拉科夫雄偉城堡,以及眼前在二戰中淪為廢墟,後又重建恢復昔日風採的華沙老城都是很好的例證。

來波蘭華沙前在Booking上選了一家高達9.9分的公寓,這可是我這些年週遊世界住過的最高評分的酒店。位置超好,出門就是華沙老城和各式餐館酒吧。我房間在四方庭院的另一頭,南北通透有前庭後院異常安靜。上圖是公寓的餐廳和廚房,早上陽光照進來自有一種美好瀰漫在房間中。

公寓酒店一室兩廳,房間設施應有盡有。而最打動我的是客廳角落這部老式留聲機,旁邊的柜子裡有幾百張老唱片靜等客人的挑選,以至我一回到房間就隨手挑一張唱片放到留聲機上,頓時懷舊的歌聲溢滿了房間,那是一份你能周身體會到的美好。房間裡燈多老照片多,木地板加地毯,在外面遊蕩一天後回到屋裡光著腳,打開所有的燈,被音樂圍繞,特別的放鬆。公寓有個浪漫的名字「Night and Day"--夜與日。是啊,在這裡的日日夜夜都讓我難忘。

走出公寓房間穿過庭院就是城堡廣場,又名王宮廣場。廣場中心地帶有波蘭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紀念柱,他就是將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往華沙的那位國王,紀念柱是由他的兒子瓦迪斯瓦夫四世為紀念父親所建。城堡廣場是參觀老城區的起點。從早到晚,城堡廣場上都是遊客最愛的聚集地。廣場西北紅色建築是老皇宮,向北就進入華沙老城。在廣場南端的塔樓上可以俯瞰整個廣場,我在最後一天的傍晚登上去,夕陽下的老城很美。

廣場上這座紅色的五邊形建築為華沙舊王宮,建於13世紀,1569-1572年改建為王宮和議會所在地。在二戰中部分焚毀,戰後由全世界波蘭人集資捐助,1971年開始重建,1984年完工,現為博物館,被譽為波蘭民族文化紀念碑。

由城堡廣場往老城廣場方向走,碰到的第一個教堂是耶穌會教堂,由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建於1609年,二戰中被摧毀,1948年至1957年重建。粉紅色和米色外牆回顧著它在17世紀初建時的裝飾風格,屬可愛型文藝復興時期教堂。與耶穌會教堂相鄰的聖約翰大教堂是華沙三大教堂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聖十字教堂和聖馬丁教堂。作為華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於14世紀),聖約翰大教堂是許多波蘭國王加冕的地方,被稱為波蘭國家萬神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文化遺產。緊鄰聖約翰教堂的另一座文藝復興晚期風格的教堂是格雷斯聖殿教堂,與耶穌會教堂建於同一時期。教堂門口有隻石熊,據說是等待愛情解咒的王子。

華沙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作為在戰火中毀損而又全部重建的華沙老城來說實屬不易。老城不大但很精緻,石板路依然像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感覺,隨處可見的街頭藝人,為老城平添出了許多趣味。喜歡在這樣的老城中散步。

二戰後華沙一片焦土,有西方人士斷言:「華沙不會重現人間,至少100年內沒有希望。」有人甚至建議放棄華沙,遷都羅茲。但波蘭人民出於對法西斯的憎恨和民族自豪感決心重建家園,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和建設速度,只用了十幾年時間,不僅恢復了中世紀古城的風貌,而且還建了新市區。華沙當年重建的原則是,對於名勝古蹟、歷史建築則修舊如舊,一切按照原樣恢復歷史舊觀。於是今天的我們才有幸看到了老城區中世紀的風貌,就連屋瓦牆磚門戶招牌壁畫裝飾都刻意作舊,以保留古時的樣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意把重建後的華沙歷史中心(即老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對華沙舊城重建的極高評價。

