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怎樣被你摧毀的

2020-08-29 沐年在路上

昨晚十點,接到小天電話:「阿姨,我媽瘋了,你快過來。」語氣非常焦急:「我媽在房間裡對著陽臺不停地叫。」


我果然在電話裡聽到尖叫聲,小天在電話裡說了事情的經過。


小天作業沒訂正過關,被老師盯著要完成打卡。她媽媽著急,輔導的時候語氣重了些,小天就頂嘴說媽媽的態度不好,影響了她做作業的情緒。


母女倆吵了幾句,小天尥蹶子不做了,媽媽沉默一會兒就起身,突然對著陽臺喊了起來。


我讓小天把電話給媽媽,她啞著嗓子說:沒事,我被孩子氣的,發洩了一下洪荒之力。


我哭笑不得,和她說趕緊和小天好好聊聊,孩子被你嚇壞了。結果她說:「就想嚇她一下,嚇完了好認真寫作業。」


成年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情緒對孩子會有摧毀的力量。



你在和孩子說話時,心裡窩著一團火


杭州的何女士,是一名職場女性,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相比工作上的精明幹練,她每次提起自己的孩子都會搖頭嘆氣。


她說她不明白,孩子到底是個什麼物種,軟硬不吃,還到處製造爛攤子。


有一天,她正要出門,想先送小兒子去幼兒園,再去上班。小兒子卻不知鬧什麼彆扭,不肯走。眼看上班要遲到,有個重要會議等著她,她急了,一把抓過兒子的衣領塞進車裡,就這樣在兒子的哭鬧聲中送去了幼兒園。


晚上,她接到幼兒園老師電話,說今天她兒子告訴老師,覺得媽媽不愛他,還很討厭他。何女士震驚了,這怎麼可能,就算會罵他,也是發過火就好了,平常還是當心肝寶貝一樣在疼的啊。


何女士和老公說了這個事情。


讓她沒想到的是,她老公說,她經常像對待下屬一樣對孩子說話,就像心裡壓著一團火。


「小祖宗,你趕緊的,我要遲到了。」「給你兩分鐘,把玩具收拾好,9點準時上床。」「你如果再把玩具攤的到處都是,我就全部扔到窗外去。」「你聽到我說話了嗎,你怎麼這麼沒禮貌。」


何女士呆住了,她說:「我只是以為生個氣,發個火,孩子就能聽話懂事一點,我這是為了他好啊。」


她沒想到,她的方法,不僅沒讓孩子的狀態變好,小小的人兒覺得媽媽不愛自己,討厭自己。


負面情緒只能產生負面影響。


何女士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學著放慢自己的節奏。孩子不是下屬,不會根據老闆的情緒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她只會感受到媽媽的不開心,只會手足無措。


只有媽媽靜下來,觀察體會孩子的實際需要,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他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你不寫作業,我就跳樓給你看


河南有一位媽媽,就因為兒子寫作業的問題,鬧著要跳樓自殺。


大晚上,燈光都不見幾盞,這個媽媽一動不動地杵在陽臺上,面如死灰。


直到鄰居發現,勸說無果,報了警。孩子的爸爸匆匆趕回,和消防員、鄰居一起勸解,希望打消媽媽跳樓的念頭。


幾分鐘後,媽媽「清醒」了,主動從陽臺上下來。嘴裡不停地念叨:「沒見過這樣的孩子,我死了算了。」臉上都是愁雲慘澹。


到底這個兒子犯了多麼不可饒恕的錯,能讓這個媽媽以死相逼。


原來,導致她情緒失控的理由是:兒子沒寫作業。


經過這一番慘烈的「鬧自殺」,兒子受到大家的譴責,被要求趕緊跟媽媽道歉認錯,並保證以後一定會按時完成作業。


大家都散去,鬧劇結束了。有人說這孩子真不聽話,讓媽媽生這麼大氣,有人說這位媽媽真衝動,任由情緒奔潰,把自己的生死綁架在孩子身上。


而讓我好奇的是,這個媽媽是真的情緒失控想自殺,還是想用這個方法教育自己的兒子?她真的覺得今晚兒子道過歉之後,以後就真的會好好寫作業,自己就真的情緒平和,從此其樂融融?


