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就業季,我們如何面對?

2020-08-29 天航資訊


6月1日,天府新區航空旅遊職業學院2018級學生實習就業動員大會在多彩大講堂如期舉行。出席本次大會的有學院副院長唐西澤,高職學院院長王志鴻,就業處處長謝豫琳,高職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陳剛,高職學院學生處副處長胡文財,就業處全體老師以及2018級全體同學。


會議伊始,由高職學院王志鴻院長講話,他說,新冠疫情波及全球,在不平凡的2020年裡,學院認真落實上級教育部門「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為同學們提供線上教育,疫情未能阻止學院與同學們的聯繫。他希望同學們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師生,珍惜實習就業機會,發揚天航學子的精神。


隨後,就業處處長謝豫琳作實習就業動員,她講到,疫情的全球蔓延,航班驟減,客運遭到重創,航企面臨巨大挑戰,民航業受到巨大衝擊,她告誡同學們要認清就業局勢,分析就業環境,把握就業機會;謝豫琳分析了今年國內高校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提醒同學們要認清實習生選擇的局限性,杜絕「觀望」心態,拿出自身優勢,放眼各行各業,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

最後,由學院副院長唐西澤作大會總結。他指出,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250多個國家,給各行各業帶來嚴重影響,而民航業首當其衝,其影響速度之快、影響程度之深、影響範圍之廣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唐院長要求同學們充分認識到目前航空院校學子實習就業面臨的形勢的嚴峻與緊迫,在有限的實習就業資源面前,同學們要時刻保持警醒狀態,切忌盲目等待、好高騖遠,錯失實習就業機會!他希望同學們樹立先實習再就業,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在今後的頂崗實習中要勇于堅持、甘於吃苦、勤於付出,早日成為企業離不開的人。


據悉,學院將進一步依託自身資源,搭建更多招聘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多措並舉促進學生轉變就業觀,積極就業;努力實現學生能就業,就好業。

