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歸女碩士超市偷鍋被抓:「人品不好,再聰明也沒用!」

2020-11-09 學霸播播

1.

2017-2020歷年高考真題文檔+視頻精講;後臺回覆:清北學霸

添加老師領取即可!


汪國真曾在詩中寫道:「枯萎的品格會把一切葬送掉。」


而下面這位女士,正是如此。


超市偷東西這種事情,在當今這個社會上已經少有發生了,畢竟有監控,有報警器,但最近一起「超市偷鍋事件」卻成了熱點新聞。


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偷鍋賊?


不,這個賊一點都不普通,她不僅是個海歸,還是個碩士。


在監控視頻中,一名年輕女子背著雙肩包,淡定地走出商場,但剛走出門,商場的報警器就響了。


店員急忙追上去並攔住了這名女子。


當用掃描儀掃描該女子的雙肩包時,發現了異常。


原來,在這個不大不小的書包裡,竟然滿滿當當塞了幾件未付款的衣服。


而在這些衣物當中,竟然還塞了一隻嶄新的鍋。



被公安局拘捕後,這名女子剛開始還強烈狡辯,不停地說:「我忘了,我真的忘了,我真的忘了付款了。」


她真的忘了嗎?不,這只是她的藉口。


報案店員戳穿了她的謊言。


因為一開始,女子是聲稱這些物品是「在別家店裡買的」並非她此時所說的「忘了付款」。


當知道這個偷盜者的身份時,大家都震驚了。


26歲海歸女碩士,前不久剛憑藉光鮮的學歷,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並且工資過萬。


體面的工作,滿意的收入,看起來也並不差錢,為何要偷那區區幾百塊錢的東西呢?


說起偷竊的原因,女子竟稱「能省則省」


海歸,碩士,月入過萬,偷鍋,能省則省......


這些詞彙組合在一起,不僅有些滑稽,更讓人覺得有些觸目驚心。


也並不是窮困潦倒,也家裡也並非窮到揭不開鍋,相反她還受過高等教育、精英教育。


如今卻為了貪小便宜,給自己的人生留下抹不掉的汙點。


網友們紛紛吐槽:「學歷不代表人品素質。」



不僅為這個女士感到可悲,更為其父母感到可悲。培養了這麼多年,千辛萬苦培養出一個高學歷,原本以為是個人才,沒想到最後竟然成了一個小偷,情何以堪。


人品不好,學歷再高也是廢紙。


徐世昌曾說:


「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腳跟。」


一個人的品格可以彌補文化上的缺陷,但僅有文化卻依然無法填補品格上的空白。


2.


這幾年,「低素質配高學歷」的案件不勝枚舉。


這種惡習一旦形成習慣,就會造成長久的危害。


有過一次偷盜成功的案例,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在這種僥倖心理下,內心很難不受到侵蝕。


就在今年,濟南警方曾抓到了一個偷車賊。


這位比上述女士更厲害,他是個博士,還是985名校畢業。


這個博士,如今48歲,沒工作,住在一個小出租屋裡,每月靠領1000元的失業救濟金生活。


實在沒錢,他就去偷電動車。



20多年前的博士啊,這含金量可想而知。


但凡努力一點,也不會落此田地。


難不成,是這些年間他遭遇了什麼重大挫折了嗎?


還真不是。


據民警說,此人是這一帶的慣犯


不僅貪慕虛榮,還好吃懶做,多年前畢業後分配的有工作,但他嫌累,又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索性辭了職。


之後就沒有再工作,而是靠偷東西為生。


畢業後這些年來,他偷過大哥大、BB機、自行車、電動車......光被警方抓到,就有5次。


其中一次,就被判了十年刑。


本以為出獄後,他能金盆洗手,重新做人。


可他幹了幾份工作,也結婚生子,就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他又去偷東西,結果就被公安機關給抓了。



因為他對工作百般挑剔,總想不勞而獲,後來,妻子忍受不了,也跟他離了婚。


他自己說,看到路邊沒有鎖的電動車,就想要去偷,因為他覺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


痛心之餘,更應該明白一個道理:


教孩子做人,比逼孩子學習更重要;一個人的人品,才是他的最高學歷。


3.


