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80年版的《名揚四海》,我去年看過一部翻拍的2010年版,當時看完之後沒寫什麼,現在回想起來,大致情節還記得,但是一些小細節都記不清了。這就是電影看得太多的壞處。不過,也證明2010年版的電影並不是特別出眾,如果真的很優秀的話,我會記得很清楚的。兩部電影的情節比較一下,基本相同。2010年版完全翻拍自1980年版,除了一些角色發生的故事進行了換位,沒有任何不同,所以這部1980年版看得我也很乏味,沒有任何新鮮感。
影片的講述了一些喜歡音樂、舞蹈、演唱、表演的一些孩子在一個藝術學校的四年。從他們入學到畢業,整個過程中發生的故事都展現在銀幕中。重點描述了幾個典型的人物,有唱歌跳舞都很好的黑人女孩子,有天生靦腆的猶太姑娘,有來自波多黎各家庭的窮小子,有擅長自己做音樂的宅男,還有來自窮人區的黑人小混混等等。這些來自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家庭的孩子匯集在校園中,為了自己喜歡的藝術,為了成功,向著夢想出發!影片的主題很有內涵,這是美國典型的勵志片。勵志片永遠給人以希望,這樣的類型片非常適合各類人群觀看。影片描述的故事很真實,都能反應出每一個人物的性格,也能反應出當時社會的現實的。比如,波多黎各人的愚昧,黑人的教育程度,以及美國社會當時對於同性戀的看法。通過影片故事的側面,反映了社會的現狀,使得這部影片不只是單純的勵志。這一方面也是2010年翻拍版所缺少的,是翻拍版沒能超越原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片的缺點還是有的,人物太多,線索太多,使得影片在有限的時間裡很難對每一個主要人物進行細緻的刻畫,大多數人物都只是涉及到表面,沒有進一步去挖掘人物的性格。這樣就給人一種每個人物都是一筆帶過的感覺,很多故事都是匆匆忙忙的開始,又匆匆忙忙的結束。這樣也造成很多故事都沒有結尾,比如那個黑人女孩子面試的結果,被退學的女孩子去向如何?群戲的電影最能拍攝,如果把握不好,就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本片恰恰就是如此。2010年的翻拍版,也是如此,同樣給我一種雜亂的感覺。翻拍版沿襲了這個缺點,翻拍版的編導們難道不知道改善一下嗎?
2010年版與1980年版比較的話,優勢是歌曲比原版數量多很多,也更好聽。1980年版有歌詞的演唱只有兩首,而2010年版在電影中就有5~6首有歌詞的演唱,原聲帶中歌曲更多。從好聽的程度上來說,2010年版更好一些,這也是翻拍版唯一超越原版之處。但是,2010年版的歌曲並不出眾,我只聽過四五次,可見沒有太優秀的歌曲值得我一聽在聽。1980年版的電影中,歌曲與舞蹈都不如翻拍版,但是有一個場景讓我很驚喜,就是出現《洛基恐怖秀》的那個場景。我對於《洛基恐怖秀》特別熟悉,所以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很興奮,而且劇中演員也翻唱了其中的經典歌曲,看起來很有趣。不知道為何,在2010年的翻拍版中卻沒有了這段情節。本片中的演員都是陌生面孔,可能就如本片的內容一樣,他們是一些不出名的演員,想依靠本片「名揚四海」。不過現在來看,片中的演員沒有任何一個成名過,至少在我的眼中,沒有看到一個熟識的面孔,這些演員在好萊塢中連龍套的角色都搶不到。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總的來說,一部比較失望的電影,雖然看的過程不算沉悶,但沒有任何驚喜點,歌曲很少,舞蹈很少,演員也不漂亮。所以說,1980年版《名揚四海》是一部平庸的歌舞勵志片。至於2010年版,歌曲與舞蹈是看點,其他如1980年版一樣平庸,而且還沒有它的內涵深刻。總體來說,2010年翻拍版《名揚四海》也是一部平庸的歌舞勵志片。非常般配的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