走著走著就到了老城的外堡,紅磚牆的塔樓在藍天白雲下特別的好看。華沙的建築有個特色,每個建築總有幾個雕塑或者石塊是原來老建築上的,把它鑲嵌或者保留在新建築裡,使之融為一體。二戰時波蘭成為納粹德國和蘇聯主要爭奪對象。到二戰結束600萬人口喪生,華沙成為一片廢墟,城裡90%建築物被德軍炸平,而眼前這所有的建築都是戰後新建的,所以說,華沙又是一座年輕的老城。

因為其苦難的歷史,所以在華沙老城內外總能看到這種類似於女漢子美人魚般的雕塑,充滿了力量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城外女神居裡夫人的雕塑。居裡夫人的故居就在華沙老城北邊一條偏僻的小巷裡,如今是居裡夫人博物館,牆面上的RA和PO就是她發現的兩個化學元素的縮寫。居裡夫人的家庭是真真正正牛掰的一家,是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一家子。居裡夫人得諾獎兩次,老公得諾獎,大女兒和女婿得諾獎,小女兒的女婿得諾獎,一家子諾獎不服不行。很遺憾我在華沙正趕上居裡夫人博物館閉館,只有下次再來了。

華沙國家體育場(NationalStadiuminWarsaw)位於華沙維斯瓦河河畔,在原波蘭最大體育場十周年體育場的基礎上擴建。國家體育場是波蘭專為歐錦賽準備的體育場館,擁有58500個座位,最多可容納7萬名觀眾。我漫步到維斯瓦河邊玩了一會,本想乘渡船過河去看看這個有如皇冠般的體育場,怎奈渡船不開,只好乘公交車過去。準備好零錢,可上車才發現自動售票機只收信用卡,可我把信用卡放在了書包夾層裡,等我取出來再買好票,估計也早就乘過站了,猶豫了一會,非常不好意思的逃了一次票,臉紅!

到了體育館門口發現有警察把守禁止參觀,也不知是啥情況,便又悻悻的往回走。不想乘車了,便徒步走上大橋,站在橋中央俯瞰維斯瓦河風景,看遠處漂亮的斜拉橋上繁忙的輕軌來來去去,看橋下的白色沙洲,看天空厚厚低低的雲層,不知為何一種悵然湧上心頭。

那天天氣炎熱,半路上還下起了一陣雨,我正好走到了蕭邦音樂學院,便在外面的大樹下躲雨,音樂學院的窗戶裡各種樂器的演奏聲穿過雨霧,在溼潤的空氣中飄搖。雨過天晴我走到了有4公裡長的皇家大道,上圖這尊雕像就是提出日心說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他身後就是波蘭國家科學院,斜對面是大名鼎鼎的聖十字教堂。蕭邦在巴黎去世後,遵照遺囑將他的心臟安葬在了聖十字教堂。到華沙的遊人一定會來到這裡,到埋葬了蕭邦心臟的教堂左邊第二個柱子祈禱一下。出了聖十字教堂,馬路斜對面就是華沙大學,進去逛了一圈很不錯。

今天的運動量不小,逛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老城,傍晚在華沙老城覓食,廣場四周都是餐廳,選擇了這家叫RestauracjaKamienneSchodki的餐廳,找個角落座位,小夥遞上菜單,熱情禮貌的給我介紹起來。波蘭小夥沒有西歐人那麼高大,但都酷酷帥帥的。啤酒要來一大杯,出門旅行啤酒是最好的解渴解暑飲料。話說波蘭美食也像波蘭文化一樣,受到德國和俄羅斯的影響。有豬蹄子一般的橫菜,有各種各樣的香腸,還有家常的酸菜燉豬肉,再有就是中國人見了倍感親切的大餃子。我認真看了菜單,最後點了波蘭傳統美食豬裡脊配小蘑菇,還有各種時蔬和烤土豆。不一會小夥子就端了上來,擺姿勢讓我拍了一張上菜圖。