仔細想來,有點擔心這個孩子。


如果我是他,估計每次寫作業時都會想到:如果不好好寫,媽媽就會自殺。這該是多大的心理負擔。


這個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會長成什麼樣呢?可能會像他媽媽一樣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可能會從此對母親封閉自己的內心,會影響他成為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孩子不肯寫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成年人應該要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而埋怨或者恐嚇是解決不了的。


做媽媽的應該要學會看懂自己的孩子,孩子是被什麼問題困擾的,需要成人提供怎樣的幫助。孩子慢慢長大,他的心思肯定會比小時候更加難懂,但是不能因為困難就視而不見。




孩子遭受了多少來自於你的情緒折磨


李姐是幼兒園老師,她從來沒想過自己在教養孩子方面會有問題。


可問題就這樣出現了,猝不及防。


她的女兒上四年級,清秀白淨、能歌善舞,經常因為體育和舞蹈方面的出色表現被學校表揚。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優秀的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不願意去學校,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身邊的同學和自己沒有共同語言,覺得人生往復循環沒有意義,經常一個人默默掉眼淚。


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學業和生活,無奈之下,李姐帶女兒去進行了心理諮詢。


女兒對醫生說:「我不想讓媽媽看見我不好的地方,媽媽只知道我體育很好,卻不知道我學習不好。很擔心媽媽會比自己先死,沒有媽媽的日子我過不下去。」


在和醫生的所有交流中,她都不停地提到自己的媽媽。醫生建議給媽媽也做一個訪談。


在醫生的引導下,李姐說了一些平時和孩子的相處過程。


如果孩子沒完成作業就做其他事情,李姐就會說「你那些同學,都做好作業出去運動了,你還不去寫嗎。」孩子說我等下再寫,李姐就會陰下臉說「好的習慣很重要,所以你的同桌學習好是有理由的,你看人家多自覺。」


如果那天孩子的作業一直沒做好,李姐就會一直冷著臉不開心,直到孩子完成為止。


如果孩子不想去參加某一個舞蹈比賽,李姐嘴裡說著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想去就不去,但是會在之後的很長時間都長籲短嘆,說一些「比賽是最能提升能力和技巧的」「平常練的這麼辛苦,能上臺展示是一件多棒的事情」一類的話,並且對孩子愛理不理的,直到孩子答應去參加比賽,李姐才會重新開心起來。


李姐就是這樣一直用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控制孩子,孩子左右為難,一方面想獨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賴,最後出現了心理問題。


李姐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心痛異常,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盡責的母親,沒想到犯了這樣的錯誤而不自知,現在想來,女兒受了多少自己的情緒折磨。


李姐畢竟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反思能力強,調整得非常快。


從此她做了一個真實的媽媽,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再對孩子口是心非,不再對孩子使用冷戰。


父母無法快速調整孩子的行為,卻可以很快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專注力剛在自己的提升上,而不是總是逼著孩子提升。


自己的情緒變好了,給孩子選擇的空間大了,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接納和愛,狀態馬上就有了改善。



孩子之所以被稱作孩子,是因為他們對成人會有依賴。


成人如果企圖用負面情緒來控制孩子,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生死都凌駕於孩子之上,那麼這個孩子會變得非常可憐。


成年人的負面情緒就這樣摧毀孩子的。這可能也是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快樂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父母最應該學習的,就是收拾好自己的負面情緒,用健康的心態來影響孩子。