如果說能力決定一個人飛得高不高,那一個人的教養便決定了這個人飛得遠不遠。


前段時間,我被一個視頻感動到了。


男孩高考結束走出校園後,爸爸上前迎接,只見他狂摔飲料瓶,說:「走,喝酒去。」


但男孩並沒有直接隨父親離開,而是先蹲下來,撿起老爸扔到地上的飲料瓶,才隨父親離開。


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卻引來千萬網友的點讚。


從這位男孩身上,我們看到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


就像希臘詩人米南德所說:「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


它是一種無形的資產,能讓你收穫尊重與認可,這種無形的資產,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財富。


李開復也曾說過:


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位,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如果一個人的人品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僱傭他。


當一個人的人品有缺陷,就很可能會為了一己私慾而觸碰底線,甚至出賣公司或同事。


當今社會,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長大成材,能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卻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是先育人。


學習的確非常重要,但不意味著學習就是唯一。


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做人,學習再好也只是個廢物,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禍害。


南懷瑾先生早就說過:


「你們不要以為拿什麼大學文憑、有個博士學位就厲害了,這不算成功。你要曉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個人。」


知識也許會讓孩子走的更快,但教養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教育孩子,是個特別複雜的工程,那我們該到底怎麼教孩子呢?


小編幫大家總結了幾點,希望對在看的父母,對孩子都有用。


第一,坑蒙拐騙,絕不能幹!


第二,黃賭毒,堅決不碰!


第三,肯吃苦,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第四,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第五,勇敢地面對生活,生命最重要!


第六,人品要正,不愧對良心!


第七,心懷愛與善意!