我笑著說你這張照片要登上中國各大網絡平臺,小哥一聽興奮的不行,問我要Facebook,給我郵件地址,說如果他上了中國網站一定告訴他,他要讓媽媽看看。小夥左眼有些殘疾,跟老媽媽一起生活,他說媽媽要是知道了他在中國成了網紅一定開心死了。消滅了主菜,小哥又為我推薦了甜品和咖啡,咖啡上的綠葉是點睛之筆,讓我眼前一亮。小哥給我上了小杯Espresso,還特意加了奶,說飯後不宜喝太多咖啡,Espresso的量正合適,咖啡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消化。小哥說來都是一套套的,好,那我就讓你上登上中國網,讓你媽媽高興高興!

愉快的晚餐過後在老城裡散步,俄羅斯大叔抱著一把老吉他,渾厚的聲音為我唱了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好美的夜晚。

登上聖安妮教堂的塔樓,俯瞰傍晚時分的華沙老城。

華沙Warszawa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一對名叫華爾西Wars和沙娃zawa的戀人,他們衝破重重阻撓,最終結為夫妻。波蘭出海口在彼羅的海的維斯瓦河,傳說有美人魚。華爾西和沙娃結伴,順流乘舟來到波蘭首都華沙開拓家園,當時河中的美人魚是他們的見證人和庇護者。後來這裡逐漸發展成一座城市,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把他倆人的名字合稱「華沙Warszawa」作為該城的名字,同時把美人魚形象作為華沙的城徽。

廣場中心地帶波蘭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紀念柱

華沙是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說它古老是因為它700多年的歷史。說它年輕是因為這座城市85%的建築毀於二戰,現今的優美建築大都是在戰爭的廢墟上建造的。華沙很美,到處是綠色的草坪,挺拔的喬木,鮮豔的花朵。它的人均綠地佔有量佔世界大城市之首。維斯瓦河靜靜地流淌,給華沙增添了無限的秀色。人們說美人魚的清秀是代表著壯麗的波蘭山河;美人魚的端莊是象徵著波蘭人的民族尊嚴;美人魚的強悍則體現了波蘭人民在外敵侵略面前堅強不屈的性格。

