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不應被「慢待」!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共建慢病...

2021-01-10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文匯app報導 一場疫情讓大眾見識了傳染病的威力,全力迎戰新冠病毒的同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健康威脅同樣沒有減弱跡象——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各類腫瘤等慢病其實不應被「慢待」,相反,迫切需要新解決方案!今天(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宣布攜手成立「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整合雙方優勢,聚焦「慢病防控」。

「慢病的上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就在我剛剛說話的這30秒裡,據就有1人罹患癌症,1人罹患糖尿病,至少有1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交大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陳國強說,慢病防控工作急需凝聚起更多團隊、更多智慧、更多力量,圍繞關鍵核心問題開展重點攻關。

2018年我國發布的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顯示,慢性病發病人數約3億人,65歲以下人群慢性病負擔佔50%。我國城市和農村因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分別高達85.3%和79.5%。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中,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也是疫情流行中「最脆弱的人群」,他們易感、易發、一旦感染病情容易危重,且死亡率高。這進一步凸顯出加強慢病防控的重要性。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應運而生,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有效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集合交大醫學院與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的基礎、臨床等力量,為慢病防控研究開拓一片研究新沃土,共謀人民健康新福祉。

這並非兩家單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江帆在回顧雙方合作歷程時說,早在1999年,雙方就提出跨系統合作構想,由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交大醫學院前身)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2002年,又攜手創建以生物學與醫學交叉為特色的創新研究基地,探索生物醫學轉化研究新模式。十多年來,這個平臺匯聚英才,形成一大批具有轉化醫學研究特色的人才梯隊,尤其在幹細胞的醫學應用、免疫機制和防治新策略研究和重大疾病機制和防治新策略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正是基於長期合作積累,雙方此番展開新一輪合作共建。中科院上海營養健康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表示,與交大醫學院繼續「強強聯合」,共建「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是貫徹今年9月科學家座談會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這一新的「面向」的實質舉措。此次雙方的合作將聚焦「慢病防控」這一重大生命健康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問題,致力於慢病防控新方法、新策略的研究,實現慢病防控由「臨床治療」向「預防幹預」的關口前移戰略轉變,進一步推動相關創新成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惟創新者進,惟創造者勝!」陳國強院士強調,過去20年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與上海交大醫學院開展的緊密合作,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此次再度牽手,他期待雙方切實總結合作經驗,弘揚以「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淡泊名利、潛心研究,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為主要內涵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體制機制的限制,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實現更高水平的同城合作,科教協同,為上海和國家生物醫藥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大貢獻。

啟動儀式後,營養健康與慢病防控創新論壇舉行。中科院上海營養健康所腫瘤與微環境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秦駿、中科院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郭非凡,交大醫學院免疫所所長蘇冰教授、病理生理學系主任鍾清教授分別就晚期前列腺癌表觀遺傳調控的建立、胺基酸感應與慢性代謝性疾病、單細胞水平分析結直腸癌免疫微環境、自噬調控能量代謝和運動的機制探討等進行分享。