古人云:「人有教養行走八方,無教養寸步難行。」


生而養之,養而教之。


好的教養,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女碩士偷鍋被抓,別讓低素質侮辱你的高學歷
    最近被很多新聞刷新了三觀,但最想吐槽的還是上海女碩士偷鍋被抓。商場裡,一名女子背著雙肩包走出店門,報警器突然響起。她淡定地繼續往前走,被工作人員叫了回來。民警詢問後發現,這名29歲的女子今年4月剛從國外大學碩士畢業,是正經的海歸碩士。回國後,她還順利地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如今月入過萬。很難想像一個高薪高學歷的女碩士,居然會為了幾件衣服和一口炒鍋挑戰法律,丟掉尊嚴。
  • 月入過萬的海歸女碩士因偷鍋被抓,還說能省則省
    今年4月份剛從國外的大學碩士畢業,妥妥的海歸一名,並且在國內已經找到了工作,月薪已經達到萬元,並不是尋常好吃懶做之輩,並且如此高學歷的小偷,徐匯分局的民警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在仔細詢問下,李姓女子卻說出了能省則省這樣令人大跌眼鏡的話。
  • 海歸女碩士在商場偷鍋被抓,月入過萬的她稱"能省則省"
    海歸女碩士月薪破萬卻沒把眼界放到更高的理想上而是看向了超市的鍋碗瓢盆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報警後,民警要求女子開包檢查最終發現除了夾藏了兩件未付款的衣服外在其無法說明來歷的物品中竟然還有一口鍋一開始女子還不承認偷竊稱自己只是忘了付款不過報案店員卻戳穿了她的狡辯在掃描女子雙肩包的時候女子明確表示衣服是在其他店買的並不是後來說的「忘了付款」而這口鍋女子也無法提供發票等憑證
  • 不窮但是愛偷東西是什麼心理?海歸女碩士在商場偷鍋:能省則省
    這真的讓很多人大開眼界,女子自己有坦白,是一名海歸女碩士,今年4月份剛剛回國,9月份剛剛找到一份薪水過萬的工作,為啥要偷東西?心理素質也是挺過硬的,從她的經歷看,是海歸,剛剛從國外回來,而且那麼堂而皇之地走出超市,好像根本不知道會有監控,會有防盜門禁一般。很可能,她在國外就這樣「能省則省的」,因為國外的超市都是管理比較鬆散,全憑自覺行為,這女碩士估計也是拿順手了。
  • 月入過萬海歸女碩士,在商場偷炒鍋被抓!她的心態是「能省就省」
    最近上海一海歸女碩士商場偷炒鍋被抓,月入過萬的她竟稱「能省則省」。▲月入過萬海歸女碩士,在商場偷炒鍋被抓!拜託,這位海歸,能省則省的節約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假,可你這是「省」麼?分明是「能偷則偷」。目前,該女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所以別混淆概念,能省則省不等於能偷則偷,省是種美德,偷可是犯罪!
  • 博士淪為偷車慣犯,揭露殘酷真相:人品不好,學歷再高也是人渣
    最高段位的學歷前幾天,濟南警方抓了個偷車賊之後就再也沒有正經找過工作,靠偷東西為生光被警方抓到,就有5次。其中一次,被判了十年刑。人品不好,學歷再高真的也是廢紙。30歲無錫男子楊某,長期乘坐火車往返於無錫和上海之間,但購買的車票多為上海站至上海西站,無錫站至無錫新區站的短途票。
  • 海歸女碩士5天連偷7個快遞,原因令人無語
    家境殷實的乖乖女世界頂尖名校畢業生海歸碩士藝術教育公司白領……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的90後姑娘>疫情期間卻偏偏「沉迷」於去小區門口快遞存放點偷快遞……而她自己解釋偷快遞是為了發洩工作壓力近日,上海虹口區檢察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李某批准逮捕。
  • 985博士淪為偷車賊:人品不好,學歷再高也是廢紙
    ,最高段位的學歷前幾天,濟南警方抓了個偷車賊。出了名的好吃懶做,多年前畢業後分配了工作,可是嫌累,又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後來乾脆辭職。之後就再也沒有正經找過工作,靠偷東西為生光被警方抓到,就有5次。其中一次,被判了十年刑。
  • 上海女碩士偷炒鍋被抓現行,月入過萬仍行竊,該女子:能省就省
    近日在上海徐匯區一商場內,發生了一起盜竊事件,而被盜的物品不大不小,是一個炒鍋,而偷炒鍋的人才是真正的熱點,因為她竟是一個海歸碩士,事情的詳細經過還要從當天早些時候說起。經調查,該女子是一個海歸碩士,今年4月已找到工作,但抱著能省就省的心態,來到商場內偷東西,這樣一個月入過萬的人,但是道德品質卻不過關,被公司辭退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 985博士窮困潦倒淪為偷車賊,民警透露扎心真相:人品不好,學歷再高也是廢紙
    前段時間,濟南警方抓了個偷車賊。最後竟然偷起了電動車。他是出了名的好吃懶做,多年前畢業後分配了工作,可是他嫌累,又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後來乾脆辭職。之後就再也沒有正經找過工作,靠偷東西為生。光被警方抓到,就有5次。其中一次,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出獄後他幹了幾份工作,也結婚生子,勉強過上了正常人的小日子。