我喜歡華沙的美人魚。

相關焦點

  • 重建華沙老城
    華沙老城有許多景點,如美人魚雕像、王宮和居裡夫人博物館等,其中長方形集市廣場是華沙的地標,18世紀前一直是城市中心。如今廣場周圍遍布餐館、禮品店和咖啡館,每逢周末,原本穿城而過的老城公交車會改道而行,這裡隨即變成步行街,成為孩子和街頭藝人的樂園。
  • 看圖旅行-波蘭首都華沙
    柱頂塑像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他父親為瑞典國王約翰三世,母親是波蘭人。約翰三世死後,齊格蒙特三世繼位成為波蘭國王,並且瑞典議會支持他繼承了瑞典國王的王位。1599年7月24日,齊格蒙特三世的瑞典王位被廢黜。1596年,他把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1632年4月19日在華沙皇室城堡中逝世。老城集市廣場。
  • 華沙老城:重建的「古城」,何以破格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華沙歷史中心(華沙老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特例。作為在二戰中被夷為平地的城市,今天的華沙老城是在1945年-1966年間重建復原的。儘管波蘭人嚴格按原狀重修了所有的建築,但在特別強調文化遺產「原真性」(Authenticity)的世遺名錄中,重建項目是極少數的存在。
  • 【波蘭印象之二】華沙城裡訪名人
    華沙古城的重建,要從二戰前說起。當時希特勒叫囂要在短期內消滅波蘭。波蘭人非常氣憤,出於對祖國建築文化遺產的熱愛,華沙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們把華沙古城的主要街區、重要建築物都作了測繪記錄。戰爭一爆發,他們把這些圖紙資料全部藏到山洞裡,房屋街道雖然毀了,但它的形象資料保存了下來。
  • 【波蘭 華沙】的前世今生,想毀了我?門都沒有!
    面對波蘭人強烈的抗議和要求下,前蘇聯被迫同意波蘭人民重建華沙老城以及華沙皇宮。 波蘭人民開始在城堡的廢墟之上進行了重建,十幾萬人參加修復工作,其中義務勞動量達數十萬工時。
  • 波蘭首都華沙遊記
    我們乘火車從克拉科夫前往波蘭首都華沙,到達時雖才下午四點多,卻已華燈初上。走出火車站,一座在歐洲少見的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出現在眼前:寬闊的馬路,林立的高樓,來來往往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流,無不讓我感覺恍然回到了中國。
  • 華沙,波蘭首都,15世紀馬佐夫舍省省會
    華沙古城始建於13世紀,14世紀初具規模。15世紀成為馬佐夫舍省省會。1611年定為波蘭王國都城。18世紀後半葉成為波蘭文化啟蒙運動中心。1806年被法國佔領,拿破崙在此建立華沙公國。後來,又長期被俄國佔領。歷史上曾最遭戰亂破壞。1918年華沙成為重新獲得獨立的波蘭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波蘭變成一片廢墟,85%的建築被毀,居民死亡人數超過60萬。
  • 華沙:二戰廢墟上盛開的鮮花(高清組圖)
    華沙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苦難和損失最慘重的城市之一。華沙老城初建於十三世紀,包含了大量從哥德式、巴洛克式到文藝復興風格的文物古蹟。1944年8月華沙起義期間,華沙老城85%以上的建築被納粹部隊摧毀。
  • 波蘭華沙最美的廣場,小美人魚雕像是民族標誌?冬天卻變身溜冰場
    華沙王宮城堡(The Royal Castle in Warsaw)曾是波蘭國王和中央政府的所在地,雖然在二戰中被毀之殆盡,但堅毅的華沙人民卻使用部分被保存下來的建築材料重建了這座王宮。驚覺一路走來竟未看到華沙的標誌——小美人魚像,於是又鑽回老城區的街街巷巷尋了去,還好老城區是一個無論多少次都走不厭的地方,換一條小巷,又是新的風景。尋回了老城廣場,在偌大的廣場中依舊不見小美人魚的身影,難道不應該一尊是圍滿了遊客的雕像嗎?
  • 巴爾幹半島之旅二走進波蘭遊波茲南攬勝華沙
    華沙街景(攝影:馮贛勇)華沙古城內包括齊格蒙特三世國王紀念柱、王宮、華沙最古老的哥德式主教堂--聖約翰教堂、老城廣場、華沙美人魚雕塑、巴爾巴坎城堡、居裡夫人故居等著名景觀,最後瞻仰華沙起義紀念碑以及猶太人紀念碑。
  • 波蘭最具歷史的六個地方,第三傳說美好,第五感觸頗深
    一、華沙老城波蘭首都華沙是一個偉大的城市,這座城市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火中被摧毀,卻又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波蘭古城的建築雖然都是後期重建的,但還是值得一去。老城中有很多景點,美人魚雕像、王宮、老城廣場和居裡夫人博物館等都在這裡。
  • 華沙:科學文化宮抵制變革的象徵
