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議會選舉正式結果揭曉 5個政党進入議會

2020-12-16 雲南網

原標題:羅馬尼亞議會選舉正式結果揭曉 5個政党進入議會

羅馬尼亞中央選舉辦公室12日公布議會選舉正式結果,共有5個政党進入新一屆議會,社會民主黨(社民黨)以近30%的得票率領先其他政黨。

選舉結果顯示,在議會參眾兩院選舉中,社民黨分別以29.32%和28.9%的得票率領先;執政的國家自由黨得票率分別為25.58%和25.19%,排名第二;拯救羅馬尼亞聯盟黨-自由統一和團結黨聯盟以15.86%和15.37%的得票率位居第三。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分別獲得9.17%和9.08%的選票,匈牙利族民主聯盟的得票率分別為5.89%和5.74%。其他政黨的得票率均未達到5%的議會門檻。

由於無一政黨獲得單獨組閣所需的議會席位,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日前宣布,將於14日就組閣事宜與新一屆議會各政黨分別進行磋商。

羅馬尼亞6日舉行四年一度的議會換屆選舉。羅現議會由參眾兩院465名議員組成,其中參議院136席,眾議院329席。(林惠芬)

相關焦點

  • 羅馬尼亞:疫情下的議會選舉
    12月6日,戴口罩的選民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處投票站投票。羅馬尼亞議會換屆選舉於當地時間6日7時拉開帷幕。全國1800多萬選民將投票選舉新一屆參眾兩院議員。新冠疫情下的羅馬尼亞目前仍處於宵禁狀態。
  • 西班牙發布議會選舉結果 政治僵局可能持續
    西班牙議會選舉結果11日發布,執政黨工人社會黨得票率最高,但沒有獲得半數以上席位。多家媒體預期,西班牙今後組閣談判過程仍將艱難,4月議會選舉以後的政治僵局可能持續。值得注意的是,4月首次進入議會的極右翼政黨呼聲黨繼續壯大,所獲席位翻番,從24席升至52席,成為議會第三大黨。原議會第三大黨中右翼公民黨得票率大幅降低,議席數從57席降至10席。工社黨原本想「拉攏」組閣的極左翼「我們能」黨議席數從42席降至35席。投票10日舉行,投票率為大約70%,略低於4月議會選舉。共計16個政党進入議會。
  • 緬甸公布聯邦議會選舉最終結果 民盟將繼續執政
    新華社仰光11月14日電(記者車宏亮 張東強)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14日公布聯邦議會選舉最終結果,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在日前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半數以上聯邦議會席位(含軍人非選舉議席),將繼續執政。
  • 新民晚報數字報-芬蘭議會選舉「挺歐」政黨險勝
    新華社上午電 芬蘭司法部15日發布前一天議會選舉計票結果,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以1席的微弱優勢險勝
  • 羅馬尼亞公布地方選舉結果: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職位競爭最激烈
    華輿訊 據旅羅華人報報導,羅馬尼亞9月28日公布了9月27日舉行的全國地方選舉結果。9月27日,按照羅政府規定,必須遵守的醫療保護規則包括:戴口罩、進入投票站和離開投票站時進行手部消毒、至少一米的身體間隔。羅馬尼亞地方選舉原定於6月舉行,因冠狀病毒疫情關係而被推遲。
  • 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出爐,這六個重點幫你看懂!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歐洲議會選舉今天結束,除投票率創20年新高外,初步結果顯示極右派大有斬獲,且綠黨異軍突起,歐洲各國傳統黨派在這次選舉遭遇重挫。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投票率創20年新高】  由於歐盟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繁多,從移民、英國脫歐、經濟到氣候變遷比比皆是,使得這次選舉結果受到各界關注。  據美聯社報導,歐洲議會發言人表示,這次選舉的投票率達50.5%是20年來最高,較2014年舉辦的上一屆選舉多出8個百分點。
  • 芬蘭議會及議會政治
    通過專門委員會審核環節後,法案將進入議會委員會(ParliamentaryCommittees)審議環節,議會委員會閉門開會,結果公開,其法案修改意見將吸收相關專家和該法案利益相關團體的建議,之後提交到議員大會。在議員大會上,待議法案還要過兩關。第一關是全體議員廣泛討論,並在討論結果的基礎上形成法案最終文本。
  • 傳統兩強失勢希臘議會選舉(全文)
    希臘內政部7日凌晨公布議會選舉初步計票結果,兩大傳統政黨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總得票率較2009年選舉下降超過40個百分點。
  • 民主的悖論——英國議會選舉制度改革
    其中,英格蘭有202個選邑:195個雙議員選邑,5個單議員選邑,倫敦城和威默斯各選派4名議員。40個郡:約克郡4名議員,剩餘的39個郡各有2名議員;另外,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各有2名議員。議席分配製度的依據是幾百年前的規定,與人口幾乎沒有聯繫。在都鐸王朝時期,為了確保國王的支持者進入下院,曾特別設立了一些小選邑。另外,由於數百 年的人口變動極大,一些曾經繁榮的選邑衰落為「衰敗選邑」。
  • 芬蘭議會
    三、議員選舉與議會的產生凡年滿18歲的芬蘭公民均有權參加全國大選和全民公決。擁有選舉權且不處於被監護狀態下的芬蘭公民均有被選舉權。現役軍人不得當選議員。內閣監察長、議會司法監察專員、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不得擔任議員。如果議員當選總統或被任命為上述職務,則其議員職務從當選或任命之日起自動終止。