  • 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厚德載物,厚道是福,一個人再聰明再厲害,為人不厚道,聰明就成了刁鑽圓滑,才能就成了不擇手段,得不到別人的重用,也換不來他人的信任。1、厚道不可缺,人品最貴重做人,人品永遠都是第一位,它是最管用的名片,也是最強硬的靠山,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彌補容貌的缺陷,也能填補能力的差距。只要人品好,相貌再醜也有人靠近,能力再差也有人重視。
  • 評上海發生的一有碩士學位的海歸商場行竊被抓事件
    評上海發生的一有碩士學位的海歸商場行竊被抓事件202010月25日人們對此可能難以理解,因為這個行竊者一個月有一萬元的收入,怎麼會做這種事呢?其實這真的很正常。為什麼?因為如我說過無數遍的那樣,在現行的「利益-應試-逐利教育模式」的教育下,太多的人在無形中養成了「尋求-確立-追逐-實現眼前目標眼前利益的慣性」。這種慣性會驅使人去尋求、追逐眼前目標眼前利益。
  • 《道德經》: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世間最聰明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不是有多精明,而是有多厚道。做人,若是不厚道,即使再聰明也沒有用。人品,永遠都是第一位。為人處世中,人品永遠都是第一位。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旗下弟子無數,曾經有主持人問道:「招收弟子的第一標準是什麼?」郭德綱說:「早些年收弟子,會把天賦能力放在第一位,看能不能是吃這碗飯的。
  • 「留美海歸歐文」騙女網友錢財被抓 會講流利英語
    「留美海歸歐文」騙女網友錢財被抓 會講流利英語 2017-05-06他給自己貼上「海歸、家人定居國外、名下多家公司」的高端標籤,衣冠楚楚,一口流利的英語,假扮成功精英人士,獲取女網友的信任後騙取錢財。記者從豐臺警方了解到,36歲安徽男子謝某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刑事拘留。  「我急尋網名叫『歐文』的男子,一年來他以各種名義『借』走31萬元,之後就失蹤了。」事主韓女士從上海乘機來京報警找人,可她說不清「歐文」的真名。
  • 海歸女碩士實習工資1300塊,不奇怪
    (1月4日《生活日報》)海歸女碩士回國後實習工資1300塊,這實在是件稀鬆正常的事,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海歸在就業市場不受待見,根本的原因是海歸學歷的含金量越來越低了。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教育的整體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國外人才培養的素質和知識結構也遠超國內,那時候自身不夠優秀,根本沒有機會留學海外。
  • 人品不好,說什麼都沒用
    人品,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好壞;人品;可以決定一個人成與敗;人品,更是做人最強大的武器;人品,更是一個人最深厚的底牌。人品越好,修養越高;人品越好,格局越大;格人品越好,人脈越廣;人品越好,機會越多;人品越好,成功越近。一個人的資本,不是美,不是帥,不是錢,是人品。
  • 海歸女碩士用河豚毒「毒殺」男友 並給屍體化妝
    女海歸肖某與男友劉萬水。記者賈雪梅翻拍  檢方指控:精心策劃,網購河豚毒素投入酸奶中  2013年光棍節晚上,34歲的海歸女碩士將男友約到她的租住地,將事先在網上購買的河豚毒素、安眠藥混合酸奶下毒,並把有毒酸奶放進冰箱。男友喝下毒酸奶後不幸中毒身亡。屍體在租地客廳沙發上停放7天。
  • 工資上萬的海歸碩士在商場偷炒鍋被抓,文化水平不等同於道德素質
    近日,在上海的某商鋪,警方抓獲一名盜竊炒鍋的嫌疑人,該女子在國外碩士畢業後,於今年九月初在國內找到一份月工資上萬的工作。在商場偷東西也是個人才了 工資過萬也許在上海這個城市不算是特別高的工資「能省則省」的藉口更是荒謬,這完全就是人品的問題了。對於這種小偷小摸的行為你怎麼看?
  • 年薪40萬海歸博士連偷17次快遞被刑拘:人品,無關學歷與貧富
    北京順義區,一海歸博士全某在疫情期間,連續偷盜快遞17次,竊取物品21件。一個人,行為是面子,人品是底子。人品,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還有知名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早在2017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一則違紀處分公告,涉及11名研究生,包括8名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
  • 「瓷娃娃」海歸女碩士求職,英語口語太「牽強」,拔苗助長為哪般
    01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也無錯對於每個父母來說,孩子一出生除了對孩子滿滿的愛意之外,就是對孩子一生行程的詳細籌劃。愛孩子超越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奉上一切也覺得不夠。這應該是每個父母的本能反應。可有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份愛,讓教育變了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