    當時它又是有著44年歷史的波蘭人民共和國的縮影。這座科學文化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年後建築竣工的建築,如今的波蘭人無法判定它究竟是一場失敗,還是一次成功。因為它的成功是在廢墟的包圍中建立起來的。曾經設計了不少莫斯科摩天大樓的首席建築師列夫•拉德內夫,構思將俄羅斯巴洛克式風格與哥德式細節相融合折衷,運用在一座鋼結構的大樓上。
  • 波蘭首都華沙GDP總量110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哪些城市?
    冷戰時期,波蘭首都華沙因是《友好互助合作條約》的籤訂地而名聲大彰。如今,華沙則位居歐盟最富裕地區前20名,是歐盟第九大首都城市,全球19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一戰結束後,歐洲大陸的政治格局發生變化,奧匈帝國解體,德國戰敗,俄國易幟,波蘭得以復國,華沙重新成為波蘭的首都。但是在二戰期間,這座城市飽經戰火摧殘,幾乎成為一片瓦礫。戰後,成為社會主義大家庭一員的波蘭對華沙進行了重建,所以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華沙,基本上是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建設起來的,它可以說是一座重建的首都。
  • 愛情的象徵、五角形建築、美人魚銅像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河岸上的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華沙。華沙城始建於13世紀,當時是維斯瓦河渡口上的一個中世紀城鎮。在波蘭語中,華沙為華爾沙娃,傳說一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男女戀人,勇敢地抗爭國王的阻撓,最後終於結成夫妻。
  • 華沙最繁華的幾個就景點,熱鬧非凡值得一去!
    老城集市廣場(Rynek Starego Miasta)是波蘭首都華沙老城的核心。直到18世紀末,此處也是整個華沙的核心。這是華沙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旅遊名勝之一。華沙起義後,它曾被德國軍隊有系統地摧毀,二戰結束後,又被小心翼翼地恢復為原來的模樣。
  • 二戰;德軍攻勢下的波蘭剪影,淪為廢墟的華沙
    德軍閃擊波蘭正式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面對強大的納粹軍團,波蘭幾乎節節敗退。圖為1939年,從一架德軍中型轟炸機機艙看到的尚未遭襲的波蘭城市。面對德軍強大的制空能力,波蘭政府毫無辦法。圖為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的先頭部隊。
  • 這裡是波蘭首都,被稱為世界綠都,人均綠地面積78平方米
    1936年,波蘭著名的女雕刻家魯德維卡·尼茨霍娃女士準備創作一尊美人魚雕像。1944年8月1日,在反擊希特勒侵略者的全民大起義中,克拉赫爾斯卡像傳說中的美人魚一樣英勇地投入了戰鬥,最終為國捐軀,犧牲時年僅30歲,1938年,尼茨霍娃完成了她的作品,將它安放在維斯瓦河畔。尼茨霍娃創作的美人魚深受波蘭人民的喜愛,因為從她的身上能吸取到反抗外敵入侵的力量和奪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 波蘭華沙1959年,酒店前的中國軍事代表團,莊嚴的軍官禮服
    【華沙中心美居酒店門前,中國人民軍事友好代表團。】本組圖片拍攝於代表團訪問時期的波蘭首都華沙。美居酒店位置在華沙市中心的克魯扎街(Krucza S),臨近貝爾韋德宮。1959年(4月-6月),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此次訪問波蘭時,曾經下榻於該酒店。【華沙中心美居酒店門前,解放軍大將王樹聲。】
  • 背景資料:波蘭首都華沙
    波蘭首都華沙(Warsaw)位于波蘭中部平原,維斯瓦河由南向北縱貫市區。它地勢低洼,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為500毫米,是波蘭的魚米之鄉。人口161.5萬(2001年),面積485.3平方公裡。     華沙古城初建於十三世紀,當時是維斯瓦河上的一個中世紀市鎮。
  • 華沙PK克拉科夫,波蘭兩大城市你選哪個?
    如果去波蘭,你會造訪哪座城市呢?簡單來說,華沙是現代波蘭的首都,而克拉科夫則是歷史悠久的故都。但對你來說,哪一個更適合你?來讀文章,我們幫你做決定!華沙在馬佐維亞地區(Mazowsze),那裡的經常穿洛維茨(owicz)風格的服裝。五彩繽紛的服裝上有著獨特的花卉刺繡。圖源:波蘭旅遊局華沙VS克拉科夫 美人魚和火龍的較量美人魚是華沙的象徵,華沙市的盾徽、雕像及其他物品上都有美人魚出現。你可以看到華沙老城區市政廣場中心的美人魚銅像。克拉科夫的象徵則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