  • 法國議會
    5個,每個選區各選舉產生1名議員。只有在第一輪選舉中得到了超過125%的登記選民人數選票的候選人才有權參加第二輪選舉。在第二輪選舉中,某一候選人只需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便可當選。得票相等時,年長者當選。在第二輪投票中,參加競選的政黨可實行聯合,互相讓票。
  • 以色列議會解散 明年3月舉行新一屆選舉
    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23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議會議長萊文23日凌晨宣布,由於聯合政府預算案未能按期通過,第23屆議會於22日午夜自動解散,將於明年舉行新的議會選舉。根據以色列有關法律規定,以色列新一屆議會選舉將於2021年3月23日舉行,這將是該國兩年內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今年5月以色列新一屆聯合政府成立以來,利庫德集團領導人、總理內塔尼亞胡和藍白黨領導人、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甘茨在預算案等問題上分歧難消。
  • 英國今大選 兩大黨難分伯仲或再現「懸浮議會」
    原標題:英國今大選兩大黨難分伯仲或再現「懸浮議會」中新網5月7日電綜合報導,7日,英國大選正式「開跑」,根據各項選前民調結果,在參加此次大選的各政黨中,由現任首相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和米利班德領導的工黨支持率遠超其他政黨。
  • 歐盟進入最困難時刻,「新手」羅馬尼亞如何帶好班?
    容克只是想在他的任期內追求政績(才對羅馬尼亞要求頗多)。」其實容克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3月底的英國脫歐、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以及持續發酵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浪潮……歐盟面臨的挑戰尤為艱巨。而羅馬尼亞政府在過去數年內面對政治協商、司法改革等重大問題交出的答卷的確令人無法滿意。
  • 歐洲議會選舉後的政治生態激變下,中歐關係應從三邊角度思考
    5月26日,歷時四天的歐洲議會選舉落下帷幕。在此次被稱為「歷史性大選」的選舉前後,英國脫歐、極右翼勢力崛起、歐洲議會最高職位選舉中的力量博弈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同時在歐洲政治生態變化的背景下,中歐雙邊關係的未來走向則更多地處於多邊格局的變化和影響之下。
  • 李長春當地時間13日在羅馬尼亞議會發表演講
    當地時間4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羅馬尼亞議會發表題為《鞏固中羅傳統友誼 譜寫友好合作新篇章》的演講。新華社記者陳進攝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4月14日電(記者 譚晶晶 林惠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當地時間13日在羅馬尼亞議會發表題為《鞏固中羅傳統友誼 譜寫友好合作新篇章》的演講。    李長春在演講中回顧中羅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和兩國合作關係的發展歷程,強調指出,中羅關係猶如長江和多瑙河水,始終奔騰向前,堪稱國與國之間友好交往的典範。
  • (國際)羅馬尼亞議會通過對新政府的信任投票
    新華社照片,布加勒斯特,2020年12月23日 (國際)羅馬尼亞議會通過對新政府的信任投票 12月23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提名總理克楚在議會投票前發表講話。 羅馬尼亞議會參眾兩院23日舉行聯席會議,通過對新政府的信任投票。
  • 歐洲議會選舉前瞻:疑歐民粹派強勢崛起料攪局,歐元本周又遇難關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 EP) 普票換屆選舉,將於2019年5月23-26日舉行。歐洲議會選舉遭遇英國和義大利雙重攪局,因此今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備受關注。當前歐洲議會的預選格局這張圖表顯示了歐洲議會在2019年大選後可能出現的兩極分化。泛歐中間派(中間偏左、中間偏右和自由黨)正在努力維持多數席位(376個席位)。
  • 新聞分析:烏克蘭議會舉行提前選舉用意何在
    烏新議會選舉原定於今年10月底舉行,現議會離任期屆滿已不足半年,按照憲法本無須提前舉行選舉,此時舉行提前選舉究竟用意何在?烏克蘭實行議會-總統制政體。理論上,議會權力略高於總統權力,內閣由議會執政聯盟負責組建。總統在組閣上的發言權被限制在國防、外交和央行範圍內。而且內閣名單以及各項法律必須最終由議會批准。因此烏議會和總統權力形成相互制約局面。
  • 奈及利亞議會
    根據奈及利亞憲法,尼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總統為最高行政長官,領導內閣治理國家;國民議會分參、眾兩院,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最高法院為最高司法機構;總統、國民議會均由直接選舉產生。    尼第一屆議會成立於1963年,1966年因尼軍事政變而解散;第二屆議會成立於1978年,1983年布哈裡軍政府上臺後解散;第三屆議會成立於1993年,僅數月後即被上臺的阿巴查軍政府解散;第四屆議會成立於