相關焦點

  • 摧毀一個孩子,可能就在你的一句話之間
    我們身邊經常會有這樣的家長,他們會在孩子考試之前告訴孩子:「只要你這次考的好,我就給你買玩具!」,但是當成績出來,孩子的成績達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卻立即反悔。這時家長會對孩子說:「那只不過是激勵你的一種方式」、「我們這樣都是對你好」、「給你買了玩具,你又要開始貪玩了」等等各式各樣的理由。
  • 小女孩和媽媽走散,見民警掉頭就跑:威嚇孩子的教育是在摧毀孩子
    民警告訴小女孩的媽媽:「你平時一定經常拿警察威嚇孩子吧?這小女孩看到我,嚇得掉頭就跑,還邊跑邊哭,好在我及時跟上去,以後可不能這麼威嚇孩子了。」小女孩和民警連連道謝,帶著女兒回去了。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進行「威嚇」教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威嚇」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接下來將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 做這些,親手摧毀孩子的就是你
    導讀:做這些,親手摧毀孩子的就是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做這些,親手摧毀孩子的就是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摧毀一個孩子很容易只要堅持不停的打擊他​走路沒注意摔了一跤:走路都能摔跤,你還能做什麼?字寫錯了:你眼睛呢?眼瞎了麼?有同學欺負他: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從不表揚孩子尤其是在第三方在場的時候經常批評孩子尤其是在有第三方在場的時候甚至把他變成你情緒的垃圾桶在單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回來看自己孩子怎麼都不順眼隨便一個理由就開始打罵
  • 孩子,別怕,我在這兒,盡情釋放你的攻擊性,摧毀想摧毀的一切吧
    他們認為,攻擊性會阻礙孩子的成長,會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很難相處,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攻擊性從孩子的身上消失。比如,可以通過默默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成績,讓老師刮目相看,這其實也是一種攻擊,並且是有智慧的攻擊,這種結果於老師和孩子都是有益的。這樣做潛臺詞可能就會非常積極,「你說我不行,我就行給你看!」
  • 請停止「中國式逗孩子」: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孩子的未來
    請停止「中國式逗孩子」: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孩子的未來捉弄孩子的情緒有些不懂事的大人,喜歡對孩子開這樣的玩笑:&34;孩子沒說話,也不敢上去拉人家女孩子的手,親人家女孩子的臉。我們應該怎樣面對,讓孩子不喜歡就要和爸爸媽媽說,不要裝在自己的心裡要表達出來,爸爸媽媽永遠站在你的身後。
  • 曾揚言要「摧毀人類」,4年過去了,女機器人索菲亞怎樣了?
    學習能力這麼強大,是否會摧毀人類呢? 看到這樣的疑問後,很多人想到了曾經的女性機器人索菲亞,她在2016年的時候就曾經揚言要毀滅人類,如今已經過去了4年,她怎樣了呢?
  • 95%的人成功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專注力,你還在摧毀孩子的專注力嗎
    身為成年人的你是不是常為自己焦慮:一進入工作就頻繁不自覺的看手機,刷朋友圈,到下班時間才發現早上該做的事還沒開始,很難專注精力搞定一件事,職場存在感很低,升職加薪難於上青天。其實出現以上現象,大概率是孩子(或你)的專注力不足,或說是無法合理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 怎樣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想掌握一個男子的命運,那你就想辦法讓他喜歡上你吧。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句話,如果你想玩弄一個男人的話,那就在上一句話的基礎上你千萬不要喜歡上這個男人。這兩句話都是出自於沃.茲基.碩德。如果往深層考慮的話,其意思就是說控制一個人完全可以從精神上就能控制。
  •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簡單到你無法想像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瀏覽量兩千萬多的問題是「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看了問題下的各種回答讓人心酸。精心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十幾年或者二十多年的時間和心血,而摧毀一個孩子卻只需要被忽視。①孩子的【需求】被忽視當受到你的批評之後,孩子小心翼翼地向你確認,你是不是還愛ta,你卻說:「說這些有的沒的幹什麼,還不快去改錯?」當客人家的弟弟對你孩子的娃娃表示喜歡時,孩子堅決守護陪伴自己的朋友,而你卻堅持:「沒事,就一個娃娃,你送給弟弟,我再給你買一個。」