相關焦點

  • 日職就業季:疫情「大考」下的就業故事
    創紀錄的畢業生數量,以及經濟下行壓力,加上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格外嚴峻。受疫情影響,很多單位推遲了招聘計劃,就業招聘活動難以持續開展,有工作意向的畢業生,也面臨著無法按時完成就業手續等問題。面對多重困境,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未雨綢繆、集智聚力,全面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和「全員就業責任制」,把今年就業工作當作一次「大考」,多舉措、多渠道,千方百計促進學生就業,不漏掉每一名求職學生。
  •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疫情後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一、應屆畢業生五一過後,隨著各地防控形勢逐步變好,各大高校畢業生陸續返校,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今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加嚴峻,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中國各行各業均受到沉重的打擊,Boss直聘等其他招聘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新增崗位同比降幅達到49%,微小企業降幅更多。
  • 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疫情下的畢業季,大學生如何突出重圍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疫情下的畢業季,大學生如何突出重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行動起來,吃麵迫在眉睫,下面寧夏華圖給大家整理了2020國家面試模擬題:疫情下的畢業季,大學生如何突出重圍。   【背景連結】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各地高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對於本該從2月就馬不停蹄完成畢業課題、找工作或出國留學的874萬名大學畢業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考驗。
  • 疫情下的暖心就業季
    新華社發(向紅梅 攝)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為做好穩就業保民生工作,近來,各地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聚焦不同的就業群體,給出暖心舉措。而面對疫情後嚴峻的就業形勢,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重點就業人群也在積極轉變就業擇業觀念。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1萬人。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萬象「後疫情」就業季909萬,這是教育部剛剛給出的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 疫情、畢業季、職業瓶頸...為何國考是就業的第一選擇?
    就業是民生之本,眾多的職業選擇,難免會讓人陷入迷茫。面對畢業季,面對疫情,面對職業瓶頸,如何給自己的未來加碼,什麼樣的職位才是就業的第一選擇?它招錄人數多、地域限制少;它工資待遇好,社會地位高;它上升空間大,職位高大上。越來越多的人為其艱苦奮鬥,已然成為就業的第一選擇,它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簡稱「國考」。
  • 疫情下,我們如何生存?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建築行業一季度總產值下降16%,並且從個體來看,這段時間也有不少人在後臺給建工社微課程留言,表示今年工作真的太難了:建工社微課程:我們知道,每年春天的畢業生就業季,往往也是各地「搶人」的最大時機。根據往年的經驗, 「金三銀四」, 3月和4月往往是各個企業集中向社會招聘的黃金時期。
  • 面對疫情,我們如何做好投資?
    直播課主題是:疫情突發,我們如何做好投資?我們主要圍繞6個方面展開,希望這6個問題講解能給大家帶來幫助。1、疫情有可能的幾種發展態勢?2、我們能否戰勝疫情?3、是否應該推遲開市?6、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資本市場?一、我們能否戰勝疫情多難興邦!回顧以前歷程,17年前非典、汶川地震、奧運火炬傳遞中歐洲的阻礙,所有這些大事件,都讓我們成長,不管是個人、社會還是整個國家。
  • 特殊就業季「後浪」如何入海?
    來源:新華網特殊就業季,「後浪」如何入海?新華社福州8月18日電(記者吳劍鋒)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同比增加超過40萬人。疊加疫情影響,本屆畢業生就業面臨諸多挑戰。作為「後浪」,「入海」之路是否順利?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名畢業生。
  • 疫情下「最難」的就業季:小公司只給三千月薪,800多萬畢業生面臨...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各行業陸續復工,企業的用人需求狀況也浮出水面。當應屆畢業生準備走出校園大門之際,又一輪充滿挑戰的「就業季」也悄然而至。 當然,搜索一下往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應聘的新聞,會發現每年的四、五月份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究其原因,主要是應屆畢業生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引發了輿論對就業情況的擔憂。 那麼,當「規模最大「的應屆畢業生遇上今年的疫情,即將畢業的應屆大學生們將如何應對?
  • 909萬畢業生的「後疫情」就業季
    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觀察到,當近千萬的大學生湧入求職市場,每一個畢業生都為避免受到疫情衝擊而早早作好了求職準備。
  • 論文、考研、就業……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畢業季,這些問題怎麼辦?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題:論文、考研、就業……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畢業季,這些問題怎麼辦?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達874萬人,同比增長40萬人,創歷史新高。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高校延期開學,畢業生的論文、考研、找工作等問題如何解決?
  • 「後疫情」就業季:有人覺得就業難,但不少地方仍求賢若渴
    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 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
    原標題:用廚藝安身 以理想立命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畢業季過後,就業季到來。
  • 遇到史上最難就業季,2020年大學生該如何逆風飛翔?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就業一直面臨巨大壓力。2020年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失業率飆升。據統計,2020年我國城鎮失業人口或將在2019年2427萬的基礎上增加至2500萬左右,其中包括1709萬應屆畢業生、160多萬海歸人士以及退役軍人。
  • 【網連世界】疫情籠罩畢業季 各國如何破解「就業難」
    與師友相聚歡聲笑語、集齊全體同學合影留念、在畢業典禮接受撥穗、參加招聘會投遞簡歷……疫情籠罩下,這些在以往畢業季再平常不過的每一樁小事都成為奢侈。  今年各國的畢業季註定不平凡:疫情阻礙返校畢業,而經濟下行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更使就業「雪上加霜」。為破解就業困局,各國政府、企業紛紛出臺舉措為畢業生排除萬難,保就業,穩就業。
  • 企業縮招、僧多粥少,疫情之年,畢業生如何面對就業競爭?
    上海政法大學專注於教育經濟和管理方向研究的教授馮濤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一方面,企業因疫情或陷入困境,或效益下滑,對畢業生的人才需求客觀上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畢業生實習和求職的過程受到疫情影響,如無法從事線下工作,導致無法獲得對企業的了解和面試等,多方因素均影響了畢業生入職。
  • 面對最難就業季,職業規劃師對就業大軍的幾點建議!
    #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是隨著疫情的持續影響,全世界陷入經濟衰退,2020度中國是唯一保持GDP正增長的國家。國際經濟的衰退和美國貿易堡壘主義的雙重夾擊之下,十分依賴外向出口經濟的中國,自然深受影響。經濟大環境與其他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導致就業崗位的增長速度遠遠達不到人才產出的速度,蛋糕變小,分蛋糕的人變多。
  • 最「難」就業季 蚌埠如何搶先一步
    據報導,全國2020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數量再創歷史新高;與之相對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增就業崗位減少。多重不利因素疊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空前激烈,拿到職場入場券的困難指數明顯上升。對於蚌埠而言,面對用工市場一增一減的變化,在做好「六穩六保」頭一項大事,解決好就業問題的同時,能否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圍,成為當下的新課題。
  • 疫情下的開學季 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據報導,疫情下英國學校已陸續開學。而對於能否及時抵達英國,奇安仍然擔心,「最差就是上一個學期的網課,但我還是想能10月份到英國」。同去英國留學的薇梅則選擇堅持去英國上學。薇梅認為,網課和參加線下課程的體驗完全不同,雖然即使在英國,部分課程也將以網課形式展開,但一些小型研討會還是會採用教師面授的方式,且人在英國會有更多機會和老師當面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