相關焦點

  •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10月28日,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性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以有效地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一方面聚焦前沿技術,服務於慢性病防控,一方面加快科研成果在慢性病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早在1999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開展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
  • 上海健康醫學院舉辦論壇 創新健康理念聚焦慢病照護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3日電  由上海健康醫學院攜手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海南醫學院聯合主辦的
  • 善存攜手國大藥房啟動「維礦1+1慢病營養好管理」慢病關愛月活動
    上海2019年8月23日 /美通社/ -- 2019年8月,善存攜手國大藥房即將啟動「維礦1+1慢病營養好管理」慢病關愛月,致力於幫助中老年人從營養補充角度管理慢病。[vi] 「維礦1+1慢病營養好管理」慢病關愛月 -- 慢病管理,善存在行動 善存作為極具社會責任感的品牌,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關愛中國每一位慢病患者,更為慢病營養管理服務賦能
  • 中國慢病協同體丨 「四方匯談」 · 探索慢病信息化新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術與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醫療機構參與慢病管理和專病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信息化讓慢病管理在客觀條件上變得更加便捷有效。中國慢病協同體借啟動大會之機,開啟了關於慢病信息化的專項討論。
  • 民生角度:無錫又來一家MMC健康便利店,千萬慢病患者或受益
    (原標題:民生角度:無錫又來一家MMC健康便利店,千萬慢病患者或受益)現如今,慢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慢病的全病程管理開始被人們重視,近年來,政府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慢病綜合防控戰略,政府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15大專項行動中,慢病防治專項行動佔了4項,健康影響因素六個專項行動也均與慢病防控密切相關
  • 慢病全病程管理,有哪些「潛規則」?
    除工業外,其他諸如數據分析等第三方機構和商業保險公司業態的介入,也讓藥店場景下的慢病全病程服務平臺愈加豐滿和完善。作為藥店傳統慢病管理模式的指路燈,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和運用在全病程服務平臺打造中同樣舉足輕重。
  • 醫保慢病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丨蔡海清
    由於其他醫保門診病人同樣有到大醫院看病就醫的選擇偏好,兩者所形成的疊加效應,讓大醫院門診醫生叫苦不迭,疲憊不堪。其次是患者就醫體驗不爽。按照目前的慢病管理規定,患者要定期或不定期到慢病定點醫院進行就診後方能照方取藥,由於慢病患者多數是年老體弱人員,且從家中到定點醫院多數有一定距離,來回一趟讓許多老年慢病患者深感不易,而大醫院普遍存在的「侯診時間長而就診時間短」的現象也讓慢病患者十分窩火。
  • 第十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通過開展學術交流、舉辦慢病適宜技術展覽和科普講座等方式,就慢病管理領域的相關話題進行廣泛和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下一步,國家要針對菸草危害各種健康危險因素採取專項行動措施,從強化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責任的角度,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問題進行重點幹預。紮實做好新時期控煙履約工作。控煙履約與健康中國建設是內在一致的,是維護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要努力推進控煙工作,牢牢把握共建、共享,全民健康這個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主體。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努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的控煙合力。
  • 婦產科病|平安i康保·百萬醫療(慢病版)關愛「半邊天」為健康投保
    最近小編收到女性網友的後臺留言,發現很多女性都想為自己添置一份保障,但礙於一些女性常見的小問題而不得不拖慢投保的腳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多囊卵巢症候群,應該如何順利投保?其實不管是多囊卵巢症候群,或是其他常見慢性病,都屬於身體存在異常,若想"帶病投保",無外乎智能核保、多家投保以及選擇健康告知更為寬鬆的保險。
  • 專家:運動處方應作為預防慢病的「一線用藥」
    新華社天津12月4日電(記者張澤偉)4日在天津舉行的2020「體醫融合、運動是良醫」天津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內健康管理、運動醫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體醫融合展開研討,建議充分發揮「運動處方」的作用,將其作為預防慢病的「一線用藥」。
  • 深圳壹健康2020年攜手廣東省營養師協會:慢病調理師來了
    也許有些人並不太了解這份職業:慢病調理師。簡單來說,就是從事慢性病膳食營養狀況的評價,進行膳食營養指導和慢病教育,為慢病設計個性化的綜合幹預方案,達到有效防治慢性病及其併發症,促進慢性病有效控制的專業人員。深圳壹健康自成立以來,始終關注用戶健康狀況,為顧客建立了健康管理中心。
  • 推進全民健康航天特醫慢病調控(涿州)中心成立
    (原標題:推進全民健康航天特醫慢病調控(涿州)中心成立) 8月17
  • ...MMC健康便利店落子九州大藥房新體中心店,加碼地方慢病健康管理...
    現如今,慢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慢病的全病程管理開始被人們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慢病綜合防控戰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15大專項行動中,慢病防治專項行動佔了4項,健康影響因素六個專項行動也均與慢病防控密切相關。
  • MMC健康便利店進博會籤署新夥伴 歐姆龍加速以品牌力賦能慢病健康...
    為滿足慢病人群對於全病程醫療服務的需求,近年來歐姆龍加速了MMC健康便利店的項目實踐與落地。近日,歐姆龍健康以第三屆進博會為契機,再次與多家連鎖藥店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的達成不僅強化了MMC健康便利店項目的合作陣營力量,也標誌著歐姆龍慢病管理醫療系統的布局正在逐步完善,以智慧醫療創新技術助力慢病防治的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聚焦慢病管理 2019醫聯醫師年會在京舉行
    12月27日,以「聚焦慢病 醫路有你」為主題的2019醫聯醫師年會暨慢病項目發布會在京舉行。醫聯創始人兼CEO 王仕銳表示,醫聯2019年的發展歷程與「人工智慧」和「慢病」密不可分,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助力在慢病管理的應用實踐。
  • 多方協作探索我國慢病防控新路徑
    為探索適合中國的慢病防控路徑,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北京醫師協會、北京藥師協會協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亞蘭在報告中強調,將心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病分開管理,是絕對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基層。應積極促進基層衛生保健機構、醫院和其他服務機構有效協作,形成「三甲指導、基層實施、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的聯動機制,通過合作確保慢病患者臨床管理的連續性和有效性,真正實現「慢病下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
  • 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京舉行
    央視網消息:2月3日,由《健康報》社主辦,北京醫師協會、北京藥師協會協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1月發布的《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意在部署做好未來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將改善醫療質量、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提升慢病規範管理率與達標率、降低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等作為核心目標。
  • 慢病膳食調理人群的家庭機器人管家
    在現在這樣一個數據化時代裡,關於慢病膳食調理的食譜充斥著網絡,使非專業醫師和營養專家眼花繚亂,無法辨別真假。而小康助手的出現就很好的解決了普通民眾的問題。小康助手是一款基於AI智能及大數據技術,通過AI智能技術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健康服務及線上診療的智能健康設備。其製作團隊的願景就是讓國人率先擁有小康助手作為健康管家,體驗更健康、更簡單的生活方式。
  • ...便利店落子九州大藥房新體中心店,加碼地方慢病健康管理基層建設
    現如今,慢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慢病的全病程管理開始被人們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慢病綜合防控戰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15大專項行動中,慢病防治專項行動佔了4項,健康影響因素六個專項行動也均與慢病防控密切相關。
  • 從慢病管理到健康教育的戰略意義
    報告顯示,由於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流行,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仍在持續增加,相當於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心血管病患者。目前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達18.8%,糖尿病患病率達11.6%,糖尿病前期率為50.1%,據國家衛計委6月30日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中國居民的超重肥胖增幅高於發達國家,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