  • 應試教育是怎樣摧毀孩子的創業精神和領導力的?
    應試教育如何摧毀孩子的創業精神為什麼會有上述我講的這些情況?我的判斷是,與中國的應試教育傳統有關。應試教育如何摧毀孩子的領導力理論上,只要孩子足夠聰明,是可以通過提供各種考試所需要的標準答案,一方面以相對比較高的分數通過考試,獲得應試系統的認可;另一方面,儘量保護好自己的原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 孩子沉迷手機和父母把尿有關 孩子的自制力被你這樣一步步摧毀的
    導讀:孩子沉迷手機和父母把尿有關 孩子的自制力被你這樣一步步摧毀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和父母把尿有關 孩子的自制力被你這樣一步步摧毀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教育方式,正在摧毀孩子本不多的內驅力
    今天朋友推薦了我一篇文章,是講我們原本以為能夠很好的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一些方法,原來是在摧毀孩子本來不多的內心驅動力。這個理念與我一直以來所想並在教育彎彎的時候所用的一致,所以我就結合這個文章再談一下吧。
  • 這5種普遍的中國式家庭禮貌正悄悄的摧毀你的孩子,你在教孩子?
    ,實際上已經悄悄的摧毀你的孩子,父母沒必要教,假如你也是有,請一定要留意起來。一、過分忍讓「你多讓著點他人不就沒事了嗎」這類語句應當有許多父母們都是會對孩子說過,大家的禮貌注重退一步開闊天空,因此 在碰到分歧的情況下,許多父母必須讓孩子學好忍讓。
  • 心理學告訴你,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
    心理上摧毀一個人,取決於此人的內部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構成。當一個人自我認知能力很脆弱時,他就不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而容易受他人影響,而被人同化。那從心理學角度上來分析怎樣摧毀一個人呢?
  • 請停止「中國式逗娃」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我孩子的未來
    ,摧毀我孩子的未來每次逢年過節我拎著孩子串門的時候,就能遇見那麼1個2個「毒親戚」,有一次我給孩子買了一個新型益智的一個電子遊戲機,串門心思孩子無聊讓孩子玩,這個時候就能看見那個親戚來逗我家孩子,給我家孩子逗笑了我也感謝他,他的逗法俗稱「:中國式逗娃」,一次兩次給我家孩子逗哭,礙於都是親戚我也沒說什麼,那真是次次都給我家孩子整哭啊。
  • 心理學:做了3件事,足夠摧毀他/她,你一定要知道
    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必然要像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一樣,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那樣你才獲得了成功的機會。但是,如果你想摧毀一個人,卻易如反掌。怎樣從心理層面摧毀一個人,心理學家發現貼標籤、心理暗示、否定這三種可以。
  •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簡單到你無法想像
    曾經有個問題,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如果你是老師,孩子三次叫你都當看不見,忽略他,他就崩潰了,就是這麼簡單!​常州小孩跳樓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也不想再重新複述一遍過程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很好的,他們關心學生,也會生氣,但是不會為了發洩情緒而做一些事情。
  • 這種「新型把尿」方式,正在摧毀孩子排便系統,父母卻渾然不知
    導語孩子尿褲子是令每個家長都頭疼的事,家長會認為尿褲子的孩子都是壞孩子。但是呢,老一輩的就喜歡應用把尿的方式來控制孩子尿褲子,把尿對孩子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同時也會摧毀孩子的排便系統,可有些家長卻對此果然不知情,著實令人頭疼。
  • 再這樣媽媽不理你了,看似平常一句話,卻摧毀了孩子心理
    ,這幾點很關鍵對孩子來說,安全感莫過於:我需要你的時候,我可以找到你;我說話的時候,我知道你在聽;不管發生什麼事,我確定你一直都在。高質量陪伴,父母是全情投入的,眼睛在觀察孩子,大腦在思考他的行為方式,心靈在體會他的感受。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於孩子的,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情佔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